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点安保工作方案
第1篇:隔离点安保工作方案(精选6篇)
隔离点安保工作方案(精选6篇)
工作方案是具有较强方向性的工作筹划。在一项工作提出的时候,通常我们需要先写多份工作方案以便上级参考决策,你所见过的工作方案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隔离点安保工作方案(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隔离点安保工作方案1
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街实际情况,特制定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方案,确保我街隔离医学观察工作规范、有序。
一、组织架构
成立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工作组。
二、地点设置
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农庄。
三、职责分工
防控消毒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指导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全面消毒工作。
健康观察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核对接收人员基本信息,建立《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监测卡》;负责询问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状况(每日至少2次),并测量体温,填写《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监测卡》;负责集中观察健康异常人员转诊交接工作;负责集中观察人员解除观察认定工作。
信息联络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与疾控中心沟通,确定集中观察对应的病例或疫情形势,初步确定解除集中观察时间;负责联系疾控中心做好转诊工作,负责汇总每日集中观察人员健康动态上报区防控指挥部。
安全保卫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安全保卫、交通疏导工作;负责解除集中观察人员身份核查工作。
后勤保障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防控物资保障工作;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所有人员日常生活用品和饮食保障工作;负责车辆保障工作。
四、工作流程
健康观察组人员使用统一调度的车辆接转医学观察对象健康观察组人员安排隔离观察房间,防控消毒组人员对其场所开展预防性消毒在健康观察组人员引导下,医学观察对象进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进入隔离观察房间健康观察组人员向医学观察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护人员对医学观察对象进行必要体检和信息登记,建立《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监测卡》,并发放日常生活用品(毛巾、肥皂、洗漱用品等)在医学观察期间,健康观察组人员每天对医学观察对象进行体温测量和其他必要的医学指征询问、观察;同时,相关工作组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餐饮安排、清洁卫生与消毒、安全保卫等工作医学观察期满解除对医学观察对象的隔离,健康观察组人员出具“医学观察对象健康证明”,防控消毒组人员对其场所开展终末消毒。
五、工作要求
1、各工作组人员工作期间一律穿戴口罩、手套、眼罩、防护服等防护装备,所有操作规范按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设置标准及管理技术指引(试行)》执行。
2、除工作人员外,严格限制人员进出,统一进行管理。所有密切接触者要单独居住,在房间内单独就餐,避免与其他集中观察人员接触。
隔离点安保工作方案2
根据省市区关于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部署,按照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通知》(埇疫控办〔20xx〕24号)的具体要求,结合街道实际,经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成立工作组织
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负全责,抽调疾控、医疗、公安、后勤保障及心理疏导等人员组建工作组,负责隔离点日常管理、防疫防控、安保、后勤保障等事务,工作组长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同志担任,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业务及管理工作,接受区疾控中心对工作业务指导。同时,排定班子成员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24小时带班值守。
二、严格标准,选定隔离点
街道租用在相对独立区域、交通便利的假日酒店作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实行分区管理,划定工作人员生活区、医疗区、隔离区等区域;被隔离人员要实行“三分离”(居住分离、用餐分离、生活用品分离)。具体工作由区疾控中心根据省市关于开展集中隔离工作的要求予以指导,并经区疾控中心评估认定合格后启用。
三、对照要求,确定实施范围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从疫情较重地区来居家隔离未满8天的人员一律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其他确需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调查防控组确认并提供名单。
四、细化措施,宣传发动
街道对本辖区内的集中隔离人员进行宣传发动,认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明确对集中隔离人员家庭安排专人包保,摸排被隔离人员中独居、老弱病残及生活困难的家庭,做到关心关怀到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安心参加隔离。
五、严格程序,组织实施
1.确认
需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要主动配合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签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承诺书,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确认并组织实施。
