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末试卷有答案

2023-01-10 20:40:4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六年级期末试卷有答案

六年级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 基础知识。 (5小题,共26分。)

1、 读音节,找词语朋友。(10分)

2、 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4分)

镌 刻(juān juàn) 抚 摩 (mó mē) 扁 舟(biān piān) 阻 挠 (náo ráo)

塑 料(su sù) 挫 折(cuō cu) 归 宿 (sù xiǔ ) 瘦 削 (xiāo xuē)

3、 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4分)

陡( )的悬崖 胜利的( )息 俊( )的姑娘 (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烟 畅( )的商品 ( )遥自在的生活 元( )佳节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4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能组成词语( )。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 漫 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

5、 成语大比拼。(4分)

风( )同( ) ( )崖( )壁 ( )( )无比 和( )可( ) ( )扬顿( ) ( )高( )重 ( )不( )席 张( )李( )

二、积累运用。 (3小题,共20分。)

1、 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1) 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2) ﹍﹍﹍﹍﹍﹍﹍﹍,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4) 但存﹍﹍﹍﹍,留与﹍﹍﹍﹍。

(5) 大漠沙如雪,﹍﹍﹍﹍﹍﹍。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 4 )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三、 口语交际。 (共3分。)

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面对祖国的飞速发展的科技,你想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呢?

四、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7小题,共21分。)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 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戛 然而止( ) 硕 果( ) 伴 和 ( ) 步 履 ( ) 雕 琢 ( )

2、把文中画“ _____ ”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3分)

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3分)

五、习作: (30分)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突出小伙伴的性格特点。词语准确,语句通顺,要有新意。

答案及解析:

一、 基础知识。

1、读音节,找词语朋友。

陶醉 凝重 挽联 恩赐 囫囵吞枣 滋润 魁梧 真挚 勉励 悬崖峭壁

解析: 此题的考察重点是个别字的书写。如:“陶醉”的“醉”; “凝重”的“凝”;“挽联”的“挽”;“恩赐”的“赐”;“囫囵吞枣”的“囫囵”和“枣”;“滋润”的“滋”;“魁梧”的“魁”;“真挚”的“挚”;“勉励”这两个字;“悬崖峭壁”的“悬”。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

镌 刻( juān juàn) 抚 摩 ( mó mē) 扁 舟(biān piān ) 阻 挠 ( náo ráo)

塑 料(su sù ) 挫 折(cuō cu ) 归 宿 ( sù xiǔ ) 瘦 削 (xiāo xuē )

解析: 要想正确完成这道题,得平时经常注意一些易混淆的字的读音。对于不经常用到的词,要加强记忆。这样遇到此类型题才能选择正确。

3、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

陡( 峭 )的悬崖 胜利的( 消 )息 俊( 俏 )的姑娘 ( 削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硝 )烟 畅( 销 )的商品 ( 逍 )遥自在的生活 元( 宵 )佳节

解析: 此题是关于区别同音字及形近字的考察,准确地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是克服“别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则主要依靠字义、词义。对字义、词义了解了,也就掌握了汉字使用的环境和范围。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X ),再查音节( xiànɡ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己 )部,再查( 6 )画。能组成词语( 大街小巷 )。

解析: 此题不仅考察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 漫 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③ )

(2)瞧,盆子里的水 漫 出来了。 字意是( ①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漫山遍野 )

解析: 本题主要是对多义词的检测。完成此题,必须先弄清词语产生多义的原因和情况,然后再根据提供的词语或语言环境去理解词语的不同义项。如本题中的“漫”字有三种义项,提供不同的语境有两个,还有一个是为它组词,实际上使学生不仅会理解,还要会运用。我们可以先理解两个语境的含义,然后将其中的符合题义的义项填入语境中去分析,再用剩余的义项组成词语,放到相应的语境中,这样就能较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了。

5、成语大比拼。

风( 雨)同( 舟) ( 悬)崖( 峭 )壁 ( 奇)( 妙)无比 和(蔼 )可( 亲 ) ( 抑)扬顿( 挫) ( 德)高( 望)重 ( 寝 )不( 安)席 张( 冠)李( 戴)

解析: 成语是的精华内容之一。解答此类题,就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尽量不写错别字。

二、积累运用。

1、 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 高山流水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 雅俗共赏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妙笔生花 。(后两个空答案不唯一)

解析: 此类题是对成语理解的考查,同时又是对学生本学期所学课文内容进行的考查。所以,它又比直接理解成语难度要大。因此,完成时,一定要认真理解提供的语境和意思,结合自己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习惯进行逐一答题。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6) 鲁迅先生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7) 不是花中偏爱菊 , 此花开尽更无花。

