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的教学设计

2023-01-29 08:04:4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识字3 执教者:夏媛媛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设置在本组课文的最前方,一是加大识字量,二是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壮美。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三字经是传统蒙学教材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除了识字,还要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学情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由于低段孩子对祖国的了解还比较肤浅,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我鼓励学生通过上网、看书、询问等途径搜集资料,另一方面我也特别重视通过补充资料来丰富学生的认识,通过多次的朗读示范、指导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四、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猜字游戏,板书“川”,你能用他来组个词吗?(山川、四川)同学们知道得真多,老师奖励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出示山川、四川的美丽图片),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中国是个地大物博,山河壮美的国家,这节课来学习一下识字三。

(二)新授 1.检查预习:

课前咱们同学都把课文预习了吧,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有信心吗? 借助拼音,自读生词。齐读。去掉拼音,男女生各读一遍。去掉词语朋友,开火车读生字。2.朗读课文,自主交流

(1)我们看第一句。齐读。“神州、华夏”是古时候对我们中国的称呼,除了这两种称呼,你知道古代对中国还有什么称呼吗?“九州”。

“山川美,可入画”“川”,老祖先在创立这个字的时候,是这样写的,猜猜,他代表了什么?那由“山河美,可入画”你想到了识字一当中的哪个四字词语“山河壮美”。那么课文中都提到我国哪些美丽的地方呢,下面我们读第二句。

(2)谁来回答刚才老师的问题。为了奖励同学们精彩的回答,我们来欣赏一下图片。那么除了这四个地方,你还到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同学们到过这么多美丽的地方,真好。这个地方你去过吗?

(3)在我国的东南方,有一个宝岛----台湾。上台指。有去过的吗?它虽然远离大陆,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你想说什么?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三句。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一家,两岸人民盼统一的感情。

(4)为了让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我们要--读第四句。你是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再读第四句,读出各民族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来。

3.诵读课文,体味情感

让我们一齐再来拍手齐读这四句话。同学们读得真流利,换种方式,你还能读出来吗?我们来试下。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能把课文背下来了。4.检验巩固,运用生字。

这些字,你学会了吗?开火车读生字。用一分钟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写法。

你记住了几个?交流记住哪个字,用什么办法?(出示拼音,点出现字)

提高难度,谁敢单独站起来,组词记住这些字?同桌组词读。开火车组词读,(一人组,全班跟读)。

现在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这些字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它?先和你同桌交流交流。全班交流。

生活就是检验我们学习的大课堂,你能读好它们吗?(师出示生活中的字)编儿歌巩固识字。

第2篇: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识字3》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独立识字课。它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歌颂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三字经的形式,节奏整齐,韵律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学生诵读体会,有利于培养语感,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学习目标】

认识“神、州”等12个生字,会写“夕、与”等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对三字经感兴趣。

进一步锻炼自主识字能力和对语言的感知、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1.布置搜集资料或问人,了解中国还被称为什么。

2.制作PPT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结合课文特点,创设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识字读文的积极性。运用多样化的策略引导学生科学识字,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在情境中识字,随文识字,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情感铺垫。

1.出示导语,学生自读,再教师引读。引读: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谈话: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她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壮美的河山。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祖国的几处大好河山,具体地感受祖国的伟大。

二、创设情境,识字学文。

(一)识记“神、州、川”,学习第一句。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在交流中引导识记“神、州”。

(1)你认识这幅地图吗?你觉得它像什么?

(2)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称呼吗?从哪儿知道的?

(3)根据交流出示“神州”“华夏”“中华”,先自主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神、州”两字的。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生字,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有些学生是“生”字,而对于另一些学生已是“熟”字。因此,创设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记生字,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谈话:我们的祖国土地十分辽阔,山川十分壮美。在一年级时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首小诗:“长江两岸,柳树已经发芽......”(教师引诵,学生齐诵)这首小诗生动地描述了神州大地的辽阔和壮美。大家再来读一读下面的三字经,看看它写的是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1)自读,有不认识的字问同学或老师,想想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2)指名读,正音,学习“川”字,读准字音,初识字形。

(3)说说读懂了什么,相机引导运用象形联想法识记“川”字的字形和字义。

(4)大声诵读句子。

【设计意图:复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把句子中的三个生字分开,采用不同的策略识记,“神、州”两字在学习句子之前识记,“川”字随文识记,这样做,是在分散识记、降低难度的同时,考虑到了课文内容的特点,把识字学词,朗读感悟充分结合,相辅相成,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习第二句,识记“涌、耸”。

1.你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儿,为什么?

