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年味的散文
第1篇:寻找年味散文
寻找年味散文
下午,静着心,翻阅一本书,忽然间,一缕食物的香味飘来,那味道好熟悉,分明是幼时,油炸肉圆子的味。扔了书,闭上眼,闻着那香味,馋了,真馋了,不知谁家巧妇,还会做肉圆子。又是一个年底,又到了炸肉圆子的时节了,心柔软着,感觉年味也在身边弥漫着。时光啊,请许我一叶记忆的小舟,牵着这香味的衣角,去寻找儿时的年味吧。
儿时,记忆中的年味,要从农历腊月,十七,十八掸尘拉开序幕。俗语说,七掸金,八掸银。老家的年俗,这两天要把家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来迎接新一年的福气,好运。掸尘那天,父亲穿上旧衣,戴着草帽,找来一根竹竿,绑上鸡毛掸子,开始掸里屋顶和屋角的灰尘。接着收拾,堂屋里农具,装农作物的麻袋,八仙桌前的香案上的杂物,前场后院枯枝烂叶,样样清理个遍。那时,感觉父亲的手,是一双神奇的手,经他手摸过的家具,农具,一会就变得干净整齐,姐姐,哥哥和我只负责把垃圾扔掉,擦擦家具,扫扫地。全家人忙来忙去,一个下午,屋里屋外就变得敞亮干净了。那年味,就在掸尘,忙碌的身影里漾开来了。
掸尘过后,某天父亲就会从街市上 拎回七、八斤肉回来。我们一见,那个高兴啊,父亲要剁肉,包肉圆子了,晚上就有肉圆子吃了。吃罢午饭,父亲就会在八仙桌上,摆开架式,一溜肉,盆,菜板,两把菜刀,那气势如摆乌龙阵一般。吆喝着母亲给他系好围裙,把家里的收音机打开,调到唱戏剧的台。父亲就开始切肉,剁肉了,父亲剁肉时,用两把菜刀,左右开弓,咚咚……地剁着,小小的我觉得父亲好神武,崇拜到不行。收音机里传出咿咿呀呀的唱戏声,父亲剁肉的咚咚声交织着,感觉那年味已在眼前了。肉剁好,还要加盐,生姜末,葱末,煮好的糯米,和在一起搅拌,做有糯米的肉圆子。接下来就是母亲和姐姐们用手搓肉圆子了。等到肉圆子都做好了,已夕阳西下。开始生火,在大锅里倒入菜籽油,开始炸肉圆子了。那时,母亲坐在灶下烧火,父亲站在锅前,总是先炸一锅让全家人尝尝。小小的厨房飘散着肉圆子的香味,年味也在农家小院里悄然弥漫着,那是幸福的味道。
年越来越近了,到了去集市买红纸,写对联的时候了。解放前,父亲念了两年的私塾,解放后又念到小学毕业,在那个年代,父亲已算是知识分子了,所以家里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记忆里,父亲总带着我去赶集,置办年货。一到集市,就感觉过年的气氛,那卖年画,卖红纸的摊位比比皆是,花花绿绿摆了一地,任人挑选。父亲总是先挑,写对联的红纸,要颜色鲜亮的那种红纸,总是看了几个摊位,才决定买,还要计算好买几张。接着挑一些年画,买毛笔,一瓶墨汁,当然也会买日用品,每次都是满载而归。父亲总喜欢在大年夜前一晚写对联,晚饭过后,父亲就会拿着红纸,放到八仙桌上,先酌量着,怎么裁,因一张红纸很大,裁好了够两扇门贴。麻烦的是堂屋主门对联的红纸,不但要裁成长长两条,还要叠方格字印,这样写的字就不会斜。父亲运筹帷幄,几下就把家里所有门红纸裁好。开始写对联了,父亲总是翻阅一些书,然后自己想想,结合一下,自己编一副主门对联,每一年对联都不一样。父亲写毛笔字的姿势煞是好看,字写出来,那叫一个龙飞凤舞,后来大了,才知道父亲的书法,为草书,而且是狂草级别的',那字经常受到别人的称赞。他每写一个字,我要帮忙把对联纸往前平拉,避免墨汁流动,防字迹模糊。幼小的我,一边牵着纸,一边看着父亲写对联,心里膜拜啊!是的,过年的年味,还有父亲写对联的墨香味。
第二天,大年三十了,母亲很早就把鸡炖在锅里,早上一起来,就闻到一股鸡汤的香味,啊,过年真好。父亲,总是跑来跑去,领着我们几个小孩,把家里的卫生,再清理一遍。之后,还洗脸,净手,带上我和哥哥,去偏僻的路口,给祖先烧纸钱,行跪拜礼。回来就该烧菜,准备年夜饭了。等菜烧得差不多,远处,近处,鞭炮已开始响起来了,是的,有的人家,已开始吃年夜饭了。这时父亲就会带着我,把家里的对联贴上去,新的年画也贴好,一下,屋里屋外,红红火火的别提多喜庆了。年夜饭当然吃得一团喜庆,最开心的,还是父母给压岁钱。年三十晚上一般睡不着觉,心里那个激动啊,因新衣服就摆在床头,我一会摸摸新衣服,一会摸摸口袋里的压岁钱,盼望着早点天亮。
