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
第1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简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你所接触过的简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1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xx年,建成系统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减缓地质灾害风险,有效解决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问题。
《规划》要求,以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目标,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全面完成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岩溶塌陷调查,全面完成全国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实现山地丘陵区市、县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全覆盖,完善提升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
《规划》称,到20xx年,建成系统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规划》强调,在重大工程所在区域、重要城市、人口聚集区等区域建立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体系,显著减缓地质灾害风险,全面降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地质灾害风险,有效解决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2
为了搞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横县人民政府于近日组织召开了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横县人民政府谢文华副县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陆云海,横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或者分管领导、横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成员、各乡(镇)环保规建国土安监站站所长及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横县国土资源局王克律总结了20xx年横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析了当前横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计划向县领导作出了汇报。
横县人民政府谢文华副县长对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4点要求,一是要认真组织落实防灾措施。要严格落实单位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灾工作责任制,明确乡(镇)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二是要抓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要制定好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工作,在检查、排查中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三是要着力抓好群测群防工作。
在目前阶段,群测群防是有效、可行的防灾手段,在避免人员伤亡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群测群防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必须长久坚持、持之以恒。四是要抓好宣传培训和演练工作。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互联网、报刊、手机短信和地球日、减灾日、集镇圩日、下乡调研、基层干部培训等人员集中的时候对公众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谢文华副县长强调,各部门要在横县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工作,迎难而上,努力夺取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胜利。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3
1月18日上午,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应急办)副主任薛佩瑄在京解读《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他指出,到20xx年,中国将全面完成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为主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
中国山地丘陵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5%,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防范难度大,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薛佩瑄指出,截至20xx年底,全国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万余处,共威胁约1800万人和4000多亿元人民币财产的安全。
薛佩瑄表示,“十三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将以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目标,全面完成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岩溶塌陷调查,全面完成全国重点防治地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实现山地丘陵区市、县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全覆盖,完善提升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4
日前,国土资源厅、财政厅20xx-20xx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核查组一行8人,在乐山市国土资源局召开核查工作见面会,市、县(市、区)两级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分管领导、业务科(股)长、业务骨干参加了会议。会上,核查组组长李俊传达了两厅关于核查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明确了有关核查工作重点,宣布了核查工作方案,安排部署了核查工作内容。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余红卫、市财政局总会计师张雷代表全市国土资源、财政系统,对两厅核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态全市将积极主动配合开展核查,为核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实事求是报告工作。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对自查发现和核查组核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积极为国家层面中期评估作好相应准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5
日前,随着降雨开始,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南村镇采取多举措,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南村镇以防治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分析镇地质、降雨、施工等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一是加强地质灾点隐患排查。由分管领导牵头带队,民政、水利、党政办、各村委会派人参加,对人员密集的集中点、学校及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出现盲点。
二是建立健全各部门值班制度、巡查制度、速报制度、防治工作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值班人员24小时确保通信畅通,确保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准确的上报。与各村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签订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书。将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明确到相关责任人,实行包保责任制。
三是大力宣传。当前,利用广播等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做到人人皆知。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6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重庆市林业局办公室转发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渝林办[20xx]42号)要求,针对林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的行业特点,汛期极易诱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
我局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5月16日,由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率领局种苗站、防火科、森林公安局、安全办及西山林场负责人,深入西山林场西湖管护站、白云寺管护站、桫椤管护站林区一线,开展汛前地质灾害拉网式检查,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措施实。
每到一个地方,局领导都详细了解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并要求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做好地质灾害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等监测防范工作。同时强调要求∶西山林场要尽快对辖区管理范围内的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隐患点全面深入具体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并建立健全以林场、管护站、护林员为责任人的防灾责任体系,实行清单式管理;要加大监测力度,安排专人值守,设置警示标志,保证过往群众的安全。
