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寒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第1篇:二年级寒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二年级寒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20%)朗读 管理 撒谎 津津有味 弹琴 聪明
茂密 垂头丧气 刻苦钻研 敲锣打鼓
lang du guan li sa huang
( ) ( ) ( )
mao mi tan qin cong ming
( ) ( ) ( )
chui tou sang qi jin jin you Wei
( ) ( )
ke ku zuan yan qiao luo da gu
( ) ( )
二、组词。(10%)
愉( ) 辩( ) 瞪( ) 园( ) 使( )
偷( ) 辨( ) 蹬( ) 圆( ) 驶( )
三、填上适当的词。(16%)
( )的小草 | 勇敢的( )
( )的阳光 | 鲜艳的( )
( )的`老虎 | 顽皮的( )
( )的树林 | 晴朗的( )
四、把不是同一类的词用_______划出来。(8%)
1.辣椒 土豆 玉米 扁豆
2.桃花 杏花 纸花 梅花
3.篮球 足球 排球 地球
4.教师 学生 工人 叔叔
五、造句。(6%)
1.表演——
2.希望——
六、填空。(10%)
1.( )转到( )背着( )的一面,进到了( ),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叫( )。
2.从前,有个人坐船( )。他一( ),把( )身上的( )掉进( )去了。
七、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4%)
星期天( )小华到街上去玩( )他看到一位盲人爷爷跌倒了( )赶忙上去扶( )一直把爷爷送回家( )盲人爷爷感激地说( )你真是个好孩子( )
八、阅读短文,回答题。(12%)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斑马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1.写出近义词(4分)
往常—— 纳闷——
2.想一想,回答问题(8分)
(1)大大小小的动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先它们为什么纳闷?后来为什么吓得撒腿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写留言条。(6%)
6月9日,李力去陈明家,告诉他明天下午参加唱歌比赛。陈明不在家,李力写了一张留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朗读 管理 撒谎 津津有味 弹琴 聪明
茂密 垂头丧气 刻苦钻研 敲锣打鼓
三、嫩绿的小草 勇敢的人
灿烂的阳光 鲜艳的红领巾
凶猛的老虎 顽皮的孩子
茂密的树林 晴朗的天
四、1.玉米 2.纸花 3.地球 4.叔叔
五、1.(月亮)(地球)(太阳)(地球的阴影里)(月食)
2.(过江)(不小心)(挂在)(宝剑)(江里)
七、,。,,。:!
八、1.往常-平常 纳闷-奇怪
2.(1)指野猪、小鹿、斑马、兔子
(2)看见狐狸大摇大摆走过来,跟往常不一样,很纳闷。后来看见老虎。吓跑了。
(3)仗着别人的势力吓唬人。
第2篇:寒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大庆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假期作业(1)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传统意义上看,艺术消费只存在于上层社会文化中,为少数精英阶层所独占,具有明显的阶层特点。在现代背景下,艺术消费呈现一种大众文化趋向。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60年代后,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这种文化形态也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现代电影、电视得到普及便是证明。
当今画廊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倾向。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沙龙的形式已经跟不上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各种类型的画廊应运而生。如今,画廊也成为一些城市人们日常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对于他们来说,去画廊参观展览与去电影院一样平常,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当今强大的大众文化形态影响下,画廊营造了更多层次的空间,让观众在互联网上就可以欣赏、购买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中国的艺术消费比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艺术消费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大众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从今天电影大片的热映以及年轻人对于偶像的狂热就可以看到大众文化对于艺术消费的影响有多大。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俨然成为艺术消费的主角。许多人不愿意去看歌剧、舞剧、音乐会,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许多人不愿意去看免费的画展,却对时尚杂志、网络游戏乐此不疲。是什么造成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文化商人为适应大众消费心理需求,借助传媒进行商业化运作。
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把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拉到普遍大众的面前,对艺术普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当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就会由此带来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会使得艺术的审美、认知、批判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1