2.过渡: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

3.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

4.引导观察图片,说说每个地方的特点,相机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并结合图片读懂句意。

5.结合图片交流识记“涌、耸”。“涌”是形声字,字义与水有关,可以与“勇”比较识记;“耸”字可用会意法结合图片联想识记。

6.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地理位置,然后边诵读边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激发学生识字读文的兴趣,结合图片理解感悟,借助图片识记生字,再观察地图引导朗读感悟,加深体会,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在有效的情境中展开,使学生学得有味,学得轻松。】

学习第三句,识记“岛、隔、峡、与、陆”。

1.观察地图,指认台湾岛,引导认识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告诉学生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

2.出示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地图理解句意,然后识记生字。

3.指名读句子,再引导交流生字识记情况。可用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鸟──岛、夹──峡、写──与;分类识记:隔、陆。

4.结合地图,诵读体会。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地图”在本课学习中的作用,用一幅地图将读文识字活动贯穿起来,循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进一步认识了中国版图,又通过看图片、读句子感受了祖国的山川壮美,还识记了更多祖国的文字。】

识记“民、族”,学习第四句。1.出示词语“民族”,请认识的同学读一读,并介绍一下自己是在哪儿认识的,再引导交流识记方法。

2.谈话: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

3.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读读认认”中的图片和词语,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

4.出示第四句,反复朗读、体会,然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再大声诵读。

【设计意图:“民、族”两字形、义比较抽象,因此在初识时就采用反复呈现的策略,让学生多见面,多读牢记。见得多,读得多,印象自然深。】

整体诵读课文。

1.自主朗读,自主体会。

2.同位合作诵读,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感受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

3.男女生分行合作朗读。

4.看地图和图片,师生合作诵读,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5.齐诵两遍。

三、巩固识记生字。

1.集中出示12个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卡片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3.“抽签”组词。学生抽到一个生字,先认读,再组词,比比谁组的词多。

4.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巩固。

(1)自主读。(2)同桌互读。(3)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本课的识字教学总体采用分散识记,集中巩固的策略。开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记生字、随文识记生字,然后集中巩固识记,识字过程层次安排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1)自读田字格中的字并观察字形。

(2)指名读并说说自己认为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

2.引导发现。

(1)相似的字:川、州。

(2)难写的字:争、民、族。“争”字中间一横右边要出头;“民”字的第三笔是竖提,不能写成撇(讲解时避免强化错误写法),“族”字右边分上下两个部分。

3.范写指导。

(1)夕:撇要短,横撇的横要短,撇要长;

(2)与:竖折折钩要写正,宽窄适度;

(3)川:第一笔是竖撇,中竖要短,右竖要长;

(4)州:第一点向左,另外两点向右点;

(5)民: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舒展。

4.学生先描红,再练习。

5.展示评价。教师拿着红笔全班巡视,发现写得好的打五角星表扬,发现六个字都写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励学生认真写字。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中的写字训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更要注意和强化学生写好字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教师不吝啬时间,范写学生难以写好的字,不吝啬表扬,激励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持久的学习品质,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第3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的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江泽民、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的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的教学设计(整理16篇)由网友 “今晚不熬夜”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的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识字3》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独立识字课。它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歌颂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三字经的形式,节奏整齐,韵律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学生诵读体会,有利于培养语感,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学习目标】

认识“神、州”等12个生字,会写“夕、与”等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对三字经感兴趣。

进一步锻炼自主识字能力和对语言的感知、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1.布置搜集资料或问人,了解中国还被称为什么。

2.制作PPT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结合课文特点,创设生动的情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范文

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范文

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简析】

《识字3》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独立识字课。它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歌颂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三字经的形式,节奏整齐,韵律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学生诵读体会,有利于培养语感,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学习目标】

认识“神、州”等12个生字,会写“夕、与”等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对三字经感兴趣。

进一步锻炼自主识字能力和对语言的感知、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1.布置搜集资料或问人,了解中国还被称为什么。

2.制作PPT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结合课文特点,创设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识字读文的积极性。运用多样化的策略引导学生科学识字,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在情境中识字,随文识字,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执教人:孙红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用多种方法认识“神、州、川、涌、岛、隔、峡、与、陆、民、族”11个字。2.正确地书写“川、州”2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过程与方法:

1、识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加一加、换一换、熟字加偏旁等多种方法积累识字。

2、写字。本课要写的两个字是平翘舌音,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读准字音,然后再观察发现相同的笔画。重点讲解: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三字经,感受祖国的伟大,也培养学生对三字经这种祖国传统的文学语言形式感兴趣。教学重难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正确书写“川、州”两个字。教学准备:ppt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件,导入新课。(5分钟)

1、同学们,课前我布置大家自己搜集祖国大好河山的照片或图片,现在请拿出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展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录像:黄河、长江。展示长城和珠峰的图片。这是黄河:滚滚的黄河水犹如一匹骏马,浩浩荡荡的向前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江泽民、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

未完,继续阅读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的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的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