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

2023-03-24 07:13:4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理解句子内容。教育学生平时要关心老人。

3、能正确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和新词,正确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水仙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小喇叭》。

二、学习生字词

1、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板书生字词:

喇叭 牵牛花 花骨朵 篱笆

姑娘 邻居 温暖 银丝般

3、打指语,教学读音。

4、指导书写:

特别注意“喇”“骨”“篱”“邻”等容易写错的字。

5、结合句子讲解词义。

小喇叭:原指一种乐器,在课文中不是指真的喇叭。

花骨朵:可以让学生看实物理解词义。

银丝般:像银丝一样。

6、教学组词:

喇(喇叭)牵(牵牛花)骨(花骨朵)

篱(篱笆)笆(篱笆)姑(姑娘)

邻(邻居)居(邻居)温(温暖)

丝(银丝)般(一般)

7、读词语,进一步理解词义。

三、练习

1、读课文。

2、抄写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四、作业

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给下面的字组词:

喇()牵()骨()

篱()笆()姑()

邻()居()温()

丝()般()

二、讲读课文

1、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写:早晨,牵牛花把花骨朵送过了篱笆(送到了老奶奶的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对照图,理解课文内容。

(3)总结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写种花的小姑娘走进老奶奶家。

3、第三自然段:

(1)设问:小姑娘走进老奶奶家做什么呢?过渡到第三自然段。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对照图理解课文意思。

(4)总结段意:小姑娘扶着老奶奶坐在篱笆下,给老奶奶讲故事,老奶奶高兴地笑了。

4、讲读第四自然段:

(1)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意思,总结段意:篱笆上的牵牛花看见了(小姑娘关心老奶奶,老奶奶生活得很幸福),花骨朵变成了小喇叭(笑了)。

5、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三、巩固练习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

议一议课文中小姑娘的行为,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作业

练习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

1、教师示范读课文。

2、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句子间的停顿。

3、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个别指导。

4、分组朗读课文。

三、体会课文的内在联系

1、指名学生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三自然段写小姑娘关心老奶奶,把温暖送给老奶奶。

2、第一、四自然段写牵牛花和阳光把温暖送给老奶奶,把赞扬送给小姑娘。

3、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赞扬了小姑娘关心邻居老奶奶的好品质。

4、教育学生要向课文中的小姑娘学习,学习她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四、作业

1、预习课后练习。

2、朗读课文,背默课文。

第四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

二、读拼音,打指语,写句子。

1、出示习题(见书本)。

2、领学生读拼音,打指语。

3、让学生独立写句子。

4、校对批改。

5、读句子,理解句意。

三、读一读,把能搭配在一起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1、出示习题:

走进 篱笆

送过 书本

打开 家

扶着 白发

照着 书包

背着 老奶奶

2、讲解题意。

3、教师举例:走进——家

4、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

四、把括号中的词语加到句子中去。

1、出示习题:

小姑娘背着书包,走进家。(老奶奶的 种花的 邻居 那位)

阳光照着白发。(老奶奶 温暖的 银丝般的)

2、讲解题意。

3、举例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4、让学生独立完成。

5、集体批改。

6、读句子,进一步理解句意。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5、6题。

2、预习19课。

教学后记:

尊老爱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必须向学生灌输的思想,本课重点让学生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思想的升华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我把重点放在词语的理解上,如“邻居”、“银丝般”等。学生掌握很好。

第2篇: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

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理解句子内容。教育学生平时要关心老人。

3、能正确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和新词,正确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水仙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小喇叭》。

二、学习生字词

1、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板书生字词:

喇叭 牵牛花 花骨朵 篱笆

姑娘 邻居 温暖 银丝般

3、打指语,教学读音。

4、指导书写:

特别注意“喇”“骨”“篱”“邻”等容易写错的字。

5、结合句子讲解词义。

小喇叭:原指一种乐器,在课文中不是指真的喇叭。

花骨朵:可以让学生看实物理解词义。

银丝般:像银丝一样。

6、教学组词:

喇(喇叭) 牵(牵牛花) 骨(花骨朵)

篱(篱笆) 笆(篱笆) 姑(姑娘)

邻(邻居) 居(邻居) 温(温暖)

丝(银丝) 般(一般)

7、读词语,进一步理解词义。

三、练习

1、读课文。

2、抄写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四、作业

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给下面的字组词:

喇( ) 牵( ) 骨( )

篱( ) 笆( ) 姑( )

邻( ) 居( ) 温( )

丝( ) 般( )

二、讲读课文

1、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写:早晨,牵牛花把花骨朵送过了篱笆(送到了老奶奶的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对照图,理解课文内容。

(3)总结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写种花的小姑娘走进老奶奶家。

3、第三自然段:

(1)设问:小姑娘走进老奶奶家做什么呢?过渡到第三自然段。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对照图理解课文意思。