1.下列关于“大众文化”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欧洲发达国家的一种文化形态。B.20世纪60年代后,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导致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
C.自20世纪末以来,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
D.大众文化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所以现代电影、电视得到了普及。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艺术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贵族阶层的旨趣反映了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
B.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赏玩绘画的形式滞后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于是各种类型的画廊便产生了。
C.人们可以到画廊参观展览,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作品,这说明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D.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艺术消费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今我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而且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
B.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许多人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看时尚杂志,玩网络游戏。
C.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也是由于文化商人的商业化运作。D.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虽有利于艺术普及,但也带来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使得艺术的审美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韶,字子相,世居京兆。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有识者异之。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复转军正。武帝既拔晋州,意欲班.师,韶谏曰:“齐失纪纲,于兹累世,天奖王室,一战而扼其喉。加以主昏于上,民惧于下,取乱侮亡,正在今日。方欲释之而去,以臣愚固,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帝大悦,赐缣一百匹。及平齐氏,以功进位开府,封晋阳县公,邑.五百户,赐口马杂畜以万计。迁内史中大夫。宣帝即位,拜丰州刺史,改封昌乐县公。高祖受禅,进爵项城郡公,邑二千户。转灵州刺史,加位大将军。
晋王广之镇并州也,除行台右仆射,赐彩五百匹。韶性刚直,王甚惮之,每事谘询,不致违于法度。韶尝奉使检行长城,其后王穿池起三山,韶既还,自锁而谏,王谢而罢之。高祖闻而嘉叹,赐金百两,并后宫四人。平陈之役,以本官为元帅府司马,帅师趣河阳,与大军会。既至寿阳,与高颎支度军机,无所壅滞。及克金陵,韶即镇焉。晋王广班师,留韶于石头防遏,委以后事,几岁余。征还,高祖谓公卿曰:“晋王以幼稚出籓,遂能克平吴、越,绥静江湖,子相之力也。”于是进位柱国,赐奴婢三百口,绵绢五千段。
开皇①十一年,上幸并州,以其称职,特加劳勉。其后,上谓韶曰:“自朕至此,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柱石之望,唯在于公,努力勉之!”韶辞谢曰:“臣比衰暮,殊不解作官人。”高祖曰:“是何意也?不解者,是未用心耳。”韶对曰:“臣昔在昏季,犹且用心,况逢明圣,敢不罄竭!但神化精微,非驽蹇所逮。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于畴昔,昏忘又多。岂敢自宽,以速.身累,恐以衰暮,亏紊朝纲耳。”上劳而遣之。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仍为长史。岁馀,驰驿入京,劳敝而卒,时年六十八。高祖甚伤惜之,谓秦王使者曰:“语尔王,我前令子相缓来,如何乃遣驰驿?杀我子相,岂不由汝邪?”言甚凄怆。使有司为之立宅,曰:“往.者何用宅为,但以表我深心耳。”又曰:“子相受我委寄,十有馀年,终始不易,宠章未极,舍我而死乎!”发言流涕。因命取子相封事数十纸,传示群臣。上曰: “其直言匡正,裨益甚多,吾每披寻,未尝释手。”炀帝即位,追赠司徒、尚书令、灵豳等十州刺史、魏国公。
(节选自《隋书·王韶传》)注:开皇,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年号,从公元581年至公元601年。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帝既拔晋州,意欲班师 班:调回 B.封晋阳县公,邑五百户 邑:奖赏 C.岂敢自宽,以速身累 速:招致 D.往者何用宅为 往:死亡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韶“刚直”的一项是
①以臣愚固,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 ②王甚惮之,每事谘询 ③韶既还,自锁而谏 ④留韶于石头防遏,委以后事 ⑤柱石之望,唯在于公 ⑥驰驿入京,劳敝而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王韶世代居住在京兆,年少的时候,就被人看重。后来武帝攻下晋州,因他进谏有功,武帝封授他为丰州刺史,改封昌乐县公。
B.王韶性格刚直,使晋王广非常惧怕,处理政事都要向王韶询问,所以晋王广虽然做了金陵之长,但并没有做违反国家法令的事情。
C.开皇十一年,王韶鬓发渐白,年龄已到了六十六岁,虽然皇上鼓励他,但他清楚自己年老力衰,担心影响朝纲。2 D.高祖对王韶的死去极为悲伤,不仅指责了秦王俊,而且还让有关部门给王韶盖了宅院,并追赠王韶为魏国公。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昔在昏季,犹且用心,况逢明圣,敢不罄竭!
