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价值观的渗透论文

2023-02-14 08:08:4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价值观的渗透论文

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价值观的渗透论文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影响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因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主要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专业水平, 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影响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 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轻重有度。然而当前, 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 普遍有忽视价值观教育的倾向, 教师不会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欠缺责任感的行为也是不管不问, 只是关注学生最后的成绩。所以, 教师对于价值观教育的忽视, 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价值观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恶劣影响。

价值观念的培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积极有效的价值观念培养, 可以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内容探究与班级活动中勇于探索未知, 在出现问题与错误时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对自身行为及接触到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与理解,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而且, 有效的价值观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学科知识, 为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有效贡献, 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的帮助之下, 提高自己的社会价值感。

在教学中, 很多情感因素也会影响到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学习效果, 所以,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师也要自然的融入情感教育, 让学生有真切的情感体验。很多高中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都对物理充满着好奇与向往,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怀揣热情。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被复杂抽象的物理公式与原理所击退, 逐渐在课堂学习中减少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另外, 由于对物理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核, 给学生带来了更为严重的负担, 因此, 学生在学习欲望方面变得越来越低, 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的变化, 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增强他们对自我的`认同感, 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

二、从生态观念的角度, 促进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价值观的培养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虑, 学生是鲜活的学习主体。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主动接受知识, 并且分析知识的具体特点。对于每一位高中学生来说, 价值观的教育培养, 对于他们的现实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知识和能力后, 要在生活中应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社会比较, 揣摩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 从而提高学生对自身优势与劣势的评估准确度。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不断拓宽高中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渠道, 促进学生对于高中物理学知识的理解深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 过程与方法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这三维目标在培养学生功能上各有侧重, 且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互相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整合,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 价值观的教育, 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特点, 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 设计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的价值观教育, 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自身行为的觉察和理解, 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活动,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 使得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 严格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

三、将物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促进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渗透

在高中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能力, 所以, 在练习题的设计创编过程中, 教师可以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元素, 将这些生活化的元素与价值观教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提高学生对于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深度。题目的难度将直接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作用, 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把过难的物理问题“一次到位”地摆在学生面前, 这些问题不仅不可能“到位”, 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所以, 在编制习题的时候, 教师要完成这些教学目标, 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 道德素质的发展, 要让这些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让学生在实现了目标之后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促进学生认知态度能力的发展

价值观的教育培养, 首先源自于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 学生头脑中对于客观事物的评价, 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也反映出来学生对于万事万物的评价标准。所以, 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态度角度出发, 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水平。

在我国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 学生普遍存在物理难学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都缺乏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导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 产生了情感态度和认知思维方面的偏离, 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多畏难情绪,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自信。所以, 没有积极的物理学认知态度, 学生也很难对物理学习做到高效的吸收和实践。

综上所述, 高中物理的学科教学要加强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培养, 促进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芬, 王春征, 张亚茹.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8) .

[2]黎东波.论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2) .

第2篇: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论文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随着现代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高中物理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从教学思想、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从而有效地渗透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端正,养成学生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品质。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进一步指导高中物理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人文精神渗透;研究与实践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人文精神毫无关联,但是通过实际的分析以及对物理发展历史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物理学科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密切相关的。人文精神的渗透进一步提升了物理学科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一代代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家,例如张衡、爱因斯坦都具有浓厚的人文素养,只有将人文精神和学科发展相联系,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实用性,才能促进物理学科的发展能够切实为促进社会进步服务。同时,教师就如同学生的指路明灯,教学效果也是关乎学生长远发展的,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化。

1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

1.1实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人文精神:兴趣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人文精神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先导,学生学习兴趣与人文精神的调动关乎物理教学效果的好坏,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高中生还未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尚不发达,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相比初中较为复杂,知识体系庞大,难免存在知识抽象、知识晦涩难懂的问题,学生一味机械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而缺少对物理知识的反思及运用,使得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因此,教师不能一味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教授,也要适时地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向学生传递美好的精神品质。例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如,针对“凹透镜与凸透镜”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即首先配备一个凸透镜和温度计,而后带领学生到室外有阳光的地方,指导学生将凸透镜对准太阳光,使光线在凸透镜表面汇聚成为一点,此时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仔细观察温度的细微变化。通过此次物理实验,学生不仅较好的掌握了凸透镜及凹透镜各自的物理作用,实验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情境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也感悟到了实验的重要性,而实验的思维模式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1.2丰富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观念:丰富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举措,也是改革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物理学习的初始阶段,物理知识较为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较高,求知欲十分旺盛,学习效果较为理想。随着课程深度的加大及教学内容的增多,物理知识逐渐呈现出系统性、复杂性、理论性的特点,物理知识难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的物理学习遇到了瓶颈,物理教学工作很难较好的开展,物理教学收效甚微。造成此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物理教学方式的单一陈旧和物理教学环境的枯燥无味。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丰富创新教学方式,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增强物理课堂的人文气息,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换教学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引导者、服务者的角色并做好角色扮演工作,营造公平、自主、自由、大胆的物理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第二,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制定特色化的发展方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教学情况的反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物理学习难题,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及劣势,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因材施教,创新提问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养成尊重科学的思想观念。

