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汉中散文

2023-03-28 07:13:4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游历汉中散文

游历汉中散文

游历一个地方,往往从这个地方的与众不同之处开始,虽然与众不同之处这东西是那样的不可触摸。比如说汉中吧,说它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的四地之一。

至于为什么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暂且不论。要是从汉中的历史重要性来看,它的显著特点主要系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南北的交通要塞;另一个是物产丰富。

秦末乱年,刘邦被项羽穷追猛打,刘邦率部从宝鸡进山,准备躲进汉中。张良献计——火烧栈道,当即灭了项羽把刘邦赶尽杀绝的决心,项羽悠悠然放心地走了。栈道烧了,刘邦就出不来汉中,没有路到关中了;又灭了东边各国的觊觎之心,进不去汉中了,没路了;使得刘邦在汉中休养生息,屯兵秣马;利用汉中充足的物产,壮大自己,最后一统天下,建立汉室。

游客今天还能看到栈道的遗迹——褒河古栈道,在那个年代的峭壁上,蜿蜒……看看木牛流马,赏一赏刘邦一介流氓用人时的大气,拜将台下,可听得见韩信南北征战,惨死妇人刀下的穿越历史的喊声?看看三国的诸葛座椅,看看定军山的诸葛祠……

你不仅可以沿着刘邦足迹,从眉县石头河沿着古栈道,循着古迹入汉中;还可以沿着刘备大军的足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而来;如果你是“铁驴”,那你有资本穿越傥骆古道而来。你也可以从京昆高速飙进汉中;你更可以乘飞机俯视,一览无余地空降汉中。

最美汉中的油菜花,在央视频频展露风采;朱鹮,大熊猫,猕猴,作为生态保护,生存良好的物种,也频频做客央视,让汉中跟着露脸,你看,菜花黄做衣裳,桃花粉抹胭脂的汉中,梨花,杏花点缀的汉中,已然含羞……

当然,这个季节,最美的是油菜花装扮起来的,妖娆的汉中,最美的汉中。汉江如丝带蜿蜒在秦岭和巴山之间,两岸朱鹮啼不住,百里油菜绽彩屏。

褒姒披着淡绿色衣裳,粉粉的闭月羞花美人脸,瘦弱的身材,款款行走在半绿半黄的油菜花路上,既不富贵,也不张扬。回归河东店一个寻常的女子,边走边念叨说她不曾倾国,也不曾希翼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她一笑。她的笑与不笑,只是因为离开了故土汉中,离开了那生她养她的鱼米之乡。男人雄霸天下,是有雄图大志;男人误国,就归罪于女子的红颜祸水……哪一位史官,给她评说评说。

紫柏山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将张良,捋须摇头,怎么就没有算到一朝汉室,会毁在吕雉这个小肚鸡肠的娘们手里?当初为何要出主意,让刘盈找到“商山四皓”,迫使刘邦放弃戚夫人之子刘如意,立了吕雉的儿子刘盈继承大统,才被吕雉做的人彘吓疯了。找些篾条串豆腐样的碎娃娃,来戏弄朝政。

傥骆古道上,一寻常百姓家的妇人,由几个保镖模样的男子护卫着,跟着一个小丫头,仓皇而来。不时回头张望,看后面没有追兵,才坐下歇脚,理一理头巾,小丫头悲泣地说:“贵妃娘娘,咱们真的再不回大唐了吗?”妇人赶紧呵斥:“以后不许叫我娘娘,娘娘在马嵬驿已经死了……”边说边起身,继续走了。从汉江漂流到长江,又从长江漂流到扬州,最后飘洋过海去东瀛了。

后面走来了杜甫,他满眼含泪,悲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二十一家同入蜀,唯余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吟成了过骆谷的《三句绝》……

历史的`车轮碾压到世纪之初,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华阳镇,成为了一座红色古镇,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等率领下,战略转移至华阳,在镇子杨家沟方向的红石窑村,建立华阳苏维埃政权。红二十五军司令部遗址现有房舍一院,有当时标语,在星星之火燎原的图标上华阳镇连接了南北的贯通。

光阴似箭,公元2004年,受汉中电视台新台标颁奖晚会之邀,文化大师余秋雨携夫人马兰悄然到汉中,在一一拜谒了汉中的武候祠、武侯墓、张骞纪念馆、蔡伦纪念馆等名胜后,余秋雨面对电视台现场直播的话筒,大发感概:“这两天我弥补了一个遗憾,这个遗憾就是我以前竟然没有来过汉中。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一个非常重要的重镇,那就是汉中!汉中这样的地方不来,那就非常遗憾了!因此,我有一个建议,让全体中国人应把汉中当做自己的老家,每次来汉中当做回一次老家。”

光阴似水,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汉中成为了南水北调的重点区域,北调水站上游被限制工业发展的城市,保证水源不被污染,让净水进京。

