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第1篇: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高一地理高效课堂秭归二中唐冬丽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学科也应顺应潮流,改变传统的传授方式。宜昌市从2008年开始进行高中新课改,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一名年轻教师来说,我很幸运的加入了地理新课改的队伍中。在各级领导和教研员的带领下,我们将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学目标指导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针对高一高效课堂教学,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优化课前准备
第一,指导学生预习。地理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要做好课前预习,每次上课前将相关的预习题留给学生,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自学,找出疑难问题。第二,加强备课。地理是一门综合类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要专研教材、定好目标,背诵学生该背的内容,典型例题自己先要做,及时补充专业知识。开学后和同学科其他教师集体备课,探讨教学方法。
二、认真反思教材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启发、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这些今天看来已经成为常识的知识的来龙去脉。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既有科技方法上的进步,更有思想观念上的飞跃,还伴随着科学与迷信的残酷斗争,这些丰富的内涵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要达到这种教育效果,就必须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讨论,在良好的心境下完成学习过程。
三、转化教师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08年我有幸参加了新课改培训,在这一活动中,指导思想是学生是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应针对这种变化提供相应的服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也在成长,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教师要用心去呵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通过优化教学细节来营造一种足以润泽学生心灵的民主关系,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 1
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在课堂上可以多用一些“你认为呢”“谁还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一起来探索”“ 我们开始活动”“非常好”“太棒了”“请坐”……的话语,以此来鼓励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设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四、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一直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坚持科学素养的形成从培养兴趣开始的观点。例如;在讲解风的形成时,我把自己当做空气质点,一排排的课桌当做等压线,左胳膊当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右胳膊当做地转偏向力,让学生比较高空中和近地面的受力情况。一个问题就这样被肢体动作和简单的几句话解决了,同时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
教师的反思大多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教学反思尤其重要。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曾经听过一节观摩研讨课,《地球的圈层结构》。在讲述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分为三组,周末时亲临大自然,分别讨论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的感受,然后总结出地球外部三大圈层的特点,几组学生都很积极。可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所谈内容大多是探险、旅游的感受,完全脱离了教材内容,有些学生甚至在活动过程中趁机打逗,表面看上去这节课很热闹,似乎每个学生都在参与活动,但实际上,教师对课堂的驾驭不是很好,关键是当整个活动结束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可见活动的实效性不大,违背了活动的初衷和目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流于形式,在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实践得出结论这才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活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严谨,对于活动的每一步都应该给予学生清晰地描述和指导,然后再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新课改的这一要求实际上是对老师能否掌握整体课堂教学过程、能否驾驭课堂的一个重要挑战。
总之,通过这一年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让我深刻的感悟到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地理教师身上的责任和重担。领会到节约、高效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概念,教学同样需要。在实践中我们要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切实改变现状,构建低耗高效的课堂,长足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2篇: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对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首先是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的。为此,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便成了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针对语文课,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耳聋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精心设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结构与思路。清晰的教学思路,优化的教学结构,可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更顺利的完成本堂课的学习。设计课堂问题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要适合耳聋学生特点和学习能力,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如《荷花》一课,我将问题这样设置:
a.课文中抓住荷花的哪些部分来具体描写荷花的?
