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篆刻培训心得体会
篆刻培训心得体会
开发区深河中学 周立斌月5日在秦皇岛海港区教师培训中心,我有幸参加了教师篆刻培训,并且收获颇多,这次培训对于我们美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的时间不长,只有四天,在这四天的时间里我们学到不少东西。这次培训还使我意识到了篆刻的重要性。
本次培训从山海关请来了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兰惠泉老师讲座。兰老师看似严肃的给我们简单的讲述了他的经历和篆刻的的基本知识以及我们需要做的那些准备。有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学习篆刻必须写好篆字。听完这句话,我心想,完蛋了,这么算,学好篆刻必须要写好篆字了,我这七扭八歪的书法根本不行啊,也就想到这心里陡然心灰意冷,可是又想,既然到这学习来了就努力的学吧。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对篆刻的了解亦不断地加深,篆刻,原来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其实学好篆刻精髓我想在于自己多加练习,兰老师在每天的课上并没有花很多时间讲怎么刻,他倒是花了大把时间来和我们每个人一对一的指导,这让我感到有特别的收获。兰老师多次强调要认真,要求我们在篆刻时一定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磨石、设计、临摹、印搞、刻石,每一步都要认真仔细,如果有错误了就必要要改正甚至重新再来一遍,这让我感到了严肃性。
篆刻我认为是非常容易入门的一门艺术,基本上在第一天的课程里你就基本掌握了最基础的方法,适合每一个人,在这一点上近似于大众艺术,然而,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你就越难以做好,并不是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就像有些人写了几十年的汉字了,也不能成为书法家,这需要的是毅力加上领悟力。以印稿的布局为例,最让我感慨的也许是那些字的变形,加长,缩短,字与字的组合来迎合印稿布局的疏密,美感,也许这里融入了篆刻家们更多的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我的名字是三个字,本来打算刻四个字的印,发现自己的名字写出来疏密太过失调,于是我就请教兰老师帮我设计一下印稿,兰老师把名字分成三个格局,打破了常规的印章布局,根据印面的需要做了些变形,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印面初稿。小小的方寸之间,不仅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美术素养、书法艺术,还能反映他的刀工、态度、知识素养等等很多,小小的方寸之间果然有见天地的雄魄。
篆刻从春秋战国经汉唐再到宋元明清,一路走来不断地发展完善,是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脉,在现在传统文化衰败的现代,篆刻作为一门艺术与以前相比,被很多普通民众所忽视,可喜的是,北京奥运会会徽出现了篆刻的身影,在2009年篆刻被申请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一路走来,当然,也会一路继续走下去。现在,各校把篆刻列为校本课程,大大增加了篆刻的普及性,使更多的人了解篆刻、掌握篆刻,使我们中华民族的这项传统艺术永远流传下去。
第2篇:篆刻培训心得体会
篆刻培训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篆刻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1月5日在秦皇岛海港区教师培训中心,我有幸参加了教师篆刻培训,并且收获颇多,这次培训对于我们美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的时间不长,只有四天,在这四天的时间里我们学到不少东西。这次培训还使我意识到了篆刻的重要性。
本次培训从山海关请来了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兰惠泉老师讲座。兰老师看似严肃的给我们简单的讲述了他的经历和篆刻的的`基本知识以及我们需要做的那些准备。有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学习篆刻必须写好篆字。听完这句话,我心想,完蛋了,这么算,学好篆刻必须要写好篆字了,我这七扭八歪的书法根本不行啊,也就想到这心里陡然心灰意冷,可是又想,既然到这学习来了就努力的学吧。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对篆刻的了解亦不断地加深,篆刻,原来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其实学好篆刻精髓我想在于自己多加练习,兰老师在每天的课上并没有花很多时间讲怎么刻,他倒是花了大把时间来和我们每个人一对一的指导,这让我感到有特别的收获。兰老师多次强调要认真,要求我们在篆刻时一定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磨石、设计、临摹、印搞、刻石,每一步都要认真仔细,如果有错误了就必要要改正甚至重新再来一遍,这让我感到了严肃性。
篆刻我认为是非常容易入门的一门艺术,基本上在第一天的课程里你就基本掌握了最基础的方法,适合每一个人,在这一点上近似于大众艺术,然而,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你就越难以做好,并不是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就像有些人写了几十年的汉字了,也不能成为书法家,这需要的是毅力加上领悟力。以印稿的布局为例,最让我感慨的也许是那些字的变形,加长,缩短,字与字的组合来迎合印稿布局的疏密,美感,也许这里融入了篆刻家们更多的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我的名字是三个字,本来打算刻四个字的印,发现自己的名字写出来疏密太过失调,于是我就请教兰老师帮我设计一下印稿,兰老师把名字分成三个格局,打破了常规的印章布局,根据印面的需要做了些变形,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印面初稿。小小的方寸之间,不仅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美术素养、书法艺术,还能反映他的刀工、态度、知识素养等等很多,小小的方寸之间果然有见天地的雄魄。
篆刻从春秋战国经汉唐再到宋元明清,一路走来不断地发展完善,是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脉,在现在传统文化衰败的现代,篆刻作为一门艺术与以前相比,被很多普通民众所忽视,可喜的是,北京奥运会会徽出现了篆刻的身影,在20xx年篆刻被申请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一路走来,当然,也会一路继续走下去。现在,各校把篆刻列为校本课程,大大增加了篆刻的普及性,使更多的人了解篆刻、掌握篆刻,使我们中华民族的这项传统艺术永远流传下去。