正月初一,一大早,那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咚……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持续不停,到处飘散着鞭炮的硫磺味,觉得那味道真好闻,浓浓的年味,在此刻已被炫染到极致了。迫不及待地爬起来,穿好新衣服,装好压岁钱,开心地,跑到父母面前。父母见了总是夸赞我,新衣服穿得漂亮,心里那个美啊。顾不得吃早饭,早溜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挨家挨户拜年,讨糖果吃去了。
儿时的年味啊,在我心里尤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年年翻阅,年年温馨。感谢父母,让我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新年,让浓浓的年味永存心间……
第2篇:年关年味散文
年关年味散文
匆匆的又是一个年关了……
透过窗户,望着窗外走过的日子,匆匆的身影一次次地映入我的眼帘,亦一次次地让我陷入时光深深地吝惜之中,每每在这个时节,我都会写些文字来弥补这个时空的迷茫。因为在年关将至,所有一切都会成为记忆深深地搁浅在我们的生命里!
年关,是一年的结束,亦是来年的开始。年关就像是一座桥,将人们的昨日与今天联系在一起,在这段时间感悟,在这段时间期盼,在这段时间迷茫,在这段时间栖息,感悟走过的一段段的流程,迷茫未来的一个个日子,栖息一段段新的时光,一句话,在这年关,文字里印下昨日走过的深深痕迹,同样也种植下我们来年的新芽!
可能是这个缘故,我还是想写下今年年关的文字,来祭奠这份年关的心情。生活,当在某一日打开回首的大门时,也许这年关的文字还是一份沉沉的记忆,我希望如此。
年年年关年年写,岁岁年关岁岁情。在这年关时刻,我想起母亲给我们做过的新衣,想起与父亲在年关一起置办的年货的时光,想起与父母一起到镇上置办年货的时,冷飕飕的寒风,和父母那一双双温暖的手,想起我们穿梭在人群里的笑意和愁容!
一幕幕的场面,如今就像一个年华搁置在我的记忆里,让我怀想着,厮守着,让我独自在书写着一份年关的情怀……
如今,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那些年关的往事就成为了我笔下美好的记忆,可是,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父辈在年关的时候总是一脸的愁容,家里生活拮据,父母在大队里一年挣来的工分除了一家人的生活用度之外所剩无几,那有给子女们置办一件新衣新裤多余钱呀?现在想来,在那时却真的是为难我们的父母亲了,然,尽管如此,我的父母借上钱也要给我们买新衣服的,哪怕是一件最便宜的,用母亲的话说:新年必须给我们一份新幻想,是呀,为了省钱,每每到了年关,母亲在白天干活外,晚上就在油灯下给我们一家人纳鞋缝衣服,一针线,一段情,至今在我脑海里都时常显现……
走进年关,年味愈来愈近,街道上已经是热闹纷繁,乡下置办年货的人们,行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有的携着老人,有的携着孩子,有的独自徘徊,每每遇到这份情景,总会勾起我在年关的一份份心绪,这份心情如同是年味一样成为我这年关的记忆!
在年关,我喜欢走进商铺与市场,一是看,一是想。看看年关的人们在想什么,想想年关的人在看什么,不论是慨叹,还是惊叹,每一声,每一次都会收入我的文字,慢慢的,我就习惯了在年关里寻觅,寻觅一份年关的文字,寻觅一份年关的心情。
年关的文字是湿重,这是父辈们在年关给我的`记忆。现在想起那些从身边远走的年关时光,想起从时光中离去的亲人,心里总有一份说不出的酸楚!在那一刻,和多数人一样的我总期盼自己快快长大成人,至少能减轻父母身上的负担,给他们想要的一个生活,每每看到如此慷慨的我,父母总会是笑笑,或用母亲的话说:这就是生活!我不解母亲的意思,于一个苦涩年少的我来说,更不能理解这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因此我常常冥想于年关之中。
年关到了,年味浓了,年想近了,望着窗外,我想起搁浅在心中日子,那些久远的人们走进我的心怀,他们或许正走在春运的途中,他们或许正逗留在镇上的商店里,他们或许正和我一样沉浸在这长长的年味里……
每到年关,于一个外乡人来说,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句话:回家过年吗?