对拒绝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由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向被隔离人员出具强制集中隔离告知书并执行,公安派出所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2.转运
街道统一安排救护车辆进行人员转运。在转运隔离人员时,派出所安排警车随行保障,确保转运过程安全稳定。
3.接收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对照个人身份信息、承诺书等资料,核对转运人员身份无误后,接收进行医学观察。
4.医学观察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早、晚对集中隔离人员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填写医学观察记录表,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医学观察期间,集中隔离人员出现疑似症状的(包括:发热、寒战、干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观察点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如排查结果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应对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3)医学观察期满时,如密切接触者无异常情况,应及时解除医学观察。
街道将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发的《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冠状指引》,进一步完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强化观察点日常管理,切实做好安保、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顺利开展。
隔离点安保工作方案3
为加强对疫情风险地区来丰人员集中隔离管理,建立驻点医务人员定期轮休制度,经研究,决定从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抽调部分医务人员参加集中隔离点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及时阻断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是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防止疫情输入和扩散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定期从各单位抽调医务人员参加隔离点医学观察工作,对于保障驻守人员身心健康、减少对其所在单位正常工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员安排
按照统一调度、集中管理、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的要求,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分班次从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轮流调派医务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共同做好隔离点医学观察工作,并根据隔离点设置需要随时增加抽调人员。具体人员抽调计划见附表。
三、有关要求
1、各单位要从讲政治高度,妥善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与正常工作人员安排,主动配合做好人员抽调工作,选派具有执业资质、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参加隔离医学观察工作,自觉服从集中隔离点管理,共同做好调派期间医学管理工作。
2、各单位在预定班次开始前2天将抽调人员名单上报到委公卫综监科(联系人:卞如新,15862076208)。被抽调人员在固定班次开始前一天下午2点前到集中隔离点报到,进行岗前培训后交班上岗(联系人:周筱峰13705112601),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擅自离岗。
3、被抽调人员本轮班次结束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回原单位休息7天后上岗。
4、集中隔离点要统筹做好抽调人员安排,制定制度和岗位职责,合理分工,加强个人防护和分区规范管理,做好被隔离人员的'服务管理,确保隔离期间零感染、零投诉。
隔离点安保工作方案4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总结 根据《xx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令第5号》要求,xxx市迅速响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将xx乡xx国防教育培训基地作为本市医学隔离观察点,负责对境外返乡、湖北返乡、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落实集中隔离措施,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设置改造,确保用房、供水、配电、消防等各方面安全,于1月29日投入运行。现将医学隔离观察点运行以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突出联防联控
医学隔离观察点由xxx市副市长负总责;市卫健委xxx副主任负责消毒防控和医学观察工作,抽调12名各类医务人员进驻隔离点,负责医学观察、体温检测、防控消毒等;市公安局xx派出所xxx所长携9名警务人员组成安全保卫组;x乡政府负责后勤保障及信息联络工作。xx月xx日,在xxx副市长的召集下,各部百负责向志在观察点召开了简短的联席会议,部署观察点的主要工作和分工,强调各组各部门要加强协调、确保安全、务必打赢疫情阻击战和攻坚战。
二、合理规范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
xx国防教育培训基地是一家xxxx年底开始运营的红色教育培训机构,交通便利,设施完好,能保障供水供电及消防安全,且环境安静、远离人口密集居住与活动区域,符合集中隔离观察点的选址要求。该隔离观察点共有房间74间,按照要求分别设置发热观察区、密切接触者观察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别设置工作人员通道 和隔离人员通道,现有发热区隔离房间20间、密切接触者区隔离房间37间。
三、精细工作流程,确保安全隔离
