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冬韵散文
第1篇:泉城冬韵散文
泉城冬韵散文
北国之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心仪中的冬日。今年冬天因儿子一家在济南所以没南下温暖的海滨女儿处过冬而北上泉城,正好领略一下这北国之冬。
泉城不如关外哈尔滨等城市那么寒冷,但室外气温也常常零下十几度,室内因有暖气而温暖如春。
我和妻夏天因从上海世博会转道青岛崂山也去过泉城,夏日泉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满城皆绿杨柳飘絮。趵突泉泉水突突上涌,晶莹透澈,水凉可饮。游人如织赞叹不已,这天下第一泉真是名符其实啊!而这冬日的第一泉因地下水不丰富而只在泉池中一圈圈地翻冒着水泡,池面飘浮着飘渺的水雾,看似暖融融而池畔的坡石上结着厚厚的冰,太湖石上倒挂着粗粗的冰柱。游人三三两两漫步在冬日温柔的阳光下,生命像未上满发条的时钟而节奏放慢。然而随着不知寒冷的小孙孙和他那活泼的小伙伴在园中追逐嬉戏,稚嫩的银铃般的欢声笑语而又显现出活力来。
这儿的冬和家乡不一样,家乡的冬常常彤云深锁雾霭迷漫,阴冷潮湿,冷得你浑身水湿湿的感觉。可泉城冬天干冷干冷,常常天空湛蓝,冷得个干净利落。手触处静电啪啪。从温暖的室内走出室外,厚厚的防寒服保藏着室内的余温,真的还神清气爽不觉怎么寒冷。正因如此无北方过冬经验的.我被严寒冻伤了脸部,冻的像个紫茄子。这才让我初尝了北国寒冬的厉害。
泉城济南处处有泉流,泉源由条条小溪汇入绕城的护城河。冬日里的护城河汩汩清流,明澈见底,河中的游鱼、随泉流轻轻摆动的水底绿色水生植物,在这波光粼粼中更是相映成趣。在北方这不被冰封的小河唯有这泉城啊!河面上水雾涟涟,泉流在途经船闸提升坝时,才从四、五米高的坝上倾泻而下,清泉溅起珍珠般的水花,发出哗哗声响。这虽然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但也别有风情,别有韵律。这有形有声的景观告诉人们泉城那深遂的文化渊源。泉流将游人引向那古老的泉城明珠——大明湖。
大明湖北魏时称历水陂,唐人称莲子湖。宋称四望湖,直到金代才始称大明湖。湖中有兰岛、北洋、历下等六个岛屿,泽畔有古迹景观十多处。清乾隆御书匾额、诗碑,历下亭亭柱上何绍基手书的杜甫诗句楹联:“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更是泉城人引以为傲的赞美佳句。
冬日的大明湖已不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了。荷花无存只剩下枯败的荷梗和残破的枯叶,垂柳叶无影,垂枝却披上晶莹的冰花。湖坡岸冰凌处处,只有湖水平静如镜还未冰封,可能湖底有泉源输送地下热能。远处的千佛山白雪皑皑,映照着朝阳熠熠生辉。这环湖的街肆与湖光山色相映恰便是“湖静佛山观街景”。
泉城还有一道风景线,那就是勿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人们都排着队在泉眼汲取泉水。尤其解放阁下的“黑虎泉”汲水人更多,有步行来的,有开车来的,热热闹闹、满载而归。此情此景我暗自吟哦:“老少共汲虎泉水,煮茗倍觉汤色清。”
在大明湖公园有副楹联:“春水船如天上走,秋水人在画中行”。而今虽身处严冬,读此联不觉深感被这泉水拥抱的济南,被这清冽的甘泉哺育的古老文明之城。她是山东半岛的一座明珠之城。泉城北有苍茫奔腾的母亲河黄河,南有桓绵青翠的岱宗余脉千佛山,城中则到处有绿地、公园、古迹、名胜。柳色青青,翠竹丛丛,感叹斯城:“北渚横苍色,南山印翠痕。”“引水纳天色,种竹引秋声”。处处有景观,处处有文脉,让你难以忘怀啊!
