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现状及指导策略论文
第1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现状及指导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现状及指导策略论文
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再创造,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而个性化阅读指的则是以小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去阅读课文,积极主动分析课文内容,进行思考与感悟,并且自己产生独特的体验与理解,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目标需要调整,在新课改背景下,阅读理解是人才的基础技能之一。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师更是培养人才阅读技能的主要内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仍然强调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在学生没有建立初步阅读好感的基础上,就对大量的语文知识进行灌输,从而不利于个性化阅读的实现。其次,教师方法单一,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另外一个严峻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信息量庞大,需要吸收一定的新教学内容,不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仍然是识字、组词、造句、写作文等,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且单一的教学方法还会导致课堂氛围沉闷,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指导策略。
1. 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意识。
现阶段,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阅读来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提高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意识,同时加强其自主思考能力。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阅读材料中的情感,并且通过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从而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认识。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与社会经验较少,在情感体验方面能力较差,多文字的欣赏力有效,所以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不具备较强的个性化阅读意识,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意识进行有效指导,逐渐帮之其树立个性化阅读意识,逐渐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2. 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所以教师要想提升个性化阅读教学质量,就需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增强他们对语文个性化阅读的认识。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就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情境再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讨论法等,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文章的情感。例如,在《草船借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与黄盖等,让学生深入课文内容,通过自己的角色表演来再现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其参与阅读的兴趣,并且能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个性化阅读能力。
3. 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其思维模式比较简单,对于教材中枯燥的阅读内容很难提升其阅读兴趣,并且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往往比较倾向于阅读一些故事性的文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促使其能够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情感。另外,由于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理解层次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课文的解读也存在不同,教师就需要善于让他们表达对课文阅读之后的感受,对其阅读体验进行有效指导。例如,在《山中访友》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课文语言与阅读节奏进行揣摩,然后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大自然进行更好的了解。
4.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学生为主体地位,把阅读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其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小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让其能够自由主动的进行阅读,这样以来能够充分体现个性化阅读的特征,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自由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从而对课文学生产生独特的见解,提升其语文阅读水利与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幸福是什么》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喜欢着三个孩子中的哪一个?为什么?不同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也有所不同,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自由阐述,根据自己的思路去阅读和学习课文。可以给小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并且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效率就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总结。
总之,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理念,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运用,发挥其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智勇 . 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闪光 [J]. 学周刊 ,2015,08:43.
[2] 吕吉军 .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J]. 语文学刊 ,2015,01:175-176.
[3] 张荣 .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途径新探 [J]. 语文天地 ,2015,09:65.
第2篇: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70-01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讲究创新,教育也不再墨守成规,个性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学个性化,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信仰、教学理念的支配、指导下,通过对教材融会贯通的理解和独具匠心的处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富有个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从而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学科色彩和教师教学智慧的印迹,使师生的个性在交流互动中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我们应当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呢?
1.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内涵与意义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要想实现个性化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建立起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时也要结合个性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要抓住教学的主要内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养成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并且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学习问题,改善以往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机械模式。传统教学让学生认为只有考试成绩才能决定学生的优异,让学生摆脱这种狭隘的教学观,应让学生产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在学习中能够有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
对于孩子的小学阶段是他们学习和培养自我能力和思维的重要时期。所以小学的语文教师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导师,语文是学生进步的解阶梯也是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也是影响学生思维素质的重要因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教学的方法,让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提高思想品德素质,这也是让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个性化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2.个性化教育的策略
2.1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越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教师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2.2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教师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教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要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内容,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创新。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
2.3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2.4推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加以保护,鼓励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学习的方法,要改变以往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成群有组织的进行学习,并且在组织里进行问题的探讨与研究,让学生在小组里发挥自己的想象与个性,让学生可以相互的进行交流,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单独学习时对问题思考的狭隘不全面的现象,学生在小组内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并且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时也能获得快乐。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在学习中。所以教师需要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等影响学习的要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
总之,虽然目前个性化教学不够完善,但是,当我们愉悦地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当我们能非常热情地去从事某件事情的时候,那必将会达到我们的目标。
第3篇:精读指导个性化教学论文范文
精读指导个性化教学论文范文
一、充分的个体预习
叶老说:“在指导以前,先得令学生预习。”强调“预习原很同行,但是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进行个性化教学探索以来,我个人总是弄不清楚预习到底要预习到什么程度,预习过于充分怕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也怕导致课堂上没有什么继续研究的空间了,不预习又总觉得课堂学习不能深入,浮于表面。预习的度拿捏不好,预习的内容就不知该如何限定,而对于预习后的考查更是彻底被忽略了。叶老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讨论要进行得有意义,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如果准备得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或是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却只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就此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由此看来,在个性化教学中,预习还是要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做到越充分越好,这样课堂的起点也随之升高,学习才更加有效。而且预习是自学能力的形成过程,通过自己细心咬嚼过来的,才是终身受用的。那么预习需要做些什么呢?叶
第4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
新世纪已经来临,在新的世纪里,国力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地阅读。
一、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喜欢阅读人间求生存、征服开发大自然的紧张惊险故事或传记故事。但现在学生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要比文学优秀作品的影响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一点时间来阅读,也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最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
第5篇: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
阳新县黄颡口镇中学严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自主阅读和平等对话基础之上的,它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个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阅读的反映。课堂教学永远都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主要阵地,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强调“走进文本,读出自我”,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
首先,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倡导个性化阅读,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角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有的课文美在语言,那就侧重朗读和赏析,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如戴望舒的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就应该重在对课文的朗读和欣赏;有的课
第6篇:一年级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设计
邵彤羽个性化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是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娱乐场”,学生饱满的情绪是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更要通过多种自然活泼的形式,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
1、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语感。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5、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6、教给学生各个方面的常识。
7、就学生出现的问题做专项训练。
第7篇: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教学教案
李志鸿
新世纪已经来临,在新的世纪里,国力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地阅读。
一、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喜欢阅读人间求生存、征服开发大自然的紧张惊险故事或传记故事。但现在学生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要比文学优秀作品的影响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一点时间来阅读,也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最能引起学生阅读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浅谈(优秀)
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浅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阅读实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个性化阅读教学新理念伴随新课程改革步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风靡课堂,且异彩纷呈。但诸多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阅读需求,使学生处于被动阅读状态,让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有失个性”。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多元化见解的同时,应满足学生个体的阅读愿望,在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同时,正确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决不能无主见地附和学生、无原则地迁就学生、无标准地夸赞学生。面对动态万变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关注每一位阅读个体,充分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语,正确审视学生的每一处体验,及时巧妙地应对学生在读书、感悟中存在的问题,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好读书。”兴趣是阅读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