1、接收流程。隔离点信息联络组接收到防控指挥部观察人员信息和名单后,提前做好接收准备,根据观察性质(密切接触者、湖北返乡、境外返乡)合理安排隔离房间。观察人员进入隔离点后,由医学观察组和安保组负责与转运人员、观察人员进行接洽,多方核实观察人员基本信息。信息无误后,医学观察组引导观察人员进入隔离房间,进行入住宣教和入住前健康问询与检测,为每一位观察人员详细建立观察登记表,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各级防控指挥部门和疾控中心。
2、医学观察工作。医学观察组每日3次进入隔离房间,为观察人员递送饮食或其他生活物品,检测体温,问询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收集各种垃圾并按医疗垃圾处置,做好观察记录:配合、协助疾控中心做好观察人员的核酸检测等工作;每日至少一次对隔离区进行环境消毒,卫生清扫,确保卫生达标;如有发现观察人员异常健康状况,立即报告并进入转运程序;每日及时准确上报各种数据至相关职能部门。
3、解除隔离观察流程。集中观察期满,医学观察组确认观察人员无相关症状,并与防控指挥部核实,由防控指挥部出具《解除隔离通知书》,通知安保组做好身份核查,保障解除人员迅速有序离开隔离点,通知观察人员所在村(组)或单位,继续进行“双线管理” 四、严格防控措施,杜绝交叉感染 1、医务人员严格遵守防控方案要求,严格手卫生,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观察人员单独居住,单独在各自房间内用餐,禁止串门,避免与其他观察人员接触。截止xx月xx日上午8点,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无观察人员感染。
2、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每个房间放置不接触污桶,每日由医务人员收集、消毒,放置于医疗垃圾转运专用箱,每隔3-5天,由专业处置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3、安全保卫组严格安保措施,严格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出,确保隔离观察点内安全。
截止xx月xx日 8时, xx医学隔离观察点共收入观察人员191人(发热区14人,密切接触区 177人),其中境外返乡人员49名;隔离期满、无异常状况,解除隔离158 人,其中境外返乡人员解除隔离40 人;现有观察人员xx人,其中境外返乡观察人员9人,均核酸检测阴性,情况稳定。
隔离点安保工作方案5
街道集中隔离点经验亮点做法 自全面启动疫情防控作战以来,x街道积极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排查中高风险地区来汝、返汝人员,并迅速成立x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一是成立临时党支部。街道、社区、卫生院、派出所抽调的工作人员在隔离点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隔离点工作专班,24小时无间断值守,全面负责隔离点的医疗、安保、信息采集及上报、清洁消毒、垃圾清运等事项。
二是重点关注健康监测。实时关注隔离人员的每日体温监测、症状监测、核酸检测和结果反馈情况等。重点关注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精神疾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状况。医务人员做好健康随访,填写健康监测表格并做好记录。
三是严格标准化管理。隔离点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生活区、医学观察区、物资保障区,工作人员通道、隔离人员通道的标准设置。不同区域采取隔断硬隔离,并设置了明显标识。隔离点周围设有标牌警示和隔离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和穿行。隔离酒店的医疗废弃物暂存点与主干道物理隔离,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隔离带,安排了专人管理,做到每日清运。
四是密切关注情绪状况。一方面是保障隔离房间内热水供应、取暖、房间内网络、电视、洗澡等条件,保证隔离人员生活环境不压抑。另一方面是及时回应隔离人员诉求,注意为隔离人员提供心理释压和情感关怀。
隔离点安保工作方案6
学校集中隔离观察区工作方案 参照《苏州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规范》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观察区设置
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将隔离观察区分为健康观察区和医学观察区。健康观察区的观察对象是学生返程过程乘坐交通工具或在校期间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学生本人被认为是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区的观察对象是在校学生出现健康情况异常需要留观的人员。
健康观察区位于;医学观察区位于。
二、观察区配置
1.观察者居住的房间均应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每天保证通风 2-3 次,每次至少 30 分钟。
2.观察区房间配备脸盆、桌子、凳子、床、垃圾桶(袋)、扫把、簸箕、电水壶、喷壶等用品。卫生间配备卫生纸、洗手液、擦手纸等。
3.保证观察区网络通讯畅通,确保隔离观察区内部及其与学校防控办通讯和信息通畅。
4.统一配备水银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物资。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观察区在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办公室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形成各部门联动、相互协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成立集中隔离观察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集中隔离观察区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下设 4个专项工作组:
1.后勤保障组 职 责:合理调配学校公共用房,检修配备观察区设施设备,保障观察区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保障入住人员用餐及观察区的卫生保洁和消毒工作。
2.医疗救治组 职 责:监测观察对象的体温,了解掌握观察对象的健康状况;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并做好转诊工作;加强与定点医院和辖区疾控部门的联系沟通;为工作人员培训相应的防控措施。
3.安全保障组 职 责:负责观察区的安全保障工作。
4.生活服务组 责任单位:观察对象所在的单位 职 责:负责本单位师生的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购;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四、健康观察区的管理
