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管理心得体会

2023-02-10 08:08:5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国学与管理心得体会

国学与管理心得体会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与管理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晚又是一个吸收新知识的时刻到了,我又带着我的记录本早早的坐在培训室等待,这已经是第八次的培训了,今晚的培训师,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她叫燕子老师!真是人如其名一般活泼灵巧。

一口齿伶俐的标准普通话,高雅端正的北京人气质,已经吸引了我。今天她所要给我们讲解的是《国学经典》,这对于我真的是很有帮助了,因为我就是教小朋友这门课程的,可见是雪中送炭呐。

她整个的局面控制的非常稳,她的思路也清晰明了,从最基本的.给我们做讲解,课程的流程,时间的把握,该注意的细节,幼儿的感受。古诗词要求:读诵吟唱舞,常规活动的经典问候,还有简单风趣的小律动,真是所谓为幼儿园小朋友,量身打造(边做动作边念):国学经典大声的读国学经典有感情的诵国学经典放声的唱国学经典翩翩的舞,别看小小的一个律动,可以活跃小孩子的气氛,从而让他们随着老师的脚步,学习今天的国学经典内容,这也是作为一个良好的导入工作。

讲了上课的常规活动,她又细细的与我们分享图画阅读,引导幼儿完整的观察图画内容(以上到下从左到右)切记不要指着图画说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呀?那是最没有教学意义的做法,小朋友只会说太阳月亮海……这时候可以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例如:我看到了海我看到了大海老师指导:在这副图画中,我看到拍打着沙滩的美丽壮观的大海,就是加修饰词,让是句子变的更完整,生动,这就是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对于上课的几点要求,也做了较详细的解说有七:1语言清晰2减少无效性的手势3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4注重细节的引导5图画内容总结 6整体欣赏7文字阅读。还给我们分享了,她所遇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很多老师呢,讲了图片,下面准备导入主题,这个时候孩子们有点闹哄哄的,他们有点坐不住的感觉,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有衔接语,所以一定要保证句子的连惯性,而不是东一句西一句的,那样不能够给孩子吸引了,才从而容易造成那种情况。

先后又给我们介绍了识字游戏,诵的基础形式和要求,吟的方式方法包括需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我都记在了脑海里,这样子的经典讲座我真的很想多听几次,很合我的胃口,很高兴自己学到了这么有益的知识,从这一次的培训我告诉自己,不单单总是照着别人打好的例子来做,那样永远得不到进步,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自己的话可说,有自己的话可谈,有自己的见解。

第2篇:国学与管理

当前在中国,推崇国学的企业家也不在少数:张瑞敏曾称自己有三位老师―老子、孙子以及孔子;皇明集团的掌舵者黄鸣在网上开了3个博客和2个专栏,在全国各地的媒体面前亮相,四处宣讲传播孔子和《论语》;汇通汇利董事长胡小林在企业中落实推广《弟子规》,按照《弟子规》来管理经营企业;方太厨具的创始人之一茅忠群对各派思想兼收并蓄,并将其形成一系列制度„„

国学热的现实基础

企业界“国学热”的兴起并非偶然。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学东进,国人得以与西方管理方式亲密接触,但中国企业成长的环境与阶段自有其特殊性。在《世界经理人》最近进行的相关调查中,超过60%的人认为国学热兴起的具体原因在于:

西方管理方式重视制度,比较理性,而中国的企业看重人情。经过近三十年向西方管理模式的学习,中国企业界开始意识到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困难,中国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人心浮躁,员工对企业的归宿感缺失,幸福指数不高。这一点从富士康今年发生的连续跳楼事件可见端倪。因此企业界逐渐意识到不能照搬西方管理方式,而需要根据中国企业的特点对其进行微调,使管理更具艺术性。

