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故事》读后感
第1篇:美德故事读后感
美德故事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德故事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美德故事读后感1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
还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教过一篇课文《司马光砸缸》: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叫司马光的小孩,在他七岁的时候,又一次和小伙伴们在后院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事了,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边向大人求救。司马光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都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子也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司马缸砸缸”的故事。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位这样的英雄,他就是周江疆。20××年7月2日凌晨,通州建筑总公司第十分公司烟台驻地发生火灾,为抢救公司员工,这位年轻的公司总经理义无反顾冲进火海,大声呼唤公司员工迅速撤离。最终,10人获救,周江疆却不幸遇难,年仅27岁。遇难时,他距离逃生楼梯仅两步之遥。
事实上,周江疆的舍己救人绝非一时的冲动,而是美德的急剧升华在瞬间爆发。听着周江疆的英雄事迹,开学后见到学校里周江疆的雕像,让我更加尊敬这位英雄。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事迹,传承光大他的精神,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美德故事读后感2
最近我阅读了《中华美德故事精选》,对此有了深刻体会。
《中华美德故事精选》以故事的形式将我国历史上一些优秀的高尚道德情操呈现在我眼前。其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上书救父的绨萦;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咏叹“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文天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为广纳贤才而捉发吐脯的周公……
他们都为我上了难忘的一课。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发奋好学”这一章节。 凿壁偷光的匡衡,映雪读书的孙康,清贫志长的徐悲鸿,立志学医济世的扁鹊……他们都是在困窘的生活,简陋的条件下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勤学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获得巨大成功。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综观古今中外,哪一位名人不是通过刻苦努力而成功的?
海伦·凯勒,这位致力于文化与教育事业的伟人,一岁半就失去了视觉与听觉,她面对厄运,没有向困难低头,刻苦学习,先后掌握了五种语言。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春秋时期的孔子曾在晚年得到一本少见的《易经》,他一遍又一遍地认真阅读和体会,以至于串联竹筒的牛皮带子都磨断了多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使它成为新中国的精髓和精神财富。
美德故事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学校下发的中华美德故事,读完后,使我大有感触,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针》。李白以前总是不好好读书,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针,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他发愤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为之一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这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我心想:既然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么呢?看看这个故事,在对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叹不如。
记得有一次,我要参加钢琴七级的考试,可是,由于以前我一直忙于做功课,没有时间弹钢琴,即使我有空,也懒得弹,所以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了,我还弹得疙疙瘩瘩,一点也不熟。面对老师的责备,父母的唠叨,我下定决心要每天练琴,把曲子弹熟。从那一刻开始,即使功课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坚持每天弹几小时琴,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通过了钢琴七级考试。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个品质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
美德故事读后感4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美德故事》,它让我明白了要想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须要善良。谦逊。勇敢。坚韧。有爱。真诚。虽说这只是美德故事的代表作,但在这些文章中却蕴涵着无限的风景。让我们流泪,让我们欢笑,让我们胸襟开阔灵魂温暖。现在就让我们在这美德故事的海洋里翱翔 吧!
在这一片海洋里,也许因为我是小财迷的原因吧!让我最难忘的是《迈克的礼物》,它的内容就是因为迈克用雪球砸坏了别人的窗户由于害怕 逃跑了,回家后他觉得做的不对,于是拿上一枚银币 去给主人赔礼道歉,可就是因为迈克的诚实打动了主人并且又获得了一枚银币 的奖品。
说到这里我眼睛发亮。诚实也能得到银币,可是我怎么 没有得到过呢。可是转过一想,我的诚实虽没得到回报,但是不也挺高兴的吗 ?记得有一次,我去我朋友家玩,无意间我发现地上有一张十元钱,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把钱交给了阿姨。阿姨便不停的夸奖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知道我当时心里有多高兴吗?美滋滋的就像吃了蜜一样
虽然这只是大家眼里的一件小事,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小财迷而去随便去拿别人的东西或钱。因为我有我做人的标准。我希望诚实能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美德能成为大家受益终生的财富。这样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美德故事读后感5
第一:读懂原文抓中心。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
第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从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
第三:读感结合有侧重。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写作时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
第四:联系实际谈感受。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
第五:结构安排有次序。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写清感受后,结尾再回扣读。还要注意读后感的题目,可以直接以读《》有感为题,也可以把自己的感悟作为题目,把读《》有感作为副标题。
美德故事读后感6
假期,我看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令我感触颇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要迫不及待的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太难。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就要十天甚至更多时间,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的曲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来知道这首曲子作曲人的人品、个性、精神以及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又一次,我在家庭作业中,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道题。这时,我突然想起一本参考书上有这道题的正确答案,而且每一步算式都写得很清楚,我就不懂装懂的把答案抄了下来,我的了优秀,老师还表扬我,夸我聪明。之后,老是让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我给大家讲不出来,老师批评了我,我越想越觉得难受。今天我看到了孔子的故事,又让我想起了这件事,他提醒我:作为一个班干部在办理要起好带头作用,对待学习不能不从装懂,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请教。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美德故事读后感7
今天,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书中的《孔子学琴》这篇文章后,对我的'启发很深。
文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60岁的时候向一位老师学琴,孔子学琴时与别的同学不一样,别的同学都是迫不及待的想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习了2天,甚至还不熟练便学习心的曲子了,而孔子却很有耐心,一首曲子要学习10天,而他自己也知道已经把曲子练得很熟练了,可他还在认真的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孔子想通过琴声来揣摩声音里的人物、动作和人物的表情,所以老师非常喜欢他。
读完这篇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在家中做家庭作业有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我想了半天也没有做出来,于是我想到参考资料上有这道题的答案,我赶忙把答案抄在了本子上。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我,说我非常聪明,还给了我一颗红星。从此以后,我感觉那颗红星一直跟随着我,好像时时在在说:“那道题你会了吗?”
