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
第1篇:《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第15课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
设计者:邹平县区魏桥实验学校 王春晓
教材分析:
《快乐过新年》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四个主题,《美丽的冬天》《健康过冬天》《快乐过新年》《新年的礼物》。《快乐过新年》是第三个主题。
冬季有着与其他季节不同的特点,不仅是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一起感受冬季,欢度新年,引导学生过健康积极的生活。单元设计从感受冬季的自然特点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本节课共有四个话题:“欢度元旦”“开个元旦联欢会”“大家一起过春节”“多样的传统新年”,本教学设计以第三个“大家一起过春节”为主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新年的欢乐与祥和,在欢度新年中引导学生对新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学情分析:
1.绝大部分学生对新年的理解是没有问题的,既知道元旦,又知道春节,但多数孩子,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新年就不一定了解了。
2.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传统节日是知之甚少,学习起来有陌生感,会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在一般情况下,家长不会有意识对孩子讲过多的这方面知识,学生知识储备少,教材信息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3.学习收集与春节活动(如庙会)相关的资料。4.学习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5.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重点和难点:
1.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主动了解春节礼节、讲究及相关文化。感受春节当中阖家团圆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2.认识春节的丰富文化内涵。
3.学习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4.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教学准备:
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春节的图片资料(如窗花、对联等),收集反映春节内容的工艺品和服饰等(唐装、帽子等请逛过庙会的同学回忆逛庙会的体验;收集在庙会上购买的有特色的小玩意或纪念品;收集与家人同逛庙会的照片或录象等资料。
请没逛过庙会的同学,向父母或其他人调查有关庙会或本地集市活动的情况。
老师收集各地庙会活动的图片、照片或音像资料。收集红灯笼、彩球、糖葫芦、小面人、风车等庙会常见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了解春节与庙会
(一)了解有关春节的事 1.师: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按照传统的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别的民族、别的国家也有自己传统的新年,你能说出一两个吗?
2.同学把自己查到的资料说给大家听,老师补充。(泰国是每年四月过传统的新年,印度是在十月,埃及是在尼罗河涨水的时候过新年,我国的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是在十月或六月过新年。)3.我们是怎样和家人过春节的?
4.看看书上的四幅图画的是什么?(舞狮子、耍龙灯、贴窗花、逛花市、张灯结彩)过春节时,你还参加过什么有意思的活动?(逛庙会)
(二)感受有关庙会的热闹场面
请逛过庙会的同学讲讲你和家人一同逛庙会的体验和感受:
(1)庙会中有趣的事情是什么?(2)庙会中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三)展示小收藏
请逛过庙会的同学将自己在庙会中收集的小玩意拿到班上与大家分享,有特色的小玩意可以做出特别介绍。
二、“你来我往”逛庙会
(一)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怎样保护自己? 1.在庙会上你发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2.小组讨论你们遇到了这些不愉快的事应怎样办?
(1)人多拥挤,怎样防止与家人走散?如果找不到家里人,怎么办?(2)在人多的地方怎样防止丢钱物?
(3)有人乱扔垃圾,这样好吗?你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
(4)在人多的地方买东西,你发现有的人不排队,你应怎么办?
(二)模拟活动:逛庙会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把刚才讨论的问题,表演一下,使同学增长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小结:我们只有注意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在人多拥挤的环境里,要有进行自我保护的策略与方法,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地过一个愉快的春节。
三、送出新年小贺卡。
(一)学生制作的贺卡展示。学生交流展示
(二)贺卡送给好朋友 师:同学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希望和祝福,是吗?现在请大家互相交换贺卡,送出自己的祝福,也得到了朋友的祝福吧!
生:互送贺卡,互相祝福。板书设计:
一、了解春节与庙会
二、“你来我往”逛庙会
三、送出新年小贺卡
第2篇:《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学会“打躬作揖”的拜年方式。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感受春节期间喜庆热闹的氛围,家人团圆的温暖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3、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了解春节的相关习俗,感受春节的喜庆热闹的氛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
2、难点:激发对传文化的兴趣,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钻研好教材,备好课,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好教具准备,如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一、视频渲染,导入新课
1、播放《欢庆新春》视频,质疑。
2、板贴课题,激趣。
二、为什么要过年
1、质疑: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
2、播放视频《为什么要过年》,了解中国人过年的由来。
?我家的春节
1、春节的`活动:
(1)了解团年饭和拜年的相关风俗。
A、知道过年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了解团年饭中的食物所包含的寓意。B、学习拜年之“打躬作揖”式的正确姿势,并用这种方式现场拜年。C、知道压岁钱的含义和所包含的祝福。
(2)春节的布置和准备:
A、了解“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等春节布置的的习俗。
B、师介绍“扫尘”“办年货”“杀年猪”都是为了春节做准备,体会春节的隆重和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
四、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
1、播放《舞龙舞狮》视频,欣赏这一中国传统的庆祝春节的方式。
2、师介绍其中的含义。
五、春节风俗大比拼
1、分组派代表上台两两游戏PK。
2、师总结评选优胜小组。
六、制作礼物,送新年祝福
1、生随着音乐制作新年礼物,生相机帮助、指导。
2、利用“同屏”功能播放上传学生制作礼物的过程。
3、拍照上传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4、现场采访:你做的礼物要送给谁?给他送上什么祝福?