(一)健康观察区日常管理 健康观察区的日常管理由后勤服务中心总负责,确保健康观察区日常工作正常运转。校医院、保卫处协助。
(二)观察对象人员管理
1.观察对象按同时同原因确认者,实行统一隔离观察,一般两人一间。观察期间观察对象的生活、起居、饮食均在房间内完成,不得外出,并做好基本的个人防护。
2.观察对象个人生活用品包括换洗衣服、洗漱用品、拖鞋、学习用品等物品自带,隔离观察期间必须服从观察区管理,自主学习、按时作息。
3.观察对象将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统一丢弃至垃圾桶,每天上午8:00以前将垃圾袋系紧放置宿舍门外。
4.实施观察时,观察对象早中晚三次测量体温,于 8:00、14:00、20:00分别上报值班的医护人员。
5.观察期满时,如无异常情况,由校医院出具证明后解除观察,观察对象返回原宿舍居住,参加正常教学活动。
(三)观察区工作人员管理
1.由保卫处负责安排二名保安人员 24 小时值守,严禁随意出入,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2.观察对象的入住、信息登记、核对由后勤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并及时通知值班的医护人员。
3.校医院值班医护人员负责观察对象早、中、晚体温的监测和健康状况的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对象的体温和健康状况情况每次统计汇总后及时上报医务科→上报医院疫情联络人→观察对象所在单位和学校防控总联络人。
4.医护人员可采取微信视频访视。若需要实地访视观察对象时必须穿戴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护目镜、手套、鞋套套等防护用品,被访视对象应处于下风向,与观察对象接触时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
5.接触观察对象前后或离开其住所时,用含酒精速干消毒剂揉搓双手至干。未进行手消毒前,不要用手接触自已的皮肤、眼睛、口鼻等。严格按照要求脱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帽子、鞋套,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按医疗废物处置。
6.探访等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物,随身带回,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按医疗废物处置。
(四)观察对象异常情况处置 观察期间,观察对象一旦出现下列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干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疼、乏力、肌肉酸疼、关节酸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值班医护人员立即报告医务科→校医院→学校防控办和疾控部门。由校医院负责联系定点医院。由定点医院指派“120”及时将其转运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对原隔离房间进行终末消毒。负责追踪随访并及时处理、及时上报。
(五)餐饮管理 餐饮由后勤服务中心专人负责。送餐人员进入观察区必须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等做好防护,并将餐食放置于门口,门外告知由观察者自行取走。出观察区严格按要求脱掉隔离衣、手套、帽子、口罩,置入医用垃圾桶内,严格洗手。
(六)保洁和消毒管理 1.每个观察者房间均应放置一个垃圾桶和多个垃圾袋,被观察人员应将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统一丢弃至垃圾桶,第二天 8:00 以前将垃圾袋扎紧投入至门外,保洁人员消毒后将垃圾袋运出。
2.观察对象居住房间由本人自主消毒,室内及公共区域的空气消毒,可用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一日一至两次。卫生间宜配备一定数量感应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保洁和消毒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帽子等,做好个人防护。出观察区严格按要求脱掉隔离衣、手套、帽口罩,置入医用垃圾桶内,严格洗手。
(七)健康观察区工作流程 观察对象信息核对、登记、入住(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在观察期间,观察对象每日进行三次体温测量并及时上报校医院值班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做好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的观察→每次监测信息汇总后上报校医院医务科→校医院疫情联络人→学校防控办疫情总联络人和观察对象所在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观察场所的餐饮安排、清洁卫生与消毒、安全保卫等工作→观察期满由值班医生出具证明解除隔离;若观察期间出现下列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干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疼、乏力、肌肉酸疼、关节酸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值班医护人员立即上报校医院医务科→校医院疫情联络人→学校防控办疫情总联络人和疾控中心和观察对象所在单位→校医院负责联系定点医院(苏州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由定点医院指派“120”及时将其转运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观察对象所在单位负责在医院期间的生活照顾)→对原隔离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五、医学观察区的管理
(一)医学观察区日常管理 医学观察区的日常管理由校医院总负责,确保健康观察区日常工作正常运转。后勤服务中心、保卫处协助。
(二)观察对象人员管理
1.住宿安排一人一室,观察期间观察对象的生活、起居、饮食均在房间内完成,不得外出,并做好基本的个人防护。
2.观察对象的一般生活用品比如洗漱用品、拖鞋以及消毒液、喷壶等物品统一配置。隔离观察期间必须服从观察区管理,按时作息。
3.观察对象将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统一丢弃至垃圾桶,每天上午8:00以前将垃圾袋系紧放置宿舍门外。
4.实施观察时,观察对象早中晚三次测量体温,于 8:00、14:00、20:00 及时上报值班医务人员。
5.病愈后由校医院出具证明后解除观察,观察对象返回原宿舍居住,参加正常教学活动。
