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歌唱教学课件
第1篇:高中音乐歌唱教学课件
高中音乐歌唱教学课件
引导语:高中音乐歌唱教学课件如何设计?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
高中音乐歌唱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小节:
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个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1、《魔王》
(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
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②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
(2)聆听原文《鳟鱼》
(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演唱水平: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四)说说唱唱或听听你还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
《摇篮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嘉陵江上》(贺渌丁)等。
(五)总结
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因而浪漫主义大都表现个人主观情感,热衷于不同寻常的事物或异国情调的题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收集中外艺术歌曲。
第2篇:高中音乐教学课件
高中音乐教学课件
高中音乐教学课件也是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以下是高中音乐教学课件,欢迎阅览!
高中音乐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感知中华母语文化,能用自己认为恰当的声音大胆、自信表达歌曲的意境。
2.能在实践中感受理解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3.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分享与他人探究、合作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一设问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而且富有情趣和诗意的歌曲,不知道同学们熟悉它吗?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前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播放课件)
1.这首歌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从力度、速度上说)
2.歌曲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场景?
二初步感受
1.聆听歌曲(播放《踏雪寻梅》音乐)
2.学生即兴回答问题。(歌曲表现活泼、欢快情绪……)
3.教师即兴点评。师: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首歌的歌名叫《踏雪寻梅》(板书课题),那么这首歌作者究竟是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境呢?
二、探究
(一)赏析作品标题(播放课件踏雪寻梅)踏:游赏,用脚轻踩,指代作者轻松惬意的心情。雪:象征着纯洁美好。指代高洁寻:初意寻找,也指代寻访。意喻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向往。梅:腊梅迎着寒风怒放,这种顶风傲雪的精神,让无数的文人墨客感慨不已。常用来表达一种坚强不屈、超拔脱俗的志趣风格。
(二)歌词分析(出示课件)
1.出示歌词,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如果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那么你们在诗的描绘中看到了那些景致呢?让我们边来诵读诗边来寻找答案。
2.词作者介绍:(出示课件)《踏雪寻梅》词作者刘雪庵(1905-1985)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的“四大弟子”之一,代表作品《踏雪寻梅》《红豆词》《长城谣》等等。
3.屏幕中出现诗中的生词解释
A、“霁”——雪后放晴。(温和的暖阳使人心情愉悦)
B、“灞桥”——有扶手的石板桥。(灞桥一般修建在城郊或乡村,这样的地理位置烘托出安静的氛围)
C、骑驴——表现文人雅士的儒雅、怡然自得
D、响叮当——驴铃的响声衬托更加幽静的氛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铃儿的响声离我们越来越近,离作者向往的梅林越来越近,心境更舒畅)
E、好花采得瓶供养——找寻到知己,发自内心的感叹,抒发作者对梅花的由衷热爱
F、伴我书声琴韵——采枝腊梅,伴我读书弹琴,共度这幸福美好时光,作者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培养像梅花一样不屈的品格。
(三)朗读歌词师:下雪的冬天是美丽的,一枝枝梅花,傲立雪中,幽香阵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用他们的笔描绘冬天,描绘不畏严寒的腊梅。瞧,那骑驴的雅士在为这美丽的雪景所陶醉,好像在呼唤我们,一起去踏雪寻梅呢!同学们,就让我们根据作者所描述的意境来读一读这首《踏雪寻梅》。
1.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介绍曲作者黄自,出示课件。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三、实践
1.教师范唱歌曲《踏雪寻梅》(用X X | X X X音型伴奏)
2.出示歌谱(课件)学生随乐用lv哼唱旋律。
3.学生随琴视唱曲谱。教师及时鼓励、纠正、评价
4.学生找出难点,教师引领,突破难点。
5.视谱唱词。
6.表现歌曲
①、请同学们思考,你觉得,哪一句应该唱的强一些,为什么?
②、师: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如果要表现驴儿从远处慢慢走近的铃声,怎么演唱?(力度作渐强处理)
③、师:之前我们就讲过,在歌曲的演唱中,曲谱上的记号非常重要,它能够告诉演唱者,如何唱好歌词。我们再来看一看,还有哪些记号?