1.3注重训练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人文精神的训练和强化是进行物理学习、改善物理学习现状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进行物理模型抽象、物理知识研究的基础性能力[2]。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往往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致于遏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创造自由活泼的学习与思考环境,不能将物理问题的解答模式单一化、固定化,而要善于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多维度、多方面、发散性的思考,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从而对物理知识获得全面、深刻的理解及掌握。此外,教师要注重对物理发展历史的反复讲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在深厚文化背景知识的保证下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以此强化训练效果,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物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养成学生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智慧。

1.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彰显物理学科的人文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改善物理学习效果、改革教学模式,使得物理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为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服务,彰显物理学科的现实性意义和人文价值。因此,要改变仅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物理教学模式,避免填鸭式的物理知识灌输,使得物理学习切实有效。物理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外出开展课外活动,深入大自然,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讲解,使学生对相应的物理知识获得更为直观、形象的理解;教师应多多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及物理发明创造,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此外,高中物理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讲解上,而要拓展教学视野,将教学内容运用于生产实践。

2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成为当今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及教师要从实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人文精神、丰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学观念、注重训练学生的人文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彰显物理学科的人文价值等方面出发,创造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将人文精神渗透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恒.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与实践[J].才智,2015,14:63.

[2]张友生.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4,10:253-254.

第3篇: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论文

摘要: 物理学科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随着现代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高中物理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从教学思想、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从而有效地渗透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端正,养成学生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品质。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进一步指导高中物理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人文精神渗透;研究与实践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人文精神毫无关联,但是通过实际的分析以及对物理发展历史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物理学科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密切相关的。人文精神的渗透进一步提升了物理学科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一代代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家,例如张衡、爱因斯坦都具有浓厚的人文素养,只有将人文精神和学科发展相联系,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实用性,才能促进物理学科的发展能够切实为促进社会进步服务。同时,教师就如同学生的指路明灯,教学效果也是关乎学生长远发展的,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高中物理教学中科普的渗透论文

一、渗透物理科普知识,明确物理教育目标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他们往往只局限于课本内容,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很难得到发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对课本知识有所了解,而不知道该怎样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理科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科普知识,明确物理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科普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万有引力与航天”时,教师应该在其中渗透相应的科普知识内容.因为这部分知识和科普相关,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在“万有引力”提出之前的被当时人们所接受的相关理论,如“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等.当然,其中还涉及“航天”的知识,教师可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科普.教师可以这样说:“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而这一梦想在现代的航天事业中得以实现.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从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开始,中国开始踏进国际航天领域.”教师对这一内容进行科普,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兴趣.由此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高中物理教学中科普的渗透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科普的渗透论文

一、渗透物理科普知识,明确物理教育目标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他们往往只局限于课本内容,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很难得到发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对课本知识有所了解,而不知道该怎样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理科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科普知识,明确物理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科普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万有引力与航天”时,教师应该在其中渗透相应的科普知识内容.因为这部分知识和科普相关,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在“万有引力”提出之前的被当时人们所接受的相关理论,如“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等.当然,其中还涉及“航天”的知识,教师可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科普.教师可以这样说:“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而这一梦想在现代的航天事业中得以实现.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从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开始,中国开始踏进国际航天领域.”教师对这一内容进行科普,可以提高学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新课程物理教学的构想

张渚高级中学——陆涛

新课程教育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做为一个老师首先要比对新旧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高中物理新课标对物理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高中物理新课标注重于“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课程整合”的理念、“教学民主”的理念,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经过一个学段的实践,我将自己对一些新课标的想法总结如下:

一、新的教材观

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材在编写时,知识结构紧凑,逻辑严密。以前教材知识体系的编排,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课本中要传授给学生的重点知识一目了然。教材重在围绕知识点的推理、验证。作为一个教师即使不熟悉教材,不熟悉学生,也可以照本宣科,把一节课上完;学生也只要把该记的知识点死记住,一堂课下来也多少有所收获。而新课标下的物理教材,它在编写上已改变了某些知识体系。教材中的有些概念、专用术语就象早产的婴儿,

未完,继续阅读 >

《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价值观的渗透论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价值观的渗透论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