(三)观察区工作人员管理
1.由保卫处负责安排二名保安人员 24 小时值守,严禁随意出入,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2.观察对象的入住、信息登记、核对由校医院值班医护人员负责,并及时通知后勤服务中心。
3.校医院值班医护人员负责观察对象早、中、晚体温的监测和健康状况的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对象的体温和健康状况情况每次统计汇总后及时上报医务科→校医院→观察对象所在单位和学校防控总联络人。
4.医护人员每天上午查房一次,其余时间可采取微信视频访视。若需要实地访视观察对象时必须穿戴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护目镜、手套、鞋套等防护用品,被访视对象应处于下风向,与观察对象接触时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
5.接触观察对象前后或离开其住所时,用含酒精速干消毒剂揉搓双手至干。未进行手消毒前,不要用手接触自已的皮肤、眼睛、口鼻等。严格按照要求脱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帽子、鞋套,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按医疗废物处置。
6.探访等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物,随身带回,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按医疗废物处置。
(四)观察对象异常情况处置 观察期间,观察对象一旦病情加重,出现发热、咳痰、乏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腹泻和腹痛时,值班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报告流程为:值班医护人员→校医院医务科→医院疫情报告人→上报学校防控办总联络人和观察对象所在单位。由校医院负责联系定点医院。由定点医院指派“120”及时将其转运到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治(医院期间观察对象所在单位负责生活上的照顾),并对原隔离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五)餐饮管理 餐饮由后勤服务中心专人负责。送餐人员进入隔离区必须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帽子等做好防护,并将餐食放置于门口,门外告知由观察者自行取走。出观察区严格按要求脱掉隔离衣、手套、帽子、口罩,置入医用垃圾桶内,严格洗手。
(六)保洁和消毒管理
1.保洁和消毒由后勤服务中心专人负责。垃圾清运和消毒可由一人完成。观察人员多时可增加人手。
2.每个观察者房间均应放置一个垃圾桶和多个垃圾袋,被观察人员应将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统一丢弃至垃圾桶,第二天 8:00 以前将垃圾袋扎紧投入至门外,保洁人员消毒后将垃圾袋运出。
3.观察对象居住房间由本人自主消毒,室内及公共区域的空气消毒,可用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一日二次。卫生间宜配备一定数量感应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保洁和消毒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等,做好个人防护。出观察区严格按要求脱掉隔离衣、手套、帽子、口罩,置入医用垃圾桶内,严格洗手。
(七)医学观察区工作流程 观察对象信息核对、登记、入住(校医院负责)→在观察期间,观察对象每日进行三次体温测量并及时上报校医院值班医护人员→值班医护人员做好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的观察、记录和汇总→上报校医院医务科→校医院疫情联络人→学校防控办疫情总联络人和观察对象所在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观察场所的餐饮安排、清洁卫生与消毒、安全保卫等工作→观察对象病愈后校医院出具证明解除隔离;观察期间观察对象一旦病情加重,出现发热、咳痰、乏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腹泻和腹痛时→值班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校医院医务科→医院疫情报告人→上报学校防控办总联络人和观察对象所在单位→由校医院负责联系定点医院→由定点医院指派“120”及时将其转运到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治(医院期间观察对象所在单位负责生活上的照顾)→并对原隔离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六、工作要求
1.对观察对象建立管控台账,准确记录管控状况和解除隔离的情况。
2.各专项工作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沟通、密切配合,抓好落实。
3.加强与辖区卫生健康委、疾控机构和定点医院的联系和沟通,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第2篇:备用隔离点工作方案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备用隔离点工作方案篇一
(一)告知书、承诺书、监督提示卡送达到户。实施居家隔离时,按规定向居家隔离人员发放《居家医学观察承诺书》《温馨提示告知书》及《监督提示卡》(见附件),由镇包保干部或村(社区)干部发放。明确告知隔离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以及服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
(二)两次测体温密切关注。所在村(社区)村医对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每天测量2次,上午下午各1次),并建立相应台账,村(居)委会也需留有备份。
(三)落实“五保一”保包工作专班。专班人员由各村(社区)第一书记、镇驻村干部、1名村(社区)干部、1名辅警、1名村医组成。镇驻村干部为包保专班负责人。第一书记、镇驻村干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辅警负责外部环境安全秩序,村(社区)干部负责跟踪管理和信息上报,村医负责体温测量及症状监测,村(社区)要建好管控组落实情况及管理情况台账留存备查。
