动物生理学研究论文
第1篇:动物生理学研究论文
动物生理学研究论文
法国生理学家M.-F.-X.比夏认为“物理定律”与“生命力”间有明显区别,前者是不变的,后者则不断变化。他从解剖学、生理学的角度考虑不同结构对有机体功能的重要性,提出有机体由21种组织构成,但他轻视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法国生理学家F.马让迪继比沙之后也承认“生命力”。在其科学生涯中,他既利用物理学来类比生物活动,又告诫人们不要过分寻求用支配无机界的定律去解释一切生命活动。他肯定英国C.贝尔提出的两种神经根具有不同功能的观点,证明脊髓神经的前根向外传导运动冲动,而后根则从周缘传递感觉至中枢神经系统(贝尔-马让迪定律,1822)。他还通过对毒药和催吐剂的研究开辟了实验药理学的新领域。
法国生理学家C.贝尔纳是马让迪的学生。他在消化生理、糖代谢、交感神经作用、病理生理学等方面充分利用物理学和化学的技术,开展许多工作。例如,他发现胰液的消化作用,肝脏的糖原合成功能,控制血管舒张和收缩的神经,箭毒、一氧化碳以及其他毒性物质的作用性质等。他否定身体由各具独立功能的器官所组成的概念,认为各种功能彼此相关,从属于机体的生理需要,提出生理综合概念。根据这种认识,他还进一步提出高等动物生命的.特点是保持内环境的稳定而不受外环境的干扰。他写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1865)奠定了现代实验生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他虽然不是活力论者,但他反对当时德国人的还原论倾向,否认一切有机过程可以还原为物理-化学定律。
瑞士生理学家 A.von哈勒通过实验并应用动力学原理,以解剖学和生理学相结合,研究各种器官及器官系统的形态和功能。特别是肌肉的“应激性”和神经的“感受性”。他的百科全书式的《生理学纲要》(8卷,1757~1766)体现了这门学科的近代精神。德国生理学家J.P.弥勒克服了当时盛行的自然哲学的影响,开创了德国生理学实验研究的新时代。他发现了“特殊性神经能力律”,即刺激神经的反应,取决于受刺激的有机物质的特性,而不在于刺激的性质。他还设计一些实验,用直流电在蛙腿的离体神经肌肉上测定引起肌肉收缩的条件,成为电生理研究的最初进展之一。他用简单实验肯定了贝尔-马让迪定律,并通过切断蛙神经后根与前根的实验,发现导致失去知觉或肢体麻痹的不同结果。他还研究并确定了不同类型的神经。此外,对颜色感觉的解释,对内耳的阐述、对发声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阐述也都是近代生理学的重要起点。J.P.弥勒的《人体生理学手册》(1833、1840)是W.哈维以来的生理学巨著,不仅包括他的许多研究成果,而且首先在生理学上综合了比较解剖学、化学、物理学的成就。他还培养了一批象T.A.H.施万、F.G.J.亨勒、R.C.菲尔肖、E.海克尔、H.von亥姆霍兹和 E.H.杜布瓦-雷蒙等著名科学家。但他本人始终是一位活力论者,对生理学的许多解释中仍有“活力”的概念。
J.P.弥勒以后德国生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以物理、化学定律来阐明生命现象的趋势和哲学上还原论的倾向。T.A.H.施万于1835年进行的肌肉实验,主要是对生理现象进行了物理测量,这是对活力概念的直接挑战。1839年他在细胞的学说论述中也强调细胞形成过程与无机界晶体形成过程的某种相似性。1847年,4位德国生理学家C.F.W.路德维希、H.von亥姆霍兹、E.W.von布吕克、E.H.杜布瓦-雷蒙相聚,一致表示应在化学-物理学基础上建立生理学。当时,应用化学、物理学与物理学-数学名词来解释生命现象虽盛极一时,但实际上以物理学为方向的实验远较活体解剖或组织学研究困难得多。因此到70年代,除杜布瓦-雷蒙继续电生理学研究外,亥姆雷兹已放弃生物物理学与生理学的研究,转而研究物理学,其他两人则主要从事一般生理学的研究。他们的学生却继续致力于经典生理学有重要意义的两个生物物理学领域的研究: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研究肌肉收缩和用电学方法研究神经冲动。然而,他们的反活力论立场,以及在生理学研究中提倡用物理、化学技术的实验方法确为推动实验生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另一方面,通过J.李比希、C.贝尔纳、L.巴斯德等人工作的推动,以及F.沃勒、E.弗兰克兰等在有机化学方面的工作,又发展了生理化学,这主要是用化学分析方法了解生命过程中各种物质的化学本质和作用。对蛋白质的研究较早,在19世纪30年代末已为其定名。60年代前后蛋白质已被认为是在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其组成单位氨基酸,到19世纪末已有12种被分离并测定。德国生理化学家 E.F.霍佩-赛勒及其后的许多学者研究了有机体内起作用的几乎一切物质,丰富了这方面的认识。 70年代霍佩-赛勒主张“生理化学”从“医学生理学”中独立出来,并于1877年创办了第一个“生理化学”期刊。1869年他的学生、瑞士生理学家J.F.米舍尔用胃蛋白酶水解脓细胞,得到一种不同于蛋白质的含磷物质,他称之为“核素”;以后因核素呈酸性故又称为“核酸”。1878年W.F.屈内把组织器官分泌出的酵素同组织内存在的酵素相区分,称前者为“酶”。1894年E.H.菲舍尔证实酶的专一性,并用“锁钥原理”解释酶与底物之间的关系。以上许多工作都为生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篇:动物生理学 第十章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DA0110A01
telecrine(远距分泌):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分泌。
DA0110A0paracrine(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
DA0110A03
hormone(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DA0110B0brain-gut peptides(脑-肠肽):一些最初在胃肠道发现的肽,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而原来认为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肽,也在消化道中发现,这些双重分布的肽被统称为脑-肠肽。DA0110B02
β-cell:存在于胰岛中的一类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
DA0110C01
G-protein(鸟苷酸结合蛋白):,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可以通过与鸟苷酸的结合被激活来影响效应器酶的活性。
二、英翻中
0210A01
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0210A02
ADH 抗利尿激素 0210A03
FSH 促卵泡激素 0210A04
GH 生长激素 0210A05
LH 黄体生成素 0210B01
PTH 甲状旁腺素
0210B02
TRH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0210B03