④、师:歌曲开始部分以叙述性的口吻来演唱,表现轻松、悠闲骑驴赏花的情趣。用中弱的力度演唱。让我们一起唱唱看看。教师点评,示范。
四、拓展:
1.播放导入时的《踏雪寻梅》课件(活泼欢快)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课刚开始时听到的那个版本,比较我们自己演唱的这个版本所表现的意境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即兴点评。(前者活泼欢快,有点像骑着马在采花,而后者更像骑着驴在寻花,表现出了歌曲的不同的意境。中国的诗词讲究的是含蓄美和意境美,这首艺术歌曲《踏雪寻梅》词曲都堪称经典,我们听到的很多的版本速度偏快,表现出非常活泼、欢快的情绪,但实际却忽略了歌词所表达的意境,我们常说演唱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歌曲所表达的真实内容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我们应该尊重作品,尤其对经典作品更应该安静的审视。)
3.根据作品的意境再次演唱歌曲(有控制,内敛的表现)
4.师:尾声老师做了一点点修改,同学们听一听,谈谈感受(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共度好时光,共度好时光……)生:表现赏花人骑驴渐行渐远,同时也引发人无限遐想。
五、小结
师:今天的我们一起学唱了《踏雪寻梅》这首歌,其实关于“踏雪寻梅”这个词,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传说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孟浩然经常骑着驴子在江边走来走去。他时而抬头远眺群山,时而低头俯视江面。来往的人们好奇地向:“浩然公,天气如此寒冷,您一个人在这里走来走去,干嘛呢?” 孟浩然乐呵呵答道:“我在这里寻梅”。因此有人送了孟浩然这样一首打油诗;“数九寒天雪花飘,大雪纷飞似鹅毛。浩然不辞风霜苦,踏雪寻梅乐逍遥。”实际上孟浩然是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寻找写诗的灵感。所以后来唐代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诗句在霸桥风雪中的驴背上。”仿佛告诉人们下雪天骑着驴子在灞桥上走过就能写出好诗来。所以古代好多文人雅士都喜欢骑驴。李白、杜甫也不例外。改天我们也骑上一回,体验一下孟浩然般踏雪寻梅的乐趣。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追寻。“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作品的内涵,用你们更美好的声音来诠释作品!
高中音乐教学课件【2】
教学目标:
1、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2、能在演唱中充分体现速度和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3、了解词曲作者及歌曲相关背景。
教学重点:
1、弱起拍处的演唱。
2、调音记号的演唱。
3、大调音程的演唱。
4、歌曲中力度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要考验一下同学们的耳朵。老师播放一段大家熟悉的音乐,看谁最先说出这首曲子的名字?(学生聆听《铃儿响叮当》伴奏音乐,举手抢答。)
学生:《铃儿响叮当》(学生回答时暂停音乐)
教师:这位同学反应真快。其他同学听出来了吗?没关系,让我们继续听听看。(继续播放,教师带领学生和着音乐哼唱。)音乐中叮叮当当的铃声是那么欢快、活泼。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段很短的音乐,我想考考同学们的音乐模仿能力,看看哪位能用嘴巴模仿这段声音?(播放《踏雪寻梅》的铃声,学生模仿。)
教师: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而且学得很快,让我们再来听一次。(再次播放,出示曲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曲谱。(用稍慢的速度跟琴声视唱曲谱,引导学生注意曲中的八分休止符以及最后一小节的音准。)
2/4 3 5 5 0 | 2 5 5 0 |
响叮 当 响叮 当
2/4 3 5 5 0 | 1 1 1 0 |
响叮 当 响叮 当
教师:铃声清脆、悦耳,应该唱得跳跃、有弹性。老师给它加上记号“>”,这是什么记号?
学生:跳音记号。
教师:让我们再来唱一唱。(学生跟琴演唱)
教师:这叮叮当当的铃声来自哪里呢?学了今天的歌曲大家就明白了。
二、歌词欣赏
教师: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歌词。(教师配乐朗读歌词,并解释“雪霁”、“坝桥”。)
教师: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吧!铃声是从驴脖子上传出来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中骑驴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愉悦、悠闲、心旷神怡、怡然自得……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出示梅花的图片,视听结合配乐朗诵,营造意境)很多人都喜爱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一支支梅花傲立雪中,幽香阵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用他们的笔描绘它、赞美它。瞧!那骑驴的老者看着雪中的梅花仿佛在想些什么。咦!这位小朋友好像在呼唤我们,一起去踏雪寻梅呢。同学们,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来读这首《踏雪寻梅》。(学生齐读)
教师:“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多么美好、令人向往的生活呀!一起来认识一下这首词的作者——刘雪庵(介绍词作者刘雪庵)。后来,这首词由刘雪庵的老师黄自谱曲,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曲作者黄自(介绍曲作者黄自)。
教师:接下来老师就为大家演唱这首由刘雪庵作词、黄自谱曲的《踏雪寻梅》。(教师范唱,学生感受。)
三、听音练习
教师:同学们可能已经发现,歌曲的曲谱中缺少几个音符,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找回这几个音,我们来玩一个听音游戏——踏歌寻音。下面的旋律中缺少一个或两个音符,你能根据听到的.旋律,从所给的八朵梅花中找出这些音符吗?(出示八朵梅花,唱音阶,构唱音程。)
教师:请同学们看红框的乐句,请仔细听辨。(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听辨。)
3 5 5 1 2 | 3 0 |
3 () 5 1 2 | 3 0 |
学生:这个音是“la”。
教师:恭喜你答对了,但是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吗?