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对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撤离受威胁人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要认真贯彻落实险情巡查,灾情险情速报、应急处理等制度,认真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2篇: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简报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简报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简报一
日前,国土资源厅、财政厅2014-2016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核查组一行8人,在乐山市国土资源局召开核查工作见面会,市、县(市、区)两级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分管领导、业务科(股)长、业务骨干参加了会议。会上,核查组组长李俊传达了两厅关于核查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明确了有关核查工作重点,宣布了核查工作方案,安排部署了核查工作内容。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余红卫、市财政局总会计师张雷代表全市国土资源、财政系统,对两厅核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态全市将积极主动配合开展核查,为核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实事求是报告工作。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对自查发现和核查组核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积极为国家层面中期评估作好相应准备。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简报二
1月18日上午,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应急办)副主任薛佩瑄在京解读《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他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完成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为主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
中国山地丘陵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5%,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防范难度大,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薛佩瑄指出,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万余处,共威胁约1800万人和4000多亿元人民币财产的安全。
薛佩瑄表示,“十三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将以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目标,全面完成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岩溶塌陷调查,全面完成全国重点防治地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实现山地丘陵区市、县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全覆盖,完善提升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简报三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系统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减缓地质灾害风险,有效解决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问题。
《规划》要求,以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目标,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全面完成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岩溶塌陷调查,全面完成全国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实现山地丘陵区市、县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全覆盖,完善提升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
《规划》称,到2020年,建成系统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规划》强调,在重大工程所在区域、重要城市、人口聚集区等区域建立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体系,显著减缓地质灾害风险,全面降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地质灾害风险,有效解决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问题。
第3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通用5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通用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简报吧,简报不是“刊”,而是“报”,说它是刊物,不如说是“小报”更恰切些。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简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报 篇1
日前,随着降雨开始,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南村镇采取多举措,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南村镇以防治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分析镇地质、降雨、施工等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一是加强地质灾点隐患排查。由分管领导牵头带队,民政、水利、党政办、各村委会派人参加,对人员密集的集中点、学校及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出现盲点。
二是建立健全各部门值班制度、巡查制度、速报制度、防治工作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值班人员24小时确保通信畅通,确保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准确的上报。与各村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签订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书。将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明确到相关责任人,实行包保责任制。
三是大力宣传。
第4篇:地质灾害工作简报
地质灾害工作简报
地质灾害工作简报一
20**年5月**日,区政府组织召开了20**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区委常委副区长陈世刚、区国土规划局局长叶忠元、及相关责任部门、各街(乡)、国土所长主要负责领导参加会议。
区国土规划局叶忠元局长首先通报了20**年黄陂区地质灾害防治上半年情况,提出了省、市、区各级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明确了当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会议中,各责任单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现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的困难进行了通报。
最后,区委常委副区长陈世刚强调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全力应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二是行动要坚决。对于防灾工作,不要怕小题大做,不要怕兴师动众,不要怕劳民伤财。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别就国土、建设、水务、旅游、安监、气象等部门和街乡的职责进行了明晰,同时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要明晰职责,加大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把领导负责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真
第5篇:地质灾害工作简报
地质灾害工作简报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很多场合都离不了简报,简报是单位领导对一些问题做出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也是单位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写好简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质灾害工作简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质灾害工作简报1
自从4月份进入汛期以来,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咸塘国土资源所认真细致地安排和布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制定地质灾害值班值勤表。所内制定了汛期值班制度,由所长为值班总负责人,周一至周日由一名副所长带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值班人员每日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及时搞好值班交接岗,针对雨量较集中的强降雨时段,还另行专门安排值班表。
二是完善相关地质灾害资料。所内制定了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向地质灾害隐患点居民发放了地质灾害明白卡,收集了各村村、支两委人员和隐患点组长的电话号码。制定各隐患点的疏散路线和疏散地点。
三是积极做地质灾害宣传工作。利用木板和油漆自制了隐患点的.安全警示牌,组织全所人员学习了县政府、局下发的一系列关于地质灾害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