和一些瓢泼在外的人比较,我不算是一个游子,然而,这简单的一句话一样也成为了我在生活中的许多纠结之因。年关到了,我愿意和儿时的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相聚,愿意聆听他们与己无关的事情,愿意和他们通宵达旦的熬夜,因为和他们在一起心与心没有距离,人与人没有隔阂,一如他们所言,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当不见对方的时候总想打个电话,就是在电话里听到一句问候,一样也会兴奋不已,他们如此,我何尝不是这样?
每逢佳节倍思亲,年关愈近,年味愈浓,那思乡的心绪也在日益剧增着!
今天在忙碌之中写着一份关于年关的文字,期间早已种下了一份深深地怀乡之情。我不能忽略这份年关的文字,因为这份心绪支撑着,我愈来愈感受到这年关深深地眷顾!
天地有多少情相聚,亲情,友情,爱情,与乡情,一样聚集在年关之中,让我们身处其里不断的演绎、仰望与回首着!
2015.2.8
第3篇:家乡年味散文
家乡年味散文
春节、除夕、年夜饭、大年初一,诸如此类的词语听起来就让人心动。天空中已经隐隐约约地飘荡着年的气息,人们见面打招呼时都会不经意地问一句“过年回家不?”于是心里就铺开了一条回家过年的路,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与家人团聚,了却一段乡愁。不管坐车是何等艰难,地理位置是多么遥远,家都是融入游子血液的灵魂里。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过年总是与大雪如期而至。一场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洒,第二天一早开门,那白茫茫的雪光直刺眼晴。昔日的田野、山坡、道路、房屋全都淹没在这茫茫的大雪中了,到处是银装素裹,一个洁白的世界。伴随着孩子们在雪地里嬉闹的笑声,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鞭炮声……
村庄里开始弥漫着各种油炸小吃、点心的香味。男人们忙碌着置办年货;女人们则忙着打扫房屋的卫生、拆洗被褥;而孩子们手里也开始有了各色各样平时里难得见到的零食。于是,集市上就开始热闹起来。这个时候孩子们是最快乐的,早就象出笼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吵着家长要这要那,而家长们也总是在这个时候尽量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有些家长实在无法满足孩子的一些
第4篇:年味现代散文
年味现代散文
久居闹市,总感觉年味越来越淡。蓦然发现,城里到处挂着红灯笼。咿呀!又要过年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竞舞比对的鞭炮烟花,将会为新的一年叩开希望。
年味是一卷泛黄的刺绣、朴素的针脚,蜿蜒着儿时的快乐与童真。儿时的年味让人怀念,虽然那时候物质生活简单,但那个纯真岁月,却让我们一生都铭记、回忆和眷恋。
一进腊月门,浓浓的喜气与忙碌热闹非凡,红红的灯笼、春联和福字,陆续走进千家万户,装饰着来年新的希望。我和何贤辉、唐正平等同学发小,会乘交通车在鹿井下车,再步行跨过省界到十公里外的湖南汝城集龙买鞭炮,那时候集龙的鞭炮包装精致,炸响声更脆亮、更喜庆。
家人们开始忙碌各自的分工,爷爷和父亲把从山上砍下来的圆木,用斧头劈成一段一段的柴火,整齐地摆放在墙边,我也会帮着干;妹妹的活计主要是搞卫生;外婆把糯米煮熟后捞出沥干,然后叫上妈妈和隔壁的朱阿姨,把熟糯米抬到古亭老表家里的石舂上抖糍粑。我最喜欢吃外婆做的糍粑了,放一点红糖和芝麻,又粘又香甜的.,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味。
除夕夜,屋子里热气腾腾的。母亲包好饺
第5篇:忆往昔年味散文
忆往昔年味散文(精选8篇)由网友 “THE9-工藤新一”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忆往昔年味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忆往昔年味散文
忆往昔年味散文
每到年底,心中就会油然生出一种想家的味道。尽管平日里我从不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但我也会怀念那熟悉温情的年味。纵使异乡再灯火辉煌,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我十分清楚,异乡的路,不会是我最终的归属。我想,我是个任性倔强的孩子,偶尔会透露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并不是因为我傲慢无礼,只是我的性格不喜热闹。其实偶尔的独处,并不是坏事,它能让你去思考人生,让你去看清自己。
去年年底,母亲打来电话,问我回家不,我略带不耐烦的语气说道:“不回去。”然后随便敷衍了母亲几句,就匆忙把电话挂掉。现在想来,和母亲的每次通话都是短暂的,而且都是母亲打来,我几乎从不给人打电话。这应该是个坏习惯吧!外公外婆就对打不打电话很看重,母亲每次打电话的间隔时间很长,不是有什么重要事情,母亲是决绝不会打电话的,这也许就是母亲的省钱之道吧!外婆接不到母亲的电话,偶尔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