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思考教学论文
第1篇: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思考教学论文
摘要:钢琴课程是高校声乐艺术教学的基础课,也是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练习打下坚实基础的课程,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数量增多、水平参差,以及课堂缺乏变化、教师水平有限等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拓展训练。本文对高校钢琴教学的拓展训练进行了策略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钢琴教学;拓展训练;高校教学;综合素养
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高校钢琴基础课教学迎来了新的转折。作为声乐艺术学习的基础课程,高校钢琴教学需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对于高校钢琴教学的理论及实践探讨,前辈诸家已多有涉猎,本文将从钢琴技艺、教师、学生等三个方面,对此再次进行分析。
1当前高校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1.1高校扩招情况下的集体课教学
在高校扩招情况下,对于钢琴教学实际上带来了一些直观可见的影响的。首先就是扩招带来的大量生源,使钢琴课程不得不从以往的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单一教学转变为集体课教学的组织形式。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得教师不再能够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要逐渐探索出面向班集体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势下,教师更多地关注到的只是学生的技能,而对于蕴藏其中的情感投入、创造力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都不能给予更多的关注。甚至对于学生弹奏时简单的指法错误都不能及时的纠正。当然,这种做法的优势就在于对于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讲解清楚,大班授课能够使学生更具竞争意识,更为集中精力的进行学习,并且有可以探讨的对象。
1.2教师钢琴教学经验有限
当前高校选择的钢琴教师,多数都是来自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尽管这部分教师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在钢琴教学中难免会有些淡薄。钢琴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性学科,需要弹奏者有着较长时间的练习,否则只能算作会而不精,而且钢琴本身是一门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弹奏特色,但如同有些人成为了弹奏的大师,有些人始终默默无闻,区别就是能够成为大师的人都是激起了人们的共鸣的。钢琴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师范院校的教师的弊端充分暴露。大部分师范院校的教师与大学的教师一样,都是声乐艺术的附庸,而且师范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教学技巧等综合课程的学习。因此,既有娴熟的钢琴演奏实力,又具有教学能力的少之又少,这也是当前高校钢琴教师选择的困哪原因。由此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变化。
1.3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当钢琴教学成为个高校的教学学科后,便很明显的呈现出中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在高校大环境下,本身学术氛围就较为浓厚,教师也偏向于学术派,在这样风气下,学生的学习重心自然发生着偏移。除此之外,钢琴教学本身也并未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不仅受限于校园的钢琴器材,学生练习的机会减少,还缺少表演机会,钢琴虽然被称为乐器之王,但大部分发挥作用于伴奏等,既能给声乐演唱伴奏,又能给其它乐器演奏,但钢琴本身单独演奏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因此,在教学中,理论的部分明显高于实践。
2探究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意义
2.1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钢琴学习作为艺术门类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更为深层次的要求,当前高校钢琴课程受到时间及教师精力的限制,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技能方面的训练,属于单纯地进行练习,对于学生本身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人文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等都未能顾及到。组织展开钢琴教学方式拓展,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艺术素养,缓解集体课教学带来的教师精力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技能的全面提高
这种技能的提高,既是指学生钢琴弹奏技能的提升,因为在教学方式拓展的过程中,教师是要想办法弥补有限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培养之间的矛盾的,也就是说,缓解的当前集体授课的弊端,从不同的角度使学生得到提升,基于此,高校钢琴教学方式的拓展实际上代表着对学生培养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学方式的拓展,能够使教师更加关注到钢琴教学本身,更多地去探寻钢琴教学方法,发现自身的不足,能够使教师走出理论的限制,真正地去观察、探索钢琴教学,丰富教学组织形式,这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3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策略性思考
3.1从音乐技能角度进行的拓展训练
就音乐技巧的角度,主要是学生在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提升,这是从音乐表现力方面展开的,需要关注到钢琴弹奏训练、音乐敏感度训练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做好扎实的基本功,是学生展开进一步钢琴训练以及发展的基础。(1)进行弹奏训练。在进行弹奏训练的过程中,包括指法训练和乐法训练等方面,基本功的练习,是要求教师能够发挥主动性,帮助学生进行声乐技能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勤学苦练,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练习技巧、思路等内容传递给学生,例如带来学生唱乐谱。唱乐谱是钢琴弹奏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方式,通过唱乐谱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节奏,唱乐谱、唱指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靴子过程中记住这些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自身的节奏,在演奏过程中不慌不忙。在练习过程中,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问题及方向。(2)进行音乐敏感度训练。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的体验,既弹奏过程的体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进行策略性思考,对学生进行音乐敏感度的训练。所谓敏感度实际上也就是学生的乐感,看似摸不到、拿捏不清,但实际上却是需要给予关注的,因为这正是音乐学习中需要关注到的。增强学生的音乐敏感度,源于日常大量的练习与欣赏,钢琴作为一项高雅艺术,尽管钢琴本身能够为许多乐器或者声乐演唱配音,但真正能成为钢琴大家的寥寥无几,也就是说能够真正掌握钢琴奥秘的人少之又少,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钢琴带来的音乐敏感度,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
