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2023-03-16 07:12:2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古代诗歌散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骈文的是()。B.《祭十二郎文》 2.吴歌、西曲是()中的两大类。C.南朝乐府 3.下列作品篇目中出自《庄子》的是()。A.《齐物论》 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五古的是()。C.王维《山居秋暝》 5.下列词作中不属于苏轼的是()。D.《满庭芳》(山抹微云)6.咏梅词的绝唱《暗香》(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的作者是()。A姜夔 7.著名的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的作品。A.睢景臣

8.词人()的词以个人的不幸写出人生普遍的悲苦,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就借对往事的追怀,写出了对人生无常的追问。D.李煜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七律的是()。D.李贺《神弦曲》

10.著名的怀古词《永遇乐》(千古江山)是词人()抒发爱国之志、表现英雄情怀的作品。C辛弃疾 11.诗人 __苏轼___的作品善于阐发人生哲理,如其七律中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七绝中的《题西林壁》等。12.诗人王安石___绝句多写景抒情之作,风格雅丽精绝,《泊船瓜洲》可为代表。13.刘兰芝是著名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__》中的女主人公。

14.宋代词人 周邦彦__的慢词艺术成就极高,《六丑》(正单衣试酒)是其代表作之一,15.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出自汉代作家司马相如_的散体大赋,作者借他们口夸写了汉天子在上林苑畋猎的盛况。16.《永州八记》是作家_柳宗元_ 谪居永州期间所作,是其最令人称道的山水游记。17.南宋著名词人_辛弃疾_ 常借助“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曲折地表达自己政治失意 之感,如《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和《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8.诗人_杜甫_ 在七律方面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秋兴八首》和《蜀相》等是其七律的代表作品。

19.擅长慢词的宋代词人 柳永 _描写羁旅行役之感的作品有些兴象高远,颇得文人士大夫喜爱,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

20.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在古文理论上提出“义理”“考据”和“_辞章”的统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简析晏几道令词创作的特点。

答案要点:(1)主要内容是追忆往日恋情,感情深沉真挚。(2)将牢骚不平之气溶解在悲欢离合的题材中,具有浓重的感伤情调。(3)继承令词传统的表达技巧外,又注意吸取慢词的精神气度,用作诗的方法来填词。

22.举例说明词在声韵上的特点。

答案要点:(1)平仄上:不但讲究平仄,还讲究四声,每个字的平仄甚至四声都是固定的(2)押韵上:用韵灵活自由,根据词牌的要求,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还可平仄互押,可以换韵。但每个词调的韵部都是固定的。

23.结合《史记》文本,简述你对“子长爱奇”的理解。

答案要点:(1)“子长爱奇”是指司马迁偏好记载奇异的人事。(2)选择性格行事奇特的人进行描写。(3)叙写人物的传奇经历。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24.试述苏轼古文创作的成就。

答案要点:(1)议论文:史论文、政论文具有纵横家气息,见解新颖,文势跌宕起伏。杂说、杂论叙议结合,论说透辟。(2)叙事记游之文:①好发议论,常在叙事汜游中阐发哲理。②常打破各类文体的限制,随意而行,看似结构松散,实则是以胸中感受为线索贯穿全文。

25.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李白、杜甫七古的不同。

答案要点:(1)李白多用乐府旧题,杜甫多“即事名篇”,自创新题。(2)李白多抒写个人情志胸怀,杜甫多叙写时代现实。(3)表现手法上,李白多用夸张、想象、梦境等;杜甫多用高度概括的场面描写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叙事角度丰富多样。

第2篇:古代诗歌散文

总课时数: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越中览古》

教学目标:

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理解作者是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 : 把握意象。

教学难点: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教学方法: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相互结合 学法设计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当李白南游吴越想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他的感情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越中览古》。

二、作者信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其七绝作品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教师范读,学生背诵

四、诗歌讲解

1、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这首诗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两句间的停顿宜短一些。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

2、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

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侯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

3、可是这样的镜头现在都没有了,“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流露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慨叹。

4、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对比写作手法。

分类作业

A类: 背诵这首诗

B类: JC

预习布置 预习《一剪梅》

板书设计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名篇:《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

第3篇:《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一、(每题5分,共20分)

1.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教材把汉字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贬低汉字时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是不同的,必须与他们划清界限。他们认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我们则认为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

2.清代学者戴震对传统六书提出了什么质疑?有什么意义?

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他提出“四体二用”说,他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为字之体,转注、假借二者为字之用。”这就是说,他认为只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戴震提出的“四体二用”的意义在于破除了对六书的迷信,推动了对汉字结构研究的发展。

3.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那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

上古音包含的时代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约公元前1l世纪一公‘元2世纪末)。代表性音系是《诗经》音系。中古音包含的时代从魏晋到晚唐五代(约公元3世纪一—公元lo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1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

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 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②汉乐府叙事手法

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

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

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

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发展性评价探讨

一、指导原则: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作了明确的界定: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史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文教学还作了如下要求:“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

未完,继续阅读 >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