在现实中,企业家们也多是处处碰壁,于是转而向国学求解。皇明集团在2000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内,曾出现较大波折。企业在经历了十几倍的飞行式增长之后,回落到了百分之十几的增幅。2003年则最为混乱,企业文化认同度差,企业战略也越来越不被认可。当时产品可以很差、很烂,做事可以没有底线,与皇明太阳能所坚持的企业文化战略反差很大,撕裂很多人的心。周边有太多让人“往下滑”的力量,让黄鸣意识到:一些看起来很先进的西方管理理念,在企业里却无法贯彻。科学管物,管理管人。西方先进的科学成果,是可以畅通无阻嫁接的,但是管理看起来不可能。于是他开始另辟蹊径,在管理理念中嵌入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尤以《论语》最为突出。慢慢地他发现很多平时强调的东西,都可以从《论语》里找到依据。在经过调整之后,企业战略认同度大大提升,皇明也开始重回快速增长的轨道。

在海尔最困难的时候,张瑞敏总是去翻三本书:《孙子兵法》、《论语》和 《道德经》。《孙子兵法》中对他启发最大的是一句算不上经典名句的话―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他从这句话得到灵感,开始考虑如何调整海尔:把产品、市场、技术更新换代与《孙子兵法》的这句话相对照,水是产品,石头是市场,快速流动是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就是说,要让产品占领市场,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因此一直以来,海尔必须把技术的更新换代作为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原则。

张瑞敏曾如此阐释海尔的成功:“日本式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式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动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

不能以国学否认制度

国学中的智慧对企业管理功莫大焉,但它毕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曾因出版《中国式管理》一书而蜚声内地港台的曾仕强,虽然对中国式管理极为推崇,但也承认中国式管理不过是中国式管理哲学,并没有发展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管理的管理科学。

香港大学SPACE学院副院长暨中国商业学院总监刘宁荣则认为,不管是中国的管理还是中国的文化,都有自己有特色的地方,没有必要去照搬美国的管理模式。但他认为不能因为这个不同,就对西方管理方式加以否定,在本质上,中式管理和西式管理其实是相通的。所谓的国学管理,其实是根据中国企业的特点,对西方那一套管理方法的补充。西方管理方法制度严密,负责的是科学的那一部分,而中国国学讲究人情,则负担着管理中艺术的那一部分,即如何让管理更顺畅

地进行,更适合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在《世界经理人》所进行的调查中,有80.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企业管理上,国学与西学应该兼收并蓄。另有30.2%的被调查者认为国学管理只适合务虚,务实层面还是要靠西方管理。

我们都知道,重人情是国学中值得提倡的一面,但很多企业往往会步入只重人情、忽视制度的误区,这样必会导致管理中的混乱。曾有媒体报道过一个事例:某位对国学深有研究的企业家秉承“爱”的理念,认为人生的最大意义是让更多的人快乐、健康成长,因此他的想法是让别人开心、赚钱。在这点上,他的做人之道、治企之道完全统一。“客户说,这个货架我想便宜3000块,我说便宜3000你能开心吗?他说可以。我说那就便宜给你了。员工说想加工资到2500,我说2500你能开心吗,开心啊,那就加到2500。” 看起来这位企业家很好地贯彻了“仁者爱人”的行为准则,但这种无条件的“爱”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刘宁荣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其实是一种不讲诚信的表现,因为这样做是对别的客户、别的员工的不公平。如果企业制度不健全,一切全凭老板口头决定,员工就会觉得企业是没有信誉的。这位企业家在答应给员工加薪之前要做的工作是,是问他过去对企业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将来还会做出什么样更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保持对其它员工的公平,没有公平可言的企业是不可能去激励员工的。真正成功的企业必定是有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在支撑着的,而不是只讲人情,不讲管理的。

虽然积极探索国学管理之路,但是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很反对把西方管理和国学管理对立起来。他认为“方太在探索的是怎么样把我们学习到的西方现代管理成果,跟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好的完美结合,最后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管理模式,如果简单认为是单纯、封闭的国学管理,又会走偏了”。

在国内企业界,海南航空也可以称之为实践国学管理的楷模。海航文化的特色就是“内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粹,外兼西方科学管理技术之精华”,有很多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在海航都得到了应用:ISO-9000、六个西格玛、麦肯锡的销售系统、应用微软和INTERNET中最先进技术的海航E网等等。