3.2从学生角度进行拓展训练
从学生角度展开的拓展训练,主要是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言的。学习钢琴演奏,本身就是要求学生对自身的实力进行全面的提升,包括欣赏艺术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等,这是最基本的几个方面,不仅需要在课堂中教师进行引导,还需呀学生在日常练习甚至生活中进行感悟。(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钢琴作为一门艺术,在我们弹奏钢琴的过程中就已经是在创造美了,因此想要更好的学习钢琴、弹奏钢琴,就要能够发现美。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无论是音乐中的美还是生活中的美、图画中的美、文字中的美,教师要尽量将美的内容带给学生。在课堂中的无意提及,或者专门的进行有关“美”的内容的讲解,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多时候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而非刻意能够实现的。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是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必要基础。(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在学生的钢琴学习,或者说在学生的艺术学习中都占有着重要作用。单反艺术门类的学习,最终的落脚点都集中于学生的创造,钢琴弹奏的技巧都是一定的,但是有些人成为了一代名家,有些人却始终不被接受,反观不同的人,我们又能发现他们弹奏的不同之处,这就是创造。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成长,而不是拘泥于模仿。[1]钢琴演奏需要个性,也体现着个性。(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学习好钢琴,还依赖于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够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式有许多,例如在学习贝多芬的曲子时,教师可以将《贝多芬传》推荐给学生,使学生真正走进大师的世界,与曲子的作者实现精神的交流。在日常学习中,鼓励学生多读书,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其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并不仅是要增强学生文化知识等,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怀。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够使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及感悟发生变化,能够更为深沉内敛的观察这个世界,也更能够培养出敏感的内心。在面对乐曲的时候,透过音乐语言去感悟其内在的精神,与曲作者或者与未来的听众达成共鸣,通过乐曲传递出感情。[2]
3.3从教师技能方面的分析
从教师技能方面的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扩展,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钢琴学习的全面提高,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改革,也是对教师的改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大班授课与小组学习的统一。在教学组织中,教师还是要面对传统的“小规模授课”,向此时的大班授课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克服这方面的困难。现在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基本集中于大班授课与小组互助学习的有效结合。这种教学方式的步骤主要包括如下,教师先将理论的、技巧性的内容进行集中的讲解,先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不同小组的学生分别进行练习与互相帮助,对于有些学生自己独立拿捏不准的内容,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完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彼此之间有所依赖,又将学生有效地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单位,方便教师的进一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每组都可以选出各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学习作为组长带领学生联系。教师在分别抽时间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检查与指导,相当于各个击破,既缓解了教师集中的教学压力,又能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教师的指导。[3](2)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一直都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之所以在此处单独列出,就是想指明当前教师教学观念中的误区,进而进一步做出应对策略。在当前情况下,教师要意识到钢琴学习还是要落实到实践及舞台中的,这与高校教学重学术轻实践的现状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教师要大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创造舞台表演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关注到的就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些看似与钢琴学习的理论无关,与学生所学内容无关,但实际上会影响着学生日后的成长以及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渐认识到,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不是课本,教师需要研究的也是学生,而不是教材。[4]
4结语
事实上,对钢琴教学方式进行拓展的思考与实践,其目的就在于转变现有教学观念,实现钢琴教学的突破性发展。而对于钢琴教学,真正的发展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来年各个方面、综合实力,或者说是学生做事与做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的拓展,都是有方向的拓展。
参考文献:
[1]任淑婧.认知心理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11(6):116.[2]胡敏.浅谈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田,2013,16(9):229.[3]候丽丽.高校钢琴教学与课程改革散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3(4):159-160.[4]李莹.高校钢琴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2):164-165.
