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总结
第1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S=∏rr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小学奥数公式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的公式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的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的公式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的公式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大小比较
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约分和通分
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0.368 都是纯小数。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 3.25、5.26 都是带小数。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 41.7、25.3、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 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 0.03333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 3.777 …… 简写作 0.5302302 …… 简写作。
(六)分数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3 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七)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第2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2011学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新建中学附小
吴华雄
炎炎烈日中,这一届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了。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也结束了,经过这一学年的教学,我始终觉得,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老师的课才上得好;学生没有了兴趣,老师的课上得再好也算不上好了。这一个学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与老师一起撑起课堂。在这些方面,我归纳成四点:
1、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我在组织教学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要求学生自己体会,要求学生自己动脑想。
比如,我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圆,并把这个圆剪下来,再用笔在圆上分成四份,分别是30%、35%、15%、20%,最后把这四份剪开,那么每一份就是一个扇形了。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了扇形。在上课时,我让学生再把这四个扇形拼成一个圆。这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有了学习的兴趣,一堂课上得就有声有色了。
2、学生学习的现代性 中国发展起来了,人民富裕了,国家富裕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更大了。像我们学校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窗明几净。现在的学生有许多课在多媒体教室里上的,在这里面上课,小溪的流水声学生能听到,江上的雪学生能看到;在这里面上课,我们有足够多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里面上课,我们有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参加。
我在上分数乘法这一课题时,上完课后,我组织了一场知识抢答赛。没有抢答器,我以大声说出答案为准得分。我把全体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所有学生都能抢答,答对记本组的成绩。成绩最好的能得到我的表扬。我把每一道题做成幻灯片(ppt),鼠标点一下,就能进入下一道抢答题,真是方便啊。
21世纪的学生学习就有着这样明显的现代性,在现代高科技下,学生能没有兴趣吗?我往往提前发出通知,学生一听到这个消息,就高兴得不得了。在这一学年的教学中,我就常常用这样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现代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个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知识,所以合作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而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是可以合作的。合作,让一项让人无从下手的艰难任务变得轻松了,容易了,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就要求学生合作解题。比如,计算圆的面积: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求这个圆的面积。学生列式:3.14*32=______平方厘米,三三得九,这个容易。3.14*9等于多少就有人不记得了。(3.14乘1至9的结果是要求背的。)这时,如果你再列竖式来计算,就比别人慢得太多了,这时,我是充许同学们合作的,知道的就可以把结果告诉同学。
又比如,我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是这样来上的: 先出示例题:
六年级一班参加写作兴趣小组的同学有10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有8人,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有6人。
我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再选四个高矮不同的学生,让他们上讲台,让他们的高矮和兴趣小组的人数多少一一对应,最高的站在体育兴趣小组的名字下面,最矮的站在音乐兴趣小组名字下面,排成一横排。我对同学说:“他们高矮代表不同的数据。”这样,统计图出来了,形象直观。学生观察后,我问:“当写作兴趣小组的10人中有4人退出后,怎么办?”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把矮的放到写作兴趣小组下面去,有的说要原来的同学蹲下去。同学们争相扮演,有换人的,有蹲下的…… 然后,我又问:“退出写作兴趣小组的4个同学现在加入了体育兴趣小组了,现在体育兴趣小组有16个人了,怎么办呢? 这就要求学生合作了,非合作不可的。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变了,学生的位置高低也要相应的变化。
4、学生学习的授他性
小学生是好动的,是喜欢和老师交往的,是喜欢当小老师教别人的。所以,我在很多时候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当小老师。
我鼓励学生向同学请教,也鼓励学生向同学请教,学生能教会别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我这儿是可以加操行分的,每一次可以加一分(要有别的同学的证明)。
我有时也会让学生上台讲一堂小课,一般是十分钟左右。在这一堂课中,让学生讲一个问题。每次我说要上小课了,同学们都是踊跃报名的。
我有时组织学生“对碰对”看作业。比如,潘琼看邓寒的课堂作业,邓寒就看潘琼的课堂作业。让学生来当小老师,他们会格外的认真,负责。在看作业时,他们自己有什么失误就能心知肚明了,而且,印象特别深,以后就不会再犯了。
在这一学年教学中,我采取各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起来轻松了,思想也轻松了,自信心增强了,成绩也进步了,各方面也得到了发展,学生学起来就更有劲了。我也在学生的欢欣鼓舞中找到了我的价值!
2012.6.28
第3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
第4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新海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上)
苏志敏
2011年12月
新海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承担六年一数学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工作。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更好地做好下学期的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班级概况
本班共有24名学生,男生13人,女生11人。学生是由伊敏矿区、鄂旗、海拉尔区内学校、东旗等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的,他们基础不一,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通过开学初的摸底考试,了解到优等生有:王梓润、邹琦、王朝、张碧佳、多艺娜(他们都在90分以上);学困生有:刘佳欣、朱泽亲、润雨、任泽、于雪婷、王骥磊、尚宗尧、马玮良(他们都不及格);其中刘佳欣、朱泽亲成绩很低,分别是34分、30分。全班学生上课不能积极发言,但能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他们能关心班级,热心布置教室,但对自己所承担的班级工作做不到位,在学习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自从接到了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