b.荷叶是什么样的?通过对荷叶的描写可以看出荷叶有什么特点? c.荷花有哪几种姿态?看到这一池姿态不一的荷花,你有什么感受? d.看着这样美的荷花,“我”会产生怎样的幻觉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就较容易掌握到本文的重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充分调动聋生各种感官,从而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更深刻的去体验、去领会所学内容。例如我在讲《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要学生体会杨梅很酸,将牙齿都酸倒了,由于地区原因,并不容易买到杨梅,无法让学生去亲自品尝杨梅的味道。单靠想象,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感受到杨梅的酸。于是,课前我准备了一些酸涩的青杏子。课上,为了让学生感受那酸酸的味道,我将青杏子拿了出来,学生还没有品尝,我已经看到他们那嘴角微动,酸涩的表情了。我说如果给你们吃一大堆这样的青杏子,想一想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然理解了把牙齿都酸倒了是一个什么程度了。这样创设情境,就很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打造高效课堂
耳聋学生由于听力障碍,导致课堂上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由“听”和“看”变成了单一的“看”。如何针对他们的特殊性,将“看”发挥到淋漓尽致,从而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提高聋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呢?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日常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学习。恰到好处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则是激发聋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精彩的马戏》这篇课文,对于猴子爬竿、黑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的表演,虽然课文用生动的文字进行了描述,但是耳聋学生还是无法从字面上去感受马戏的精彩,这也让他们失去了对课文学习的兴趣。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的去观察猴子爬杆、黑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他们就能真切的感受到这场马戏的精彩,也会因此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打好了高效学习的基础。
2.科学运用多媒体课件,轻松突破学习难点
聋生由于语言、思维的局限性,使得很多信息无法用单一的讲解和想象来获得。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充分、最有效的传达出所要传输的信息。科学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会帮助学生轻松的突破学习中的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
1.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去理解文本的内容,感悟文本中表达的情感,更大范围内掌握文本中的知识体系。耳聋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拿出一篇课文,不知道怎样着手去自主学习。所以每堂课上,我都会针对所学课文内容向他们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自由学习、互相探讨,从而更好的掌握文本内容,并发现文本中更多的知识体系。例如我在讲《趵突泉》一课时,我首先提出问题“大泉眼和小泉眼分别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这个问题,还从文本中了解了大泉眼和小泉眼的特点、作者是怎样来赞美小泉的美丽的,这就是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他们将这一收获反馈给我,很高兴的和我分享他们在学习中的收获,并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当中。
2.提供学生自由质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以往语文课的教学模式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的教学好像使课堂上的时间更加有效的被利用起来了。而事实上,学生呆板的跟着老师走,机械的学习并没有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自由质疑的机会,才会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才真正的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耳聋学生的思维本来就很单一,放开思路为他们提供自由质疑的机会,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开阔思维的过程。
打造高效课堂,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了要优化教学方法,恰当选择教学手段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能继续探索,打造一个高效课堂
第3篇: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分析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商州区第二小学 吕 丹
2000年我参加工作之初,正是推行素质教育之时,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向四十分钟要效益”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十余年来,我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虽然我在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结构,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有不少疑惑,似乎走不出传统教学的窠臼。直到最近几年提出的高效课堂,让我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高效课堂提倡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理念我很为推崇。结合我近三年来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学习、培训和实践,现反思如下:
一、转变教学理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由传统的
第4篇:打造高效快乐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快乐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川省宣汉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王 专
今年年初,县教育局启动了“打造快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年活动。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校在构建高效快乐课堂中,勤于学习、科学实践、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取得了初始阶段的阶段性成果。
明确认识,统一思想——弹奏前奏曲
面对一项新的改革,教师中不愿参与者有之、消极等待者有之,抱着应付差事、走走过场的亦有之,怕吃苦、怕受累的更有之。这些现象都是人之常情。在教改实验初期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思想引领,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克服教师思想上的畏难情绪,激发教师的教改热情,鼓舞教师的教改勇气,是我们拉开教改序幕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
为此,我们做到逢会必讲教改,逢人必谈教改,采取会议渗透、宣讲;分年级组召开座谈会,领导深入年组与教师交流,召开动员大会等多管齐下的办法蓄势造势,引领教师明确“五点认识”:一是认识到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已经刻不容缓;二是认识到本次教改实验是目前我们所找到的落实课改理念的最为有效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
第5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雷小平
在现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传统课时大幅减少,但是各科教学内容却有无减之势。怎样在不占用学生时间的条件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得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采取哪些举措去打造高效的课堂从而提高质量呢?
一、立足学校实际,建章立制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
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办学理念。学校应首先成立了高效课堂的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组织。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科室、教导主任、各科教研组长以及部分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小组成员。各成员明确任务分工,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的指导与监管,为高效课堂创建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管理是夯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常规是成就高效课堂的“规”和“矩”,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突出了对课堂教学常规的管理。一是加强备课管理,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二是落实课
第6篇:2021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范文
2021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1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1
说到教学质量,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从个人来说,教学质量可以树立老师良好的个人形象;从群体而言,是打造学校品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学生先天素质,家庭影响,社会环境等。有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可以改变的因素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自身素质等。
我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提倡自主性学习,体现学生自主探索。以下是我得出的几点体会:
一、改变自我角色。
“教育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