5、播放视频:《大哥哥大姐姐送祝福》
6、师小结,生互相赠送新年礼物。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对新年的到来充满喜悦和憧憬。
2.学习新年祝福的恰当方式,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3.了解世界各国人民庆祝新年的方式。
学情分析
1.《过新年》音乐、彩色卡纸、日历。
2.学生收集反映不同地方人们过新年活动的资料(歌曲、诗歌、儿歌、图片等)。
3.准备剪刀、胶水、水彩笔、图画纸等。
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创设情境引题。
1.播放《过新年》歌曲。
师:小朋友,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师:猜一猜,他们在庆祝什么呀?(过新年)
2.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就是《快乐过新年》
板书:齐读
二、读一读,感知节日热闹。
1.你们知道新的一年开始是几月几日吗?(一月一日)
2.上台翻翻日历,看一看,说一说,元旦是哪一天?
3.为什么大家称这一天为元旦呢?(指名学生发言)
4.(出示课件)听听兔子贝贝的介绍吧。
5.1月1日是新一年的开始,我们也叫它元旦,在这一天,我们要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出示课件3)
三、庆一庆,共赏元旦快乐。
1.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各地人们都会举行不同的.庆祝活动,课前,同学们当了小小探究员,找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迎接新年的活动方式,请你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2.听生介绍。
3.出示课件:世界各国迎接新年的不同录像或图片,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与你们一起分享。
4.问:大家为什么要热烈庆祝新年的到来呢?
5.小结: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通过各种方法迎接新年的到来,是为了表达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憧憬、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做一做,祝福新年到来。
1.过渡: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但是大家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迎新年时都特别高兴。
2.说一说,你想用什么方式迎接新年呢?
生1:我想制作一张贺卡。
生2:唱歌、跳舞。
生3:画画。
五、画一画,跳一跳,体验快乐。
1.播放《过新年》乐曲,生制作贺卡。
2.展示、介绍,把贺卡贴黑板。
3.看,多美的一幅画呀!新年到了,我们充满了希望,让我们唱吧,跳吧!(出示课件)
4.在音乐声中唱着跳着结束活动。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3
一、课题:
快乐过新年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了解春节和元宵节的习俗。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务与现象。
4、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节日活动的感受和见解。
三、重、难点:
知道春节的日期、来历和主要习俗。体验感受春节的快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民俗活动的热情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1、搜集春联及关于春节的故事、传说、资料等。
2、了解调查在过春节期时的民俗活动。
3、制作相应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我们全国有多少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说一下你都知道那些民族的节日?说一下你知道的我们平时过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等) 他们都是在那一天?(注意指导学生是阴历)
2、在这些节日中你感觉那些节日最为隆重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看春节。
3、根据意思想一下春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呢?(迎接春天的到来,团圆的节日)
4、想一下,在过春节的时候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放烟花爆竹、挂灯笼、贴春联、拜年、吃饺子(团圆饭)、穿新衣服、守岁、收红包(压岁钱)、走亲戚、扫尘、拜祭祖先、神灵)
放烟花爆竹:放什么样的爆竹和烟花?你是怎么做的?(过去跟现在的对照,体会的进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过年要放爆竹。
挂灯笼:寓意是什么?(除挂灯笼家里的灯都打开 寓指“红红火火”)
贴春联:谈一下每人收集到的春联,展示老师收集到的春联。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对偶、人们对于春天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书法欣赏)
拜年:如何拜年,会说些什么话?现在除了磕头外还可以怎样拜年?(打电话,发短信,发电子邮件、电子贺卡,体会出社会的发展。)
吃饺子:什么馅的?(同学说),原先的时候怎样(条件限制),为何吃饺子?(饺子名称的来历,饺子的寓意)。
穿新衣服:辞旧迎新,一切都是新的,迎接春天的到来。现在穿什么衣服,过年穿吗,原先条件限制,小农经济只有过年才可以穿新衣服;现在,平时也有新衣服穿。
压岁钱:为何叫压岁钱,有什么含义。(请同学谈压岁钱的来历)
过年祭拜神灵和祖先的供品:鱼、鸡、炸豆腐干寓意是什么。
5、全中国的人在过春节,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非常重视传统节日春节,海外华人5000万,通过不同的方式庆祝春节的到来(体会通过春节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6、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十五不过,年不算完”。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小组讨论元宵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通过这些习俗表现的是什么呢?(喜庆、祥和,人们安居乐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请参加过秧歌队等活动的同学说感受、表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7、小结。
第3篇:《过新年》教学设计
《过新年》教学设计
——黄岩区屿头学校 枣晨
一、教材出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二、教材分析
歌曲《过新年》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三、学生情况
我所试教的是区实验小学的二年级(1)班的学生。该班级上课纪律很好,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因此在试教时比较轻松,学生踊跃发言,大胆表现,气氛很活跃,基本完成了这节课我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1、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歌曲《过新年》,表现过年热烈情景。
2、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对现代幸福生活的讴歌,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之情。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和感悟歌曲过年的热闹情景。难点:边唱边表演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律动
(1)2/4 x
第4篇:《过新年》教学设计
《过新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习歌曲《过新年》,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表现过年热闹的情景。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对现代幸福生活的讴歌,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和感悟歌曲过年的热闹情景。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乐句。教学用具:多媒体、鼓、锣、镲、绸、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旋律《新年好》,音乐停止,老师问:同学们很快就要过新年了,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生答)今天我们就在教室里提前庆祝新年好吗?板书课题:过新年
二、寓教于乐
1、聆听:
师:咱们班组织了几次集体活动,我发现我们二3班的小朋友不光活泼、可爱,听讲还很认真,现在我们先来听一遍音乐,听完以后要回答的问题是: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乐器的声音?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大家都听出来了呀,可真
是了不起,为什么会有锣鼓声呢?因为敲锣打鼓才能烘托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