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

2023-05-03 07:12:4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考试背景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是各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为保证师资质量,在教育系统逐步实行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设置的一项考试。面向对象是非师范类的大中专毕业生。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教师资格是国家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的人员的基本要求;教师资格制度规定了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后,只有具备教师资格(持有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才能被聘任或任命担任教师工作。教师资格作为一种法定的国家资格一经取得,即在全国范围内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撤销。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法》明确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聘为教师。教师资格法定凭证为《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取得教师资格可在本级及以下等级学校和机构任教;中职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只能在中专、技校、职高或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职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使用假资格证者,一经查出,五年内不得申报。

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可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地级教育主管部门可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各区、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可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考试类别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考试内容

省考: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凡已有或准备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具体考试内容详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的有关规定。

国考: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主要考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

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制定各科考试大纲。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是考生学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2科):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2科):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15科):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13科;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15科):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13科;

其中,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相同的。

面试考试大纲分为三类: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

考试科目

统考:国家统考地区的笔试科目与地方自主考试不同。地方自主考试笔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国家统一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层级,不同层级考试科目不同。根据规定,笔试和面试都通过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西、安徽、山东、贵州、江苏、吉林、陕西、福建。其中,陕西、山西教师资格是一年一次考试,上半年不举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1]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有些省份还需要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学科专业素质,教育方法,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教学法。此信息仅供参考,详细情况以各地报名简章原文为准。如有出入,请大家予以指正!

省考:主要考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地区还需考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等科目。

考试分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小学和幼儿园3个级别。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中学层次考试;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小学层次考试;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幼儿园层次考试。

考核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采用计算机考试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2012年试点,幼儿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所有科目采用计算机考试,其它类别所有采用纸笔考试。计算机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作答,纸笔考试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面试。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考生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环节,完成面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时间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考,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第2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综合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格1分)

1.品德是个人依据_社会道德__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_稳定的__心理特征和倾向。

2.惩罚应少用、慎用,当确实需要运用惩罚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_惩罚要顾及儿童的自尊心__;(2)_惩罚要公正__;(3)_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__。

3小学儿童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普遍具有_同质性__和_趋上性__两大特点。

4.个性是一个系统,包括____个性倾向性______结构、____自我意识_______结构和___个性的心理特征_______结构。

5.小学儿童认知需要的发展表现为二个特点,其一是___主导性_____,其二是__由低到高发展_____。

6.个性差异是指_在发展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和发展的最终水平上,每个儿童又都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形成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或: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___

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能力___、__气质__、_性格____。

8.在交往活动中,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普遍具有_难与人交往__特征,而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则通常有着_不与人交往__的特点。

9.小学生的评价受_教师_的态度和评价调节;_教师___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10.在家里被娇生惯养、处境优越的孩子通常自我评价过高_;而在家庭缺乏地位、不被重视的孩子则自我评价一般过低_。

11.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的能力被称之为_一般__能力,它又叫做_认识能力(智力)___。

12创造力的三个主要特征是___独创性____、_变通性(灵活性)____、__流畅性_____。

13.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光有情感上的体验还不够,必须经过反复地训练__以形成_习惯化_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14.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1)_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__;(2)_发展的定向性___;(3)_发展的不平衡性____;(4)_发展的差异性____。

15.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即_激发兴趣_____、__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____的良好配合、__知识与技能___的训练。

16.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具有的__一般_____的、___典型____的、___本质___的心理特征。我们在学习时,不要把年龄特征与_年龄___简单对应。

17.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从_他律到自律过渡______;从_效果到动机______;由_片面到全面________。

18.班集体中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因素有_规范____、_心理相容____、__舆论__和__凝聚力____。

19.近代以来,随着课程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课程的一般结构,即_教学计划___、__教学大纲___、__教科书____。

20.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教学活动___实现的。

21.小学阶段,教学的任务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_____、___培养各种基本能力_____、____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________。

2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1)_钻研教材___、2)__了解学生____、3)_设计教学过程_____。

23.一般来说,教学工作的实施,由备课_、_上课_、_作业的布置及批改_、_课外辅导_几个环节构成,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小学工作具体实施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

24.教师劳动的特点是:__复杂性_________、__创造性______、____示范性_______、____长期性_______。

25.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_世界___,面向_未来__,面向_现代化____。”

26.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__全民性___、_义务性____、__全面性___、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C)。

A 低年级 B 中年级 C 高年级

2.在实施品德教育时,应考虑年龄特点选择教育的起端,年幼学生可选择(D),年长学生可选择(A)。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动机 D 道德行为训练或激发道德情感

3.据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出现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在(B),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在(C)。

A 10~13 岁 B 13~15 岁 C 15~18 岁 D 18~22岁

4.形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外,还有(AC)。A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B思维迟钝 C不良的行为习惯 D情绪易变

5.班级人际关系包括(B)。

A 师生关系 B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C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6.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心理学家是(B)

A 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 韦克思勒 D 吉尔福特

7.技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A)行为方式。

A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 B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C 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 D 自然形成的8.智力的核心是(D)能力。

A想象 B 记忆 C 观察 D 思维推理

9.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B)。

A 13% B 3% C 0.3% D 1%

10.勇敢、勤劳和朴素特征,主要属于(C)。

A 理智 B 气质 C 性格 D 情绪

11.年龄特征的最本质特征是(A)。

A 稳定性 B 可变性 C 稳定性与可变性

12.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来自(a)。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教育因素