第2篇: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思考教学论文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思考教学论文
摘要:钢琴课程是高校声乐艺术教学的基础课,也是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练习打下坚实基础的课程,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数量增多、水平参差,以及课堂缺乏变化、教师水平有限等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拓展训练。本文对高校钢琴教学的拓展训练进行了策略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钢琴教学;拓展训练;高校教学;综合素养
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高校钢琴基础课教学迎来了新的转折。作为声乐艺术学习的基础课程,高校钢琴教学需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对于高校钢琴教学的理论及实践探讨,前辈诸家已多有涉猎,本文将从钢琴技艺、教师、学生等三个方面,对此再次进行分析。
1当前高校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1.1高校扩招情况下的集体课教学
在高校扩招情况下,对于钢琴教学实际上带来了一些直观可见的影响的。首先就是扩招带来的大量生源,使钢琴课程不得不从以往的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单一教学转变为集体课教学的组织形式。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得教师不再能够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要逐渐探索出面向班集体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势下,教师更多地关注到的只是学生的技能,而对于蕴藏其中的情感投入、创造力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都不能给予更多的关注。甚至对于学生弹奏时简单的指法错误都不能及时的纠正。当然,这种做法的优势就在于对于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讲解清楚,大班授课能够使学生更具竞争意识,更为集中精力的进行学习,并且有可以探讨的对象。
1.2教师钢琴教学经验有限
当前高校选择的钢琴教师,多数都是来自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尽管这部分教师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在钢琴教学中难免会有些淡薄。钢琴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性学科,需要弹奏者有着较长时间的练习,否则只能算作会而不精,而且钢琴本身是一门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弹奏特色,但如同有些人成为了弹奏的大师,有些人始终默默无闻,区别就是能够成为大师的人都是激起了人们的共鸣的。钢琴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师范院校的教师的弊端充分暴露。大部分师范院校的教师与大学的教师一样,都是声乐艺术的附庸,而且师范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教学技巧等综合课程的学习。因此,既有娴熟的钢琴演奏实力,又具有教学能力的少之又少,这也是当前高校钢琴教师选择的困哪原因。由此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变化。
1.3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当钢琴教学成为个高校的教学学科后,便很明显的呈现出中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在高校大环境下,本身学术氛围就较为浓厚,教师也偏向于学术派,在这样风气下,学生的学习重心自然发生着偏移。除此之外,钢琴教学本身也并未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不仅受限于校园的钢琴器材,学生练习的机会减少,还缺少表演机会,钢琴虽然被称为乐器之王,但大部分发挥作用于伴奏等,既能给声乐演唱伴奏,又能给其它乐器演奏,但钢琴本身单独演奏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因此,在教学中,理论的部分明显高于实践。
2探究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意义
2.1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钢琴学习作为艺术门类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更为深层次的要求,当前高校钢琴课程受到时间及教师精力的限制,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技能方面的训练,属于单纯地进行练习,对于学生本身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人文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等都未能顾及到。组织展开钢琴教学方式拓展,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艺术素养,缓解集体课教学带来的教师精力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技能的全面提高
这种技能的提高,既是指学生钢琴弹奏技能的提升,因为在教学方式拓展的过程中,教师是要想办法弥补有限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培养之间的矛盾的,也就是说,缓解的当前集体授课的弊端,从不同的角度使学生得到提升,基于此,高校钢琴教学方式的拓展实际上代表着对学生培养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学方式的拓展,能够使教师更加关注到钢琴教学本身,更多地去探寻钢琴教学方法,发现自身的不足,能够使教师走出理论的限制,真正地去观察、探索钢琴教学,丰富教学组织形式,这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3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策略性思考
3.1从音乐技能角度进行的拓展训练
就音乐技巧的角度,主要是学生在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提升,这是从音乐表现力方面展开的,需要关注到钢琴弹奏训练、音乐敏感度训练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做好扎实的基本功,是学生展开进一步钢琴训练以及发展的基础。(1)进行弹奏训练。在进行弹奏训练的过程中,包括指法训练和乐法训练等方面,基本功的练习,是要求教师能够发挥主动性,帮助学生进行声乐技能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勤学苦练,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练习技巧、思路等内容传递给学生,例如带来学生唱乐谱。唱乐谱是钢琴弹奏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方式,通过唱乐谱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节奏,唱乐谱、唱指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靴子过程中记住这些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自身的节奏,在演奏过程中不慌不忙。在练习过程中,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问题及方向。(2)进行音乐敏感度训练。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的体验,既弹奏过程的体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进行策略性思考,对学生进行音乐敏感度的训练。所谓敏感度实际上也就是学生的乐感,看似摸不到、拿捏不清,但实际上却是需要给予关注的,因为这正是音乐学习中需要关注到的。增强学生的音乐敏感度,源于日常大量的练习与欣赏,钢琴作为一项高雅艺术,尽管钢琴本身能够为许多乐器或者声乐演唱配音,但真正能成为钢琴大家的寥寥无几,也就是说能够真正掌握钢琴奥秘的人少之又少,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钢琴带来的音乐敏感度,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