(8) 轻诺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此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对即可)

(9) 但存 方寸地 ,留与 子孙耕 。

(10)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

解析: 补充古文名句是检测学生平时积累的常见题型。它的难度在于必须要有较大的古诗文及名言警句的阅读量、记忆量。解答此类题,只要平时在学习中加以认真地积累,就能较好地完成。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他。

解析: 这两句话之间应是转折的关系,因此,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来连接。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

解析: 这是考杳引述句和转述句转换的试题。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必须弄清互换双方的特点。完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改变句中有关的代词,如“我”变“他(她)”,“你”变为句中具体的人;②改变标点符号;③根据句子的内容,有的要相应改动句子中的个别文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解析: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哪个”去掉,改成“每一个”,原句中的否定词“不是”改成“都是”,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 4 )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解析: 扩句可以采用局部扩句法来扩写句子。把句子分成两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什么样的”月亮“怎么样地”升起来了。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解析: 拟人是借助想像,把物当作人写,写成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或用写人的词语来描述。此题就可以把写人的词“游泳”、“嬉戏”等词填进去,把小鱼当作人来写。

三、口语交际。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通过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根据题中所给的材料,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内容健康向上,有一定的激情即可。(3分)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解析: 这是一道关于写景文章的阅读试题。阅读写景文章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①注意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表达效果;②注意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在阅读写景文章时进行语言、方法的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戛 然而止( jiá ) 硕 果( shu ) 伴 和 ( hè ) 步 履 ( lǚ ) 雕 琢 ( zhuó )

2、把文中画“ _____ ”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在这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解析: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怎么会”去掉,原句中的“容得下”改成“容不下”,去掉句尾的“呢”,最后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 缠绵 ,夏天的特点是 狂热 ,冬天的特点是 冷漠 ,秋天的特点是 清爽 , 热情 , 真诚 。(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 骏马 , 将军 , 流星 。(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这”是指秋天的清爽、热情与真诚。

6、(略)

7、(略)

后两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答题,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五、习作:略

第2篇:六年级期末试卷答案

六年级期末试卷答案

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答案

一、字词小博士。(学习语文,字词是基础,细心完成吧!)(14分)

1、根据拼音写工整美观的汉字。(8分)

méi guī pú sa xī shēng táng láng bǔ chán

( ) ( ) ( ) ( )

shòu xuē zhàng peng jiào huì yù zhuó bīng diāo

( ) ( ) ( ) ( )

2、按照要求填上成语。(6分)

评一评人物: 孔子( ) 孙悟空( )

赞一赞景物: 烟台的海( ) 三亚落日( )

聊一聊话题: 抗震救灾( ) 珍惜时光( )

二、句子小精灵。(句子练习,请看清要求!)(7分)

1、把句子写生动有趣。(2分)

萤火虫在夜空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上适当的关联词合并这三句话。(2分)

天游峰的扫路人年过七十了。 天游峰的扫路人不愿意离开他深爱的岗位。

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豁达、以苦为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课外,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句吧!试着补充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3分)

三、小小美文家。(调动平时积累,完成填空!)(17分)

1、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出______,也看不出______,无日______。(《夹竹桃》)(3分)

2、孔子有关复习的名言有“______,______”。水在孔子的眼中是“____”“ ____”“ ____”“ ____”的真君子。朱熹也曾从水那儿得到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老师在我们心中永远是天使,永远是______,是______。福楼拜告诫莫泊桑: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______。刘老师通过放理想的风筝,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___、___、___的种子。(3分)

4、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课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那些秃顶在枫树下,微微泛着红光。遇到枫叶密集,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这段描写出自_____(谁)的小说《______ 》,写的是_____。(谁)我还知道小说中这些人物:_____、_____、_____。(3分)

四、阅读小能手。(短文阅读,多读几遍,不要漏做哦!)(30分)

(一)广玉兰(12分)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zhàn dìnɡ)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zuān zhuān)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diāo tiáo)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sì shì)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画出来)(2分)

2、按要求写词语。(2.5分)

“迫不及待”的近义词是______,“热热闹闹”的反义词是______,再写三个AABB式的词_____、 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把_____比作____,这样比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1+0.5+0.5+1=3分)

4、本段是按___的写法,写了广玉兰哪几种花开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分)

5、“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是作者的联想,请选择一种喜欢的花,也写一个由此花引起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二)西 湖的 “绿”(18分)

(作者:宗 璞pú)