13.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即同伴关系发展的高级形式是(D)

A 同伴 B 同伴团体 C 集体 D 友谊

14.某学生,易冲动,待人热情,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对学习内容理解快,但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他的神经系统类型属于(A)

A 兴奋型 B 活泼型 C 安静型 D 弱型

15.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的是:_B__。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课程计划

16.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__B___。

A.少先队活动B.教学活动C.课外活动D.后勤工作

17.目前在世界上采用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C___。

A.分层教学B.小组合作教学C.班级授课制D.个别教学

18.目前我国小学教学中用得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_D___。

A.谈话法B.讨论法C.练习法D.讲授法

19.“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是__C_____教学原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20.第一个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教育家是(B)。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培根 D 昆体良

21.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D)特点。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ˇ ”,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判断

1.强化只是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F)

2.小学儿童择友标准中最显著的标准是身体强壮否。(F)

3.小学生的需要发展是单一的,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F)

4.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F)

5.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T)

6.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政治志向上。(F)

7.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智力也好,但其中也有靠刻苦用功的,智力是平常的。(T)

8.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各有积极的消极的方面。(T)

9.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需要要是最积极的因素。(T)

10.遗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F)

11.年龄是心理发展的时间指标,这是心理发展的原因。(F)

12.在社会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条件,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T)

13.小学儿童行为规范训练还应适合其年龄特征,高年级应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格和爱国意识的教育。(T)

14.对自我评价过高,有着盲目优越感的儿童,才用个别说教的方法常常容易奏效。(F)

15.小班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T)

16.小学阶段的学习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

都运用到实践中去,才符合这一原则的要求。(F)

17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和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学中采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F)

18.在小学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要尽可能运用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教学,越多越好。(F)

19.就目前我国的各方面情况而言,我们只能改进班级上课制,而不能废弃它。(T)

20.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就要允许儿童自由地发展。(F)

21.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早教育就早发展、早成熟。(F)

四、讨论

1.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2.如何培养孩子获得良好性格?

1.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五、实例分析(第45小题6分,第46小题5分,共11分)

1.东汉名将马援,小时候并不怎么样。有一次,他见到同学朱勃,朱勃年方十二,能口诵《诗》、《书》,举止娴雅,学识渊博,马援见了很惭愧,他哥安慰说:“朱勃是小器,早成;你是晚器,晚成。”马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发努力,更加刻苦,后来很有作为。这说明了什么,对教师的启示是什么?

答:这说明了能力的发展存在早晚差异的问题,能力是后天锻炼逐渐形成的。启示:教师不能单单把眼光放在早慧的学生身上,也要注意其他平凡学生的发展,这里面可能有大器晚成的学生,教师要多创造机会发展学生的能力。

2.二年级学生李民,学习成绩一般,平时身上较脏且时有臭昧,同学们不愿与他交往。请问如何调整这个处境不利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

答:首先应该利用说理法,强化法,仿效法,跟李民同学沟通,让他了解同学不跟他交往的本质原因,让该学生自觉地注意平时个人卫生以及努力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

六、教育实践应用题

某班上语文课,课文内容是讲沙漠中的骆驼。当教师讲到“骆驼的嗅觉很灵敏,几十里外的水源,它都能嗅到……”时,小颜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骆驼怎么能„嗅到‟呢?”其他同学也纷纷议论起来……

如果是你执教,你会怎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呢?请按照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谈谈你的做法。

答:利用谈话法,引导学生明白水通过蒸发成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在沙漠中,有水蒸汽的空气比没有水蒸气的空气要凉和湿润,骆驼的嗅觉十分灵敏,在比较水汽的存在,并沿着水汽飘来的方向去寻找水源

第3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范文(精选7篇)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范文(精选7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用到承诺书的地方越来越多,承诺书具有完全自愿的特点。承诺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1

为了保证特岗教师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此次认定工作中我庄严地做出如下承诺:

一、本人是xx年通过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招聘录用为xx(学段)xx(学科)特岗教师,于xx年至xx年在xx学校任教;

二、本人已仔细阅读《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xx年面向社会xx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材料,清楚并理解其内容,自觉遵守本次认定工作的有关政策;本人保证真实、准确地提供个人信息、证明资料、证件等相关材料,不弄虚作假;

三、如有违纪违规及违反上述承诺的行为,自愿服从处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承诺人:

日期: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2

本人保证提交的个人信息资料及相关申请材料真实、准确。如果所提交的.信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202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大全(14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和回顾过去的成果和经验。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对过去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梳理。“以下是一些总结的参考文献,可以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篇一

我保证认真遵守教师资格证规定,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任何类型的校内考试重点做到以下十点:

4、在考试过程中不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6、考试过程中将手机关闭,不使用电子设备或通讯设备;。

8、不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不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9、不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

10、不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

承诺人:

日期: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篇二

我是参加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我已认真阅读了《2016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有关报考规定,为维护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平性,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我郑重承诺以下事项:

1.我保证网上报名时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现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是从事教师行业所必须具备的执业证书,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都应当具备教师资格。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苏霍姆林斯基

1、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2、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3、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4、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5、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

6、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7、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8、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

未完,继续阅读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承诺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