3.2从学生角度进行拓展训练
从学生角度展开的拓展训练,主要是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言的。学习钢琴演奏,本身就是要求学生对自身的实力进行全面的提升,包括欣赏艺术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等,这是最基本的几个方面,不仅需要在课堂中教师进行引导,还需呀学生在日常练习甚至生活中进行感悟。(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钢琴作为一门艺术,在我们弹奏钢琴的过程中就已经是在创造美了,因此想要更好的学习钢琴、弹奏钢琴,就要能够发现美。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无论是音乐中的美还是生活中的美、图画中的美、文字中的美,教师要尽量将美的内容带给学生。在课堂中的无意提及,或者专门的进行有关“美”的内容的讲解,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多时候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而非刻意能够实现的。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是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必要基础。(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在学生的钢琴学习,或者说在学生的艺术学习中都占有着重要作用。单反艺术门类的学习,最终的落脚点都集中于学生的创造,钢琴弹奏的技巧都是一定的,但是有些人成为了一代名家,有些人却始终不被接受,反观不同的人,我们又能发现他们弹奏的不同之处,这就是创造。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成长,而不是拘泥于模仿。[1]钢琴演奏需要个性,也体现着个性。(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学习好钢琴,还依赖于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够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式有许多,例如在学习贝多芬的曲子时,教师可以将《贝多芬传》推荐给学生,使学生真正走进大师的世界,与曲子的作者实现精神的`交流。在日常学习中,鼓励学生多读书,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其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并不仅是要增强学生文化知识等,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怀。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够使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及感悟发生变化,能够更为深沉内敛的观察这个世界,也更能够培养出敏感的内心。在面对乐曲的时候,透过音乐语言去感悟其内在的精神,与曲作者或者与未来的听众达成共鸣,通过乐曲传递出感情。[2]
3.3从教师技能方面的分析
从教师技能方面的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扩展,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钢琴学习的全面提高,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改革,也是对教师的改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大班授课与小组学习的统一。在教学组织中,教师还是要面对传统的“小规模授课”,向此时的大班授课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克服这方面的困难。现在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基本集中于大班授课与小组互助学习的有效结合。这种教学方式的步骤主要包括如下,教师先将理论的、技巧性的内容进行集中的讲解,先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不同小组的学生分别进行练习与互相帮助,对于有些学生自己独立拿捏不准的内容,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完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彼此之间有所依赖,又将学生有效地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单位,方便教师的进一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每组都可以选出各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学习作为组长带领学生联系。教师在分别抽时间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检查与指导,相当于各个击破,既缓解了教师集中的教学压力,又能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教师的指导。[3](2)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一直都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之所以在此处单独列出,就是想指明当前教师教学观念中的误区,进而进一步做出应对策略。在当前情况下,教师要意识到钢琴学习还是要落实到实践及舞台中的,这与高校教学重学术轻实践的现状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教师要大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创造舞台表演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关注到的就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些看似与钢琴学习的理论无关,与学生所学内容无关,但实际上会影响着学生日后的成长以及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渐认识到,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不是课本,教师需要研究的也是学生,而不是教材。[4]
4结语
事实上,对钢琴教学方式进行拓展的思考与实践,其目的就在于转变现有教学观念,实现钢琴教学的突破性发展。而对于钢琴教学,真正的发展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来年各个方面、综合实力,或者说是学生做事与做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的拓展,都是有方向的拓展。
参考文献:
[1]任淑婧.认知心理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11(6):116.
[2]胡敏.浅谈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田,2013,16(9):229.
[3]候丽丽.高校钢琴教学与课程改革散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3(4):159-160.
