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秦观 翻译
第1篇:鹧鸪天 秦观 翻译
鹧鸪天 秦观 翻译
引导语:鹧鸪天不仅仅是词牌名,还是一首民乐曲,胡琴演奏。下面是有关秦观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这首词有一个好处,就是因声传情,声情并茂。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赏析
词的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梦”是此片的关节。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致梦之因,词中写了两点:一是丈夫征戌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此就地点而言;一是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此就时间而言。从词意推知,思妇的梦魂,本已缥缈千里,与丈夫客中相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树上黄莺一大早就恼人地歌唱起来,把她从甜蜜的梦乡中唤醒。她又回到双双分离的现实中,伊人不见,鱼鸟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过片三句,写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莺声唤醒,哭干眼泪,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懑总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浇愁。可是如李白所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怀愁怨,触绪纷来,只得“无一语,对芳尊”,准备就这样痛苦地熬到黄昏。李清照《声声慢》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意相似。唯李词音涩,声情凄苦;此词音滑,似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然无限深愁却蕴于浅语滑调之中,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结尾两句,融情入景,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
“甫能”二字,宋时方言,犹今语刚才。这里是说,刚刚把灯油熬干了,又听着一叶叶、一声声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这样睁着眼睛挨到天明。词人不是直说彻夜无眼,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婉曲地表达长时间的.忆念,用笔极为工巧。
这首词有一个好处,就是因声传情,声情并茂。词人一开头就抓住鸟莺啭的动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词调,通篇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优跌宕,一片官商。清人陈廷焯称其“不经人力,自然合拍”,可谓知音。细细玩索,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鹧鸪天调名介绍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此调很象两首七绝相并而成,唯后阕换头处稍变。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不可不知。
题考
《填词名解》:“《鹧鸪天》,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采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按鹧鸪为乐谓名,许浑《听歌鹧鸪》诗:“南国多倩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郑谷《迁客》诗:“舞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全词实由七绝两首合并而成;惟后阕换头,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通体平仄,除后阕首、次两句有一定,及前阕首尾,后阕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与七绝相通。但应仄起,不得用平起。且,词的上阕第三、四句和下阕两个三句一般宜对仗。
《鹧鸪天》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鹧鸪天词牌来源
《填词名解》:“《鹧鸪天》,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采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按鹧鸪为乐调名,许浑《听歌鹧鸪》诗:“南国多倩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郑谷《迁客》诗:“舞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又《宋史·乐志》引姜夔言:“今大乐外,有曰夏笛鹧鸪,沈滞郁抑,失之太浊。”故鹧鸪似为一种笙笛类之乐调,词名或与《瑞鹧鸪》同取义于此。至元马臻诗:“春回苜蓿地,笛怨鹧鸪天”;则似已指词调矣。
第2篇:鹧鸪天秦观
鹧鸪天秦观
引导语:《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是秦观的一首代表词作,抒发了女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下文就是小编整理这首诗的原文注释赏析,我们一起学习吧。
鹧鸪天⑴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⑵,新啼痕间旧啼痕⑶。一春鱼鸟无消息⑷,千里关山劳梦魂⑸。
无一语,对芳尊⑹。安排肠断到黄昏⑺。甫能炙得灯儿了⑻,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小令词调,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等。
⑵流莺: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⑶啼痕:泪痕。唐岑参《长门怨》诗:“绿钱侵履迹,红粉湿啼痕。”
⑷鱼鸟:犹鱼雁。相传鸿雁、鲤鱼可以传递书信,故云。消息:音信,信息。
⑸关山:关隘山岭。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⑹芳尊: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尊”通“樽”。
⑺安排:听任自然的变化。
⑻甫能:宋时方言,犹今语刚才。
白话译文
耳畔突然响起黄莺的啼鸣,梦中惊醒的我泪流满面,新的泪痕叠着旧泪痕。丈夫远在千里关山,整整一个春季未寄一封家书,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他。
