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研总结

2023-03-07 07:03:40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物理教研总结

大胆尝试,提升自我(发言稿)

------2011----2012物理学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一、我们的学科组:

我们学科组有五位敬业爱岗、团结协作、追求进步的成员。他们是: 杨红山老师,一位任劳任怨,做事认真负责,敢于挑战自我;叶长青老师,思维严谨,敢于创新;倪启燕老师,专业基本功扎实,特别擅长实验教学;饶伞心老师,待人宽容诚恳,做事认真执着,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徐俊老师,站得高看得远,总是走在课改的前沿,用新的理念引领我们。正因为我组成员各有优势,所以教研活动开展起来,很和谐,也很有成效。

二、我们的工作:

本学期随着高效课堂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我校361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铺开,我们物理学科组的教研工作也在与时俱进,一学期来,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为主线,利用教研为载体,交流困惑,分享收获,提升自我。学科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研:

(一)、业务学习。

开学初,我们组各位教师在学科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本学科教学任务和各年级的教学进度、要求;学习导学案的编写;学习361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同时组织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二)、集体备课。

(1)、研究教学目的和要求,研究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考点;研究作业、练习、实验、考试以及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

(2)研究导学案的编写,研讨编写导学案时相关的学习活动、预设提问等。

(3)、研讨公开课、赛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和方法。

(4)、研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后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及学生学习方法的交流。

(三)、课题研究。

根据我校361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展示质量,我们组作了如下的问题研究:

1、如何编制质量较高的导学案?

2、导学案在课堂上如何顺利实施?

3、361课堂教学模式的几个环节怎样去实施?

4、实验教学如何突破?

5、如何上好复习课?

(四)、经验交流。

通过一学期导学案试用,我们尝到了改革的成果,同时也有教改中的迷茫,为此我们组特地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后的收获与反思》的交流发言。通过交流我们彼此在感悟中收获:如杨红山老师提出,出示目标时要明确具体,让学生的导学更具有方向性;饶伞心老师强调二次备课的重要性,提出要关注学生自主

学习时的困难和疑惑,及时指导和进行二次备课,以突破重点难点;叶长青老师将习题教学与实验教学相整合,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倪启燕老师感悟出:实验设计导入的重要性,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徐俊老师提出新课堂各环节落实要根据课堂需要有所侧重,老师的适时点拨很关键。我们交流困惑,分享收获,彼此提高。

(五)、课内比教学活动。

在三轮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们组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充分展示我校的课改成果,为外校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我们的收获:

1、对导学案的编写我们已经形成了明确的框架和思路:导学案一般由课题和课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内容、学法指导、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等九个环节组成。认识了导学案编写的一些误区:如(1)导学案编制习题化。即在设计“导学案”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道道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结果就成了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2)用“教学目标”充当“学习目标”。把教参上或其它资料上的“教学目标”照搬到导学案上来充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

2、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我们组的各位成员对我校的361课堂

教学模式流程有了较深的领悟,初步形成了我们的课堂模式,具体是:

(一)、出示目标,明确内容。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根据自学指导提纲明确自学的范围及内容;依据“导学提要”或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让学生明确通过自学应完成哪些任务,达到什么要求。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小组交流,实现小组内互动。对疑难问题或有价值的问题,做好记载,即为课堂的生成问题。

(三)、合作探究,交流释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情的分析,把具有探索价值的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成探究题组或探究实验。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程度。

(四)、知识整理,训练巩固。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训练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巩固训练或变式训练,确保完成目标。内容可包括填

空、选择、简答等,即交流探究过的问题,检查学习目标完成情况。

(五)、挑战自我,拓展提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拓展作业,实现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链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六)、学习小结,整体把握。

3、通过教研工作的推进,进一步推动了课堂改革,如今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物理课堂的变化,基本上呈现了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差生也没有被边缘化。

四、我们的反思:

在彼此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也深感自己课堂的不足和问题。如

1、课堂展示交流环节,学生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展示上,即把预习过的内

容进行翻版,缺乏自己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2、课堂出现学生的“满堂灌”代替了老师的“满堂灌”;

3、安排学生自学时,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 “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仅效率低,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缺陷和漏洞;

4、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缺乏有序的组织,出现组内学生讨论无序、随口乱说,都急于先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混乱的场面,影响学习效率。

这些现象正让我们困惑,也是我们备课组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走在课改的路上,也许我们步履蹒跚,甚至显得很幼稚,但我们充满激情,充满了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大胆尝试,提升自我,我相信凭着我们的执着,我们一定会有收获。

