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1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鲸,回忆作者说明鲸“非常大”这个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设疑激趣:我国清朝有一本著名的《康熙字典》,里面对鲸进行了这样的解释,请学生边读边想:你有什么疑问呢?
3、读课文第2~7自然段,找到“鲸不是鱼”的依据。
4、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读课文,从第2、5、7自然段中找依据。
二、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1、鲸是怎样进化的?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2、你发现鲸的进化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非常漫长。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自学3~7自然段,体会说明方法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第3~7自然段,提取重点内容填表。
种类进食呼吸睡觉生长
()鲸
()鲸
说明方法
(2)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小组同学交流体会。
2、汇报交流
(1)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填写表格
(2)师生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判断“须鲸吃虾和小鱼”对吗?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指名三位学生分别读须鲸、齿鲸、虎鲸吃食的句子,其他学生体会它们吃食有什么不同。
C、指名学生上黑板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请一小组的学生表演鲸是怎样睡觉的。
E、说说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语句。
3、自由读第3~7自然段,修改表格。
四、总结全文,读写结合1、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才使我们对鲸由陌生到有所了解。
2、读写结合:为了让鲸能被更多的人认识,以“鲸的自述”为题,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写鲸的某一方面特点,注意尝试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3、学生写文,教师巡视指导。
4、几种交流,互相评议。
板书设计:
形体特点大作比较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种类须鲸齿鲸列数字
9、鲸食物
生活习性呼吸举例子
睡觉
生长打比方
第2篇:《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1、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鲸,回忆作者说明鲸“非常大”这个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 设疑激趣:我国清朝有一本著名的《康熙字典》,里面对鲸进行了这样的解释,请学生边读边想:你有什么疑问呢?
3、 读课文第2~7自然段,找到“鲸不是鱼”的依据。
4、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读课文,从第2、5、7自然段中找依据。
二、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1、鲸是怎样进化的?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2、你发现鲸的进化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非常漫长。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自学3~7自然段,体会说明方法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第3~7自然段,提取重点内容填表。
种类 进食 呼吸 睡觉 生长
()鲸
()鲸
说明方法
(2)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小组同学交流体会。
2、汇报交流
(1)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填写表格
(2)师生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判断“须鲸吃虾和小鱼”对吗?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指名三位学生分别读须鲸、齿鲸、虎鲸吃食的句子,其他学生体会它们吃食有什么不同。
C、指名学生上黑板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请一小组的学生表演鲸是怎样睡觉的。
E、说说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语句。
3、自由读第3~7自然段,修改表格。
四、总结全文,读写结合
1、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才使我们对鲸由陌生到有所了解。
2、读写结合:为了让鲸能被更多的人认识,以“鲸的自述”为题,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写鲸的某一方面特点,注意尝试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3、学生写文,教师巡视指导。
4、几种交流,互相评议。
板书设计:
形体特点大作比较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种类须鲸齿鲸列数字
9、鲸食物
生活习性呼吸举例子
睡觉
生长打比方
第3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鲸,回忆作者说明鲸“非常大”这个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设疑激趣:我国清朝有一本著名的《康熙字典》,里面对鲸进行了这样的解释,请学生边读边想:你有什么疑问呢?
3、读课文第2~7自然段,找到“鲸不是鱼”的'依据。
4、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读课文,从第2、5、7自然段中找依据。
二、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1、鲸是怎样进化的?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2、你发现鲸的进化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非常漫长。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自学3~7自然段,体会说明方法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第3~7自然段,提取重点内容填表。
种类进食呼吸睡觉生长
()鲸
()鲸
说明方法
(2)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小组同学交流体会。
2、汇报交流
(1)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填写表格
(2)师生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判断“须鲸吃虾和小鱼”对吗?
第4篇:《鲸》第二课时
鲸(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
2、引导学生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3、认识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能够运用这些说明方
法介绍熟悉的事物。
4、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保护珍惜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2、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过程】
师:话说鲸去报名参加运动会,工作人员要求鲸做自我介绍,同学们还记得它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吗? 预设:体形,进化,种类,生活习性。
师:我们说这是一篇说明文,那作者肯定用到了一些说明方法,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发现了哪些说明方法,写在相对应的句子边上。
预设:“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这是一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字。
师:第一段中还有用到列数字这种方法的句子吗? 预设:“我国还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里也用到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