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企业备案证明
第1篇:外地企业备案证明
外地企业备案证明
企业工商联络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各类企业投资、资产重组中提供行政指导,更好的履行监督管理与服务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工商联络员(以下简称工商联络员)是指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指定或委托,专职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年检等事务、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的企业工作人员。企业工商联络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条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可以申报1至2名本企业的工作人员作为工商联络员。工商联络员应当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熟悉本企业具体情况,有一定的语言、文学表达能力,并掌握企业登记管理基本法律知识。
第四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在下列企业施行工商联络员制度:
一中央在疆企业和自治区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国有入股企业;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三获得“重合同、守信用”称号的企业;
四拥有驰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的企业;
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可以率先试点的其他企业。
第五条工商联络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获取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
二就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涉及企业登记管理事项,向工商行政理机关提出预约服务。
三持《工商联络员备案证明》办理登记注册或年检手续。
四受委托查询本企业的工商登记档案材料;协助本企业聘请的律师依法查询其他企业的工商登记档案材料。
五对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执行公务情况进行监督或举报。
六本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受委托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举报或申诉。
第六条工商联络员承担以下义务:
一受委托承办本企业的登记注册申请与年检,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或材料。
二参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的有关法律法规学习。
三协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对本企业的登记注册事项,生产经营条件等进行检查,核实具体情况。
四负责本企业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其他联络工作;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当本企业存在违法行为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
(六)当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与登记注册事项不符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
第七条企业根据本办法第三条向发照机关推荐本企业的工商联络员人选,填写《企业工商联络员推荐表》。工商联络员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审核备案,签订《企业工商联络员承诺书》和《企业工商联络员责任状》,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工商联络员备案证明》。
第八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企业工商联络员备案电子数据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工商联络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通过工商联络员征求企业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第九条工商联络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议其隶属的企业撤销该工商联络员的资格:
一不履行本办法规定义务的;
二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或年检时有弄虚作假行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
三无故不参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的;
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不宜继续担任工商联络员的其他情况。
第十条工商联络员工作调整或离开原企业的,其隶属企业应将《工商联络员备案证明》交回发证机关,并重新推荐工商联络员。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2篇:外地企业备案证明模板
外地企业备案证明模板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各类企业投资、资产重组中提供行政指导,更好的履行监督管理与服务作用,特制定本办法,外地企业备案证明。
第二条 企业工商联络员(以下简称工商联络员)是指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指定或委托,专职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年检等事务、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的企业工作人员。企业工商联络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条 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可以申报 1 至2 名本企业的工作人员作为工商联络员。工商联络员应当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熟悉本企业具体情况,有一定的语言、文学表达能力,并掌握企业登记管理基本法律知识。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在下列企业施行工商联络员制度:
一 中央在疆企业和自治区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国有入股企业;
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三 获得“重合同、守信用”称号的企业;
四 拥有驰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的企业;
五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可以率先试点的.其他企业。
第五条 工商联络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 获取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
二 就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涉及企业登记管理事项,向工商行政理机关提出预约服务。
三 持《工商联络员备案证明》办理登记注册或年检手续。
四 受委托查询本企业的工商登记档案材料;协助本企业聘请的律师依法查询其他企业的工商登记档案材料。
五 对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执行公务情况进行监督或举报,证明范文《外地企业备案证明》。
六 本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受委托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举报或申诉。
第六条 工商联络员承担以下义务:
一 受委托承办本企业的登记注册申请与年检,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或材料。
二 参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的有关法律法规学习。
三 协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对本企业的登记注册事项,生产经营条件等进行检查,核实具体情况。
四 负责本企业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其他联络工作;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当本企业存在违法行为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
(六)当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与登记注册事项不符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
第七条 企业根据本办法第三条向发照机关推荐本企业的工商联络员人选,填写《企业工商联络员推荐表》。工商联络员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审核备案,签订《企业工商联络员承诺书》和《企业工商联络员责任状》,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工商联络员备案证明》。
第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企业工商联络员备案电子数据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工商联络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通过工商联络员征求企业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第九条 工商联络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议其隶属的企业撤销该工商联络员的资格:
一 不履行本办法规定义务的;
二 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或年检时有弄虚作假行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
三 无故不参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的;
四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不宜继续担任工商联络员的其他情况。
第十条 工商联络员工作调整或离开原企业的,其隶属企业应将《工商联络员备案证明》交回发证机关,并重新推荐工商联络员。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3篇:外地企业进济备案手续
外地进济建筑企业备案管理(暂行)规定
济建管字〔2002〕17号
第一条 保障其合法权益,维护我市建筑市场秩序,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山东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济南市建筑市场管理办法》等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我市辖区内,外地进济建筑业企业从事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设备、设施安装、线路、管道敷设及装饰装修等施工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外地进济建筑业企业是指:进入或拟进入我市从事各类建筑活动,而营业执照注册地不在我市或非经我市建筑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管理的建筑业企业。为了创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规范外地进济建筑业企业的行为,并第四条 济南市建筑队伍管理处(以下称备案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对外地进济建筑业企业登记备案和监督管理。外地建筑业企业进济施工必须到备案管理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后,方可从事建筑活动。
第五条 外省、市建设(筑)主管部门在我市设立的办事机构应配合备案管理机构做好外地进济建筑业企业的备案管理工作
第4篇:外地证明
证明
兹有车号:鄂R28675,车主:魏次才,此车辆为我公司使用车辆,因公司业务需要,该车辆长期在武汉使用,现申请在武汉市办理车辆保险,请给予办理。
武汉枫景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24
第5篇:外地建筑业企业进津备案管理办法
外地建筑业企业进津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落实我市建筑市场对外开放政策,规范外地建筑业企业进津备案管理,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天津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外地建筑业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活动,办理进津备案手续,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外地建筑业企业是指企业注册地不在本市,具有建设部或者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建筑业企业。第三条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天津市施工队伍管理站(以下简称市施管站)负责办理外地建筑业企业进津备案和日常管理工作。外地建筑业企业在津从事建筑活动应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外地建筑业企业在津从事建筑活动应该进行备案,凭资质证书和进津备案通知书承揽工程。
外地建筑业企业进津备案实行年度备案和项目备案两种方式。连续三年年度考核合格,创建优良业绩且近三年在津完成工程结算收入达到规定标准的外地建筑业企业可以申请年度备案;其他外地建筑业企业均实行项目备案。
第五条外地建
第6篇:外地进津建筑业企业备案办法
外地进津建筑业企业备案办法
一、为规范外地进津建筑业企业的备案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建筑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天津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施工经营活动的外地建筑业企业,应当遵守本办法。
三、本办法所称外地进津建筑业企业是指: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发《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且工商注册地不在本市的建筑业企业。
四、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负责外地进津建筑业企业的管理工作,天津市施工队伍管理站(以下简称市施管站)具体负责外地进津建筑业企业的备案管理。外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本市设立的办事机构配合市施管站做好本地进津建筑业企业的管理。
五、外地建筑业企业实行进津备案登记制度。进津建筑业企业经登记备案后,由施管站发给《外地进津建筑业企业备案通知书》,方可在本市从事建筑活动。备案通知书当年有效。
六、进津企业办理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