第2篇:物理教研总结

高一(4)部第一学期物理教研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学校教研室的带领下,本组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较好地完成本学期的物理教学教研计划。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进一步转变教研观念,学习理解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核心组的作用,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保证,充分发挥教研、指导、服务职能,较好地完成本年度的各项工作。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学之初,全组教师共同制订了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使得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并取得圆满完成。

(1)确定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制定教研工作常规

为了使教研工作步入正确的轨道,确立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有机结合,以研究为指导、培训为途径,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研究上组织高一教师学习新课标,学习并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指导上,深入学校、开展听课教研活动,组积本组教师参加各类不同层次的观摩课、研究课等;在教师培训上,积极带领进行座谈、研讨、交流。

(2)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活动

继义务教育课改全面实施,我校高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我们及时将教研工作重心调整到学习新课准,研究新教材,投身到课改的方向上。

为引导教师深入了解学习《物理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理念。组织本组教师围绕新课标和新教材,深入开展对教材、课型与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变革、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施新课程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引导老师提高对课程改革必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建立信心。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的特点,结合本年级物理教学实际,围绕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相关问题,发动组织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研究。

二、认真组织好本学期的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坚持每周四上午集体备课,做到:周周有内容,次次有收获。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时间进行统一进度,安排课件制作的任务,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教学中得到的经验,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智慧,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从实际出发,降低教学难度。由于这届高一学生生源程度,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尽管本学期课程紧,任务重,我们本着让学生听懂学会的原则,适当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只要学生听不懂的,我们就讲,例如学生不会受力分析,我们就多训练;在降低课堂难度的同时,我们也降低了我们所选用的教辅资料的难度。

四、认真抓好业务学习,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根据学校教研室工作安排,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发展学生全面的素质为目标,以深入细致地落实教学常规,加强教学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手段,以更新和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为核心,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备课组老师认真落实教务处工作安排,努力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建科学、高效、和谐、民主、人文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备课组内举办观摩课,课后认真讨论,以创新意识为中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努力开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质课,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从身边做起,从实际做起,让全体老师真切地去感受到课改就在眼前,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并初见成效。配合我校教务处开展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我们高一物理组也进行了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探索,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移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定位上来,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特别是听完几位老师的公开课后,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并把这种教学方式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我们还尝试了分层次教学、学生自我探究学习等一些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引入,既丰富学生的课堂,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六、按时按量完成常规工作。在本学期中,备课组始终坚持做到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完成学校教务处安排的日常工作任务;同时积极配合各任课班级的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让本学科拖学生后腿。

七、努力方向。强化对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有关资料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强化备课组内的教研、讨论气氛,通过讨论、交流,使备课组成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八、存在问题。通过考试,高一总体成绩比较理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较少,学生分析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总之,一学年来我们高一物理备课组的每位老师都在竭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高一(4)部教研组

第3篇:物理教研总结

2015—2016下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总结·反思·构想——奏出物理教研组强音

蓦然回首,2015学年下学期进行教研工作即将结束,我们物理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按照教务处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围绕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研组工作,在物理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物理教研组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更凝聚着全体物理组人的心血和汗水。盘点成绩,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物理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实践者,教研组在本学期针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出台,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课题研究的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山东名校的高效课堂,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据课程改革新理念,以研促改,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生本教育为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力推进“适宜和谐、自主探究”的课堂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物理教研总结

物理教研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教研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理教研总结1

11月20日9:50,秦淮中学物理组教研活动在“物理实验室(一)“举行。活动的形式为“微讲座”形式和座谈会形式。活动的目的就是:为教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看法、教学技巧、专业成就的平台。让每一位老师都有成为阐述观点、介绍经验的机会。

首先,由本组的郭洁老师向与会者谈了关于“有善用脑”的学习和实践方法、过程,也谈了由此中的切身感受。郭洁老师提到:“许多老师认为,‘有用脑’是花架子!其实,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误解往是因为不了解造成的。有善用脑它却实存在其科学依据,但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才能产生牢固的效果,它立足于人的终身发展,结合于人类的认知发展规律……短期来看或从应试的角度来看,也许不能有立杆见影的效果……”.郭洁的阐述,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物理教研总结(推荐)

2017—2018第一学期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年一学期以来,初中物理教研组在学校的领导下,经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研组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顾

1、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组内老师互相听课。每位老师都上好一节研讨课。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教研组各位老师认真坚持作业全批全改,按时按要求开足了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开展了组内集体备

未完,继续阅读 >

《物理教研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物理教研总结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