TSH
促甲状腺素
0210B04
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0210B05
Gn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0210C01
GHIH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0210C02
GHRH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0210C03
ANP 心房钠尿肽 0210C04
IP
3三磷酸肌醇 0210C05
CT 降钙素
三、单项选择题
A01
Epinephrine is released from what area of the adrenal gland? ………(d)(a)zona reticularis(b)zona Iasciculata(c)zona glomerulosa(d)medulla A02
Most hypothalamic and pituitary hormones are…………………(b)(a)amino acids.(b)peptides/proteins.(c)steroids.(d)eicosanoids.A03
Sweat is secreted by exocrine glands.This means that……………(c)
(a)it is produced by epithelial cells(b)it is a hormone(c)it is secreted into a duct(d)it is produced outside the body A04
Steroid hormones are secreted(a)TSH
(b)thyroxine
(c)T(d)all of these
B04
Glucose can be secreted into the blood by……………………(a)
(a)liver
(b)muscles
(c)brain
(d)all of these
B05
Increased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calcium is stimulated directly by…(b)
(a)parathyroid hormone
(b)1,25-dihydroxyl vitamine D3
(c)calcitonin
(d)all of these
C0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organs secretes glucagon? ………………(d)
(a)liver
(b)posterior pituitary(c)adrenal gland(d)pancreas
C02
If one hormone stimulates production of receptors for a second hormone, these effects of the first
hormone(a)synergistic
(b)permiive
(c)antagonistic
(d)complementary
are
said
to
be……………………(b)by……………………(d)(a)the adrenal cortex(b)the gonads(c)the thyroid(d)a and b A05
The hormones ADH and oxytocin are PRODUCED by………………(c)(a)the anterior pituitary(b)the posterior pituitary(c)the hypothalamus(d)the islets of Langerhans B01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stimulates release of which of the following from the anterior pituitary?………………………………(d)(a)sex hormones
(b)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c)luteinizing hormone
(d)both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and luteinizing hormone B0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drenal hormones is secreted by chromaffin cells?…………………………………………………………………(c)(a)cortisol(b)aldosterone(c)epinephrine(d)androgens B03
Secretion of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ormones would be INCREASED in an iodine-deficiency goiter? ……………………(a)
四、填空题
A01
The cortex of adrenal glands secrete(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and sex hormones.A02
Parathyroid hormone and insulin is secreted by(甲状旁腺)gland and(胰岛B细胞)gland respectively.A03
Thyroid glands secrete two hormones:(甲状腺素)and(降钙素).B01
C-cells of thyroid gland secretes(降钙素)hormone, the function is(降低血钙).B02
The hormone which stimulates thyroid hormone secretion is(促甲状腺素), which is secreted by(垂体前叶).B03
Oxytocin is secreted by(下丘脑), its target organs are(子宫和乳腺).C01
When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rise, the secretion of insulin will(增加), whereas that of glucagon will(减少).五、判断题
A01
The deficiency of iodine will result in hyposecretion of thyroid hormones(d)
A02
Deficient growth hormone secretion in early developmental stage of animal leads to dwarfish………(d)
A03
Pituitary and hypothalamus are connected by capillary bed…………(c)B01
Oxytocin can stimulate the production of milk…………………(c)
B02
The increase of glucocorticoids level in blood can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ACTH inhypothalamus…(d)