早上起来,没有人可以诉说一句话,只有空对着精致的酒樽。一天从早晨到到黄昏肠都断了。夜里刚刚灯油熬干了,窗外雨打梨花,还是闭门听着吧。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未详,其作者也尚有争议。清代王鹏运四印斋本《漱玉词补遗》案语以为北宋词人秦观所作。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收此词,以为李清照所作。而《全宋词》归入无名氏的作品。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是秦观的一首代表词作,抒发了女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全词内容是:“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首词作是秦观站在女主公立场上写的闺怨词。词的上阕,描述了一位妇人在梦中被黄莺的叫声惊醒,随后,这位妇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她想起了在外征战的丈夫,不知道丈夫是否安全。一个春季过去了,自己还未收到丈夫的家书,妇人焦急万分,她不知道丈夫如今身在何处,更不知道丈夫是否平安。妇人伴随着焦虑进入了梦乡,妇人跨越了空间距离和丈夫在梦中相聚。她和丈夫互诉衷肠,俩人幸福而美好。天亮后,妇人醒来了,她看着家中空荡荡的场景,才知道和丈夫相聚是一个梦境。梦醒后,还是依然地孤独悲凉,随后,妇人难过的大声哭泣,窗外下着淅沥沥地雨,妇人的.哭声和雨声融成一片,听着异常悲凉而伤感。这首词作充满了悲伤的感情基调,词人在第一句就写到了“泪”这一意象。接着用夜莺这一意象渲染出伤感的氛围,娓娓道出妇人思念丈夫之情。从这首词作中,也可看出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因为金人的侵略,宋人不得不到很远的地方保卫疆土,妇人们只能远远地守望家人的归来。
秦观是哪个朝代的
秦观生于公元1049年,卒于公元1100年,根据时间来看,秦观是北宋人。秦观在文学和诗词上都有很高的建树,是北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婉约派词人。秦观自幼喜欢文学和史学,因仰慕苏轼的才华,便拜入到苏轼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非常看重秦观的才情,曾经给王安石写信,向他积极地推荐秦观。
民间故事中,秦观和苏小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人。俩人的爱情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相传,苏小妹是苏轼的妹妹,因秦观在比文招婿中得到了苏小妹的亲睐。随后,俩人便成亲,洞房花烛夜时,“苏小妹三难新郎”,秦观凭借自己的才情,很快地便解答了苏小妹的对联,赢得世人赞赏。
“梦中题诗”也是关于秦观的一个故事。秦观非常推崇佛教,一次他在雷州海康宫亭庙下,做梦见了一位九天仙女拿着一幅画像让秦观题字。秦观二话不说就写下:“竺仪华梦,瘴面囚首。口虽不言,十分似九。应笑荫覆大千作狮子吼,不如搏取妙喜似陶家手。”秦观醒来后,刚才的梦境依然很是清晰,他甚至还能记住他在梦中的题字。秦观拿出纸笔,立马写下这段话。后来,宋代有位名叫惠洪的僧人,他曾著有《冷斋夜话》一书。书中写到自己在天宁寺亲眼见过这幅字,并确定这幅字出自于秦观之手。清代一部名为《宋稗类钞》书籍,也提到秦观题字这一事,并表示真迹存在于雷州天宁寺中。
秦观代表作
秦观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词作婉转清丽,深得世人追捧。根据史料记载,秦观共著有一百多首词,其中最为著名的词作是《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郴州旅舍》、《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等。
脍炙人口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于秦观所作《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全词的内容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已成为文人笔下爱情的象征,在这首词中,秦观既吟唱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悲歌,又高歌出词人对爱情坚贞的精神。这首词将悲调和喜调融为一体,展现了牛郎和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上阕中,词人借牛郎和织女的典故展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下阕中,词人用简练的语言告诉世人,只要俩人真心相爱,就能克服千难万阻。这首词的后两句也成为恋人们常用的爱情誓言,表达出对对方忠贞的爱情态度。
后来,秦观遭到莫名地贬谪之后,他的词作大多以抒发苦闷心情为主,呐喊出对现实的不满。感情基调沉闷而压抑,比如《《踏莎行郴州旅舍》就是秦观遭遇贬谪后的代表作。言词之间充满了悲凉、伤感之意,抒发了诗人对政治的强烈不满。
第3篇:鹧鸪天 秦观 赏析
鹧鸪天 秦观 赏析
引导语:秦观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这首词有一个好处,就是因声传情,声情并茂。词人一开头就抓住鸟莺啭的动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词调,通篇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伏跌宕,一片官商。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原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译文
耳畔突然响起黄莺的啼鸣,梦中惊醒的我泪流满面,新的泪痕叠着旧泪痕。丈夫远在千里关山,整整一个春季未寄一封家书,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他。
早上起来,没有人可以诉说一句话,只有空对着精致的酒樽。一天从早晨到到黄昏肠都断了。夜里刚刚灯油熬干了,窗外雨打梨花,还是闭门听着吧。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小令词调,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等。
⑵流莺:即莺。
第4篇:秦观鹧鸪天赏析
秦观鹧鸪天赏析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是秦观的一首代表词作,抒发了女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宋代: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赏析
此词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梦”是此片的关节。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致梦之因,词中写了两点:一是丈夫征戌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此就地点而言;一是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此就时间而言。从词意推知,思妇的梦魂,本已缥缈千里,与丈夫客中相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树上黄莺一大早就恼人地歌唱起来,把她从甜蜜的梦乡中唤醒。她又回到双双分离的现实中,伊人不见,鱼鸟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过片三句,写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莺声唤醒,哭干眼泪,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