(2)其直言匡正,裨益甚多,吾每披寻,未尝释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①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压:低垂。8.“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5分)
9.请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沙鸥翔集,,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2),此时无声胜有声。,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3)淇则有岸,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诗经•氓》)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没有名字的东西(法国)奈保尔
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但是,就是这么哈特没有全说错。大约两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是他老婆,我的阿姨。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他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看他工作。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
“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问。
波普总是说:“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 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
我觉得波普特别健谈。他谈的都是关于生死、工作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发觉他真的很爱跟我说话。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哈特常说:“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
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波普说,“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
有一天,我发现波普在他的工棚里伤心。他坐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波普说:“你阿姨走了,孩子。” “去哪儿了,波普先生?”
“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
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波普开始酗酒,他身上有一股朗姆酒味,经常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哈特说:“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 波普从不以为我年纪小,有些话不该对我讲。
“孩子,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有一次他说,“你会发现你一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会珍惜它们了。”
他讲话就这个风格,像谜一样。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
波普回来后完全换了个人。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哈特说:“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
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没有名字的东西,但我害怕没敢问他。
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他家门外总停着许多车子,将东西拉进拉出。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哈特说:“这家伙准疯了。”又补充道:“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 3
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没有名字的东西上。他又停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做了厨娘。
后来发生的事太突然,我们都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哈特也是读了报纸后才知道的:小木匠被捕入狱。
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波普是个作恶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话说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来别人的东西然后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实际上他偷的东西太多,有时只好把不要的那些卖掉。他就是这么被抓住的。现在我们才明白以前为什么总有许多车子停在波普家门口。
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 告诉我。为什么?
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
波普出狱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帮小子中的一员。但对我来说,他变了。这种变化使我伤心。因为他开始干活了。