(四)四项硬举措监督服务。一是包保专班应每3天上门核实1次观察对象的自行监测情况,按相关要求做好登记。二是密切关注身心健康。居家隔离期间,得知居家隔离人员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后,立即向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并采集标本开展检测与排查工作;对于有家庭成员接受隔离治疗的家庭,督促其他家庭成员同样做好居家隔离。三是建立互邻监督机制。重点构建以家庭防控为基础,自报与举报、自我监督与邻里监督相结合的互邻监督机制,大力实施有奖举报,激发群众监督的“主动意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四是强化政策支撑力度。观察对象要自觉地在医学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身体有异常症状要及时向管控人员报告,否则按有关违法法纪处置。
(一)实施居家隔离工作要求。实行单间隔离,日常生活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接触;居家隔离人员之间交流必须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戴口罩,且实行分餐制,使用的碗筷餐后高温煮30分钟;观察期间不得外出,村(社区)对其所需必要生活用品给予帮助代购,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的必要生活物资获取;观察期间,一旦出现任何症状,要立即向管控人员报告,若出现症状被集中隔离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被确认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隔离场所须开展终末消毒。
(二)期满解除居家隔离流程
1、居家隔离人员起止时间。对重点关注对象居家隔离起止时间应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回乡当日起到14天为止。被居家隔离观察对象回乡的时间由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摸排后确定,具体时间应有充分的证据佐证,如实名制飞机票、火车票等,如无法准确确定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回到达州时间,应将排查到的人员的当天作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第一天。
2、居家隔离人员观察期满解除隔离流程
重点关注对象(境外返乡已集中隔离完毕、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由“五保一”包保工作专班对其隔离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所在地村医负责对其进行每天两次体温检测,并建立台账;在14天观察期结束后,无异常症状的居家隔离观察对象,由村(居)委会毎日汇总名单后,向镇指挥部后解除居家隔离。同时,村(居)委会做好动态管理,并保留好观察对象的监测台账记录。
(一)隔离房间注意通风,并保持与其他房间相通的门随时关闭。
(二)做好居家隔离场所特别是厕所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三)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信息保密,未经许可,不得随意以任何渠道、任何方式外泄。
(四)无居家隔离条件的,或不配个管控人员管控的,被认定后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备用隔离点工作方案篇二
为切实做好x出院返镇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控工作,做到抓住重点环节、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管控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组织架构
组长:x
副组长:x
执行副组长:x
成员:x
各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二、工作职责
纪委:负责全面督查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控措施落实和纪律执行情况。
社会事业局:具体负责和指导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控措施。
派出所:具体负责居家隔离对象的稳控工作。
中心卫生院:负责每天两次的测温,每天一次的消毒,和核酸检测采样。
各村(社区):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具体负责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控措施的落实。
三、具体要求
1、建立专班。各村(社区)组建以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管控专班,明确分工和职责。专班要下设值班值守组、生活保供组、消杀安全组、应急处置组等小组,各司其职、协同应对、有效管控。
2、严格措施。在完善好隔离户水、电、气等生活必需品的同时,对其家庭与外界进行硬隔离。坚持人防和技防并举,落实“五包一”挂包责任,实行三班制、24小时值班值守,同时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磁贴。镇卫生院安排专人、按照标准,进行测量体温、核酸采样、家庭消杀等健康管理措施。
3、明确责任。按照属地管理要求,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专班负责指挥、指导和协调,相关村全面负责管控措施的落实、管控对象和疫情的安全,并每日向镇指挥部报告管控对象有无异常情况。
4、体现关怀。在严控的.同时,要安排专人定时购买配送生活必需品,以及农田治虫、家禽喂养等,保障隔离户的正常生活。
备用隔离点工作方案篇三
集中隔离点专班由个专班班长直接领导,对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 实现专职办公。 工作专班下设公安组、 消防组、 医疗组、 酒店服务组。
由 xx 区各派出所警力组成。 预防、 制止和违反疫情防控工作的违法行为;维护隔离点秩序; 对不配合隔离点隔离观察的人员进行制止和劝导工作。隔离点外来人员的管控和登记; 24 小时值班查看监控系统,随时处理突发情况。
由 xx 区各消防中队消防员组成。 组织、 实施消防工作, 实行消防监控; 隔离人员入住前须检查全楼消防设施及消防通道安全情况,对发现的消防隐患及时处理, 对难以及时解决的报隔离点负责人和所在地消防部门; 组织所有人员进行消防设施使用的教学,及人员疏散流程的演练; 对酒店所有消防通道进行管理, 确定消防通道出口钥匙及管理人员, 确保消防通道在可控范围内; 定期对楼内消防设施进行检查。
由 xx 区各社区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组成。 指导、 督促驻点全体工作人的个人防护; 对隔离点相关医疗物资的使用和管理; 对工作区域和公共区域每日消杀; 对入境隔离人员进行身体评估和健康指导,发现异常情况上报并联系疾控转运; 每日两次对入境人员的体温登记; 对全体驻点人员的体温登记; 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督导和处置。