汉中在发展,在腾飞,尽显汉水儿女的厚道和勤奋。

第2篇:汉中游记散文

汉中游记散文

清明时节,又到一季油菜花开。趁春潮滚滚而来,心情还在长春芽,天气又清又明,就去了一个很熟悉又从未去过的地,去赶一趟花期。

天通晓节律,春雨濛濛下,风细雾薄,如麻纱轻轻飘荡,心情像绿茵,过留坝,至汉中。

一路景色美,春染河边柳,柳条抽窈窕。河岸烟村四五家,屋后七八棵三两丈高的桃花树,被修剪得像钻天杨,枝间粉红的桃花开乱了。屋后的山影影绰绰浮着一层草色,性急的一些树钻出了红芽绿茜鹅黄尖,好像被一缕春风才吹过。

车在秦岭峰山上盘上旋下,一路山形也是不断变换着,抬头仰望,崇山峻岭,石山棱棱,古石嶙峋,“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仰天长诵,那高空山峰离天不过盈尺,如剑锋直插乌云间,山尖尚披白雪大氅。山半腰除过松柏带点新绿之外,其余的树躯仍然挂着枯叶。上山下山,坡陡弯急,峰回路转。车在转山,心也跟着转山,人一会儿偏东,一会儿倒西。

车终于停下了,一脚踩入留坝,这山就成了半山半岭,绿水绕红土丘,春也就成了半夏,夹河两岸绿绿的温柔,山峦小岗没有了败腐。一棵棵笔直玉立的树秀绿,或浓或淡,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绿芽芊芊,如初见的清新。田头地间,杏花雨润,梨花如绣,路两边的樱花已谢,桐花也已剩几寥。一段一段的薰衣草紫红绽放,一簇簇的马兰花透着青蓝,岭腰岭脚的迎春花儿瀑流盛放,野海棠、荆棘花开得热烈浓艳,白的紫的藏于绿海中,梯田上的棕榈树伞散开,像孔雀的绿湖蓝尾巴。

一棵古槐带着年龄稳立山脚边,扭弯着身躯,伸出了枝丫,罩住了车路,叶芽绿绿,枝叶茂密,绿荫如盖。树下两三座小房,挂一招牌“萧何夜追韩信”。我很惊异,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地方,却发生了改变历史流向的大事。哦,我顿悟了,“请你留下吧!”莫非就是萧何给韩信说的,难道留坝县名就是此意?此地是留坝马道镇街北,路旁有一条河,“不是寒溪一夜涨,哪得汉室四百年”,或许千年前就是这条河阻挡了韩信的去路吧。

越向南走,越感觉一切变得温柔起来,山山变成丘陵,层层梯田,一片一片的油菜花,开得明丽素雅,满眼都是金灿灿的。那绿海金浪,绵延推涌如蜀绣。

从褒河北来,又去了褒河南,下一个大坡坎,就进入古褒国的辖地,河便是褒河了。两边的山景如桂林山水,青山绿茵,水深明镜,杨柳依依,婀娜飘逸,风度子贤。进入褒河水库,那春来得是那么透彻、那么纯粹。春来江水绿如蓝,翠银色在流,那绿浓得化不开。这色彩应该是莫奈调出的:白色为底,再加一些青,再加一些绿,再加一些天蓝,再加一些土黄,再加一些朱红,然后涂抹蛋清,再倒橄榄油……大自然很是慷慨,有的是资源,一点都不怜惜颜料的。河心一艘画舫轻移,波纹粼粼,水库边的一个个新绿水柳洲,仿佛是一对恋人离别执手想看泪眼的送别亭,更像是柳永酒醒后的晓风杨柳岸。绿洲外自在地飘荡着几叶木船,有着“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

一去二三里,就到了褒河石门栈道景点,石门位于南口,在褒河西岸,与河道平行。石门是一个大约长十五米高约四五米人工开凿隧道,洞内无斧凿痕迹,是以火烧水激之后开凿而成的,隧道与栈道在同一水平线上。穿过隧道,再走大约几十米的褒河水库大坝,就行之南边的褒斜栈道。

石门栈道的闻名,不仅仅是因为它是褒斜道上最艰险的路段,即便今日观之,高山夹深谷,悬崖峭壁下河流湍急,仍让人惊魂。他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在冷兵器时代以血肉之躯开天险通途的那些无名工匠们的缔造精神的见证。

褒斜道南边的褒河边就出落了一位古美女——褒姒,但见她菀坐于汤汤水中央,顶挑绢花,略施粉黛,抚琴低歌,身后是墨页般的雕岩,仿佛是历史的书页。我认为她是“女人花”,和“红颜祸水”怎么也联系不起来,王误国,可多少人都说她是“红颜祸水”。哎,有多少所谓的“红颜祸了水”,不过是犯了错误的人欲盖弥彰的推咎而已。

走在褒姒故里,仔细阅读《三国》故事浮雕,“三国”历史人物一下就从浪底窜到了春潮肩上,我感慨万分,他们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他们率天下苍苍众生,大袖一挥,几十万人就站在了历史的潮头;又一甩,几十万人又被抛到了历史的潮谷,而他们始终站在历史潮头。这就是大人物、大英雄!

