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春天美景的教学设计
第1篇:体会春天美景的教学设计
体会春天美景的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有着春天的图片、生字卡片、投影片、录音和磁带。[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
2.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春天的脚步是那样的轻,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才会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让我们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遮、触”是翘舌音,“遮”读一声:“嫩”韵母是en不un。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识字:躲(身+朵)触(角+虫)鹊(昔+鸟)符(竹+付)
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识字:遮、掩、探。
自编谜语识字:羞(歪尾巴羊骑着牛)
嫩(一束鲜花在中间,女孩反文两边坐)
4.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感知早春,体验发现的快乐。
(1)引导学生感受“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急切、向往、激动)。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从而了解初春的特点,体会“找”春天的快乐。
(3)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指导学生用富有童真童趣的声音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5)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2.指导书写“野、解”两个字。
(1)出示范字,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以及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学生交流时要注意的地方。
(3)老师范写,重点强调“野”的右半部分笔顺为“フマ予”,“解”的右半部分是“刀+牛”。
(4)学生练写两遍。
(5)选写的好的展示一下。
五、配乐朗读,深化发现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六、总结全文,倡导发现
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校园里,操场边,田野上,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春天的足迹,更会发现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妙!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美!
第2篇:教学设计体会
教学不基于课程标准,就像火车不在既定的轨道上行驶一样,不仅会迷失方向,而且容易拔高教学要求,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今天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与此是有很大关系的。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一个核心的要求,是要依据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以及学科教育的规律来实施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一、课程标准的特点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预期学习结果的规定。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学习内容、知识点的具体规定。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来开展学习活动。全国有不同版本的教材,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
第二,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所做出的规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教师在保证基本要求有效落实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第三,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教学顺序,它既赋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执行者,而应该和学生一样作为主体参与教育过程,课程的生成性成为可能。
之前的教学大纲,“刚性”的要求很鲜明,规定了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顺序及其要求。教师必须按照大纲规定的内容、顺序和课时进行教学,不能越雷池一步。换句话说,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限制了教师教什么,而且还限制了教师怎么教。
教学大纲的“刚性”要求,对教师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教师考虑较多的是“何时能完成教学内容”,而关于“如何完成教学内容”以及“完成的效果如何”却少有考虑;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更关注的是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依据教科书的内容安排教学,至于为何选择这些内容、如此安排教学顺序的原因,教师却缺少深入的思考;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比较关注教科书的内容细节以及教学时间的安排,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被隆重推出。
课程标准没有指出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点,也没有要求教学顺序,更没有给出具体的教学方法,有的只是教学建议。因此,基于标准的教学,一定不是一种标准化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第3篇:春天美景诗句
春天美景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不觉春风换柳条——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3.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
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6.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金门答苏秀才》
7.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赵嘏《喜张沨及第》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刘昚虚《阙题》
10.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钱起《春郊》
11.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丘为《题农父庐舍》
12.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送祁昂滴巴中》
13.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14.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16.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17.飞雪
第4篇:春天美景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天美景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天美景作文1
春天的景色最美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春天,大雁都会从南方飞回来,小草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面,桃树、苹果树都长出了嫩芽……
春天的田野是绿油油的。麦子长得碧绿碧绿的,一阵春风吹过,它们犹如一位位舞蹈家在翩翩起舞,那姿态真是优美极了。
春天来到小河边。鱼儿在水中欢快的游来游去,河边的柳枝吐出了翠绿的嫩芽,柳树倒映在水中,像一幅美丽的画。
春天来到公园里。公园里的花儿在嫩绿的草坪上竞相开放;有粉红的、金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花蝴蝶围着花儿团团转。
几只小鸟在茂密的树枝上,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捉迷藏,玩得真开心。两三个小朋友在温暖的阳光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聚精会神的看书。
春天真是美不胜收,我爱春天。
春天美景作文2
春风轻轻地向我们走来了,它像一位温柔的天使,牵着我们的双手,带着温暖和柔
第5篇:春天美景作文
春天美景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天美景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春天美景作文1
悄悄地,春姑娘来到了人间。
我们今天去船闸公园寻找春天。我们刚进门就看见树上有一只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好像在说“热烈欢迎新来的客人”。我们往右走,来到了紫藤花亭,我们在里面意外地发现了一株油菜花,它已悄悄地探出了它那害羞的脸。我们又看到了月季花,月季花是金黄色的,好像迷人的小姑娘穿着黄色的裙子在迎风起舞。
出了紫藤花亭,我们出发去广场那边,那里有几棵芭蕉树,一阵风吹来,芭蕉树上的芭蕉叶摆来摆去,如果有人站在他的面前,一定凉快极了。我们又去小湖那边,那儿,有人在爬假山,有人在放风筝,还有人在玩老鹰抓小鸡。那儿有柳树,一阵风吹来,柳树像一个小姑娘在随风飘动。我们爬上山,那上面有棵桃树还没有开花,只有花骨朵,像一个个粉红色的小灯笼。
我们又去下一个目的地,那儿有许多桃花,远远望去像粉红色的朝霞,真是美不
第6篇:春天的美景
春天的美景
春天的美景1
春姑娘静静地走来了。我们和老师一讫去觅找春天。
春天到来了万物复苏。天空变得很蓝,可能是天上有一位小敌人不警惕把蓝朱水滴了上往。
春姑娘为我们的学校绘没了一幅活力勃勃的画。
昨天,咱们跟老师到校园面探访春姑娘。我们散步在黄绿交织的草坪上,倾听着春地的声音。尔停下了足步抚摩着刚领芽的嫩绿的小草。绿油油的小草就地皆是似乎是春姑娘替大地编织的地毯。我细心地察看,发明地上还有枯黄的小草。我想:这些黄色的小草必定还在睡梦中,大略春姑娘还没去得及把它们唤醒吧。我又走了多少步,趴到了花坛上,仔细望着花儿。我看着看着,即和花儿聊伏天来。花儿对我说:“呀!这不是杨婉莹吗?你怎么来了呀?来瞅我是吗?”我答:“你怎么认识我呀?我可不意识你啊!”“我的妈妈———春姑娘带我来的时候就把你先容给我了。”“本来如斯啊!怪不得你认识我啊。”“嗯”“恶了”我说:“再睹了,下次再来看你!”
我先后看了松树、柏树、杨树它们都穿上了春姑娘为它们织的绿衣。我把本人的.实口话齐告知了它们。
啊,我找到了春天。
春天美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