泉城是泉流之城,这千流之泉盈育了齐鲁文化,人文景观无处不是。李白寓居东鲁赞叹“日落沙明天例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而辛弃疾、李清照更是在泉城留下多处遗迹。历上院、趵突泉、观澜亭、铁公祠、古戏楼、关帝庙……诸不甚举。清代一个感人的老残游记更是把泉城的山山水水,民风民俗历历在目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还有现代文化巨匠老舍先生的故居仍保留在大明湖畔。书画大师李苦蝉的展厅、英雄山下的文化街。“书香墨香纸笔香,齐鲁文化人尽享。字画街头供君品,金石遗风源流长。”真不愧孔孟齐鲁地,天下唯此城。
这难忘的泉城之冬更是常忆与妻冒着零下十一度的寒冷,携手攀登上了海拔近千米的千佛山。登上千佛之巅“一览众山小”。在那庄严的大佛前我和妻“寄兴超然物外,承天得化心中”。默默祈祷:国家昌盛,家家平安。泉城明
珠,永放异彩。
第2篇:冬韵悠长散文
冬韵悠长散文
时令过了冬至就已进入隆冬。数九寒天雪纷纷,这只是人们的企盼和一厢情愿,老天爷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更多的是人们无尽的期盼和深深的叹息。雪的影子渺无踪迹,寒潮倒是捷足先登。
独立山巅,极目远眺,北风劲吹,寒潮滚滚,燕山如海,冬日寒晖,林涛怒吼,峡谷传来一阵接一阵令人胆颤的嘶鸣,犹如万马奔腾在山峦之上呼啸而过,让人心惊彻骨,不寒而栗。
寒风,寒潮,寒光,寒气逼人。一个寒字成了冬天的主宰,两个字的寒潮凝成了冬天的主流,那么寒冷就成了冬天的代名词,高天滚滚寒流急就是冬天的光辉形象。
寒潮在寒风的裹挟下狂妄肆虐,狼狈为奸,冷酷无情的横扫天地人间,所掠之处万物肃杀,滴水成冰,天寒地冻,锥心砭骨。
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我的思绪和情感随着寒风的撕裂和寒潮的威逼,似乎都被冻僵了,惟有一颗心脏还在剧烈的跳动着,那血管里奔腾的血液还在汹涌奔流着。还好,不管风寒冰彻,我还是一个活脱脱的人,一个行走在冬天这个季节里的人,一个能用心悟能用大脑思考的人。
人是什么?人是世界上唯一能用大脑思维能用双手劳动的高级动物。人是这个能旋转的星球上的万物之灵。那么,我就想,人,人们,智慧的人们,在对待一年四季这个时令上为什么也有偏见和偏心呢?春天,人们热情讴歌春天,从古至今,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夏天,人们盛情赞美夏天,激情火热,连篇累牍,若繁星璀璨。秋天,人们纵情歌颂秋天,天高云谈,秋风萧瑟,万山红遍,秋水长天。讴歌、赞美、歌颂冬天的诗词歌赋鸿篇巨制有吗?有,回答是十分肯定的。相比较而言之,少,甚少,不是吗?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中华上下五千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新中国的领袖毛主席,英明伟大,高瞻远瞩,他集讴歌、赞美和歌颂于一身,在八十年前就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北国冬天巍巍壮观气势磅礴的锦绣画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纵横千万里,冰清玉洁,雪花飘飞,翩翩而舞,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心驰神往。山川,黄河,黄土高原,万里长城,他们都在领袖的诗词里赋予了高大动人的形象。山似银蛇在北国大地上尽情狂舞,高原犹如蜡像在潇洒驰奔,滔滔黄河瞬间就失去了以往的奔腾形象,悄然寂静,素美可亲。冬天的红日高悬在蓝天之上,播撒下灿灿的金辉,素裹下的北国冬天俏丽多姿,妩媚动人。毛主席擎巨笔讴歌了冬天,赞美了北国风光,歌颂了红妆素裹下的锦绣江山。一句“江山如此多骄”就是最形象的歌颂北国冬天的点睛之笔。