学生:我是凭感觉,一下子就听出来的。
教师: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听出来呢?
学生:我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前两小节与后两小节中只有这个音不同,而这个音比原来的sol稍微高一点,所以它是la……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的两个音,有点难哦,仔细听!
0 3 5 |(). 7 |3 6 5 |
5 1 2 3 4 | 5 5 |()3 2.1 |1 0 |
(学生再听,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方法听辨,及时鼓励。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曲谱,注意乐句开始的弱拍演唱。)
四、学唱歌曲
教师:同学们真的很不错,很快就听出了这三个音,有同学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发现了红色方框的乐句是基本相同的。那么,这首歌曲中还有相似的乐句吗?让我们跟着琴声,完整地唱一遍曲谱,并仔细找一找。(学生用稍慢的速度,轻声演唱曲谱。)
学生:我听出最后的两小节 5 3 2.1|1 0 |与蓝色方框中的相同。
教师;是的,最后一行的曲谱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只有一些小小的区别,我们来唱唱看。(教师指挥,引导学生注意弱起节奏的演唱。教师关注学生演唱,及时纠正。)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让我们跟着琴声用“lu”音完整地哼唱歌曲。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现在老师再为大家演唱一遍歌曲,请同学们在心中默唱歌词。
教师:现在我想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我把这种演唱方式叫做接龙填空。同学们一定要集中精力,当老师唱完一个乐句,请同学们延续老师的情绪继续演唱下一个乐句,依次交替。(接龙演唱,及时纠正,提醒学生注意听老师的声音与情绪。)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棒!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下曲谱的左上角,有一个记号“mp”是什么意思?
学生:中弱。
教师:“mp”是力度记号。歌曲的开始部分表现了一种清新、明朗的情景,演唱时不用太强,所以用中弱的力度演唱。那么,整首歌曲是不是一直用这样的力度演唱呢?
学生:不是的。
教师:那么,你觉得,歌曲中哪一个乐句应该唱得强一些呢?
学生:“好花采得瓶供养”这一句应该唱得强一些,因为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教师:对,这一句,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叹。在曲谱中,强力度用f表示(曲谱中记号)。请同学们接着老师的演唱来唱一唱这一句,注意休止的地方。(教师演唱前面的乐句,学生衔接演唱。)
教师:同学们唱得不错,但表现还不够充分。我们再来读读看。(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肩膀放松,打开喉咙朗读。)
教师:对了,就是这样的声音,我们用这样的声音来唱最后一句。我们再来试试看。(教师演唱前面的乐句,学生衔接演唱。)
教师:其实在歌曲的演唱中,还有很多记号在提示演唱者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让我们看一下。(看歌谱中的力度记号,复习回顾。)
教师:请同学们跟着伴奏音乐,试着看老师的指挥演唱歌曲。尽量不要看词。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棒,不但很完整,而且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会背唱了。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听另外一个版本的《踏雪寻梅》,仔细听一听和我们的演唱有什么区别?并说一说你的感受。(聆听童声合唱《踏雪寻梅》,感受合唱的表现力。)
学生:我们原来的演唱时齐唱,这个版本是合唱……这个版本中有碰铃的声音……这个里面有串铃的声音……这个版本的速度稍微快些,显得更活泼、更快乐……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我们的演唱形式是童声齐唱,而这个是一个童声合唱的版本,伴奏音乐中打击乐器的使用,使得歌曲更丰富。在你们的凳子旁也有一些打击乐器,我们来试一试,让我们一起来表现这首歌。没有乐器的同学,请认真地歌唱。我们就像一个乐队,每个队员都要相互合作,共同演绎我们的歌曲。下面请跟着伴奏音乐,我们一起来演唱这首《踏雪寻梅》。全体起立!(教师指挥,集体演唱,部分同学使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虽然有的同学使用打击乐器还不是那么熟练,但老师发现他们都在努力地配合歌曲演奏。
第3篇:高中音乐“歌唱”教学研究
课程简介
高中音乐“歌唱”教学研究 ——学习的意义与内容分析
【课程简介】
高中音乐课程中的歌唱模块,体现了高中课程改革最基本的设计思想——要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特点。这种特点为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歌唱模块是高中音乐课中一个相对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领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歌唱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强调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平衡点倾向于表演与创作。并以表演为主要媒介来发挥他们的音乐艺术表演才能及音乐创造性才能。对音乐艺术内容的选择,应更多地关注其精深性和选择性。也就是,涉及面不一定很宽,而要精美,要有艺术表现力,并且只选择少数作品作为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要精美地进行艺术创作,深刻地表现作品的艺术内涵,作品应具有相当水平的艺术表现力,静止、细腻的艺术创作是其主要特点。其中,既不缺乏感性的体验,也不缺乏理性的认识和理解,更不缺乏对音乐作品的审美判断及取舍。
因此,作为高中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要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唱歌课和普通高中阶
第4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课件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课件
高中音乐主要的模块是“音乐鉴赏”,与小学和初中的音乐欣赏课不同的是,高中的音乐教学不必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模唱和创编的内容也只是辅助手段。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课件,供参考阅读!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课件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激发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志存高远、为梦想努力的积极心态。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学唱等教学手段,深入剖析理解作品。