推崇国学不能“无为”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很多企业家也将“无为而治”视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在调查中,也有39.9%的被调查者认为国学管理的优势在于“无为而治,有助于克服过度管理的弊端”。西方也将老子的“无为”翻译成NO-ACTION,意思是什么行为也没有。而事实上,真正的“无为而治”是把事情成功的那些条件都创造齐备了,貌似你没有去为成功做事,实际上你是无所不能,而不是你天天在家里睡觉就是无为了。张瑞敏最喜欢的书是老子的《道德经》,对书中“无为而治”的思想尤其推崇。他说:“我经营海尔主要是无为而治。我只抓大事,企业的大事就是文化、组织和战略。”可见,无为而无不为。真的做到了无为的人,没有什么事做不到。

在企业推行国学,要做大量的工作,并不是“无为”就能解决。值得庆幸的是,很多企业家已经将学国学纳入到对员工培训的内容中。在奥康集团一年一度的 “思考周”活动中,商战研究专家普颖华教授为员工们阐述对《孙子兵法》特有的理解,这让员工们感觉非常新鲜。“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更深层次的提升,国学培训涉及到很多古典文化的精粹和智慧,很适合公司高层管理干部。”奥康集团人才资源中心高级总监江兴华说。

而海航董事长陈峰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都会用于员工“三为一德”(“为人之君、为人之师、为人之亲”)的培训,亲自讲课,告诉员工怎么做人,怎么做事。经过十多年的锲而不舍,作为公司行为规范的“同仁共勉十条”已经被每位员工熟记在心。深圳爱车族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百来人的小企业,其创始人唐日庆推崇国学,认为“诚信”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并由此引申出一套诚信的企业制度。如修车时先报后修,明码实价;换出旧件交还车主;坚决不用假冒配件,不无故扩大维修范围等。在修车行业诸多猫腻、车主谈修理厂色变的当下,唐日庆以诚信筑起了一道道德的防线。除了对员工进行国学培训,在公司各处张贴国学经典语句外,唐日庆还在员工打卡处放置“诚信鼎”,上书两行大字:爱车族商道,诚信为本。他认为诚信鼎的作用在于:“上班打卡时,它会提醒员工,诚信的一天开始了,不能欺骗同事和顾客;下班打卡时,它又会提醒员工,诚信的夜晚开始了,不能欺骗家人和朋友。” 可见其用心良苦。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管理的核心使命是要培养人的责任心和道德感,作为一名企业家,首先修炼好自身,把这种人格在自己的身上锻炼成功,才能影响和教育员工。在调查中,61.4%的被调查者认为国学管理的局限在于太依赖于公司一把手的认识和水平,这也说明,要在企业推行国学管理,需要企业家身体力行,以为表率。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说:全世界很多企业之所以失败,一半是因为贪婪。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间,由于财富的诱惑,企业家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价值观缺失,君子爱财,“取之无道”。著名战略管理专家姜汝祥认为:国学应该是一种道德概念,国学管理应该强调的是有道德的市场经济。他举例说:“我的80%以上的客户,都被道德问题困扰,也即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企业和客户的关系等。其实,大家都渴望道德,但是,目前的市场环境对那些不道德的做法又缺乏制约,因此,企业家不得不常常在道德与投资回报率之间徘徊。”

黄鸣曾经遇到过一件很“没面子”的事。2007年,他在深圳大学举办的中国经营大师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做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的演讲发言。在发言过程中,他发现PPT上有错别字,便向听众解释说报告是秘书做的,还对其不认真的态度进行了批评。但当讲到“不迁怒,不贰过”时,他意识到自己刚刚才犯了这个典型的错误。于是立即向听众道歉,并进行了自我检讨,认为秘书工作任务繁重,而作为主管的自己没有认真检查秘书的工作,也没有对其整理的报告进行校对,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现场听众对他这种诚恳的态度报以热烈的掌声。

对于国学在企业界的复兴,一直以来不乏反对之声,原因其实并不在国学本身,而是人们将国学在管理中的作用过分夸大,导致对国学的误读及滥用。在硬性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入国学的因素,让管理更具艺术性,才是真正的国学管理之道。

国学管理的作用

国学在企业中的运用有三个方面:

