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茂陵博物馆作文400字
第1篇:参观茂陵博物馆作文400字
参观茂陵博物馆作文400字
8月5日早上,6:00整,我和爸爸、妈妈、姥姥、妹妹、舅舅、舅妈一起去茂陵博物馆,茂陵在咸阳市,那个时候非常热。
茂陵是汉武帝死后埋葬他的地方。在茂陵博物馆里,我看到了马踏匈奴,是石头做的。还有一只大金马,据说是汉武帝骑过的天马。还有陶制排水管,陶制排水管一节一节的,真好看!茂陵博物馆里,还有三窝神石和去病石,三窝神石就是把三枚硬币投进洞里,许一个愿,就可以实现。去病石就是一块大石头,上面有几个脚印,据说是汉武帝踩过的,走到去病石上,踩一下汉武帝的.脚印,再踩一下“石”这个字,鞠三个躬,就可以把平安和健康带来。
我还见到了石人,我感觉他很生气。我还见到了一把弓,有可能是后羿的弓箭哦!博物馆里还有一个鼎,是三个腿的。我还看见了很多钱,一元、伍角、五十元、十元、壹佰元。门口的池塘里许多鱼在池塘里游,我们就买了很多鱼食给鱼喂,喂完了后,我们就回家了。本来要在外面吃,外面太热了,姥姥说:“这会吃饭人太多了,外面吃要等呢。”我们就回家吃了,姥姥做了西红柿鸡蛋面,可好吃了,吃完了以后,我和妹妹玩了一会儿,我们就回家了。
第2篇:茂陵博物馆简介
茂 陵 博 物 馆 介 绍
茂陵博物馆位于咸阳与兴平市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40公里,是融文物、古建、园林于一体的著名旅游观光胜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汉文化经典景区,中国最大的汉代大型石雕艺术博物馆。
多年来,在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王志傑馆长的正确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服务游客,完善自我”的茂陵卧牛精神,开拓创新,求实进取,使博物馆迅猛扩大,由原来仅有占地5.4亩、文物20件(石雕16件、瓦当4件)的小小文管所,发展为占地534.09亩,馆藏文物5000多件(其中国宝14件)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文博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旅游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国家和省(部)市各级荣誉243项。
第3篇:茂陵博物馆(教师随笔)
茂陵博物馆(教师随笔)(共15篇)由网友 “伊咦”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茂陵博物馆(教师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茂陵博物馆(教师随笔)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地属汉槐里县茂乡,今兴平市南位乡。历经多年,茂陵仅仅剩下陵丘,其他荡然无存;而霍去病墓前,却有国宝巨石群雕。故茂陵博物馆,未设在茂陵内,而建在霍去病墓前。它馆藏丰富,驰名中外,是融茂陵、霍墓、石雕为一体的西汉断代史博物展馆;它环境优美,景观迷人,是集园林、古建、文物于一身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穿过透花门,就进入茂陵博物馆。向前观看,广场宽大,景色宜人,好似江南园林:中间是宽阔大道,地上是光亮青石;道旁是长方花园,园中是绿树花草。大道尽头是朱雀门,朱雀门后是假山琳池;苍翠小山是霍去病墓,小山顶端是览胜亭。越过铁栏门,便进入院落:仿汉建筑,左右对称,古朴恢宏;正面三间,两侧半亭,三合半院。西侧是武帝陵派出所,东侧是编钟古乐厅。转身向东,边走边赏:鱼戏玉楼,喷泉四射;虹飞画栋,钟吟汉韵。走到
第4篇:茂陵博物馆(教师随笔)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地属汉槐里县茂乡,今兴平市南位乡。历经2000多年,茂陵仅仅剩下陵丘,其他荡然无存;而霍去病墓前,却有国宝巨石群雕。故茂陵博物馆,未设在茂陵内,而建在霍去病墓前。它馆藏丰富,驰名中外,是融茂陵、霍墓、石雕为一体的西汉断代史博物展馆;它环境优美,景观迷人,是集园林、古建、文物于一身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穿过透花门,就进入茂陵博物馆。向前观看,广场宽大,景色宜人,好似江南园林:中间是宽阔大道,地上是光亮青石;道旁是长方花园,园中是绿树花草。大道尽头是朱雀门,朱雀门后是假山琳池;苍翠小山是霍去病墓,小山顶端是览胜亭。越过铁栏门,便进入院落:仿汉建筑,左右对称,古朴恢宏;正面三间,两侧半亭,三合半院。西侧是武帝陵派出所,东侧是编钟古乐厅。转身向东,边走边赏:鱼戏玉楼,喷泉四射;虹飞画栋,钟吟汉韵。走到厅前,正门柱上,挂有对联:古汉仙姿,玉笛弄残波底月;乐宫国色,紫箫吹皱水中云。回到大道,抬眼朱雀门,门额为“茂陵博物馆”。大门两侧,有两副对联:烜赫武功
第5篇:09.25茂陵博物馆消防演练通讯稿
2011年9月25日早晨7时,茂陵博物馆组织了一次消防应急实战演练。整个演练分为理论学习、实战操作两个部分,培训及整个演练历时2个小时,全馆80员余名干部、职工参加。
茂陵博物馆是我市唯一两个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接待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特别是在今年世园会的推动下,游客更是蜂拥而至。为了保障博物馆文物、财产及游客的人身安全,茂陵博物馆始终牢记“人在文物在,人与文物共存亡”的安全誓言,坚持每月19日文物安全警钟日活动。在国庆旅游黄金周即将到来之际,组织了本次消防消练,并做了充分的准备,成立了临时现场指挥部,王志杰馆长亲自指挥专业抢险组、疏散解法组与后勤保障组协同作战,演练过程中共使用4公斤ABC类手提式灭火器34只。
本次消防演练,从火情发生到疏散解救、扑灭火源共历时20分钟,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火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安全,避免了财产损失,实现了“科学、安全、有序、快速”应对火灾事故的目标,提高了全馆干部、职工“人人能防火,遇火能扑救”的应急能力,练就了一支来