(4)总结段意:小姑娘扶着老奶奶坐在篱笆下,给老奶奶讲故事,老奶奶高兴地笑了。

4、讲读第四自然段:

(1)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意思,总结段意:篱笆上的牵牛花看见了(小姑娘关心老奶奶,老奶奶生活得很幸福),花骨朵变成了小喇叭(笑了)。

5、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三、巩固练习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

议一议课文中小姑娘的行为,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作业

练习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

1、教师示范读课文。

2、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句子间的停顿。

3、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个别指导。

4、分组朗读课文。

三、体会课文的内在联系

1、指名学生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三自然段写小姑娘关心老奶奶,把温暖送给老奶奶。

2、第一、四自然段写牵牛花和阳光把温暖送给老奶奶,把赞扬送给小姑娘。

3、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赞扬了小姑娘关心邻居老奶奶的好品质。

4、教育学生要向课文中的小姑娘学习,学习她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四、作业

1、预习课后练习。

2、朗读课文,背默课文。

第四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

二、读拼音,打指语,写句子。

1、出示习题(见书本)。

2、领学生读拼音,打指语。

3、让学生独立写句子。

4、校对批改。

5、读句子,理解句意。

三、读一读,把能搭配在一起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1、出示习题:

走进 篱笆

送过 书本

打开 家

扶着 白发

照着 书包

背着 老奶奶

2、讲解题意。

3、教师举例:走进——家

4、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

四、把括号中的词语加到句子中去。

1、出示习题:

小姑娘背着书包,走进家。(老奶奶的 种花的 邻居 那位)

阳光照着白发。(老奶奶 温暖的 银丝般的')

2、讲解题意。

3、举例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4、让学生独立完成。

5、集体批改。

6、读句子,进一步理解句意。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5、6题。

2、预习19课。

教学后记:

尊老爱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必须向学生灌输的思想,本课重点让学生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思想的升华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我把重点放在词语的理解上,如“邻居”、“银丝般”等。学生掌握很好。

第3篇: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专业17篇)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教学时间的安排和控制,合理分配教学资源。通过阅读以下的教案范文,可以了解不同类型教案的编写方法和要素。

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篇一

1、学会单韵母a,能读准字母的音和它的四声;认识四线格,正确书写字母a.

2、能找到儿歌中的韵母a和含有a的音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儿歌。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到学校读书识字学本领,怎样学会读书识字呢?首先要学会汉语拼音,学好了汉语拼音就能读准字音,识很多字,读很多书,学很多本领。所以今天第一课我们就学汉语拼音。这节课我们先学习一个单韵母。比看,谁学得最快最好。

二、观察图画,学习读音。

1、在学习方式上,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试着发音,教师点拨,学生反复练读,体会a的发音。

2、在此基础上,教师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如领读、齐读、分组读等,帮助学生读准音。

3、小结学习方法: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读准和记住a的读音。

4、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图画,利用手势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实用23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变化。教案的编写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特点,注重个性化教育。这些教案范例涵盖了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篇一

我种过牵牛花,那威武的哨兵站在山岗上,吹着紫色的小喇叭。

到了五月,牵牛花开花了!刚开始的时候,牵牛花东倒西歪的,有点站不稳。“快来,找根细一点的绳子,”妈妈着急地说,“把绳子挂在衣架上!”我想:找子干什么呀?过几天我才知道,原来,牵牛花还是登山运动员呢!它的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越爬越高。在中间的地方,伸出一个嫩绿的小花苞。后来逐渐变大,绽放出一朵紫色的喇叭,好看极了,妈妈忙着照相。

丰收的七月,牵牛花慢慢地调谢了。叶子变黄了,花儿垂落了,茎也缩回了。这时只要轻轻剥开小苞,里面就会有几颗黑色的小豆,这便是牵牛花的种子。

我真喜欢牵牛花,喜欢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喜欢它那积极向上的态度。明年,我还要种牵牛花!

四年级:张译井。

上一篇:济南的冬天。

下一篇:放假真好

-->。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通用24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能够提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在教案中要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教案,小编整理了一些编写教案的步骤和要点,供大家参考。

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篇一

男: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小喇叭广播。

女:伴着春姑娘轻盈的脚步,我们一起“寻找春天,放飞梦想”,走进了愉快、充实的第九周。我是五一中队的李红梅。

男:我是五一中队的王淳。本期小喇叭广播的内容有:1、了解“五一”节的来历;2、了解世博会。

男:,你知道周六是什么日子?

女:恩,这可考不倒我!周六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男:那你知道“五一”节是怎么来的?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好奇吧!

女:那为什么会有“五一”节这个节日呢?

男:“五一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这个节日啊,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

未完,继续阅读 >

《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喇叭教学教案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