我是一个凡人,一个极普通的人,对毛主席的诗词也只能是一点点表面的粗浅的认识和理解,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早就被历史证明了,无需我再赘述。我只是在这个冬天,在冬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缅怀一下我们的领袖毛主席。
回到现实中,隆冬正在进行时。说实在的,讴歌冬天,我没有一点激情;赞美冬天,我又没有一星半点的灵感,;歌颂冬天吗,我真的也没有那种欲罢不能的创作冲动。寒风吹过,寒潮袭过,寒气逼人,我只能头戴防寒的棉帽,身穿防寒的羽绒服,套上一副厚实保暖的棉手套,足蹬雪地靴,走进冬天的旷野里,去寻觅一下冬天里的感觉,去感知一下冬天的气息,去体味一下冬天的特殊韵味。
我们小城的东北隅有一个未名湖,这可不是朱自清老先生笔下的那个知名天下的湖,说的确切一点,就是一个经过人工改造过的大坑塘。冬日已经西斜,天空比较晴朗,淡淡的斜阳照在厚实的冰面上,浅绿泛白的冰湖上闪现的是一道橙红色带尾巴的光束,极像火箭发射升空时的那道喷射状的尾光,带着浓浓的寒意,带着闪闪的寒光,明闪闪,金灿灿,给人一种难以置信的错觉,在湖面上辉映的是冬天的丽日吗?是,确切的说,这是冬天的一抹斜阳在亲吻一下酣睡中的冰湖,而冰湖一片静悄悄。冬天的太阳挺美,冬天的阳光挺柔, 连冬天的斜阳都这般抚媚动人,说心里话,我很赞美这冬天的太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那么太阳呢?简明文雅的概括,日有暖、热、温、冷。我个人对太阳的体味就是这样的。春天的太阳暖洋洋的,她从寒冷的冬天里走过来,浑身还带着刚刚蛻减的寒气,蹒跚着碎碎的脚步,体温慢慢回升起来就去温暖刚刚苏醒的大地,呵护着草木萌发,万物争荣。夏天的太阳是火热的,非常明确地说,那就是一团火,熊熊燃烧着自己,把光和热无私的奉献给蓝天大地,哺育着万物茁壮成长。秋天的太阳是温爽的,她风风火火闯荡一个季节后,敞开博大的胸襟,扇一扇还在火热的.胸膛,把温热送给成熟的大地,把温凉带给凡世人间。冬天的太阳一路走来已经累了,乏了,困了,也该喘口气歇一歇了。所以,冬天的太阳早晨起得晚,晚上睡得早,身子懒洋洋的,光泽淡淡的,情感不怎么尽如人意。太阳是宇宙的一颗恒星,我赋予她真情实感,只是凡人的一种臆想,只是冬天里的一抹记忆,或者说是我的一点感悟罢了。
冬天的湖畔挺萧条,找不到一星半点绿色,按理说绿化湖区的时候,应该栽植一些松柏冬青一类的树木,也省得大冬天的这般寂寞冷清。在我寂寞无主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风景这边独好。湖的北岸是一棵挨一棵的垂柳,一眼望不到边,寒风劲吹,柳意万千。近凝眸,细端详,垂柳的主干皱皮微裂着,微灰之中透着一些浅浅的墨绿,显示着生命的底色,疏密有致的枝杈上高挑着灰铜色的丝绦,条条柳丝垂向湖边,轻柔着,漫舞着,摇曳着,飘洒着。此时,寒光闪闪,寒气逼人,寒风凛凛,垂柳怎么如此的悠闲,如此地洒脱,又如此地傲视寒冷的冬天呢?噢,我似乎从丝丝柳意中找到了答案,垂柳在天寒地冻的冬天,不怕寒风劲吹,不怕寒潮侵袭,以纤细悠长绵软的身躯抵抗着冰刀雪箭,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轮春日在高照,有一缕春风在招手,有蓬勃盎然的春天在永驻心间。可知道,春天是柳树的知音,春风是柳树的知己,春日是柳树的知心。用我们的现代话说,就是只要有梦想,就有目标,就有追求,就万难不惧。纤纤细柳亦如此,何乎人也!
