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第1篇: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会心得体会
3月3号,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德州市市委党校做了一场为期一天的报告会,会议论题为《核心素养下的德育创新管理与班主任带班策略培训》,与会人员多达1300人。
魏老师开场借用《周易》的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引导出万年不变亘古不易的教育内核。
本场报告会既有演讲的激烈和轰动,也有闲谈的放松和亲切,没有晦涩难懂的词汇和理论,也没有时尚的标签和知识,只有扎入人心的方法和策略。
重复的力量是我的第一感受,以往无论是看演讲还是听报告,我也有那么一瞬被重复的力量振到过,但是今天不同,“成长成长再成长,发展发展再发展”这句话至今在我脑海浮现。正如魏老师说,我的勤奋、积极和好奇心会让我沉浸在处理事情、解决班级问题之中,从而挤掉焦虑、紧张、自卑和骄傲的情绪。作为一名聆听者,我受到了熏陶,作为教师和班主任,我要让我的学生一同感受重复的力量和成长发展的乐趣。
感知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潜在的能力,充分认清我能把哪些工作做得更好,我能将哪些错误改正过来。跟随着魏老师的语言,我感受到了他对自己个头长不高的学生的佩服、期许和帮助。正常人从家到学校高高兴兴,而身体有缺陷的他受人指指点点,他无条件的接收了。得到魏老师的认可和帮助之后,他没有选择做“很大很大”的事情,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手艺活,把优点找出,将小事做好,最后水到渠成的得到幸福生活。
学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用其精要,做事精细。虽然魏老师没有声嘶力竭的倡议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但是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热情。魏老师不单单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在他的旁征博引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真切的希望年轻一代人多读传统文化,深挖古朴的道理,细细解读其精要。发掘事物从无到有,从好到更好,从士兵做起,从低处起步,从脚踏实地开始。魏老师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刻让人折服,从无到有就是规律,从好到更好就是发展,从士兵做起早晚水到渠成,从低处做起才接地气,从脚踏实地开始才不会人浮于事。
不强求,谈合作,有选择,有底线,这才叫策略。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还是怎样做好一个班主任,魏老师讲到:班级内鸡毛蒜皮的事都不是事。从其对本班课堂的描述来看,他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称得上专家老师,就是魏老师的这种自信让他敢于谈合作、不强求、给出选择,因为底线把握在老师手中。策略不生硬,气氛很和谐,正是魏老师练气功的卓越成果,这一点还有多点我们都要学。
魏老师的策略让我想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专业自信,有了明德心明,就容易做好做实每一件小事。
或许近期我们不能再次聆听魏老师的教诲,或许这学期乃至最近一年,我们不能将班主任大而全的工作发挥到极致,或许我们永远也追不上魏老师的工作实绩,但是我相信通过本次学习我的理论性更强了,我更加坚信我的教育理念。让我以前的零零总总的知识理论现在像磁铁一样吸引到一块。在专业素养和个人修养上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次学习虽然给我冲了电,但是对于精益求精的我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第2篇: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有感
有幸参加魏书生老师教育思想报告会,受益匪浅。虽已归来数日,但魏老师一路小跑的上台形式和幽默诙谐但又深刻的话语仍浮现眼前、萦绕耳边。
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的教改严整而科学,他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熟知魏老师应该在十几年前,那时候对魏老师以学生为学习主题的教育方式很感兴趣,十几年后,魏老师应邀来到保定作报告,能够真实的聆听魏老师的报告,真的是三生有幸。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如饮甘露、如沐春风。言辞恳切,入情入理。让人激动不已,又让人回味无穷。从魏老师的报告中,感受到了他的平和,实在,超脱,纯粹,空灵。看到一个人将平凡演绎成伟大,却不显得盛气凌人,高不可攀。
1974年寒流滚滚,*运动逐渐升级,由于魏老师对无休止的运动深深厌恶,兼之又提出对孔夫子应一分为二的论点,魏老师成了对抗运动的典型,被停职反省,被大会小会批判,在身心都遭受摧残的情况下,魏老师坚持练气功,身体放松,心情平静,呼吸均匀,感觉快乐。松、静、匀、乐,这样的生活态度,使魏老师轻松的度过了两年的批判生活。1978年,魏老师终于实现了教书的夙愿,成为了初二6班和8班的班主任,这两个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班,一个班全是优等生,一个班是从各个班淘汰下来的后进生,面对这样的环境,魏老师仍然以松、静、匀、乐来调节自己的心态。面对现实的处境,无论好坏,魏老师说:首先,解放自我,即在心中树立精神支柱,自己给自己信念,自己为自己自豪。为自己的现状或理想自豪;不满足于现状时,为心中的理想信念而奋斗、自豪。踏踏实实的从脚下手中做起;珍爱自己的生存空间,珍爱自己的生存阶段。因为只有爱自己脚下的土地,才能找到扎根的土壤,才能闹中求静、乐中求得、失中求得。才有可能超越自我,而非平白的跨越。或者在白日梦中徒劳的让灵魂流浪,精神漂泊。即“放下求不得之,拿起小事做起,乐便来了,世界便有声有色了。就这样,魏老师从班主任到教导处副主任,到学校的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再到教育局局长,生活的角色一变再变,生活的态度始终如一,松、静、匀、乐,伴随魏老师一路走来。
由做人到做教育,魏老师都堪称是教师的典范。