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
有一次我问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他竞臭骂了我一通。“你他妈的真讨厌,”他说,“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注:奈保尔,英国作家,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一开始,作者就叙述了波普的独特,“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但是,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这些矛盾的叙述,让人对波普产生好奇。
B.小说开头描写波普乐此不疲忙碌的情形,突出了波普的勤奋,表达了我对波普的赞美欣赏之情,为下文写波普的转变铺垫。
C.波普原来在街上却不招人喜欢,被人们视为傲气、懒惰,后来被哈特等人接纳,被认为是和他们一样的好汉。这说明波普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D.小说的结尾,“我”追问波普先生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说明“我”并不理解波普的变化,“我”仍然希望波普还是原来那个爱和“我”说话的波普。
E.小说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来展开情节,详尽地描写了波普转变的心理过程,为读者展示了波普的人生转变,也展示了作者的非凡的洞察力。
(2)“我”眼中的波普与众人眼中的波普有什么不同? 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6分)
(3)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度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4)波普从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到做有名字的东西,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认为这种变化是可喜,还是可悲? 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做分析。(8分)
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 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精神贵族”钱钟书
张建术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
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4 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
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二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充满机智,出口成章,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意在说明钱钟书很有演讲才能。
B.“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的独特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
C.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D.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麟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的恃才傲物的个性与作品的深奥所致。
E.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2)文中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________,________。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②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③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3)文中如何表现钱钟书是一位“精神贵族”的? 请简要分析。(6分)
④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⑤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⑥就是天然本真的生 命
A.①④⑤②⑥③ B.①④⑤②③⑥ C.⑤②③①⑥④ D.⑤②①③④⑥(4)文章结尾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方面对原油泄漏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曲突徙薪....远胜于亡羊补牢。B.近年来,我国志愿者活动如火如荼....,尽管初始稚步,但既然已经开始了,且方向是正确的,总有一天会逐渐热闹起来。
C.南京风光宣传片中,摄影师抓住了中山陵音乐台上光线、角度、白鸽飞舞的姿态浑然天成....的那一刻进行拍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李白和杜甫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真有天壤之别....。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种文明或文化都不可能单独发展和独立存在,不同文化需要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交融。