[4]李莹.高校钢琴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2):164-165.
第3篇:浅析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探讨论文
浅析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学;钢琴课程;方式
论文摘要: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与其他科目相比,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高等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不仅仅只延续了专业音乐院校一对一上课的方式,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增设了小组集体课、即兴伴奏课以及重奏课等教学方式。本文进行了探讨。
1要上好集体小组课
在高等院校特别是音乐专业,钢琴课是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不是要解决学生在钢琴上的“个性”问题,而是要解决学生掌握钢琴正确、科学的演奏方法,具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和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教学与伴奏的能力。在高等院校钢琴教学中,正确而有效地运用集体小组课这种教学形式是完全可能而且是非常必要的。钢琴小组课的基本特征是几名钢琴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共上一堂课,每次课有基本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要求,教师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做一次性集中的示范和讲授。而目前高等院校音乐系钢琴小组课大都是“流水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几名学生一堂课,每个学生上十几分钟的课,一
第4篇:浅析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学;钢琴课程;方式
论文摘要: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与其他科目相比,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高等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不仅仅只延续了专业音乐院校一对一上课的方式,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增设了小组集体课、即兴伴奏课以及重奏课等教学方式。本文进行了探讨。
1要上好集体小组课
在高等院校特别是音乐专业,钢琴课是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不是要解决学生在钢琴上的“个性”问题,而是要解决学生掌握钢琴正确、科学的演奏方法,具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和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教学与伴奏的能力。在高等院校钢琴教学中,正确而有效地运用集体小组课这种教学形式是完全可能而且是非常必要的。钢琴小组课的基本特征是几名钢琴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共上一堂课,每次课有基本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要求,教师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做一次性集中的示范和讲授。而目前高等院校音乐系钢琴小组课大都是“流水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几名学生一堂课,每个学生上十几分钟的课,一个接一个的上课,这种教学方式
第5篇:高校钢琴教学新思路论文
“Aliengirl”为你分享15篇“ 高校钢琴教学新思路论文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高校钢琴教学新思路论文
高校钢琴教学新思路论文
摘要: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助推着钢琴界的形式和内容的发展。随着世界以及国内钢琴领域的发展、教育新理念和社会需要双重导向的影响,面对当下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互动性欠缺,以及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弊端日益凸显的问题,就是倒逼着高校钢琴教学探索新思路,开拓新模式,通过强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和互动性,以及教育理念、模式的创新,以新的教学思路培养全面、高素质钢琴人才,真正满足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社会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创新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也随着我们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钢琴教育作为我们国家音乐教育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钢琴教学模式和手段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取得一定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更要清晰地认识到高校继续进行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也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
第6篇:浅谈高校钢琴教学论文
浅谈高校钢琴教学论文
1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管是针对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还是非钢琴专业的学生,音乐老师都要给他们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曲,让他们认识到和声理论在钢琴运用中的重要性,如《车尔尼599》《哈农练指法》等曲目。[1]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的学习问题,如不了解音乐作品的社会时代背景,掌握作品中的一些技巧比较困难,在钢琴演奏中难以做到善始善终等,老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要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通过乐句分析、左手低音和弦、对作品进行和声理论分局等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背诵乐谱并且达到很高的准确性,切实提高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效率,让学生知道自己弹奏的是什么作品,而不是糊里糊涂地为了应付考试而练习,同时通过左手低音和弦的分析可以使学生理解作品所运用的和弦类型,让学生更了解钢琴作品,对学生来说,在钢琴教学中加入和声理论的成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2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不足
(1)课后教学情况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将和声理论穿插到钢琴教学中可以为钢琴教学添
第7篇:高校钢琴教学新思路论文
摘要: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助推着钢琴界的形式和内容的发展。随着世界以及国内钢琴领域的发展、教育新理念和社会需要双重导向的影响,面对当下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互动性欠缺,以及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弊端日益凸显的问题,就是倒逼着高校钢琴教学探索新思路,开拓新模式,通过强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和互动性,以及教育理念、模式的创新,以新的教学思路培养全面、高素质钢琴人才,真正满足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社会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创新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也随着我们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钢琴教育作为我们国家音乐教育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钢琴教学模式和手段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取得一定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更要清晰地认识到高校继续进行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也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更深层次的挖掘目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探索新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提升高校钢琴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建立钢琴高端人才基地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