六月间,我第四次来到西子湖畔……奇怪的很,这次却有着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zhī zhì)子花的甜香。……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 ,似乎飘着的雨丝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 绿得发黑 , 深极了 ,浓极了 ; 有的绿得发蓝 , 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淙(cóng zōng),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tí dī),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走进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青苔,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绿山水画。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的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都要裙袂(mèi quē)飞扬,翩然起舞了。

1、划去不正确的读音。(2分)

2、按要求写词语。 (1.5分)

写出描写“绿”的成语:表示绿得颜色浓的: ,表示绿得时间长的: ,表示绿得面广的: 。

3、仿写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2分)

(1)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填空。(4.5分)

(1)短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几处的“绿”,表现西湖的盛景,表达了 。(3.5分)

(2)在花港观鱼,作者看了一种绿,那是 。

(1分)

5、细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8分)

(1)用“~~~~”画出表现“我”内心感受的两个词语,并说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1+1=2分)

(2)这一自然段写了西湖怎样的特点?(2分)

(3)你去过杭州吗?除了杭州西湖,你还知道哪些风景名胜(写两处)?请你写下来。( 1分)

(4)请你仿照作者写西湖“绿”的写法,抓住某一景物的特点,写下来。(3分)

五、未来小作家。(审清习作要求,大胆表达吧!)(30分)

题目:我真想____

友情提示:一直以来,你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或者特别想说的话?给你一次机会,用你的笔写下来吧!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叙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字数400个以上。

(卷尾语:同学们!终于完成了这张试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可不要骄傲,仔细检查哟!希望你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答案:

一、1、玫瑰 菩萨 牺牲 螳螂捕蝉 瘦削 帐篷 教诲 玉琢冰雕

2、孔子(诲人不倦、见贤思齐等) 孙悟空(大闹天宫、火眼金睛等)

烟台的海(水平如镜等) 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等)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

珍惜时光(白驹过隙等)

二、1、写拟人或比喻都行。

2、由于……虽然……但是……

3、六年级必背古诗:万里长征人未还。洛阳亲友如相问。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1、略。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略。

4、《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正义的坚持、对侵略者的憎恨都可以得分。

5、曹文轩 ,《草房子》,陆鹤(或秃鹤),写出另外三个即可。

四、(一)1、绽(zhàn)放, 钻(zuān),凋(diāo),似(shì)

2、争先恐后、冷冷清清、略。

3、略。比喻的好处,只要找出两种事物的相似处并适当分析即可。

4、总分,含羞带放、刚刚绽放、盛开、花瓣凋谢。

5、对花的描写得1分,由此引起的联想得0.5分。

(二)1、正确读音:栀(zhì),淙(cóng),堤(dī),袂(mèi)。

2、苍翠欲滴, 万古长青,一碧千里。

3、排比句词语出现必须要有3次及以上。比喻句要能抓住事物间的相似处。

4(1)、短文通过描写飞来峰、黄龙洞、屏风山、苏堤、花港观鱼几方面的“绿”,表现西湖的盛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或西湖美景)的真挚感情(2)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

5、(1)遍体生凉、心旷神怡,每个词0.5分。感受1分。 (2)写了西湖灵隐寺绿得发黑、发蓝的景色。(3)答出两处即得一分。(4)围绕一个中心,按一定的顺序记叙,就给分。

五、作文评分标准:

1、字迹工整、美观。2分。

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有真情实感,字数符合要求。即为一等文,扣0-3分;依次为二等文,扣4-6分;三等文,扣7-9分;四等文,扣10-12分,不及格扣12分以上。

3、错别字、病句等,酌情扣1-3分。

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yú chǔn tān huàn wān yán dǒu qiào( )( )( )( )

pénɡ pài miǎn tiǎn jǐn shěn jīnɡ jí( )( )( )( )

二、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争先( )后——( ) 面面相( )——( )

自强不( )——( ) 名不( )传——( )

如雷( )耳——( ) ( )头丧气——( )

三、我会选。(5分)

1、下面哪篇不属于写人的文章。()

A、《永远的歌声》 B、《稻草人》 C、《詹天佑》 D、《老人与海》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

A、泰山的壮观景象 B、庐山的壮观景象

C、黄山的壮观景象 D、华山的壮观景象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扬长避短”中“扬”的意思是()

A、举起、升起 B、飘动、飘荡 C、发扬 D、传播

5、“她对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奢望——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

A、解释、说明 B、话题的转换 C、声音的延长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的错误。(5分)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镜,篮天白云倒映着水中,塘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到过这里的们都说它真像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五、判断题。(10分)

1、“当日东南风起甚紧”,中的“甚”是“甚至”的意思。( )

2、在不知道“蔺”的读音时,用部首查字法最方便。( )

3、“曹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

4、“我需要努力。”与“我不得不努力”表达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 )