B.在人类长期的实践中,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逐渐有了本质性的进展,发现自然系统之间的各个元素并非独立,而是彼此环环相扣,人类仅是该复杂系统中一个环节而已。
C.2013年将出现一个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段,如果机会错过,则要多等几年,因此,中国航天界考虑届时将第一次发射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卫星。
D.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表示,人类发展指数是平衡人类发展三大基本维度平均成就的综合指数,这三大基本维度是健康的生活、渊博的知识以及体面的工作。
1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5 第二类,________;第三类,________。第一类人,________;第二类人,________;第三类人,与1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我国发展核电的四点理由。(每点不超过6个字)(6分)
核能的最新发展是核聚变,即氘和氚的聚变。氘-氚聚变反应将释放巨大的能量,每升海水中含
30mg氘,通过聚变可释放出相当于3000多升汽油的能量。把海水中存在的45亿吨氘,用于核聚变提供能量,按世界目前能耗水平,足以满足未来几十亿年的能源需求。在所有能源中,核能的二氧化碳
排放量最低。核能在各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尽相同,全世界平均16%,2007年,我国核电只占总供电量的1.2%,到2020年要达到5%,到2030年达到10%。所以,核电应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② ③ ④
17.李刚和王强是多年的同学。王强的父亲在某单位的资料室工作,李刚要向王强的父亲借一本杂志,于是写了下面一封求助信。但求助信中有三处存在问题,请指出并修改。王伯伯:
我虽然没有见过您,但我和您的儿子(A)是多年的同窗。今有一事相求。为写一份社会调查报告(B),我急需借阅《半月谈(内部版)》第八期(C),不知您单位是否有这份杂志,如果有,请尽快帮我借到,以免误事(D)。如果没有,请给一个回音(E)。
顺颂 安康(F)
李刚
2000年3月21日
必须修改的三处是: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脆弱的苇草,是坚韧的寒梅,是奔跑的羚羊,是悠然的仙鹤;生命是一个又一个困惑,一次又一次突围;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健,老年的恬淡;生命是上苍借给你一用的资本,到时候,不管你用与不用,亏本与否,都必须连本带利地偿还;生命是一只劳蛛,即使知道网不住星星和月亮,依旧不辍编织;生命是一个舞者,即使身带镣铐,也要舞出生命的绚丽与悲壮„„ 请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王韶被任命为丰州刺史,改封为昌乐县公。高祖受禅时,王少受封爵位为项城郡公,领二千户食邑。不久调任灵州刺史,被授予大将军职位。
晋王杨广镇守并州的时候,授王韶行台右仆射职位,赏赐五百匹彩缎。王韶生性刚直,晋王非常怕他,假期作业(1)答案
1.C(A“欧洲发达国家”在文章第一段表述为“欧美发达国家”,内涵不一致。B曲解原意,原文为“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大众文化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导致的结果。D“现代电影、电视得到了普及”是“大众文化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的一种证明,而不是结果。)
2.D(A“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在选项中成了“贵族阶层的旨趣反映了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关系颠倒。B“赏玩绘画的形式滞后”应该是“沙龙的形式滞后”,偷换概念。C“人们可以到画廊参观展览”说明了“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作品”说明了“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3.D(根据最后一段,“带来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的是“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不是“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偷换概念。)4.B(封地)
5.A(④晋王对王韶委以重任⑤皇帝对王韶的评价⑥王韶因劳顿而死)
6.C(A中封他为丰州刺史的是武帝而不是宣帝,原因也不对。B中晋王广镇守的是并州。D中追赠王韶魏国公的是隋炀帝。)
7.(1)我以前在动荡的朝代,尚且用心尽力;何况现在遇到了英明圣主,哪敢不竭尽全力呢!(2)他那些纠正错误的正直话语,对国家有很多益处,我常常拿起来翻阅,未曾放手。参考译文:
王韶,字子相,自说是太原晋阳人,世代生活在京兆。王韶年幼就气度高雅,十分喜欢奇人节士,有识之人认为他与众不同。在周国多次凭着作战立功而升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再调任为军正。武帝在攻下晋州后,想班师回朝,王韶劝谏说:“齐国朝纲混乱,在此连累世道。上天褒奖我王,让您一下子就扼住了它(齐)的咽喉。加之因为他们在朝上国君昏庸,在朝下人心恐惧,攻下动荡的齐国,就在今日。陛下刚才想放弃齐国离开,以我的愚昧固陋,实在不能深入理解您的做法,希望陛下再考虑一下。”武帝非常高兴,赏给王韶一百匹细绢。等到平定齐国后,王韶因为功劳大而晋升为开府。被6 赐封晋阳县公,领五百户食邑,再赏赐牛马和其他物品数以万计。不久升任内史中大夫。宣帝登位时,每件事都向他咨询,不敢违反法令制度。有一次,王韶奉命巡视长城,出行后晋王挖池起山,王韶回来后,将自己锁起来以此进谏。晋王向他道歉并停止了工程。高祖听说这件事后大为嘉许,赏赐王韶一百两金子和四个宫女。在平定陈国时,王韶以本官担任元帅府司马,率领大军赶赴河阳,与大部队