【知识与技能】流畅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流行音乐中的弱起、切分节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畅、完整、生动的演唱歌曲,能够结合自身、体味作品的`对于未来的憧憬。
【难点】流行音乐中弱起、连续切分节奏的理解和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设置情境,点击课件,伴着舒缓的旋律,展示各种职业的工作图片,引导学生选择以后理想的职业,与同学们们分享。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联系顺势引入本课。
(二)感知歌曲
1.教师播放音频,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的情绪和速度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
第5篇: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案例(一)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典型案例教学评析
第一讲:歌唱模块总结性高端实施备课
对学生易出现的歌唱问题进行总体剖析、跟进研究、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一、歌唱中呼吸运用的误区及纠正方法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持力,歌唱呼吸是有控制、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技巧的呼吸。它比说话的呼吸要吸得深,用得长,同时气息随着乐句的长短、情绪情感的喜怒哀乐而变化。因此歌唱呼吸与生理呼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歌唱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不断实践,探讨出了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运用胸肋肌肉、横膈膜、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它是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以及欧洲声乐唱法中被普遍采用的最有效、最科学的呼吸方法。
(一)歌唱呼吸的误区
在声乐教学中,许多声乐学生在还没能掌握正确的气息控制能力的情况下,盲目演唱高难技巧的大作品,由于错误的呼吸运用,在学习上导致许多严重的技巧错误问题。因此歌唱呼吸的误区是歌唱理论学习与技巧训练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把歌唱的呼吸误区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种。
1.吸气误区
⑴吸气夸张:错误地认为歌
第6篇: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修(一)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修(一)
第一讲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经。普通高中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歌唱教学在高中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一、歌唱教学在高中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1)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歌唱是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伟大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也最容易表达思想感情。”有了歌唱最容易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人人都有一幅嗓子,人人都能用歌唱表达感情。器乐毕竟是少数人接近的,只有人声——人们生而有之的、最
第7篇:音乐教学课件
音乐教学课件
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学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课时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演唱歌曲,并能背唱这首歌。
2、能感受到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用不同的形式参与表演活动。
3、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作品的.民族风格
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
1、在《青春舞曲》的伴奏音乐中老师带领学生拍节奏。
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练习
4/4
(1) Χ Χ Χ Χ‖
(2) Χ Ο ΟΧ Χ‖
(3) Χ•Х ХХ Х ХХ ХΧ Х‖
2.归纳音乐的主要特征:欢快活泼,律动感强,新疆风格浓郁。
3.欣赏新疆维族歌舞表演片段
(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归纳出新疆歌舞表演的主要特点:风趣幽默,边歌边舞。
(2)让学生回忆、模仿、设计简单的新疆舞蹈的动作(如“托帽”、“耸肩”、“扭脖子”),带领大家一起随着《青春舞曲》做律动。
二、练唱歌曲
1、聆听歌曲,了解歌曲结构
2、用“啦”模唱旋律,要求声音自然圆润,按分句要求换气。
3、练唱歌词,用非连音方法演唱。
4、熟唱歌曲,能背
第8篇:音乐教学 课件
音乐教学 课件
音乐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
1、同学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2、同学能初步处置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恰当的利用歌曲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3、同学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的评价。
4、同学能基本熟悉一个升号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准备】
1、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Flash制作的MTV。
2、 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溢爱》的光盘。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引趣式的导入
抓住青少年爱玩游戏的特点,首先让同学玩“接音符”的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单纯音符的印象,每一组可派一位代表来进行大比拼。在同学玩的过程中复习单纯音符,落下来一个音符同学就说出它是什么音符。网站的Flash课件,按鼠标移动篓子去接住一个个往下落的音符,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你能接住多少个音符,可自动记分。)
师:同学们刚才接到了各式各样的音符,这些音符能够组成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因此我们一定要熟悉音符,唱好音符。
二、常规式的复习
1、课件展示C大调的音阶表,同学按老师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