5、“敌视、憎恶、怨恨、埋怨、不满”是按程度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列的。( )

6、“上学”中的“上”与“下乡”中的“下”都含有去的意思。( )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唐朝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 )

8、“川流不息、阴谋鬼计、聚精会神、拨苗助长、纷纷扬扬”这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 )

9、“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两个“幸福”的含义相同。( )

10、《秋天的怀念》、《花边饺子的爱》以及《为了五美元的礼物》都是写伟大的母爱。( )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分)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积累与运用。(10分)

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自寓言故事,我还能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大合唱》是由______________写的词,_______________谱的曲。

3、我能默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劝戒朋友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可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书房里可以贴上这样一句名人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顾本学期学习的课文,我感受很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我认识到,无论在天涯海角,祖国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最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__________________的忠诚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使我感受到童话世界原来这样精彩。(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课题)

7、《将相和》这篇课文一共讲了三个故事,按课文先后顺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中的 “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八、口语交际。(5分)

小明吃完早餐,拿出餐巾纸擦完嘴巴,随手把纸扔在了地上。小军看见了,笑着说:“你还真讲究个人卫生的呢。”小明听了,红着脸捡起纸团扔进了垃圾厢。

小军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还可以这样对小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小军的话,小明应该这样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练习。(21分)

(一)课内阅读(6分)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解释带点的字。(2分)

其人弗能应也。 弗:___________ 应:______________

誉之曰 誉:________________ 曰:________________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应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2分)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火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 史记 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坐着羡慕别人“成”,()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2、请你为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2分)

3、按要求写词语。(2分)

写近义词:艰苦——( )爱慕——( )

写反义词:需要——( )廉价——( )

4、用“——”划出文中的反义词,并改写成陈述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也来写一句话。(2分)

仿写: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分)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7、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轻松习作。(30分)

题目: 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3.字数在450字以上。

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yú chǔn tān huàn wān yán dǒu qiào

(愚蠢 )(瘫痪 )( 蜿蜒)( 陡峭)

pénɡ pài miǎn tiǎn jǐn shěn jīnɡ jí

(澎湃 )(腼腆 )(谨慎 )(荆棘)

二、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争先(恐 )后——(害怕 ) 面面相(觑)——(看 )

自强不(息 )——(停止 ) 名不(虚)传——(虚假 )

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 ) (垂 )头丧气

三、我会选。(5分)

1、下面哪篇不属于写人的文章。(B )

A、《永远的歌声》 B、《稻草人》 C、《詹天佑》 D、《老人与海》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B )

A、泰山的壮观景象 B、庐山的壮观景象

C、黄山的壮观景象 D、华山的壮观景象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D )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扬长避短”中“扬”的意思是(C )

A、举起、升起 B、飘动、飘荡 C、发扬 D、传播

5、“她对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奢望——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A )

A、解释、说明 B、话题的转换 C、声音的延长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的错误。(5分)不好意思,不会打修改符号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镜,篮(蓝)天白云倒映着(在)水中,塘中荷花点点;(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放前边)到过这里的们都说它真像一副(幅)漂亮美丽(任意去掉一个)的风景画。

五、判断题。(10分)

  1、“当日东南风起甚紧”,中的“甚”是“甚至”的意思。(x )

2、在不知道“蔺”的读音时,用部首查字法最方便。(对)

3、“曹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错)

4、“我需要努力。”与“我不得不努力”表达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 错)

5、“敌视、憎恶、怨恨、埋怨、不满”是按程度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列的。( 对)

6、“上学”中的“上”与“下乡”中的“下”都含有去的意思。(对)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唐朝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 错 南宋)

8、“川流不息、阴谋鬼计、聚精会神、拨苗助长、纷纷扬扬”这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对 )

9、“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两个“幸福”的含义相同。(错)

10、《秋天的怀念》、《花边饺子的爱》以及《为了五美元的礼物》都是写伟大的母爱。(对)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分)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分别指:_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这从“嘴上带着微笑”可以看出;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这两个“幸福”的实际意义就是受罪和死亡。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_______

七、积累与运用。(10分)

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自寓言故事,我还能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

_守株待兔__、__亡羊补牢__、__自相矛盾__、___掩耳盗铃___。

2、《黄河大合唱》是由_______光末然、_______写的词,___冼星海____________谱的曲。

3、我能默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劝戒朋友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可用诗句____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____。

5、在书房里可以贴上这样一句名人名___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_。

6、回顾本学期学习的课文,我感受很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我认识到,无论在天涯海角,祖国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最爱;____《索溪峪的野》__和____《迷人的张家界》___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__________________的忠诚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使我感受到童话世界原来这样精彩。(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课题)(这个很抱歉,对课文不够熟悉,无法作答)

