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
第1篇: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背景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多,照顾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漠。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残疾人,歧视残疾人,讨厌残疾人,看见残疾儿童甚至直呼他们瘸子、瞎子、傻子。因此,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事。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接触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2、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从身边做起,关心、帮助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社会福利院,并拍参观活动录像片。
2、为残疾儿童做一件好事。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社会福利院,你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幼A:社会福利院里有许多小朋友不会讲话,只会哇哇地叫,老师在为他们做手势。
幼B:我看到几个小朋友不会走路,手脚都特别短,还有的脚没有了,只能坐在轮椅上。
幼C:有的小朋友眼睛看不见,他们读书用手摸,走路用一根棒敲着走,真可怜。
师:这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们残疾人,这些孩子身体残疾以后非常痛苦,生活、学习都很困难。你愿意自己变成残疾人吗?
幼:不愿意!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变成残疾人的。
2、观看参观活动的录像片(选段1),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老师把那天的活动录了下来,你们看哥哥、姐姐和小弟弟怎么了?他们的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了?他们对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幼A:哥哥小时候玩炮仗把眼睛炸伤了,他说,现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心里真后悔。
幼B:小弟弟说,他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
幼C:小姐姐说,前几年他们家里发生火灾,身体烧坏了,眼睛也烧瞎了。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危险。你们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你们知道哪些事儿是危险的吗?
幼A:不能玩火,要烧起来的,人会烧伤,房子也要烧掉的。
幼B:发生火灾的时候马上打110救火,人要跑到安全的.地方去。
幼C:我们不能一个人玩炮仗、会发生危险的。
幼D:炮仗爆炸很厉害,爸爸说,有人结婚放炮仗,一个炮仗掉在新娘的头上,新娘也炸伤了!我从来不玩烟花爆竹。
幼E:不能从高的地方往下跳,会摔坏的。
幼F: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不能随便开煤气、玩带电的东西。
师:小朋友讲得很好,很对。我们不能玩火、玩电、玩煤气,不能爬得很高,不要做危险的事儿。
(评:通过残疾人的现身说法和幼儿充分的讨论,震撼幼儿心灵的严酷事实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不注意安全的严重危害性,从而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3、观看活动录像片(选段2),继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明明在干什么?他为什么拄着拐杖?幼:明明说,有一次,爸爸骑摩托车带明明和妈妈出去玩,遇上了车祸,爸爸、妈妈都去世了,明明的腿也断了,再也站不起来了。
师:明明告诉我们什么?录像:小朋友,我本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然而现在我却变成了孤儿,我现在最大的痛苦不是失去了双腿,而是没有了父母的关爱,没有了家的温暖。你们提醒爸爸、妈妈外出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师:听了明明哥哥讲的话,你们会怎么做呢?
幼A: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
幼B:走路要看红绿灯,要走人行道,不乱穿马路。
幼C:不在马路上玩,会被车子撞伤的。
幼D:告诉爸爸、妈妈开车时不要超速,注意安全。
师:马路上车辆很多,一不当心就会发生危险,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
(评:从交通等方面进一步拓宽安全教育的范围,丰富教育内容。)
4、看录像片(选段3),引导幼儿感受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1)张海迪阿姨人残志坚,坐在轮椅上看书、读报、写文章,自学成材。
(2)歌手郑智化自强不息,成为家喻户晓、大家喜欢的歌唱家。
(3)残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在比赛项目中勇夺冠军,走上领奖台。
师:小朋友,看了这三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呢?
幼A:这些残疾人叔叔、阿姨真了不起,我很佩服。
幼B: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他们很努力,很坚强。
幼C:我还看到过只有一条腿的人跳舞,坐在轮椅上打篮球。
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身边的事。
5、看录像片(选段4),社会各界关心帮助残疾人。
(1)警察叔叔搀扶盲人阿姨过马路。
(2)几位小学生为手拿地图的聋哑人夫妇指路。
师:现在社会上都很关心、帮助残疾人。我们班也有一个弱智的小朋友,你想怎样帮助他呢?
幼A:不许骂他傻子,和他一起玩,帮他上下楼梯。
幼B:帮他上厕所,和他一起画画、游戏
(评:通过启发幼儿讨论、交流,引导他们增强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6、结束活动师:让我们来听听大家喜欢的歌曲《爱的奉献》,互相说说在福利院做了什么好事,今后怎样对待残疾人,也可以到外面,边玩边说。
活动延伸
定期带领幼儿去福利院,盲聋哑学校等去参观、交流,为那里的孩子做好事。使健康的孩子和残疾的孩子联系更多,接触更多。
活动评价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以及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责任重于泰山。组织幼儿参观福利院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活动,并且把认知、情感、意志、品质、行为等教育融为一体,孩子们感触深,记得牢。通过活动使孩子知道,应该正确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使幼儿从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重要性,感受到帮助他人,奉献爱心所获得的快乐。同时,要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可贵精神。
第2篇: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
执教者:
活动目标:
1、认识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2、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并愿意帮助他们。
3、产生尊敬、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活动重点: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难点: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活动准备:
1、课件
2、蒙眼睛的布条、玩具熊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跳《幸福拍手歌》
师: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他们有的看不见鲜花和美景,有的听不到歌声与欢笑,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行走不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二、观看课件,了解什么是残疾人。
提问: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残疾人。
三、观看课件,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提问: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小结:这些残疾人,有的靠卖艺为生,有的生活需要别人照顾,他们要生活
四、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1、请一位幼儿扮盲人上来拿玩具。
请小朋友说说盲孩子走路和拿玩具的样子。
小结:是啊!拿玩具这么容易的事,盲人做起来却那么难,那么的不容易。
2、分两组扮独臂人和无臂人穿衣服穿鞋。
师:失去光明的盲人生活这么不容易,如果失去了手会怎么样呢?现在我们大家请小朋友先脱下你们的外套,分成两组,一组将一只手背到身后,用另一只手来穿上衣服,另一组用两只手穿。接着再脱下你们的鞋,刚才用一只手穿衣服的用两只手穿鞋,用两只手穿衣服的现在把两只手背到身后穿上鞋。
师:今天有些小朋友为什么穿不上衣服和鞋呢?
