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第1篇: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小学家长委员会是小学学生家长自由组织和参加的群众组织。
第二条小学家长委员会负责全体学生家长的学习、交流、协商工作,加强“三结合”教育家庭力量。
第三条小学家长委员会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沟通,关心学校事情,提出建设性意见,协助学校解决问题,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第四条一般情况下,家长委员会任期为一年,任届期满后进行换届选举。
第五条小学家长委员会在五分之四委员出席委员会议的情况下,选举产生家长委员会主任委员。如果需要,主任委员提名副主任委员人选,委员会议投票,得票等于或超过三分之二委员数当选。
第二章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委员在全校家长中选举产生。
第七条凡关心小学发展和热心家长委员会工作的学生家长,均可参选委员。
第八条一般情况下,委员任期为一年,任期届满可以竞选连任。
第九条委员拥有家长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十条委员须经常关心学校情况,并向家长委员会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十一条委员应参加家长委员会开展的各项活动,有特殊原因应提前向家长委员会主任委员说明不能参加原因。
第十二条 若因特别原因不再履行委员职责,应向家长委员会委员会仪提出书面申请,获得批准后退出家长委员会。
第十三条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家长委员会贡献力量。
第三章组织架构及职责
第十四条人员组成1、小学家长委员会由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二级组成。
2、校级家长委员会由6至10人组成。
3、校级家长委员会委员从班级家长委员会委员中产生。
4、班级家长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
5、班级家长委员会委员从班级家长中产生。
第十五条委员会议
1、委员会议为家长委员会决策机构。
2、家长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在委员会议产生。
3、委员会议制订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
4、委员会议每月召开一次,遇有特别情况,可以顺延推迟。
5、委员会议修改家长委员会章程,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第十六条主任委员职责
1、加强和学校主要负责人沟通。
2、加强和区属职能部门沟通。
3、召集委员会议,落实会务各项工作。
4、在委员会议提出相关动议。
5、委托委员草拟年度工作计划。
6、落实委员分工,推进各项工作。
7、委托委员开展年度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意见。第十七条副主任委员职责
1、参加主任委员会议。
2、响应主任委员的动议。
3、完成主任委员交付的工作。
4、创造性开展工作。
5、加强和学校领导的联系。
6、加强和主任委员的沟通。
7、协助主任委员开展工作。
8、协助主任委员起草议案、决议。第十八条委员职责
1、参加委员会议。
2、响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动议。
3、完成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交付的工作。
4、创造性开展工作。
5、加强和学校领导的联系。
6、加强和副主任委员的沟通。
第四章活动场所和经费
第十九条委员会议协商确定
第二十条主任提出建议。
第二十一条 委员自愿资助。
第二十二条 自主创造。
家长委员会
2010年10月18日
第2篇: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家长委员会章程
第一条 目的为了指导家庭教育,坚持经常化、具体化,同时,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沟通学校与社会间的相互了解,确保教育的自律和公正,加强学校与家庭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与配合,便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帮助学生求学所遇到的困难,特成立本会。
第二条 宗旨
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社会各界间的横向联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整体教育网络,拓展育人的多种渠道,建立多元教育体系。委员会的宗旨是促进学生成长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条 组成1.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在校学生中关心孩子成长,热心教育,热情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组成。
2.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学校提出建议,班主任老师、年级组推举产生,由学校发给聘书。
3.校级家长委员会原则上由每班一名委员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会由5-7名委员组成。
4.家长委员会原则上设正、副校长、名誉校长若干名,由学校提出建议名单,交委员会讨论通过。
5.委员会须聘请一位学校教师负责各委员之间,委员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络组织工作。
第四条 权利
学校家长委员会全体委员享有以下权利:
1.有权获知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工作计划,有权提出自己的相应意见。
2.有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学校应该在合理期限内答复。
3.有权作为其它家长的代言人,对学校工作及教职员工给予监督和评议,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学校应该在合理期限内答复。
4.在本家长委员会换届时,有推举和被推举权。
5.有权对委员会工作进行监督。
第五条 义务
学校家长委员会全体委员需尽以下义务:
1.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与学校同心协力培养孩子。
2.积极参与、配合学校举行的重大教育活动。协助学校加强科学管理。
3.有义务听取和反映家长们所关注的问题。协调家校联系,促进家校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向家长公开个人联系电话,接受他们的咨询和求助。
4.有义务完成委员会布置的工作。
5.有义务主动为学校的公益建设和事业发展提供精神或物力上的帮助和支持,发动家长共同解决办学中的困难。
第六条 工作开展
1.家长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制定工作计划,秘书长组织活动。
2.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须由2/3以上委员和学校共同讨论通过。
3.家长委员会原则上每学期举行会议不少于2次,讨论、落实、总结委员会各项工作。
第七条 常设工作机构
家长工作办公室常设联系电话
第3篇: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国家《中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家长委员会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条:家长委员会宗旨是:坚持家校沟通与合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保障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第四条:家长委员会成立的目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与学校交流的桥梁和平台。
1、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与配合,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2、便于社会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监督,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
第4篇: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成功的教育必须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形成合力的教育。我们对孩子所在的实验小学抱有很高的期望和信心,但是,我们有义务与学校领导、老师一起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
第二条 家长委员会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为了教育。
第二章:任务:
第三条 家长委员会应发挥以下作用:
1、桥梁作用:把家长委员会办成联络学校与家庭的桥梁;
2、教育作用:指导家长认真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3、助学作用:积极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4、评估作用:协助学校做好各方面工作的评估。
第三章:组织:
第四条 在校学生的家长,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心公益服务,为人正直,有一定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的经验,均可通过家长自荐、家长互荐、学校推荐的方式,由学校校长聘任为家长委员会会员。
第五条 家长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两年。
第六条 家长委员会委员分为学校家长委员会与班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由每班推选二位家长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会由4—5人组成。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是班级家长委
第5篇: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是协助学校搞好教育和教学等方面工作,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或批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1
家庭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二期课改的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为更好地开展家长委员会工作,特制定本章程。
一、家长委员会的性质
家长委员会是为加强学校与家庭合作,由家长推选的有教育经验,关心学校工作的家长代表组成的群众性组织。
二、家长委员会的任务
(一)参与学校的管理,协助学校搞好教育和教学等方面工作,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或批评。
(二)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情况,广泛听取家长对学校或班级工作的意见,及时与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三)参与学校和班级的重要活动,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作用。
(四)发动家长挖掘教育资源,帮助学校或班级组织学生
第6篇: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章程,章程是一种根本性的规章制度。大家知道章程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城南小学学生家长委员会是以家长为主人,协助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实行社区教育的群众性组织。
第二条本会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支持学校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学校内部环境,努力促进城南小学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二章任务
第三条本会的任务是:
1、宣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使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热爱学生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环境。
2、促进社区教育,做好学生的保护工作,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热心支持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3、指导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协助学校做好家长思想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预防和控制在校学生违纪事件的发生。
4、从物质和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