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3-01-21 08:03:0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5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好读易记。

【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x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比较乐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初步掌握了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进行质疑的方法。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友好互学,教学相长,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我校发展学习的教学模式,做到尊重、激励、合作、愉悦。在师生合作互动情感共振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自主选择、手脑并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通过生动、形象、丰富、鲜明的画面把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理解准备、降落伞、乘着、铠甲等词语的意思。

2.读懂句子,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2至4节。

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城市的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的教具、老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再现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情景,并利用这些情景解决学生学习时候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和兴趣。

【教学媒体】

多媒体的组合。(电脑、投影、录像等)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植物妈妈有办法》(学生看板书齐读课题)。上一节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节,大家能看着录像背第一节吗?

到底植物传播种子有啥好办法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讲,老师贴画)

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这几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14分钟)

1.请大家打开书147页,我们先来看蒲公英妈妈的.好办法。请大家自由读这节,遇到不懂的地方画条横线,打个小问号,再用心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它靠传播种子。

2.质疑,老师相机解疑。

(1)准备: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对了,预先做好的事情就叫做准备。)

(2)降落伞

①降落伞用来干什么?出示《跳伞》图,图上画的就是。

②课文里的降落伞指什么?看书中的图.(学生答,老师板画) 课文把毛绒绒的小花比作是降落伞,多有趣呀!

(3)乘着、纷纷出发。

3.看录像理解。

4.看着刚才的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板书:降落伞风)

5.小结:对了,蒲公英本身有像降落伞一样的小花,再加上风一吹,有这两个条件,它就能传播种子了,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

6.指导朗读。

书里把蒲公英比作了妈妈,把种子比作了娃娃,多亲切呀!该怎么读呢?先听老师读,你们听听哪里读得轻一点,哪里读得慢一点。

为什么这里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样才是有感情地读书)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评议。

③齐读,边读边想象自己就是蒲公英的娃娃。

7.试、背。

(1)看板书老师领背。

(2)会背的站起来,不会背的看书。

8.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学这节的时候,先读一读,画出不懂的地方,弄懂后再看着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最后有感情地读书,并试背。我们用这个方法学第三节。

三、学习课文第3节。(7分钟)

1.指名读,其他同学画出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老师相机解疑。

(1)铠甲是什么?小苍耳的铠甲又是什么呢?

(2)学生摸摸、捏捏苍耳,说说它的皮是软的还是硬的?皮上面还有什么?这样就像给小苍耳穿上了一件。

(3)苍耳是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请一个学生拿着玩具兔去碰小苍耳演示。

(4)理解山洼。

3.看句式说话。(板书:铠甲动物)

4.小结:(指板书)

这带刺的铠甲,不仅可以保护孩子们,还能让孩子挂住动物的皮毛去田野、山洼,多妙的办法呀!

5.谁来夸夸苍耳妈妈?

①指名读,评议。

②分组比赛读。

③试背。

四、四人小组自学第四节。(10分钟)

1.四人小组读这节,提出不懂的问题,每个同学试着当小老师帮别人解决问题。

2.学生论报小组学习情况。

(1)老师相机放录像让学生理解豆荚是怎样炸开的。

(2)课文哪个词说出豌豆是高兴地离开妈妈的?用画出。它还可以换哪个词?

(3)你们喜欢读这节的哪句?你想怎么读?边做动作边读这句。

3.看句式说说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小结:豌豆本身有能炸开的豆荚,太阳一晒,它就能传播种子了。

5.指导朗读:男女比赛读。

6.试背。

7.指板书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大家看,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都不同,蒲公英本身有,它靠传播种子;苍耳有,它靠;豌豆有会炸开的,它靠。它们有自身的条件和外界的条件,孩子们就能告别妈妈,四海为家了。

五、学生扮演种子说说是怎样离开妈妈的。(4分钟)

1.你们喜欢哪位植物妈妈?自己选定一种,扮演它的娃娃,然后看着句式说说你是怎样离开妈妈的。我是娃娃,离开妈妈。

2.同位互相说,可边做动作边说。

3.指名表演。

六、扩展知识。(3分钟)

1.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你还知道有哪些?