7、《将相和》这篇课文一共讲了三个故事,按课文先后顺序,分别是___完璧归赵____、____渑池之会______、___负荆请罪___。课题中的 “将”指的是___廉颇_____,“相”指的是___蔺相如__。

八、口语交际。(5分)

小明吃完早餐,拿出餐巾纸擦完嘴巴,随手把纸扔在了地上。小军看见了,笑着说:“你还真讲究个人卫生的呢。”小明听了,红着脸捡起纸团扔进了垃圾厢。

小军的言外之意是:你不讲究集体卫生。

小军还可以这样对小明说:“ ___请保持环境卫生______。”

听了小军的话,小明应该这样来回答:“__我错了,今后一定改正。__

九、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练习。(21分)

(一)课内阅读(6分)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解释带点的字。(2分)

其人弗能应也。 弗:__不能__ 应:__回答__

誉之曰 誉:____夸奖____ 曰:___说___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_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__,应读出___嘲弄、讽刺___的语气。(2分)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__(2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火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 《史记 》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已填上)

2、请你为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2分)(已加上)

3、按要求写词语。(2分)

写近义词:艰苦——(艰难 )爱慕——(倾慕 )

写反义词:需要——(多余 )廉价——(昂贵 )

4、用“——”划出文中的反义词,并改写成陈述句。(1分)

___是反问句吧,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改为:我们就不用要成功了。

5、仿照“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也来写一句话。(2分)

仿写:任何___一次发明的成功__都___需要发明者千百次的努力;

任何___一个奖牌____都___要运动员付出无数的汗水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分)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积累__,功是成的__基础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遥不可及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必然的______的。

7、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3分)

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李时珍历尽艰辛,写成《本草纲目》

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记》

8、“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2分)

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十、轻松习作。(30分)

题目: 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3.字数在450字以上

第3篇:六年级下期末试卷答案

六年级下期末试卷答案

听力部分(满分40分)

一、 Listen and choose.

听录音, 选出与录音最相符合的一项,并将其字母编号填在题前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 ) 1. A. You B. Your C. young

( ) 2. A. 33cm B. 13kg C. 30kg

( ) 3. A. visited B. visits C. visit

( ) 4. A. foot B. fruit C. food

( ) 5. A. walked B. worked C. works

二、Listen and judge(5分)

听录音, 判断句子或图片是否与录音内容相符, 相符的在相应题号下的括号内打“√” , 不相符的打“×”(共10分)

1( ) 2( ) 3( )

4( ) 5( )

三.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判断句子是否相符,相符的在题前的括号内打“√”,不相符的打“×”。(5分)

( ) 1. Amy is 15 years old.

( ) 2. The cinema is west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六年级期末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1、按规律填数。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已知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那么两车相遇时,乙车比甲车多行驶了多少千米?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半径是2米,高1.5米,现要将这堆沙子铺到底面长8米、宽6米、高1米的长方体土坑中,沙子的厚度是多少?

4.用边长是15cm的.方砖给教室铺地,需要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25c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砖?

5.六(1)班组织课外读书活动,共有50人报名参加,那么至少要准备多少本图书,才能保证有1人至少能拿到3本书?

【参考答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yú chǔn tān huàn wān yán dǒu qiào()()()()

pénɡ pài miǎn tiǎn jǐn shěn jīnɡ jí()()()()

二、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争先()后——()面面相()——()

自强不()——()名不()传——()

如雷()耳——()()头丧气——()

三、我会选。(5分)

1、下面哪篇不属于写人的文章。()

A、《永远的歌声》 B、《稻草人》 C、《詹天佑》 D、《老人与海》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A、泰山的壮观景象 B、庐山的壮观景象

C、黄山的壮观景象 D、华山的壮观景象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扬长避短”中“扬”的意思是()

A、举起、升起 B、飘动、飘荡 C、发扬 D、传播

5、“她对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奢望——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

A、解释、说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数学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0.25的倒数是( ),最小质数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2、“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

3、 : 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 = =( ):10 = ( )%=24÷( )= ( )(小数)

5、你在教室第( )行,第( )列,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是( , )。

6、在0.523 、 、 53% 、 0.5 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有5元。则5角的硬币有( )枚,1角的硬币有( )枚。

8、下面是我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近视的有( )人,

假性近视的有( )人。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同学少( )人。

(3)视力正常的同学与视力非正常的人数比是( )。

9、我国规定,如果个

未完,继续阅读 >

《六年级期末试卷有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六年级期末试卷有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