由各隔离酒店服务人员组成。 协助隔离点专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协助专班做好人员信息等统计工作; 提供入境隔离人员每日所需的生活必需品; 隔离期满离店后做好客房的清理消毒工作以便下一批客人的即使安全入住; 每日三餐的发放。
备用隔离点工作方案篇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及国家卫健委关于返乡人员核酸检测的规定及《关于印发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x疫指[2020]x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工作,对返乡务工人员,全员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举措,结合本区域实际,特制定《2021年春节返乡人员核酸检测及居家隔离工作方案》。
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从1月28日春运开始后实施,至3月8日春运结束后截止。
开始时间:2021年1月28日
截止时间:2021年3月8日
工作方案所指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主要包括:
一是跨省份返乡人员;
三是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特别说明:
1.返乡人员返乡前应告知当地村委会,返乡后由村委会查验其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
2.村委会(社区)应积极主动搞好服务保障工作,准确摸排返乡人员底数及抵返日程。
3.境内外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非必要暂缓(来)返乡,确需返回的,须提前向居住地社区(村)和工作单位报告,严格执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期满后须执行14天居家隔离观察,期间不得离开住所,并按要求配合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1.摸排。以村(社区)为单位,准确摸排在外务工人员信息,统计返乡意愿及日程安排。
2.登记。对返乡人员,第一时间做好信息登记,记录返乡时间、工作地、交通方式(航班号、高铁车次)等信息,见附件《2021年春节返乡人员疫情防控信息登记表》。对从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应要求其居家隔离14天,对从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应要求其做好健康监测。
3.核查。由村委会查验其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对不能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人员,要专车转运至采样服务点开展采样检测,并在规定地点等候,检测结果阴性方可有序流动。
4.采样。每日上午8点至12点在乡镇卫生院指定场所进行采样,特殊情况除外;所有应检对象须在返乡24小时内完成采样。采样后,在返乡第7天、14天组织一次核酸检测。
1.居家隔离期间不可以随意外出走动,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保持房间通风良好,防止相互交叉感染。共同居住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做好自身健康监测,按要求做好家庭卫生防护。
2.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在观察期间应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信息报备、体温监测等工作,并将信息记录在册,配合社区做好每天电话随访。如身体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第一时间主动向属地医疗机构报告。
3.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一律不得擅自外出,不得接受外人来访和探视。
村(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对来返乡人员回访体温及身体状况,健康监测期间尽量不要去人口密集区。
(一)组织动员,精准摸排。各乡镇(开发区)各单位要按照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四个强化”和完善“四个链条”要求,成立专班、落实责任,组织动员应检对象参加采样检测;及时精准摸排应检对象信息,确保做到应检尽检和健康检测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防护,规范操作。所有参与摸排、采样、检测人员均应按照规定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专业人员要按照操作规程规范开展采样检测工作,确保采样准确、检测规范,生物安全。
(三)加大宣传,维护秩序。各乡镇(开发区)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检测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并安排专人到采样点现场负责维护秩序,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保证采样工作顺利进行,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及时汇总,准确报告。各乡镇(开发区)各单位要及时准确汇总参检人员信息,督促落实应检人员采样到位;县疾控中心要按照规定时间准确报告检测结果,对检测阳性人员做好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复检,第一时间处置,并确保信息安全。
备用隔离点工作方案篇五
以下人员 14 天医学观察期内必须实施集中硬隔离:
1、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2、从湖北等重点疫区来绍或经过湖北等重点疫区来绍、返绍的;
4、属地政府认为其他需要集中硬隔离的。
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由石璜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
7、其它有关线办、站所庭根据各自职责和新冠肺炎集中观察点疫情应急处理的需要,做好各自负责的人员调集、培训、个人防护及医学观察人员的生活物资、饮食、饮水供应及废弃物等各项准备工作,服从综合协调组统一调配。
隔离场所的基本要求:
1、隔离区域相对独立,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消毒剂,通风良好。
2、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必要时使用定向排气扇或电风扇,如已安装了分体空调,要及时清洗隔尘滤网,并进行消毒处理;禁用中央空调系统。
3、医学观察场所分清洁区、相对清洁区,标识明显。清洁区为医务防疫等人员的工作场所,相对清洁区为密切接触者居住活动场所。