魏老师一年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在外作报告、开会,处理行政事务。但他的班级井井有条,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从不出什么乱子。十几年来,他未曾留过一次作业,改过一篇作文,未出过一次考卷,讲课的时间也很有限。他让学生自己留作业,出考卷,相互批改作文,不明白的地方他集中讲解。他的学生放长假自修,开学第一天就考全本书。他教的班常常挤进不少后进生,但班级纪律良好,统一考试名列前茅。之所以这样的结果,源于魏老师科学的管理班集体。魏老师常说,不让班里每一个学生没事干,不让班里每一件事情没人管,有人管卫生,有人管体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学生来管,各管一项,负责到底。这样就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这样的科学
平等的管理观念,不仅仅适用于班级管理,也同样适用于学校管理,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把自己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遇事采用民主的方式,大家讨论表决,怎么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呢?
除却这些,魏老师积极明智的沟通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沟通”特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不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魏书生老师由于兼职多、会议多,“近十年来……基本不和家长联系”,因此他自谦在这方面“属于做得最差的人”,“没有发言权”。这种坦诚本身就是难能的。然而,若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魏老师有较为独特的沟通观,第一,魏老师反对把手段当目的。他认为,“和家长联系是手段不是目的,只要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不用这个手段也可以”。魏老师说:“不能单纯用家访次数、召开家长会次数来评定班主任的工作效果。”魏老师主张:“尽可能不去打搅家长”,这样双方“都节省时间”。联系我们身边只注意统计家访次数的形式主义,联系那些导致师、生、家长三方均不满意的“打搅”,魏书生老师的这一观点还是有参考价值的。第二,魏书生老师反对教师担任告状者的消极角色,主张扮演学生与家长之间调解者的角色。魏老师说:“我从来不越过学生向家长告状”。他主张教师要把力气用在“引导学生体验自己为父母分忧解愁做实事之后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上。,在沟通教育上,魏教师坚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这一原则给我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松、静、匀、乐的生活态度,科学平等的管理方式,积极明智的沟通观点……聆听魏老师的报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冗长的理论
说教,魏老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句句引人发醒令人反思。魏老师寓大道理于小故事中,从细微处见恢宏,平凡处显伟大。此次参加报告会,所感所得,一生受用。
第3篇: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xx年5月15日,在学校听了两场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下午是面向学生的“培养自学能力”,晚上是面向老师的“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从教近二十年,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今日得以现场聆听“大神”级人物的教诲,幸甚。
他告诉学生如何培养自学能力:最后一名也有优点,人人有事做,不为难自己也绝不放纵自己,做比不做强,写出自己的20个长处,成为一个像力克·胡哲那样有责任感的人,从小处培养习惯,回归学习的本源,“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他跟老师谈心:高高兴兴过日子,踏踏实实干事情;工作、学习、尽责、助人是享受;守住心灵深处的快乐;不要忙着种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消灭新概念、守住教育常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别活在攀比中;真正的好人都不摆架子;自傲的人亦是自卑的人;心怀谦卑,永远感恩;自己的活自己干;别人有别人的好,我自己也
第4篇:学习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通过2013年5月6日下午观看和收听魏老师的报告,感受非常深刻,这场报告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航标塔的作用,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魏老师这种管理机制是在十几年前形成的,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他的这些心得与时俱进,有了更新的理念,仍然紧跟时代步伐。他的教育理念永不会退伍,激励着大批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教师学习模仿。
魏老师教育理论的精髓在于“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即民主、科学”在这一理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需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就像前几天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有你才幸福》中的祺瑞年那样,他的一生是为了他人的幸福为活着,只要别人幸福,自己就会感到幸福,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魏书生老师那种“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这种理念,是值得每个人来学习的,应该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再者魏老师的“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时时有事于,事事有时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在魏老师的语文数学管理系统中,主要是为提高语文数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5篇:听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魏书生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有机会听他的报告,真正认识一下这位被外界传得像神一样的教育大家。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听了之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回头又查阅了一些有关魏书生老师的材料,把自己的感受谈以下。
