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家庭教育的方式

2023-01-24 08:10:0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谈论家庭教育的方式

谈论家庭教育的方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家长开启孩子心灵和智慧的钥匙。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谈论家庭教育的方式,希望有所帮助!

一、激励的方法

以激励的方法褒奖孩子的优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表扬奖励是让孩子坚持正确的行为和习惯的最佳途径。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可是一些家长习惯于给孩子找缺点而不是找优点,家长不能吝啬对孩子的表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考量孩子,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毫不犹豫地予以褒奖,并且尽量采取当众表扬的形式或尽可能向亲朋好友通报来扩大表扬范围,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强化表扬的效果。

表扬不能简单化,表扬时要对孩子讲明受表扬的理由,冷静地帮助孩子分析出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表扬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赏为辅,切忌让孩子形成一表扬就要物质奖励的不良习惯。孩子难免会出错,给孩子指正时可以采取以下类似方式:“你把某方面加以改进你会更出色。”“我相信你会改进某方面的问题从而做得更好。”

二、言传身教的方法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子女模仿的对象,父母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和感染力量。因此,家长应时时刻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生活都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曾有一名电工在山区电路改造中不幸失去右臂和双下肢,妻子抛弃俩年幼的孩子离他而去,他凭借坚强的毅力不仅做到了生活自理,还开办了“志坚图书馆”,丰富了山民的文化生活。在他的影响下,俩孩子自强不息,在社会的帮助下都完成了高等教育,其中一个还获得博士学位。父母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道德行为操守往往是孩子德性的风向标。设想一下,父母如果违法乱纪能教育孩子要品行端正吗?父母如果整天沉湎于麻将和游戏、从不拿书本,能教育孩子勤奋好学吗?父母如果不能孝敬自己的长辈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尊老爱幼吗?“上梁不正下梁歪”形象地说明了言传身教的道理。

三、平等性交流的方法

尊重孩子的人格并与孩子展开平等的交流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家庭民主和谐氛围。父母要勇于在孩子面前说“请”“谢谢”,不用命令式口气和侮辱性字眼。譬如类似下面的一些话不宜说:“我怎么生下了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去去,小孩子懂什么,到一边去。”“你为什么不能像某某某一样……”“我的小祖宗!”等等。

四、习惯养成的方法

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重点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习上要重点培养独立思考、单独作业、勤于预习、精于预习、善于检查等习惯。家长每天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逐步养成独立检查和及时改错的习惯。在网络电子时代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不要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正确地认识网络的价值与功能,学会利用网络学习,明白网络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在生活习惯上,重点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立自强和规律化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和按时就餐的生活规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适当安排孩子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时间,如带孩子假日旅游、郊游、跑步等。

五、童化的方法

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和视角看待世界,用孩子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象引导孩子认识世界,这一方法对低龄儿童非常实用。三岁的儿子用小刀在光洁的桌面上乱画,父亲发现后没有训斥他,而是俯下身子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儿子好奇地问:“爸爸,你听什么?”“我听见桌子在哭,他说你用刀子把他的脸划伤了。”儿子从此再也不用刀子乱刻乱划了。

六、挫折教育方法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吃过苦、受过挫折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强,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强,能坦然面对今后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温室教育”培养的孩子难以承受挫折和困难,易走极端。现在的生活水准提高了,我们可以用开放的环境训练交往能力,教会孩子待人处事的方法,要让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明白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都不一样,不能事事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胃口,做到宽容待人,尊重他人。要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交往矛盾不可避免,学会克制容忍和理解原谅,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处理矛盾和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意识地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在困境中树立信心,学会通过努力来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在历炼中成长。

第2篇: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

1、冷漠型

冷漠型教养方式的家长的家长最少肯定孩子,也最少打孩子,最少与孩子一起外出游玩,认为孩子最需要改进的是娇气。冷漠型是一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产生全面性阻碍影响,使孩子在动作发展、智力发展、独立能力发展、交往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水平仅略高于溺爱型教养方式。

典型案例:我和妈妈比陌生人还陌生

晶晶上五年级了,但几乎没和妈妈说过一句心里话,母女俩独处时,彼此都感觉很别扭,两人的关系比陌生人还陌生。“我多想妈妈高兴了就亲亲我,抱抱我。”晶晶曾经直接问妈妈“怎么做才能让你高兴”。因为和妈妈关系不好,晶晶变得自闭,缺乏自信,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难以交上朋友。

2、民主型

民主型指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并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他们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当然父母也为孩子的发展提出建议,理性的指导孩子成长。

典型案例:家里的决定会征求女儿意见

姜女士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没把她当成孩子看待,遇到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出决定时,姜女士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即使女儿的意见很幼稚,很不现实,姜女士也从未有过嘲笑或发怒,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让女儿提出意见,并且允许女儿与她争论。