六、简答题
B01
简述激素的分类,并各举一例。
DA0610B0
1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含氮激素(1分):胰岛素(或其它,1分);
甾体类激素/类固醇激素(1分):醛固酮(或其它,1分);
脂肪酸衍生物激素(1分):前列腺素(1分)
B02
简述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
DA0610B0肾上腺素到达靶细胞后,可以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2分),进入细胞内,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1分),从而使ATP转变成cAMP(1分),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可以激活一些激酶系统(1分),后者可以改变有关酶系的活性或细胞膜的通透性,产生各种生理效应(1分)。
七、论述题
B01
试述胰岛素对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对糖代谢的调节: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2分)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1分)。
对脂肪代谢的调节: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并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同时还可促进甘油三脂的合成,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2分)。
胰岛素缺乏时,出现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增加,血脂升高等(1分)。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和糖异生。(3分)
C01
列举调节Ca、P代谢的激素,并说明其来源和作用。
降钙素(1分):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和血磷,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减少溶骨,降低血钙和血磷(1分);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使其排出增多(1分)。;
甲状旁腺素(1分):由甲状旁腺分泌,具有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的作用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磷的重吸收(1分);促进骨钙入血,激活维生素D3(1分);
维生素D3(1分):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骨钙的沉积和释放,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2分)。
第3篇:动物生理学考研题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离体条件下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研究属于(A)A.细胞水平研究 B.分子水平研究 C.器官水平研究 D.整体水平研究 2.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的白细胞是(D)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T淋巴细胞 D.B淋巴细胞
3.内源性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是(D)A.Ⅲ因子 B.Ⅳ因子 C.X因子 D.Ⅶ因子 4.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是(C)A.脾脏 B.肝脏 C.肾脏 D.骨髓 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最长的时期是(C)A.0期 B.1期 C.2期 D.3期 6.消化道中能吸收维生素B12 的部位是(C)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 7.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D)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8.当环境温度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B)A.对流散热 B.蒸发散热 C.传导散热 D.辐射散热
9.机体运动时的主要产热部位是(B)A.脑
第4篇:动物生理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奋性:动物有机体在内外环境变化时,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机体的这种特性称为兴奋性。
2、内环境: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体液环境即细胞外液。
3、负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称负反馈
4、域强度: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须的最小刺激强度。
5、“全或无”现象: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度不依赖刺激强度变化而变化②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
6、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7、心指数: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成年人为3.0~3.5L/(min.m28、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9、肺泡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肺泡的通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10、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使小管液渗透压升高,对抗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1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特异的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