2.我们来看看录像里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①皂荚树

②椰子

③金刚果

七、总结:

刚才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但有一种小朋友是不知道的,哪一种呢?下节我们学了最后一节大家就知道了。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证明了(指中题目)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2篇:《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共有五个小节,全文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课文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充满情趣,是一篇百读不厌、富有韵律感的诗歌,比较适合学生朗读。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师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活动中习得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回答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旅行吗?请说一说你旅行都去过哪些地方?

2.谈话导入: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也喜欢去旅行,可是她们没有手没有脚,靠什么去旅行呢?瞧!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她正朝我们走来了!(课件播放:可爱的植物小精灵由远及近,边走边介绍有趣的植物知识)

3.揭示课题。听了小精灵的介绍,你们一定对植物挺感兴趣吧!想去认识她们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了情境,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和小精灵生动有趣的介绍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的铺垫。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课件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②分小组读课文。③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课文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让学生分享读书的快乐,增强“我会读”的自信心。

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妈妈?请用“――”画出来。(2)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

2.交流互动,理解内容。自然界的植物太神奇太有趣了,植物妈妈们实在是太聪明了,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的办法好在哪里?(学生自由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1)交流“蒲公英妈妈最聪明”部分。预设:①我认为蒲公英妈妈最聪明。她的种子被风轻轻一吹,就传播出去了。②质疑:“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课件播放:配有解说词介绍的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③导读:那毛茸茸的降落伞乘着风一朵接一朵出发了,蒲公英娃娃们多开心呀!大家来一起读读这一段课文。(2)交流“苍耳妈妈最聪明”部分。预设:①我认为苍耳妈妈最聪明!她让孩子们穿上了带刺的铠甲,只要动物走过,就可以把它们带走。②你想知道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吗?(播放课件:配有解说的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③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呢?(课件出示苍耳种子铠甲的图片进行介绍)④谁愿意给我们读一读这一小节啊?(学生读后及时给予评价)(3)交流“豌豆妈妈最聪明”部分。①自读第四小节,思考:你读懂了什么?预设:读了这个小节,知道了豌豆妈妈只要让豆荚在太阳底下晒晒,就可以把种子传播出去。②说一说你最喜欢这一节的哪句话?应该怎样读好它?(指名读,重点指导好:“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这几个词的读音)③豌豆孩子是怎样离开豌豆妈妈的呢?(播放课件:解说得豌豆传播种子的全过程)④指导朗读。豌豆娃娃蹦着跳着出去旅行,多开心呀!小朋友们,你们出去旅游,高兴吗?所以,读这一小节时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点评)

3.发挥想象,深化认识。植物妈妈送孩子去旅行是不是就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小节,边读边想,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提问题与交流互动来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在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归纳小结,拓展知识

1.自由交流。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同学们去探索和发现,只要大家养成平时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好习惯,就能在大自然中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了解到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请说一说通过你的观察,你还发现了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

2.观看视频。播放课件:大枫叶、牛?凇⒎锵苫ù?播种子的方法介绍。

3.教师总结:植物王国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趣事多多,希望同学们都做个细心的孩子,做个有心人,成为一个会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那么,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多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享受到大自然带给你的更多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相互交流与观看介绍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责任编辑:王天杰◇

第3篇:《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内容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5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好读易记。

【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比较乐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初步掌握了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进行质疑的方法。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友好互学,教学相长,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我校发展学习的教学模式,做到尊重、激励、合作、愉悦。在师生合作互动情感共振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自主选择、手脑并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通过生动、形象、丰富、鲜明的画面把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教养:

⑴理解准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

字母卡片、媒体资源(动画、PPT、视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要离开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你们怎么去?

学生答,教师补充:走路、骑车、骑马、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坐船……

如果动物想离开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它们怎么去?

学生答,教师补充:走着去、跑着走、跳着去、飞着去,还有靠人的帮助到远方去。

那么,植物呢?植物说:我也想到远方去,我也要去旅行。请问:植物能不能自己走着或跑着或跳着去?植物能不能飞着去?除了靠人的帮助,植物有没有别的办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要告诉我们:植物怎样到远方去旅行。

板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范读课文

1、教师播

未完,继续阅读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