1、心智教化,即对管理者和员工的教化。管理的实质其实不是管别人,而是管自己;管自己实际上是管心,只有修己,才能安人;人心正了,人心齐了,企业就管好了。

2、指导具体操作环节。管理的环节包括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研发、财务、物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国学的思维来管理,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用“五行人格”、“八卦人格”为标准来识人、用人。

3、帮助预测和决策。决策需要一些数据基础,但是最重要的是决策那一瞬间的判断,这一瞬间的判断包括企业家的直觉和灵感。直觉和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靠不断的修行、掌握国学功夫。国学修行能够触发智慧的“引爆点”,激发人的潜能,有助于在关键时刻形成正确的决断。

第3篇:国学与管理培训小结

《国学与管理》培训小结

2012年x月x日下午,xx举办了2012年首次培训,自己感觉受益匪浅。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现为东北财经大学MBA学院资深讲师的xxx先生主讲的《国学与管理》分为‚国学是什么‛、‚为什么学国学‛、‚国学学什么‛、‚国学与管理结合的目的‛等几部分。xxx教授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地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作了非常全面、生动的介绍,一下午的培训课程使我的收获和感触颇多,下面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国学是什么

‚大师‛钱穆,曾如此定义‚国学‛:‚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被百度网站列为推荐专家之一的史学家李零尝云:‚我一直说,‘国学’就是‘国将不国’之学,如果不是中国出了问题,如果不是同‘西学’刻意对比,本来是没有什么‘国学’的。‛这句话,比钱穆说得狠。清末民初之际,恰好是‚国将不国‛的时代,‚国学‛之出现,生逢其时,乃是一种对所谓‚西学‛的反动,含着深刻的自卑,但也有内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国学文化与管理智慧

《国学文化与管理智慧》课程小论文

论文题目:墨家理论对现代管理的意义

作者: 班级学号:81号 指导老师:李宁琪老师 完成时间:2012年5月10日墨家理论对现代管理的意义

摘要:中华古典管理思想是我国劳动人民5000年的实践经验形成的,如果能对墨家管理思想进行创造性诠释,对现代企业管理无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古为今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管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不仅如此,这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管理思想 墨家 兼爱 企业管理

1.墨家学说简介

1.1 墨家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与儒家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创始人为墨翟,世称墨子,在当时影响极大,有“非儒即墨”之说。战国后期,墨学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孔学之上。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代表人物:墨子、田俅子等。

1.2 现存著作

东汉时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

国学既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先贤哲人的思想和古代社会的道德体系,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文《《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由中国人才网为您提供,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1】

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小跃先生以《国学与人生》为题,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人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

国学既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先贤哲人的思想和古代社会的道德体系,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生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孕育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培养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与德行品质。我们要自觉加强国学修养,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积极营造和谐的人生。

一是要自觉的学习好国学。国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汲取国学的营养,须先要学习好国学,掌握其精髓。首先,学习国学要全面深入的学,克服功利和形式主义。学习国学要注意防止走过场、跟风,防止只学只言片语,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国学与感恩心得体会

国学与感恩心得体会

三小四年四班刘旻元

2016年6月13日我们参加了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组织的“沙区教育系统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家庭教育培训”,著名国学专家张红星教授以“国学与感恩”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感恩小故事,向我们讲授了感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听完讲座感触颇深,我想对我们家长和孩子都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张红星教授讲述了甘祖昌老红军用自己积攒的工资为家乡修桥、铺路的感人故事、小狗挽救仇人一家免于地震灾害的故事、韩信报答漂母一饭之恩的故事、张捷迁感恩张学良的故事、周恩来感激张治中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我们不仅要感谢恩人,还要感谢仇人、敌人以及身边亲朋好友的深刻道理。并告诉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想报”的感恩传统。

通过讲座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太多太多需要感恩的人和事。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和养育了我们;感恩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知识;感恩朋友,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友谊;感恩社会,因为他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其实认识生活不仅仅是享受各种给予,生活中还有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国学心得体会与反思

国学经典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诸睦联小卢兴亮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是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

《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 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

未完,继续阅读 >

《国学与管理心得体会.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国学与管理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