第3篇:篆刻培训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篆刻培训心得体会
篆刻培训心得体会
开发区深河中学 周立斌月5日在秦皇岛海港区教师培训中心,我有幸参加了教师篆刻培训,并且收获颇多,这次培训对于我们美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的时间不长,只有四天,在这四天的时间里我们学到不少东西。这次培训还使我意识到了篆刻的重要性。
本次培训从山海关请来了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兰惠泉老师讲座。兰老师看似严肃的给我们简单的讲述了他的经历和篆刻的的基本知识以及我们需要做的那些准备。有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学习篆刻必须写好篆字。听完这句
话,我心想,完蛋了,这么算,学好篆刻必须要写好篆字了,我这七扭八歪的书法根本不行啊,也就想到这心里陡然心灰意冷,可是又想,既然到这学习来了就努力的学吧。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对篆刻的了解亦不断地加深,篆刻,原来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其实学好篆刻精髓我想在于
第4篇:篆刻教案
篆刻教案Ⅰ
课题:篆刻背景、工具、材料介绍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根据以往知识经验,依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项目的选择
授课形式及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器具: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希望在新的学期中,同学们可以配合我给大家上好劳技课。首先,我们先来一个约法三章。
1、强调一下课堂纪律。不请你发言不要开口,要发言一定要先举手。破坏纪律给一颗三角;上课表现好,譬如:发言积极、回答有创意或主动查询相关资料的,都可以加一颗星。三角累计到一定的程度,最后的期末成绩就降一个等地;星累计到一定程度,期末成绩可以升一个等地或是得到一样小礼物。
2、上课时要有所纪录。不要求大家准备一本专门的笔记,只要将随堂讲的知识重点记在课本的空白处就可以了,或是将补充的知识点记在书本上相关材料的旁边。
3、安全问题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学习项目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请同学们不要用来嬉戏打闹开玩笑。不允许手拿工具对准别的同学,不允许拿工具开任何玩笑,不允许抛接工具、材料,不允许飞掷工具、材料。已经强调过
第5篇:篆刻教案
当寿山石遇见篆刻
我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一直是处于比较认真的态度。如何利用先进的教育观、教育方法、教学方式来武装自己,使学校真正成为为学生发展的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欲,挖掘并发展每个学生身上潜在的特质,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这是我们美术组一直在研究的教学课题。在几年前我们就进行了《扎染工艺与制作》的校本研究,在学生中就取得了很好的效应,创作了很多很不错的作品,之后又进行进一步提高,让学生利用染出来的布进行再创作,做成一件艺术品。由于受教材地域性的限制,一些课题与内容离本地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容易亲身体会到,不容易引起学生共鸣,造成学生参与气氛不够活跃。而本土的美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的耳闻目染中,学生印象较深,在互动的交流中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执行新课改的今天,能把本土特色的资源运用到美术课堂或者校本研究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发掘这些本土资源为我们所
第6篇:篆刻步骤
刻印的基本步骤
(一)磨平印面
新购的印石一般印面都不平整且周边涂有一层蜡,因此需要把所刻印面的蜡层磨去。五指执石,用力均匀,要有规律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每磨转几圈要转动一个方向,将印面在砂纸上徐徐磨来,砂纸印平铺在玻璃板上。如印面较粗糙,可先 用粗砂磨平(一般砂纸在100-200号),后用细沙磨平(一般砂纸2000-4000号).(二)打好印稿
一方印章石否美观,设计印稿非常重要。是篆刻的一个重要环节,犹如描绘建筑蓝图。印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昨天的成败。故打稿前应反复琢磨文字的分行布局,文字的统一协调等,多打几个印稿,多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印文和内容贴切恰当的一方印稿来。
1.临摹的印稿要体现原印的精神
用毛笔对照原印进行临摹,其大小不定,目的是为了熟悉与掌握所临印章的章法、字的结构以及笔法刀法的基本规律。2.创作的印稿要选合适的字和章法
一方优秀的篆刻作品,均离不开字法、章法、刀法及作者内在修养。当我们面对一方印的文字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采用甲骨、金文还是小篆,凡此皆要根据印面文字的造型和文
第7篇:篆刻心得
篆刻心得
周慧冰
篆刻,它古朴里有丝新雅,使人从方寸天地里得到艺术的享受。也使我受益匪浅。
记得第一次篆刻时,老师告诉我们学篆刻要先学临摹,再上石,最后再用刻刀刻。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学习中,我遇到了各种的困难,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老师还告诉我们:印文分为两种:白文和朱文。白文是在行刀时把字的每一笔划全部刻掉,使其字凹下,印面凸出,这样打出印来就是红底白字;朱文,就是白底红字,篆刻方法与白文相反。印文因形式不同,风格也各有千秋。白文,浑厚平整而庄重;朱文,清新秀雅而生动。
老师先教我们描印稿,先将宣纸放在印稿之上,然后用笔进行描。我刚开始描时,经常出现偏差,不是这边少一笔,就是那边多一笔。
篆刻时,一定要仔细,不能马虎,要不就被刀划伤手或者多刻了一下。刻错了还要用砂纸磨掉。有时候,刻了磨,磨了刻。有一次重复了好几次,还是刻不好。当我准放弃时,老师对我说:“没关系,继续刻,坚持就是胜利!”我又继续反反复复的刻着。经历千辛万苦,我终于刻完了,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开心!篆刻,陪伴我度过了寂寞的时光;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