会合。到了寿阳后,与高颎一起调度军队,从未延误过军机。攻克金陵后,王韶就坐镇在那里。晋王杨广班师回朝,留下王韶在金陵防守,把所有的事都托付给他。几年后王韶回朝,高祖对各位公卿大臣说:“晋王在年幼的时侯带兵出征,最终能攻克吴越之地,平定局势,这是王韶辅助的功劳啊。”于是晋升王韶为柱国,赏赐三百多奴婢,五千匹绵绢。
开皇十一年,皇上驾临并州,因为王韶做事尽心,特别给予慰劳和嘉许。此后,皇上对王韶说:“自从我到了这里,您胡子发鬓逐渐变白,恐怕是忧心劳碌造成的吧?中流砥柱的威望都集于您身上,您要再努力啊!”王韶推辞说:“我日渐衰老年迈,不再适合做官了。”高祖说:“这是什么意思?不适合,是没有用心尽力罢了。”王韶回答说:“我以前在动荡的朝代,尚且用心尽力;何况现在遇到了英明圣主,哪敢不竭尽全力呢!只是心神和精力日渐衰微,(这些事)不再是愚驽的人可以做到的。加上(我)今年六十六岁了,年事已高,健忘又多。(我)哪里敢自己放松自己呢,只是因为(这样)才导致身体劳累,又担心因年衰力薄而使朝纲紊乱罢了。”皇上安慰他,让他回去。秦王杨俊做并州总管,王韶仍担任长史。一年多后,王韶乘驿车入京,因劳碌而去世,终年六十八岁。高祖深感痛惜。高祖又命令有关官署为他建立住宅,说:“死者要住宅有什么用,不过以此表达我的深切哀悼之情罢了。”又说:“子相受我委托,十多年了,一直没有改变,受我的宠爱和表彰还没有达到尽头,就舍弃我去了。”说话时流着眼泪,于是名人取出子相给他的数十个用袋装起来的奏章,传给群臣看。皇帝说:“他那些纠正错误的正直的话,对国家有很多益处,我常常拿起来翻阅,未曾放手。”炀帝即位,追赠王韶为司徒、尚书令、灵豳等十州刺史、魏国公。
8.“浸”字有浸染之意。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水天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
9.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作者倚在高楼的栏杆上,看到眼前的景物,想到历史上的往事,心中不免生出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作者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无言寂寞,更生出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之情。
10.(1)锦鳞游泳,岸芷汀兰(2)别有幽愁暗恨生,银瓶乍破水浆迸(3)隰则有泮。言笑晏晏。11.(1)解析:(选E得3分,小说中并没有详尽描写波普转变的心理过程,选C得2分,“波普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错误,选B得1分,突出了波普的“勤奋”不准确,最主要的应该是突出他的“诗意情怀”。)
(2)①“我”眼中的波普热情、健谈、具有诗人气质,后来变得嚣张,令人害怕;众人眼中的波普傲慢、无用、不受欢迎,后来变成了英雄。(4分)
②这种不同表现了理想世界(儿童世界)与现实生活(成人世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3)①“我”是故事的见证人,以“我”来展现主人公的形像。②“我”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借“我”的情感态度揭示了作品主题。③第一人称“我”的使用,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真实自然;(6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3点得6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4)从追求精神(诗意)(理想)到追求物质(实际)(现实)。(2分)
可悲:是对现实的妥协。(2分)①消失了理想和诗意的生活,工作就会失去情趣性,尽情想像的创造性就会缺失,与世俗趋同的人生将会是平庸的人生。②波普本来一直都在抗拒命运,最后我的追问触发的他的愤怒,招致臭骂,说明在他的内心深处,诗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不愿提及的伤痛,一个遥远美丽的梦,“做有名字的东西”是对现实生活不得已的妥协。(4分,要求考生围绕观点做充分阐述,结合文本,大意符合即可)
可喜:生活的压力需要每一个人面对现实。(2分)①虽诗意但脱离现实的生活,必然会被生活抛弃,走出理想的空中楼阁,脚踏实地生活和工作,是真实而理性的人生。②波普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作为一个充满诗意的人的时候,他不断地和现实发生冲突,最终在经历了生活的变迁后,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他开始做有名字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证明。(4分,要求考生围绕观点做充分阐述,结合文本,大意符合即可)
12.(1)(5分)答D得3分,答C得2分,答A得1分,答B、E不得分
(2)(6分)性格方面:恃才傲物且有童心、聪明机智、博闻强志、淡泊名利、乐于助人; 文学方面:创作了《围城》《管锥篇》等名著,文学成就显著;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 生活方面: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不看重金钱,物质上要求低:拒绝普林斯顿大学的高薪聘请、拒绝出售重金求购的英文大辞典、婉拒好莱坞片商的多次盛邀、别人借钱对折送人、家里陈设朴素; 重视精神追求: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
在困境中仍能坚守:困居上海时学术文稿没人买,写《围城》仍旧精工细作。7(每个要点 2分,意思对即可)(4)(8分)名家也需要钱养家糊口,但绝不把发财当作做学问的目的;当今商业化社会一味追求财富的名家很多,他们应该学习钱钟书的精工细作精神,向社会奉献高质量的文化成果;一些出了名到处走穴挣钱的人,应该多学学钱钟书坚守文化阵地、潜心研究学问的高尚品格;名家当如钱钟书不迷信金钱,超越金钱,把知识看作是自己最大的财富。(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A(B如火如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不合逻辑;C项对象不当,“浑然天成”多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D项“天壤之别”比喻极大的差别,但二者使用前提必须是一褒一贬,李白和杜甫的两种风格都是褒扬对象,与“一褒一贬”的使用前提相矛盾。)14.D(A语序不当,应为:“独立存在和单独发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B项,主语残
