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诗兴阅读练习答案
第1篇:竹轩诗兴阅读练习答案
竹轩诗兴阅读练习答案
《竹轩诗兴》是宋朝张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竹轩、柴门、清风;颔联写竹影、风声;颈联写竹轩清趣;尾联是作者的设想。此诗用词自然清丽,风格俊雅,整首诗清而不瘦,隽而不寒,句句扣题,但并不拘泥。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竹轩诗兴阅读练习答案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竹轩诗兴
张镃(zī,镃基,大锄)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问题: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答案:
8、全联视听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
9、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
第2篇:竹轩诗兴试题及答案
竹轩诗兴试题及答案
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参考答案:
8、全联视听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
9、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
第3篇:《竹轩诗兴 张镃》阅读答案
《竹轩诗兴 张镃》阅读答案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诗人怎样的竹轩生活?(4分)
答:
(2)诗的尾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12.(8分)
(1)(4分)描写了清风吹开柴门,刚辟的小径新栽了许多竹子,作者当轩静坐,品茗焚香,细细的竹影洒落在茶碗里,竹叶的清音似乎随着篆烟轻轻飘来的.情景(3分),表现了诗人清幽闲雅的生活(1分)。
(2)(4分。言之成理即可。)主要运用了虚写(或联想、想象)手法(1分)。作者想象冬季雪压竹枝,配以凌寒开放的梅花,更显清净雅致的情景(1分),表现出诗人高洁、闲雅的情趣(2分)。
第4篇:竹轩诗兴文言文翻译
竹轩诗兴文言文翻译
《竹轩诗兴》是宋朝著名文学家张镃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是竹轩诗兴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原文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词句注释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白话译文
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当轩静坐,竹梢的影子,都好像通过茗碗细细地落在轩中似的。篆烟飞起了,竹叶的音响,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冬天,坐在这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在竹枝的情景。设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叶,使竹轩更有幽致,为此切不可移走墙角的梅花树。
整体赏析
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从所写的景致中,可以看出作者本身的志趣。作者虽然出身于勋业很高的`富贵之家,但心志清隽,爱好闲雅,摆脱了富贵子弟庸俗的习气。修竹本以它的高洁和
第5篇:竹轩诗兴原文及赏析
竹轩诗兴原文及赏析
竹轩诗兴
作者:张镃
朝代:宋朝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译文
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院前刚刚开辟出一条狭窄的小径,边上栽了许多篁竹。
当轩静坐,细细的竹梢影洒落到茶碗中,竹叶响声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
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冬天闲坐此地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枝。
设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切不可移走墙角的梅花树。
注释
狭径:小路。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赏析:
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从所写的景致中,可以看出作者本身的志趣。作者虽然出身于勋业很高的富贵之家,但心志清隽,爱好闲雅,摆脱了富贵子弟庸俗的习气。修竹本以它的高洁和潇洒,历来为文人雅士所激赏。在作者所处的竹轩中,四时都有佳趣,而这首诗所描写的,则以夏季的景物为主。
开头两句:“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写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
第6篇:张镃《竹轩诗兴》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张镃《竹轩诗兴》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诗人怎样的竹轩生活?(4分
(2)诗的尾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3.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4.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参考答案
(1)(4分)
描写了清风吹开柴门,刚辟的小径新栽了许多竹子,作者当轩静坐,品茗焚香,细细的竹影洒落在茶碗里,竹叶的清音似乎随着篆烟轻轻飘来的情景(3分),表现了诗人清幽闲雅的生活(1分)。
(2)(4分。言之成理即可。)
主要运用了虚写(或联想、想象)手法(1分)。作者想象冬季雪压竹枝,配以凌寒开放的梅花,更显清净雅致的'情景(1分),表现出诗人高洁、闲雅的情趣(2分)。
3.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