一般来说,作为一位专家,局长,校长,报告着,坐在座位上讲,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事。可是我们都会发现,他从来都是站着演讲的,不管演讲时间是半天还是一天。那是一种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他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时还带着一点点自私的念头。如有一次听课,因为班级的学生基础实在太差,他就根据教学过程分头让学生预习,准备,结果得了个满堂彩,自己也因此当上了教导主任。但是,在以后的公开课中,他就再也没有这样做。这样的讲述,让人觉得他非常实在,虽然他在一次公开刻中做了一次秀,但是这样的坦白,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形象。
魏书生老师认为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他
第6篇:听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松静匀乐、快意人生
听《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大竹园小学教师
谢克刚
魏书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第十届辽宁省政协常委。退休前曾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高教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台州书生中学校长。
很早前,就听过他的名字,也看了他的语文教学视频,深深地被他高超教学艺术所折服,还有他的班级管理很有一套,早就想取得真经,但一直没有机会。2016年10月15日,在汉滨初中大礼堂见到了“大活人”。一开口就没有停下来,一口气早上二个半小时讲完,下午又进行了二个小时,浓浓的东北口音,说话很有“小沈阳”风格。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坚韧挺拔的性格,富有哲理的话语更能打动人心。
尤其他说到以“松、静、匀、乐”去做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在他的苦难经历面前我自己所面对的困难,所经历的苦难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而他就是用“松、静、匀、乐”去面对这些苦难,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松、静、匀、乐”是指:一松:即身
第7篇:听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有感
古城中学
陈伟
2012年5月19日,古城中学胡进、陈伟、陈昭、唐来宾等四位班主任老师在吴松强书记的带领下,在省会长沙聆听了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的报告。这令我有幸受到一次教育的洗礼,倍感精神的震撼。
近距离聆听魏老师的报告,真切领略了教育大家的风采。平凡的穿着、平和的语言、平静的神态,娓娓道来的故事,让人感觉如沫春风、如饮甘露,几小时的讲述竞然只觉弹指瞬间。听完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后,感触很深,下面我从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来谈谈体会。
一、爱岗敬业,守好心田。
教书十七年来,我渐渐感到骨子里的激情越来越少,有时气来就只把教书当养家糊口的职业,但魏书生老师让我对教书这门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他指导的“松、静、匀、乐”四字经验带领我们脱离职业束缚,尽情享受工作的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以魏老师为榜样,让“四字经验”常驻心间,在工作中身体保持放松,心理保持安静,身理保持干静,抵御外界的干扰;心情保持舒畅、快乐,享受教育的快乐,享受与学生相处的快乐,安于职守,守好自己的心田。
二、
第8篇: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范文_心得体会
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范文_心得体会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魏书生报告心得体会范文_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xx年5月15日,在学校听了两场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下午是面向学生的“培养自学能力”,晚上是面向老师的“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从教近二十年,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今日得以现场聆听“大神”级人物的教诲,幸甚。
他告诉学生如何培养自学能力:最后一名也有优点,人人有事做,不为难自己也绝不放纵自己,做比不做强,写出自己的20个长处,成为一个像力克·胡哲那样有责任感的人,从小处培养习惯,回归学习的本源,“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他跟老师谈心:高高兴兴过日子,踏踏实实干事情;工作、学习、尽责、助人是享受;守住心灵深处的快乐;不要忙着种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消灭新概念、守住教育常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别活在攀比中;真正的好人都不摆架子;自傲的人亦是自卑的人;心怀谦卑,永远感恩;自己的活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