4、观察对象应相对独立居住,房间内设卫生间,最好不要选择有地毯织物的房间,并严格限制人员进出。
5、观察对象在观察期间不得外出,不得串门。
1、隔离场所启用时,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2、隔离对象解除隔离观察后进行常规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含氯250-500mg/l),隔离对象诊断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应对原隔离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含氯2000mg/l)。
3、配备专用的有盖垃圾桶,用于收集使用后的口罩和手套。使用后的口罩和手套用消毒液喷洒消毒后(含氯1000mg/l),和其它生活废弃物一起作为生活垃圾处理。
4、场所消毒可委托专业消杀公司,或当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1、抵达绍兴接受集中硬隔离的第一天开始计算满 14 天。
2、实施医学观察时,书面告知隔离对象期限、注意事项和疾病防控相关知识,以及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医学观察期间,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记录其健康情况。
4、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立即报告市卫生健康局协调专用车辆送至本市市人民医院诊治,检测结果阴性且症状消失后回隔离点。
1、设立的医学观察场所要为被观察者提供有关服务和基本生活保障,做好有关政策解释和健康教育。在进行医学观察前,要向密切接触者说明医学观察的依据、期限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知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做好科普知识宣传,包括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信息。
2、医学观察期满,应对被观察者进行健康检查,如无异常情况,由卫生部门负责解除医学观察,并给被观察者出具解除医学观察通知书,同时将情况报镇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对于拒绝服从医学观察者,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由公安机关协助卫生部门采取强制措施。
第3篇:隔离点工作方案(精选13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隔离点工作方案篇一
(1)养殖场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入口处设消毒池,设置专门的隔离室和兽医室。养殖场周围要有防疫墙或防疫沟,只设置一个大门人口控制人员和车辆物品进人。设置人员消毒室,人员消毒室设置淋浴装置、熏蒸衣柜和场区工作服。
(2)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淋浴,换上清洁消毒好的工作衣帽和靴后方可入内,工作服不准穿出生产区,定期更换清洗消毒;进入的设备、用具和车辆也要消毒,消毒池的药液2~3天更换一次。
(3)生产区不准养猫、养狗,职工不得将宠物带入场内。
(4)对于死亡畜禽的检查,包括剖检等工作,必须在兽医诊疗室内进行,或在距离水源较远的地方检查,不准在兽医诊疗室以外的地方解剖尸体。剖检后的尸体以及死亡的畜禽尸体应深埋或焚烧。在兽医诊疗室解剖尸体要做好隔离消毒。
第4篇:隔离点工作方案(实用8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隔离点工作方案篇一
(1)养殖场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入口处设消毒池,设置专门的隔离室和兽医室。养殖场周围要有防疫墙或防疫沟,只设置一个大门人口控制人员和车辆物品进人。设置人员消毒室,人员消毒室设置淋浴装置、熏蒸衣柜和场区工作服。
(2)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淋浴,换上清洁消毒好的工作衣帽和靴后方可入内,工作服不准穿出生产区,定期更换清洗消毒;进入的设备、用具和车辆也要消毒,消毒池的药液2~3天更换一次。
(3)生产区不准养猫、养狗,职工不得将宠物带入场内。
(4)对于死亡畜禽的检查,包括剖检等工作,必须在兽医诊疗室内进行,或在距离水源较远的地方检查,不准在兽医诊疗室以外的地方解剖尸体。剖检后的尸体以及死亡的畜禽尸体应深埋或焚烧。在兽医诊疗室解剖尸体要做好隔离消毒。
(5)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若确实需要引种,必须隔离
第5篇:隔离点工作方案 班级管理方案
方案是指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隔离点工作方案 班级管理方案篇一
班级对每个同学在学习,纪律,道德,卫生等方面进行评比。每个同学基础分100分,根据个人表现进行加分或减分,最后得分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学习标兵、进步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个人的主要依据。
班长和副班长每周对同学们的分情况进行汇总,并对个人加减分情况每周评比一次,被扣最多分的同学或被学校扣分的应擦一天的黑板或为班级做义务劳动,并在班会上做公开检讨。
班委会在期末对同学们进行个人总评比:得分最高的10名同学且成绩在20名以前的同学直接确定为三好学生,其他方面的奖励依据得分进行评选。对表现最最差的同学做公开检讨,并通知家长到校结合教育。
1、早读、上课、两操、升旗仪式等各种课堂和活动迟到,早退的扣1分,旷课的扣2分,迟到者扣1分,特殊情况的免扣。
3、课前预备铃后,
第6篇:隔离点工作方案 班级管理方案
方案是指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隔离点工作方案 班级管理方案篇一
班级对每个同学在学习,纪律,道德,卫生等方面进行评比。每个同学基础分100分,根据个人表现进行加分或减分,最后得分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学习标兵、进步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个人的主要依据。
班长和副班长每周对同学们的分情况进行汇总,并对个人加减分情况每周评比一次,被扣最多分的同学或被学校扣分的应擦一天的黑板或为班级做义务劳动,并在班会上做公开检讨。
班委会在期末对同学们进行个人总评比:得分最高的10名同学且成绩在20名以前的同学直接确定为三好学生,其他方面的奖励依据得分进行评选。对表现最最差的同学做公开检讨,并通知家长到校结合教育。
1、早读、上课、两操、升旗仪式等各种课堂和活动迟到,早退的扣1分,旷课的扣2分,迟到者扣1分,特殊情况的免扣。
3、课前预备铃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