现在我明白了,今后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孔子学琴的精神,锲而不舍,努力学习一些新的知识。
美德故事读后感8
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把我国历史上一些优秀的高尚道德情操展现在我眼前,其中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的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董存瑞······有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他们的故事就像夜空中不断闪烁着的星星一样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其实美德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迈出一小步而已。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许多灿烂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美德,文明是其中之一,我们要做到语言文明和行为文明,在家做个文明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个文明的好学生,以后到社会做个文明的好公民。
在我们小区里,很多地方都有垃圾桶,我家楼下也有一个,可是有很多人总是不能走近一点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人们随手扔的垃圾总会招来好多苍蝇,弄得臭气熏天,破坏了环境。奶奶每次看见有人不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就喊住那个人,对他说教。有些人马上就改正了,可是有些人不但不理会奶奶,还给奶奶一个大白眼。舅舅对奶奶说啊:“你年纪大了,少管闲事。”奶奶说:“这怎么是闲事呢!这关系到我们这里的环境,我们大家的生活。”我说:“对,以后我也要做个宣传员,让大家注意文明,做个讲卫生的好市民。”
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有许多许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这些都要靠我们大家去学习,去发扬光大。
美德故事读后感9
前不久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故事令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其中的诚信篇让我认识到了诚信的可贵。其中有一个故事名字叫《曾子杀猪》,讲的是孔子的徒弟曾子诚实守信,教育儿子时竟因妻子哄小孩子的一句话:“回来我给你杀猪吃。”便把猪给杀了,来实现承诺。后来他的儿子也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让人十分信任与尊敬。
同时也让我想起了狼来了的故事,那个爱撒谎的放羊小孩,只为多次骗人,最后他的羊全被吃掉了。真是应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然而,现在的很多人为了金钱而不讲信用,如:黑心奶粉、地沟油、瘦肉精,还有穿的黑心棉等等,都是一些商家为了赚钱,而不讲信用,害得我们老百姓吃苦,我妈妈成天一买菜就会唠叨,“你说啥能吃,你说还能买啥?”一买电器就会问,“老板,不会是假的吧?”让人们什么都不敢买,买了也不敢用,唯恐伤到人。
这些唯利是图的人,害得人们真假难辨,真是太令人生气了,不过一次次的欺骗,只会让人更警觉,会让人们的眼睛更亮,从古至今,只有诚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这是真理,那些不讲诚信的人们快点觉醒吧,否则你们会输得很惨的,因为只有“诚”才能取“信”。
美德故事读后感10
在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德小故事正在发生着,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虽然时间、地点不同,但它们时时刻刻都启发着我们。今天我就说一个子路孝顺父母的故事。
子路是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子路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 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开心地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子路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连翻几座山,已经很难了,回来时还扛着米,可见,子路为了使父母的心愿达成,再苦再累也不怕。有的人可能不以为然:不就扛了一袋米吗!对,是只扛了一袋米 ,但是里面包含了子路对父母的感情呀!如果是你,你能在童年就满足父母的心愿吗?
