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愚公移山
第1篇: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愚公移山
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来源:]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来源:学+科+网]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虽我之死 ▲ ②一厝朔东 ▲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2分)
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A.河曲智叟亡以应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何以战?
1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对于这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 (2分)①即使 ②通“措”,放置。 18. (2分) D 19. (2分)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 20. (2分)能结合原文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第2篇:《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______,其妻______,甚至邻人之遗男也______;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______。(用原文填空)
3.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靠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2.杂然相许 献疑 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
3.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第3篇: 愚公移山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台州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固不可彻( ▲ )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
⑶何苦而不平( ▲ )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甚矣,汝之不惠!
20。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1。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3分)
答案:
18.⑴通,变通 ⑵穷尽 ⑶愁 ⑷通“无” 评分标准:每处1分,第⑷题直接写“无”,也不扣分,共4
第4篇:《愚公移山》等两则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等两则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①窃帝之息壤②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③杀鲧于羽郊④。鲧复⑤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注释】①鲧: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禹的父亲。②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③祝融:传说中的火神。④羽郊:羽山下的郊野。⑤复:肚子,现在写作“腹”。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汝之不惠: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