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第1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
“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
“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
“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
“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
“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
“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说下请示与报告混用的情况。
在公文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很多小白请示与报告不分,有下三种情况很普遍。
一是把请示当作报告。就是把请求、批准的事项写作成“报告”。如《xxxx关于申请拔款xxxx的报告》,指本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拔款xxx的要求,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准。这种情况应属于请示,而行文实践中有时恰恰使用了报告这一文种。
二是把报告当作请示。有些报告是下级呈送给上级的.报告,这类报告属于汇报工作,报告情况,也被当作请示。如《xxxx关于xxxx的请示》末尾处写“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示。”属于典型的把报告当作了请示。
三是请示与报告混为一体。即在一篇公文中,既有请示工作,又有报告情况,或者既报告情况又夹带请示事项,这些形式都不符合文种的使用规范的要求。例如《xxxx关于xxxx的请示报告》,这类“请示报告”的行文里,不但汇报工作,又提出了请求事项,或者先请求事项,后又汇报了工作,这种混合的形式,极易使上级机关理无法审批,又耽误了工作。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要理清楚请示与报告的主要差异。
1.行文约束性不同。请示对上级机关具有强制恢复的约束力,要求上级机关在接到请示之后的一定时间内必须给予答复。报告一般不要求上级机关针对报告内容作出回复。
2.行文时间不同。请示是在事前行文,而报告是在事后行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请示具有“计划”性质,报告具有“总结”性质。
3.事项不同。请示只能一文一事,即写一个事项;而报告可以写一事,也可以写多事。请示的事项通常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无权或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报告的事项则通常是自己职权范围内办理完毕的问题。
4.主送机关不同。请示的主送机关只能是一个;而报告的主送机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
第2篇:20105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20105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
“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
“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
“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
“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
“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
“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第3篇: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行文的目的不同.请示是请示上级,须报上级批复.报告是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不须批复.行文的内容不同
请示带有迫切性所针对的时间形态不同
请示,事前写好,须报上级审批才能实行.报告,也许在事后写,也许在事发时写,也许在事发前写.请示的特点:
1、只用于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或有业务领导关系的上级主管机关请求请示、批准事项时用
2、请示的事项必须是本机关职权范围内无法确定或处理的3、必须事前请示
4、必须要求上级明确表态、批复
报告的类型: 工作报告、专题报告、答复报告、递送报告
请示的写作要求:
1、区分请示与报告的异同,请示是呈请,报告是呈报。
2、写请示要一文一事
3、主送一个领导机关,不要搞“多头”请示
4、请示的语气要谦和
5、坚持逐级行文的原则。
公文处理时,经常能够看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其实请示与报告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种。
一、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和异同
关于“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
第4篇: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近段时间,公司部分干部在公文写作传递过程中,经常出将请示与报告错用的现象,有时一起使用;“请示”和“报告”是两个不同的文种,虽然均属于上行文,但使用时应把握好其主要区别:
一是行文功能不同。“报告”主要是向上级单位汇报情况、反映问题;“请示”主要是请求上级单位批准、指示和解决问题;请示是请示上级,须报上级批复,报告是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不须批复。
二是处理方式不同。“报告”属阅件,上级单位可只阅不回复;“请示”属办件,上级单位无论同意与否,均应回复意见,请示带有迫切性。
三是时间要求不同。“请示”应在事前行文,即事前请示;“报告”一般是报告有关情况或办理结果,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报告。
请示的特点:
1、只用于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或有业务领导关系的上级主管机关请求请示、批准事项时用;
2、请示的事项必须是本部门职权范围内无法确定或处理的;
3、必须事前请示;
4、必须要求上级明确表态、批复;
报告的类型: 工作报告、专题报告、答复报告、递送报告 请示的写作要求:
1、区分请示与报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