第6篇:茂陵导游词
陕西咸阳茂陵导游词
【茂陵博物馆】
茂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与兴平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位于霍去病墓前,是一座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
茂陵博物馆是融文物、古建、园林为一体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为全国最早的西汉历史文物与陵墓现场保护管理机构。馆藏文物数量多、品位高,展品绚丽多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艺术结晶。
四十多年来,茂陵博物馆从原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扩大到121486平方米,建筑面积由原来的200平方米发展到15805平方米,馆藏文物由原来的20件增加到4100余件,国宝级14件。其中石刻伏虎、出土文物鎏金马、玉雕铺首、四神空心砖、陶水管等多次到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摩纳哥、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轰动。
博物馆园林景色宜人,仿汉建筑群林立,亭台楼阁,碧波荡漾,苍松翠柏,芬芳馥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已形成融文物、古建、园林于一体的著名旅游观光胜地。游览内容丰富,“戏观茂陵一绝、琳池鱼追游人”,千年编钟展演,聆听悦
第7篇:《茂陵》赏析
《茂陵》赏析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茂陵》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茂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注释
①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在长安西。诗以汉武帝指唐武宗,因二人在武功、畋猎、求仙、好色等方面均有相似处。作于会昌六年八月武宗葬端陵之后。
②蒲梢:良马名。《史记·乐书》载,汉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名蒲梢,作歌曰:“天马来兮从西极。”
③苜蓿:豆科植物。据《史记·大宛列传》,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博物志》谓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桃。
④凤觜:传说仙人煮凤喙及麟角作胶,名为续弦胶,见《十洲记》。又传武帝时西国王使臣献此胶。帝至华林苑射虎,弦断,使者用口濡胶以续弦。含凤觜,指用嘴含胶将其濡湿融化。含,全诗校:“一作衔。”此句讽其好游猎。
⑤属车:皇帝侍从的车。鸡翘:皇帝出行,
第8篇:游茂陵作文
游茂陵作文
自从我看了电视剧《汉武大帝》以后,剧中的英雄人物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汉武帝刘彻和大将军霍去病、卫青等到,同时对汉代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国庆节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茂陵。
我们先参观了汉武帝陵,他的陵墓气势雄伟,高大壮观。登上墓顶,在不远处也有几座略小的陵墓,它们分别座落在汉武帝陵周围的不同方位,分别是李夫人、金日蝉、卫青、霍去病的`陵墓。
下了汉武帝的陵墓,来到了茂陵博物馆,首先我们看到了西汉的大型石刻群,造型逼真,尤其是“马踏匈奴”那座石雕,然后我们随讲解员了解了西汉的出土文物,主要有器皿、钱币、刑具、武器等等到,最后参观了一组蜡像群,讲解员栩栩如生地讲解,好像把我带到了那个年代。
我惊叹西汉时期的历史文化,更为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称奇,它们就像一座宝库,展示着我国历史以及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他们所创造的绚烂多姿的文化。
第9篇: 参观博物馆作文400字
参观博物馆作文400字
早就仰慕矗立于太湖广场对面的无锡标志性建筑物——博物馆了。今天上午我约了几个好友前去一睹它的风采。
来到博物院北门入口,只见它为一字长蛇阵排开,金碧辉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走进博物院,我们来到二楼徐悲鸿艺术展馆,这个展馆共展出了徐悲鸿精心创作的`国画、油画、素描30幅。大厅中间,有一幅立马图。那匹形体健壮的大马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仿佛我一声令下,它就会疾驰而去。看着这些惟妙惟肖的画,我想起了《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不禁肃然起敬,心想:徐爷爷画得那么好,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那!
离开了艺术展馆,我们又来到了书画厅。
厅内摆放着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画。瞧!这张《黄鹤楼》多么形象,多么逼真!看着,看着我仿佛来到了唐代,与大诗人王维、李白、孟浩然一起登上黄鹤楼吟诗作对,畅谈理想。再看这幅字联,下笔多么苍劲有力,一横、一竖都为极品,真所谓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啊!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许多展厅,我们无不为这些大书法家、大画家高超的技艺所折服。这不由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没有付出,哪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