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第1篇:《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公再拜曰 两次 (2)民不与也 赞许,亲附
(3)君之国事将日非矣 一天天地 (4)贤之则顺而有福 认为……贤能
2.选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3分)
A.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B.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何乃若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暗莫甚焉 盘盘焉,囷囷焉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其材可将五百乘。
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重点字词:将、乘)
(2)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卫侯说出的计划未必是正确的,但是大臣附和的声音好像是一张口说出来的`。(重点字词:言、是、和)
4.文中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事是而臧之 / 犹却众谋 / 况和非以长恶乎!
5.概述子思劝谏卫侯的主要观点。(3分)
①用人要取长弃短;②君臣不要自以为是,要明辨是非,不可随声附和。
第2篇:《子思荐苟变》阅读答案
《子思荐苟变》阅读答案
子思荐苟变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擅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30.《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_史书,请另外写出一部同一体例的史书_________(1分)
3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其才可将五百乘 (2) 故弗用也
32.选文中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 ,现在爪牙一般比喻 。(2分)
33.子思在文中重要的用才观点是 。(1分)
参考答案:
30. 编年体 春秋、左传
31. 古代马车的单位名称。一车四马为一乘 任用
32.得力帮手,猛将、 为坏人效力的.人,他们的党羽,帮凶。
33.不能因为小小的错误而埋没人才,必须懂得扬长避短的道理。
第3篇:于园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于园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于园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卧房槛外 槛__________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 蛳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富人于五所园也 园_____________
坐其中,颓然碧窈 颓然___________
主人处处款之 之_____________
以幽阴深邃奇 以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篇:《鲁侯养鸟》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鲁侯养鸟》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①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②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外篇·至乐》)
注:①御,迎接。②《九韶》,传说是舜的乐曲。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昔者海鸟止( )于鲁郊 ②奏《九韶》以为( )乐
2.翻译下面句子。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①栖息。 ②把……作为
2. (鲁侯)这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
3.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可主页臆断,千篇一律。
【译文】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演奏古时的音乐《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具备的太牢给它吃。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鲁侯)这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
第5篇:子思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子思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昔者夫子②之文章,非有意于为文,是以未尝立论也.所可得而言者,唯其归于至当,斯以为圣人而已矣。
夫子之道,可由而不可知,可言而不可议.此其不争为区区之论,以开是非之端,是以独得不废,以与天下后世为仁义礼乐之主。夫子既没,诸子之欲为书以传于后世者,其意皆存乎为文,汲汲乎惟恐其汩没而莫吾知也,是故皆喜立论。论立而争起。自孟子之后,至于荀卿、扬雄,皆务为相攻之说,其余不足数者纷纭于天下。
嗟夫,夫子之道,不幸而有老聃、庄周、杨朱、墨翟、田骈、慎到、申不害、韩非之徒,各持其私说以攻乎其外,天下方将惑之,而未知其所适从。奈何其弟子门人,又内自相攻而不决。千载之后,学者愈众,而夫子之道益晦而不明者,由此之故欤?
昔三子之争,起于孟子。孟子曰:“人之性善。”是以荀子曰:“人之性恶。”而扬子又曰:“人之性,善恶混。”孟子既已据其善,是故荀子不得不出于恶。人之性有善恶而已,二子既已据之,是以扬子亦不得不出于善恶混也。为论不求其精,而务以为异于人,则纷纷之说,未可以知其所止。
且夫夫子未尝言性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