姜女士说,赢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方法,最简单、最管用的就是帮他们守住秘密,孩子们会把守住秘密的人当做朋友。

3、专制型

专制型指父母在家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 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 享有无上的权威。父母从来不考虑子女的思想感受, 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代替子女思考,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子女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 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

典型案例:妈妈太专制,女儿想换妈

孙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安排女儿悦悦一天的行程,周末悦悦也睡不成懒觉,有6个培训班等着她。面对妈妈的专制,上小学三年级的悦悦变得叛逆起来:妈妈越不让干什么,她偏偏干什么。不仅画浓妆、穿名牌,还和一个初中生谈起了恋爱。悦悦还经常对爸爸念叨:“给我换个妈妈吧。”

4、溺爱型

溺爱型指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 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 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一类型的父母对子女怀有过多的期望与爱, 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典型案例:妈妈是仆人

小泽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在别人眼中,他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但在母亲孟女士眼中,他永远都需要她的呵护。虽然小泽已经17岁了,但晚上依然和妈妈睡在一个房间,并且连洗澡、穿衣、脱衣也由妈妈代劳,甚至小泽在厕所小便的时候,妈妈也不允许他关门。

5、虎妈狼爸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

狼爸,萧百佑。曾就读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系,曾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任职,该公司关闭后,他开始下海创业,三十年来,在金融、地产领域成绩斐然。但最让他骄傲的不是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而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的四个孩子非但品学兼优、才艺双佳,琴棋书画各有所长,而且知书达理、谦和恭让。最让狼爸感到欣慰的是,儿子萧尧、女儿萧君曾同时考上北大,创造了北大历史上的第一次。2011年,老三萧箫也被北大录取,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狼爸将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一套别具一格的“萧氏教育理论”。他在倡导“快乐教育”的今天,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用最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他始终相信,在中国长大,在中国发展的孩子必须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

6、赏识教育

周弘女儿周婷婷是一个从小就双耳全聋的孩子,但是周弘并没有因为女儿先天的缺陷就散失信心,周弘通过运用赏识教育的办法,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教育女儿,一步步把女儿教育成才。

女儿周婷婷是一个从小就双耳全聋的孩子,但是周弘并没有因为女儿先天的缺陷就散失信心,周弘通过运用赏识教育的办法,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教育女儿,一步步把女儿教育成才。成就了一个教育的奇迹,从一个聋哑的小女孩到留美博士。赏识教育法鼓舞了成千上万的父母和孩子,也使千万个起步慢,起点低的孩子不断进步,慢慢超越了很多先天条件优越的孩子。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先要让自己安心,不要着急,正确运用赏识教育法,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进步。

7、攀比教育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中国人九大生活动力中,对子女的发展期望排在第一位。可见,为了实现对孩子的期待,鞭策“熊孩子”上进,迸发出攀比“别人家的孩子”这一教育现象也不足为奇。

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一种奇特的生物,他十全十美,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乖巧听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考上了名牌大学,工作单位好待遇也好„„被符号化的“别人家的孩子”暴露出我们不少中国家长攀比式的教育心态,他们太急切了,恨不得揠苗助长,孩子从小就被要求着“人比人”,做最好的那一个。

家长的本意是通过这种赤裸裸的对比激励自家孩子上进,知耻而后勇,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实际是父母为自己孩子勾勒出的理想图画,这种攀比式教育的美好愿望是打造理想的孩子,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你不够优秀”的心理暗示,伤害孩子的自尊。其真实的效果往往是在“别人家的孩子”光环的阴影之下,自己的孩子不敢大步前进,畏手畏脚,低估自己的进步,对自身缺乏肯定。家长带着焦虑情绪的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孩子的负担。

第3篇:家庭教育方式论文

家庭教育方式论文

教育是树人之本,家庭教育更是所有教育之源,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方式论文,欢迎参考借鉴。

摘要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作用明显。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着个别误区。本文从代际之间如何沟通、如何对待子女的逆反心理以及如何全面评价孩子行为等几个方面为家庭教育方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代际沟通;逆反心理;全面评价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父母家庭的影响也绝不能够忽视。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才有可能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良好环境。目前有些家长把目光盯在了学校教育上,完全忘记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或有些父母虽然了解家长的责任所在,但教育方法陈旧落后,没有适应当今青少年发展的客观需要,种种现象都暴露出了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展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必须思考的课题。

1加强代际沟通,注重感情交流

家庭中的两代人由于年龄、社会经历的不同,在心理、行为、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差距,人们把这种差距称

未完,继续阅读 >

《谈论家庭教育的方式.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谈论家庭教育的方式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