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的家》的教学设计

2023-04-05 22:17:0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3个二类字,会写“包”这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认识“斤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包”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都装着铅笔、橡皮等文具,能说说他们能帮我们做什么事情吗? 生:铅笔——写字,橡皮——擦掉写错的字(文具里的清洁工),转笔刀可用帮我们削铅笔。师:这些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哪!但是,同学们,(出示图片),这些小伙伴却被他的小主人弄丢了,他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文具的家》。(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1.齐读课题:文具的家(文具写在田字格里)2.认识“文具”

(1)师:谁来读一读这两个字:(wén jù)文具,观察“具”,跟我们学习过的一个字非常像,谁想起来了?

生:真,师:是的,具与真相比,真减去了上边的这一部分,也就是“十字头”,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生字具。这是咱们用了熟字减一减的方法来认识的生字。(2)跟老师读:具、文具、文具的家。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

(1)翻开课本的82页,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2.学生朗读课文:(1)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读完后,请坐端正。

师:时间到!用你们端正的坐姿来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了朗读任务。Xxx同学已经完成了,老师送给他一个“奖励”。大家的速度都非常快!

3、多种形式读记生字:

(1)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迫不及待的要跟大家打招呼了,你们想跟它打招呼吗?谁想大声地跟生字宝宝来打打招呼?

(2)生读、评价(声音洪亮、字音准确);领读(让他来当当我们的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吧!掌声送给我们的小老师);齐读;开火车读;有读不准的字老师领读。

(3)师:生字宝宝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现在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能记住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生:“次”,吹的口字旁换成了两点水,这是用了换一换的方法来记生字;“丢”,“去”加一撇,这是熟字加一笔变新字的放来记得;“哪”,那里的那加了一个口,这是用了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每”,草莓的莓去掉草字头;“平”,苹果的苹去掉草字头,都是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她”,“他”去掉单人旁,换成女字旁,“他”是个帅气的男生,用“他”,“她”是个漂亮的女生,用“她”;“些”,上边是此,下边是二,加一加变成了“些”;’“仔”,孩子的子加了单人旁,变成仔细的仔;检查,咱们平时一般用来说老师检查作业,督察员检查卫生。(4)认识新偏旁。

师:“新”,乡亲的亲加斤,加一加的方法,大家观察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有心的同学发现了,这里藏着咱们这节课要掌握的新的偏旁“斤”。你能给这个生字宝宝找找朋友吗? 学生组词。

师:其实在生字中还藏着一个斤字旁的字请大家擦亮眼睛,看看是哪个字? 生:“所”,所有的所,也是斤字旁。

(5)其实生字的记忆不只是有咱们刚才说到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咱们还可以通过编儿歌来记生字: 儿歌:

真字减去十字头,文具帮我来学习; 吹字小口换成水,一次我就能记牢; 去字加上一小撇,什么文具都不丢; 那里来了一个口,哪里都有好朋友; 苹果没了草字头,平平安安回家喽!(6)开火车,摘苹果,读生字。

师:这些生字宝宝你们都记住了没?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啦!看这个苹果树上结着这么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呢,只要你能读出苹果上边的生字,这个苹果就属于你了!4.指导书写生字。

师:小火车的速度真快啊,苹果一眨眼的功夫就摘光了,大家记得与好朋友分享哦。老师从生字宝宝中挑了一个让大家来写一写,它虽然笔画少,但是它的偏旁和结构却不简单。指导书写生字:包,偏旁是:勹,右上半包围结构。咱们曾学过左下半包围结构的字:这;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床。

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书空。

师:在课本上练习书写,一遍描红,两遍书写,写完后同桌交换,如果觉得同桌写的既端正又美观就给他画个笑脸吧!

(三)研读课文。

1.生字宝宝调皮地藏到课文里边了,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到他们。朗读要求:(1)轻声读课文,注意不要丢字、添字,把字音读正确。(2)数一数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师:文章一共有6个自然段,同桌互相检查,不对的帮助他改正。师:本文的小主人公是谁? 生:贝贝。(板书:贝贝)

师:在刚开始,贝贝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生:乱丢东西,乱丢文具(板书:丢、文具)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吧。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师: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贝贝是个爱丢文具的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她吗? 生:不喜欢!