有些人做好事是出于想被表扬;可有些人做好事却是出于从他人的角度感受,是真正地想帮助他人。我希望生活中能多一些第二类人。
美德故事有大有小,只要你是真心想帮助别人,就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第2篇:美德故事读后感
美德故事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德故事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德故事读后感1
今天上间操的时候,2——6年级的同学给我们分享了6个关于美德的小故事,其中给我留下深了记忆的是一年二班栾铭玉同学讲的争做文明美德小标兵的故事。
故事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一位同学晚上坐车回家,在车上吃了一个又香又甜的大鸭梨,吃完后想把梨核顺手扔出去,但转瞬一想,不应该破坏环境,应该用纸包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当车靠近马路边上,发现正好有一个垃圾桶,3 、2 、1扔,喊着口号,用力扔出去,偏了,没进到垃圾桶里。
我觉得这位同学的做法是不对的,他把梨核扔到外面,破坏了环境。正确的做法是,下车以后把垃圾直接放到垃圾桶里面。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发现破换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因为我们是文明的小海娃。以后我们是社会的主人,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论事情大小,我们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文明礼貌就是我们成长的指明灯。
美德故事读后感2
暑假里,我读了《美德故事》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受益匪浅。
其中有几篇文章最使我感动:《拾火柴的.小女孩》书中那无私奉献是一种美德,小女孩能够倾其所有,帮助别人更使难能可贵。当你帮助他人时自己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六尺巷》: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人与人交往中,经常会发生摩擦,令人苦恼。这时候我们不妨想想这句俗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勤俭不仅是一种生活作风,更是一种美德,人格修养,是每一位追求高贵品行的人都应该具备的美德。
读了这些这人我感受到:一个成功的人需要美好的品德做支撑,如同一个民族需要优良的传统,一个国家需要高贵的精神。一段历史之所以千古流传,是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当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搭建起世界最神圣的文学殿堂。用心去品味这些美德故事,就可以借别人的心灵之光,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3篇:美德故事读后感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美德故事》读后感
美德使人更美好;美德使社会更和谐;美德使生活更丰富多彩。
《美德故事》这本书,通过很多神话故事、诗篇、寓言、童话等丰富体裁,让我逐步的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让我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认识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价值,使我展望人生的道德观。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积累。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著称于世。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的宝库中,有许多我们应当继承的精神文化和需弘扬的传统美德: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
这些故事使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历史上那些成功人士,无不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面对困难的生活、恶劣的条件,能咬紧牙关,克服众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
第4篇:美德故事读后感
美德故事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里,我重温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正所谓“温故而知新”。现在再看一遍,对其中《曾子杀猪》一文感触也深了。
文中记叙了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儿子吵着要和她一起去。为了使儿子不跟着她,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对他说:“我前面不过是骗骗小孩子的,何必真的杀猪呢?”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能反悔,我不希望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好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给儿子吃。后来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小时候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有时也不能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同学让我帮她写一篇文章,我虽然答应下来,心里却是很不情愿,所以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最后那个同学对我很失望。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啊,孔子也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
第5篇:《美德故事》读后感
《美德故事》读后感(精选20篇)由网友 “朴志晟朴志晟公上岸”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美德故事》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美德故事读后感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历来有许许多多的美德故事和神话传说,即使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美德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道德高尚的人,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别人,让美德在别人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美德故事》这本书通过一个个有趣的神话、童话、寓言故让我对道德的认识更上了一个台阶。《范式守信》这个故事通过范式的讲信用的品格让我有了一些认识。对个人而言,诚信是立人之本,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每个公民正确的道德取向。从修身的角度看,诚信是人内心升起的太阳,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温暖别人;诚信是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人的心锁,也可以得到知识和财富的;诚信绽放生命之美,生活因它而多姿,人生因它而多彩。对企业而言,诚信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对城市而言,诚信等同于它发展的机遇;对国家民族而言,诚信是其繁荣昌盛、自强自立的基础。
荀巨伯冒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
第6篇:美德故事读后感
美德故事读后感
(一)美德使人更美好;美德使社会更和谐;美德使生活更丰富多彩。
《美德故事》这本书,通过很多神话故事、诗篇、寓言、童话等丰富体裁,让我逐步的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让我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认识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价值,使我展望人生的道德观。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积累。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着称于世。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的宝库中,有许多我们应当继承的精神文化和需弘扬的传统美德: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
这些故事使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历史上那些成功人士,无不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面对困难的生活、恶劣的条件,能咬紧牙关,克服众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居政,
第7篇:《美德故事》读后感
《美德故事》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德故事》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德故事》读后感1
暑假中的一天,我从邻居家的姐姐那里借来了一本书《美德故事》。我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转眼间,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绚丽多彩、奇妙无比的美德故事王国。在这个故事王国里,每一个故事如繁星点点,呈现了一个个缤纷多彩的世界,这些故事将指导我们的生活,成为陪伴我们一生的财富。大量的阅读也是我们的优质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悄悄萌芽、茁壮成长…… 其中《想飞的乌龟》这一章,我反复读了好几遍,让我回味无穷。
故事是这样讲述的:从前,有一只乌龟它想飞起来,它高兴的仰起头来对大雁说:“我家那边有许多泥鳅,是你们最爱吃的,只要你们把我带上天飞起来就能吃到泥鳅了。”大雁们商量好了,说:“当然可以。”大雁们齐心协力地叼着一根木棒,乌龟在中间不停地飞呀飞呀,过了一片树林一座大山,大雁们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