从湖畔回来,碰到一位熟人,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身上裹得严严实实,露着一双小眼睛,不是他下车亲切的打招呼,我还真的认不出来。握手,寒暄,问好。他是一位热力公司的老工人,负责烧锅炉,再过几天就该退休了,可他仍然在上班,而且上的还是夜班。我关心地跟他说,该退休了别再玩命了,他非常自豪又亲切的跟我解释,过了元旦就该退了,人老了,身体不太好,领导让我提前退下来,干点轻闲的,我觉着领导是好意,这情我领了,可我觉着还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虽然咱是一名普通工人,干啥吆喝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道理还是知道的,只要心里有一团火,填进炉膛里的煤都是热乎的。握手道别后,他的话语仍在我的耳畔回响,他骑车的身姿慢慢模糊了,可我觉得他浑身上下还是那样的雄健有力。
冬天正在继续着,隆冬正在进行时,笨拙的我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似乎悟出了什么。是对冬天的感知?还是冬天的况味?再不就是冬天的意韵?我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那就请朋友们帮助回味吧。谢谢。
第3篇:冬韵经典散文
冬韵经典散文
冬天来了,几场北风刮过,树上的叶子纷纷飞起。
这些叶子,有的已经枯干,有的还保留着点绿意,有的干脆就在青黄之间,呈现出一派雍容华贵气象,在冬阳下,散发着从容的光芒。
不禁疑惑:这,就是肃杀寥落的冬的名片吗?这些落叶的神情里,分别写满了有备而来的安稳自得嘛!
你看,它们在枝头上明亮了春、繁茂了夏、灿烂了秋,当时,它们挤在一起窃窃私语的时候,大约就有来日里冬的约定吧。如今,在适宜的时刻,它们乘着风,感受着从来没有过的蝴蝶一样的飞翔,轻轻地来到自己揣摩很久的大地上。树上曾经的伙伴,或重聚,或遥望,又遇到了远方的朋友,怎么能说,这不是它们想往已久的崭新的时刻呢?
冬日里,叶子们似乎有一场改天换地的狂欢。
近年刚从南方移植过来的女贞树,在寒冷的冬日里,仍然满树青翠的叶子。
人们在她的树干上细心地缠上一道道草绳,这样,这些树就象穿上了“皮草”衣服,“皮草”衣服外面还严严实实地裹上了透明塑料膜,蕾丝装似的,让女贞既时尚又暖和。在人们的'用心呵护下,女贞树繁茂枝叶间那一串串乌黑的小果子不禁闪烁着喜悦的光泽
第4篇:冬之韵散文
冬之韵散文((精选12篇))由网友 “有木有”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冬之韵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冬之韵散文
冬之韵散文
把冬季插在清凌凌的水中,冬季就开出了朵朵柔白的花儿,淡香溢透天地的每个缝隙。冬季并不是纯白的一片静谧,一种唯一的清芬。
海棠在枝头粉粉的含靥舒展,开出温暖,开出馨甜。玉兰浅紫的花蒂轻托着雪白色的花瓣,巧致美丽,蕴藉着典雅,散逸着清新。梅花黄嫩嫩的蕊儿,丝丝挺立,微颤风中,把青涩的味息融入冬的严寒。冬季不再只是无声无息的宁静和无嗅无味的寒流,每一个折射面都有斑斓的色彩,每一个罅隙都有独特的气息在流转。
冬季实在应该是一只横笛,在春水之涯吹奏绿柳的新萌,在夏湖之畔吹奏荷的灼美,在秋之原野吹奏果实的沉醉,而在冬之冰河则是收笛系舟凝神回味的片刻息憩。冬季应该是那只遗失在记忆深处的万花筒,轻微的每一次转动,都会有奇景出现。惊喜都藏匿在简单的变化中,冬季就是这样的。在一年慢慢从深浓的色彩中浸透而出,褪去多彩的'五色光芒,只留下露珠般通透的莹亮,留下简易的等待和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