褒姒故里,背依青山,山是陡立垂直的,并无平坦之地,却在白云生处就有二座小白屋,给人空中之屋映像。我猜是某位隐士,归去来兮须要驾云飞抵的。

南郑的`南湖,是缩小版的千岛湖,景区七沟八梁,六十八个岭,“山”就五六十米高,像个大土包。山势优美,青山常绿,河流密布,风光绮丽。“青山碧水,松涛竹海,鸟语花香”是南湖独特的自然美景,景区内绿树成荫、四季长青,松、柏、竹、杉、桂、茶树等遍布山坡,与碧绿的湖水相呼应,形成了青山抱碧水、碧水绕青山的自然美景,这是汉中灵山秀水的集中体现。

一进入山门,只见几处早莺争暖树,在叽叽喳喳欢跳放歌。在院子的一角落,我第一次见到了翠生生的修竹,直径有碗口粗,如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便联想到了客家那带着竹子清香的竹筒饭,这是最本质的饭,清淡、清香、清新,令人垂涎三尺。猛然间,眼前一红,那一丛开得正当时的红山茶和杜鹃,花姿艳丽缤纷,如红蝶振翼飞舞,潜透着秀气温婉。

举目远眺,沃土千里,田野井形,油菜花依水傍家而开。那片浩渺的油菜花海,一望无际,风送花香;一群大白鹅和麻花鸭,扭着肥肥的身躯叽叽嘎嘎吵着架。清丽脱俗的田园,和谐幽美的景像,如诗亦如画,恍入世外桃源。我漫步信游于田埂上,对天长歌:“一条大河呦通呀通我家,有妻有儿呦瓦呀瓦房大,鸡肥鹅肥呦牛呀牛羊壮啊,种豆种稻呦油菜花……”

汉中,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的地方,一个山水相依、田园相连的地方,一个勾人心魂、荡人心魄的地方。

当年,成吉思汗把马鞭坠落在他走过的最美的地方,他嘱托后人“我愿醉卧于此,共黄土长眠。”我也买了一个发簪,把它丢到此地,对走过的客官悄说:“如果我老了,就找这样的一地栖住,安享一份美丽的时空。”

……

第3篇:汉中面皮儿散文

汉中面皮儿散文

连绵的秋雨已凄凄地下了十几天,天空依然阴云密布。

汉王刘邦的寝宫外,张良和萧何一脸愁容。汉王已三天三夜水米未进了,宫医反复诊断,除了食欲不振外别无他恙。连日来宫厨已绞尽脑汁做遍了所有菜肴,端上去汉王连看都不看一眼。这可如何是好!两位精明盖世的贤能俊杰此时也是一筹莫展。正当大家都束手无策之际,一位下官献上一盘柔软亮白的食物,说是汉中民间小吃。奇迹竟然上演了:汉王只闻到了味儿,便口内生津食欲大开,遂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盘底朝天,身疾不治而愈,大赞“细嫩鲜滑,香辣爽口!”这是什么美食啊?这么神奇!大家都不知道,于是汉王随口说“就叫面皮吧”,可能是太激动了面皮后面拖了个“儿”字。从此面皮儿成了汉王的御用早餐,面皮美食也在天汉大地一代传一代,历千年而不衰。

汉中人有永远的面皮情结,无论背井离乡走多远,也不管在外面闯荡了多少年,回家后的第一顿饭永远都是面皮。

面皮的做法很简单。先把大米在水里浸泡一两个小时,然后留适量的水,把和水的米用石磨(现在都用打浆机)磨成米浆。掌握好米浆的稀稠度,太稀面皮不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早春游历太极山经典散文

早春游历太极山经典散文

登山已有些时日了,跑过了不少的路线。去过四方垴、大垴、天脊山、金灯寺和天平山;走过千瀑沟、郭家园、轿顶山、拐弯山、莲花谷洞和猫路;穿越过八泉峡和王莽岭,登过田家沟,攀过刘家梯,还领教过愣登梯和羊角梯的风险……但如果说足迹踏遍太行山,也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太行山上驴线千条,我只能算是刚跨过新驴门槛而已。

周日的登山运动已成为了惯性,春节期间窝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几周,似乎生活只是在原地徘徊,奔放的情绪在心底酝积,需要有一个出口释放似火的激情,新年里第一次出行终于来临。

一条线路,也许曾经走过其中的某段或某个点,但完全重复以前线路的机会几乎没有,比如这一次出行便是这样的情形。从石板岩正西直接上山,经老虎咀约40分钟到达二崭,拔高约400米;沿山顶观光公路经朝阳村至太极冰山约1个小时的路程;在太极冰山景区走观光环线,再次拔高约300多米,游览1个多小时;午饭后过七圪道村开始下山,最后从太行大峡谷景区走出,完成一天的行程。驴友说总行程约15公里。

石板岩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地方了,见了它

未完,继续阅读 >

《游历汉中散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游历汉中散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