小结:拿玩具、穿衣服,穿鞋这么简单的事,对于盲人、和失去手的残疾人来说却是非常的困难,非常的不容易。
五、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
提问:残疾人这么可怜,他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点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助他们,现在全社会的都在关心帮助残疾人,设计师也为他们设计了许多方便他们生活的用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3)观看课件,了解残疾人用具。
六、延伸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为残疾人设计一件生活用具?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设计一种方便残疾人生活的用具画出来。(播放爱的奉献)小朋友,我们今天了解了一些残疾人和他们的生活,知道他们的生活很不容易,从现在起,我们要更加关爱他们,献出自己小小的爱心,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3篇:关爱残疾人大班社会教案
关爱残疾人大班社会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爱残疾人大班社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爱残疾人大班社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残疾人,了解并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2、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重点:
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难点:
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活动准备:
1、课件
2、蒙眼睛的布条、玩具熊、玉米糖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跳《幸福拍手歌》
师: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他们有的看不见鲜花和美景,有的听不到歌声与欢笑,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行走不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二、观看课件,了解什么是残疾人。
提问: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得人,我们叫他残疾人。
三、观看课件,了
第4篇: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1
活动目标:
知道尊重残疾人,并乐意帮助残疾人。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舞蹈视频片段。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片段,引出话题。
1、谈话引发幼儿关注。
2、出示课件,认识残疾人。
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激发幼儿同情心。
1、活动一:体验盲人。
请幼儿蒙上眼睛,教师组织活动,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活动二:体验断臂残疾人。
请幼儿单手操作“叠手绢”,幼儿参加后说说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4、体验聋哑人。
请幼儿不说话表达,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讨论如何关爱残疾人,鼓励幼儿献爱心。
1、幼儿自由讨论帮助残疾人的办法。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言。
第5篇:大班社会领域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
大班社会领域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社会领域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社会领域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1
活动目标:
知道尊重残疾人,并乐意帮助残疾人。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舞蹈视频片段。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片段,引出话题。
1、谈话引发幼儿关注。
2、出示课件,认识残疾人。
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激发幼儿同情心。
1、活动一:体验盲人。
请幼儿蒙上眼睛,教师组织活动,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活动二:体验断臂残疾人。
请幼儿单手操作“叠手绢”,幼儿参加后说说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4、体验聋哑人。
请幼儿不说话表达,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讨论如何关爱残疾人,鼓励幼儿献爱心。
1、幼儿自由讨论帮助残疾人的办法。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言。
(1)
第6篇: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
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活动设计
执教教师:赵云凤
设计意图:
新《纲要》要求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相处时,应该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同伴和其他人,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弱势群体经常会被忽视,得不到关注,而幼儿在这一方面的认知和了解可以说少之又少。有时候在马路上遇到残障人士不仅好奇,甚至有嘲笑和轻蔑,这些都让作为老师的我不断反思: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社会给予的关爱照顾太多,而关心他们、照顾他人的意识却十分淡漠。目前,我国拥有九千万的残疾人,因此,引导孩子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迫在眉睫。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意在激发幼儿尊重、爱护和帮助残疾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和体验盲人生活的不易与困难。
2.接纳、尊重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活动准备:
眼罩、日常生活用品若干,课件、音乐,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戴上眼罩,感受黑暗,体验盲人生活的不便。1.请幼儿在黑暗中走到老师身边。
2.请幼儿在黑
第7篇:社会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
社会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残疾人,体谅他们生活中的种种不便。
2、激发幼儿帮助残疾人的情感。
3、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糖若干,眼罩若干。
2、课件、《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了解什么是残疾人。
提问: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得人,我们叫他残疾人。
二、通过实践体验残疾人的不便。
1、请一位幼儿带眼罩上来拿玩具,体验盲人的不方便,并让幼儿谈感受。
2、幼儿用一条腿走到老师身边,体验一条腿走路的不方便,并让幼儿谈感受。
3、幼儿用一只手来剥糖,体验一只手做事情的不方便,并让幼儿谈感受。
三、幼儿看画册学习怎样
第8篇: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
活动目标:
了解一些弱势人群的需要,懂得关心,帮助他们
设计思路:
针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多,照顾多,只知道享受爱,却不知道付出爱;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非常淡漠;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残疾人,歧视残疾人,讨厌残疾人,看见残疾儿童甚至直呼他们瘸子、瞎子、傻子。因此,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可见同情心、爱心的培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5 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我国法定“助残日”,结合全国助残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对幼儿进行《关爱残疾人》的教育,让幼儿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并感受到残疾人失去健康的痛苦,学习和生活的艰难;对幼儿幼小心灵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使“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萌芽——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