缺,应为“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C.“第一次”与“首颗”语意重复,也造成不合逻辑。)
15.C(第1、2空,应从“画怎样的画”和内容递进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⑤②,第3、4空,要从“人”与“道”对应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③①。)
16.①能量巨大;②资源丰富;③碳排量低;④占的比重较小。17.A.C.D
解析:修改应用文,最主要的是修改不能明确交际的内容,其次是修改使用不得体的词语。例如,“您的儿子”须指明姓名,以免对方查询麻烦;“第八期”应指明年份,便于查找;“以免误事”有失分寸,可删去。因此从交际角度分析应用文的毛病,应是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考虑的问题。18.[写作指导]
此则材料以诗化的语言揭示了生命的绚丽与悲壮的二重属性。但是,作为高考作文,立意必须立足于生命积极的一面,即“坚韧”“奔跑”“悠然”“突围”“资本”“不辍编织”“舞者”。可以这样表述最佳立意:坚韧,生命的真谛
以奔跑的姿态度过生命 执著创造,装点生命
舞出生命的绚丽
第3篇:二年级寒假语文作业
尊敬的家长:您好,现将寒假语文作业安排如下:
1、完成《寒假作业》。
2、背诵发下去的三字经第一、二页。
3、每人写10篇看图写话或日记。每篇
不少于100字。都写在发的读书笔记本上。
4、90分以上的同学将生字表上的生字带拼音写3遍。60分---90分的同学将生字表上的生字带拼音写1遍,组1个词。60分以下同学请将生字表上的生字带拼音写2遍,组2个词。(课与课之间要隔一行,一个也不能少!)
5、收集课外读物上面的好词至少100个,好句子50句,写在方格信纸上。
6、请您在带领学生报名时携带假期作业布置卡,对照检查后报名!
祝节日愉快,下学期再见!2.7班班主任:吕 宁
尊敬的家长:
您好,现将寒假语文作业安排如下:
1、完成《寒假作业》。
2、背诵发下去的三字经第一、二页。
3、每人写10篇看图写话或日记。每篇不少于100字。都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4、90分以上的同学将生字表上的生字带拼音写3遍。60分---90分的同学将生字表上的生字带拼音写1遍,组1个词。60分以下同学请将生字表上的生字带拼音写2遍,组2个词。
第4篇:二年级语文寒假乐园作业
二年级语文寒假乐园作业
一、学用转盘识字(给圆盘中间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二、补充句子,加上标点。
1、你为什么
2、真有趣呀
3、我对妈妈说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乌鸦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声。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可乌鸦想了一天又一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的歌,得每天清晨起的早早的,不管是春夏秋冬都要坚持,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成功。”
乌鸦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快速飞走了。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怎样才能有一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直线在短文中画下来。
3、乌鸦练成好嗓子了吗?为什么?
第5篇:9年级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9年级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一、1.B
2.D
3.A
4.C
5.A
6.C
7.B
8.A
9.A
10.B
11.B
12.C
二、1.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
2.D
3.自鸣得意地自以为有了独到的见解。
4.讽刺那些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或:有了一知半解
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的人)。
三、1.⑴塞下秋来风景异
⑵斜晖脉脉水悠悠
⑶沙场秋点兵
⑷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⑸史记司马迁(每空1分)
2.①三国演义关羽②西游记猪八戒③水浒传鲁智深(每空0.5分)
3.①如:传承节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关注节日文化,就是关注生活;为了节日文化的繁荣,我们牵起手来等。
②如:年轻人对节日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我心中的中西节日;节日文化对家庭的影响等。
③说出道理就可以。如西洋节日文化的活泼自由,时代感强,切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底蕴丰厚,影响深远,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的.悠久文明的象征。
四、1.美在古代诗词,美在自然。
2.城市的美丽只适宜拍照,从照片或书本里才能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