师:好我们给她画上一个哭脸(板书)。假如你们就是贝贝丢掉的文具,你们开心吗? 生:不开心。

师:贝贝什么都丢,真是又让人生气,又让人着急。咱们试着用生气、着急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段。

指名读、老师范读、齐读。通过刚刚这两段,我们知道贝贝她真不爱护自己的文具。后来是谁帮助了她呢?妈妈是怎样教育贝贝的呢? 学生齐读妈妈的话。

是啊,同学们,贝贝有自己的家,小鱼有小鱼的家,白云有白云的家,我有我的家,你有你的家,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家,那么我们的文具也应该有文具的家啊。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一读妈妈的话,指名读,齐读。

3、师:贝贝听了妈妈的话,她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找一找画一画。生:最后一段。

齐读,注意几个词语的重音。

贝贝终于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了,我们真替她高兴。同学们也应该向她一样,做到“爱护文具”(板书),现在我们就给贝贝一个笑脸(板书)吧。4.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看,贝贝改掉了爱丢文具的坏习惯变成了一个爱护文具的小朋友,我们大家要向贝贝学习,每天检查自己的文具,让他们都能回到自己的家,并且尽量也要把自己曾经丢掉的文具也让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好不好!

(四)整理文具比赛:

现在咱们就先来练习整理文具,看谁能做得又快又好,最先坐端正的同学将得到一个“奖励”。

好,下课!

【课后情景剧】:我的文具哪里去了?

生:哎呀,真是烦死人了。我的文具就像会长翅膀一样,总是在我不知不觉的时候就消失了。今天丢了两根铅笔,明天丢了一块橡皮,后天格尺又不见了。最让我着急的是,别人都开始做题了,可我还在找文具,真是急得满头是汗。老师有时候还因为这件事批评我,你说我冤不冤啊!同学们,快来帮帮我吧!

老师:哎呦!看把这位急的!同学们,你是不是也和故事中的小朋友一样,因为经常丢失文具,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呢?请同学说一说吧。

生1:那天我铅笔丢了,上课没法写字,还是同桌借给我的。早上我带了好几支铅笔呢。生2:上语文课写字时,我写错了,橡皮不知到哪去了,想直接改,又怕老师批评,还是同桌借给我的呢。

生3:我经常找不到尺子„„

老师:我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老师:我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经管东西;用完之后不知道放回文具盒„„)

该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来看短片:两名学生的文具摆放对比(A生散放在桌面上,B生的文具盒放在桌面上,文具盒内文具摆放整齐有序)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位同学做的好呢?(B生好)

老师:那么,我们也像B生一样做,好吗?还记得B生是怎样做的吗? 学生在交流和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方法:上课时首先把文具盒摆放在桌面左上角。

开始写字时,把文具盒打开,拿出铅笔,橡皮单独放在文具盒的固定位置,保证不能自由滑落。如果是数学课,直尺也要放在文具盒的固定位置,既要好拿,又要不易滑落。文具使用之后,马上放回固定位置,不随意放置在桌面上。

如果下课了,不再使用文具,应该立刻把文具放回文具盒,盖上盒盖,整理好书桌面,检查是否有落装的物品。

老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刚才说的,自己整理文具盒。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回家写作业时同样应按照这个方法,写完家庭作业后检查学习备品,还要注意把铅笔削好,放入文具盒内。

温馨提示:老师希望大家尽量少使用橡皮,一旦下笔写字就要认真工整。

第2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文、次、找、平、办、让、包”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 ”12个生字,学会“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学生学习习惯调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小朋友自由发言。

3、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哪!

(出示捡到的玩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

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生:文章讲了贝贝乱丢文具,在妈妈的教导下学会了爱护文具的好习惯。(教师引导)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合作探究。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文、次、找、平、办、让、包”,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评价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2、3、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听写生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上台表演。

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六个)

3、教师、男生、女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三、合作探究。

1、全班读课文,回答问题:贝贝经常丢的是什么文具?(铅笔和橡皮)

2、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

怎样才能不丢文具呢?贝贝怎么做的?(贝贝把文具都仔细检查装进文具盒)

你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回答)

3、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每天、仔细、所有、回家)

4、你觉得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粗心、知错就改、友爱„„)

5、学完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我们应该像贝贝一样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6、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

四、拓展延伸。

1.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2.学生整理书包。

3.评出优胜者,奖励,鼓励其他同学。

五、总结全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经常丢文具 妈妈教导

贝贝

爱护文具

把文具装进文具盒

第3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具”里面是三横。

1.认读生字“文”“具”。

2.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用时:10分钟)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同法认读生词。

5.反馈指导:

(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平安安、伙伴。

(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让我们打开书来读一读吧。读之前听清要求。(自由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不要丢字、添字,把字音读正确。

(2)要把课文读通顺,声音要洪亮。检查朗读。

1.大家读得很认真。一齐告诉老师,这篇课文分几段。(个别读)

好,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西华县李大庄乡王营小学

高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字,并端正整洁的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

未完,继续阅读 >

《《文具的家》的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具的家》的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