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版
第1篇: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版)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版),欢迎大家分享。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标点符号除外。(4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下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3分)
A. 悼(dào)念 地窖(jiào) 悠闲(yiōu) 阌(wén)乡
B. 仄(zè)歪 绥(tuǒ)靖 拂(fó)晓 颤(chàn)巍巍
C. 横渡(hènɡ) 箱箧(qiè) 溃退(kuì) 杀戮(lù)
D. 鞠躬(jǚ) 荒谬(liào) 阻遏(è) 杜聿(yù)明
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制栽 脏物 寒噤 张皇失措 B. 拂晓 歼灭 蜿蜒 转弯摸角
C.荻港 屹立 晨曦 荡然无存 D. 尖利 法琅 闪砾 月明风轻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半多了,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6.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7.默写填空。(12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
③《陋室铭》中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 。
④《长歌行》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是: , 。
⑤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
8. 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5字左右)。(3分)
本报香港5月3日电 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今天下午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省政府开展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的决议。
财委会以37票赞成、23票反对及1票弃权,通过决议。有议员提出,特区政府拨款给当地,要有机制监管善款用途。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有责任监管捐款的用途,会向立法会提交评估报告。
二、诗歌赏析(6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10.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文言文阅读(28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2分)
①缘溪行 ②芳草鲜美 ③屋舍俨然
④便要还家 ⑤处处志之 ⑥寻病终
1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B. 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不复得路
C.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D. 既出,得其船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分)
1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4分)
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④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⑤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⑥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6.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3分)
17.【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4分)
18.第④段加点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4分)
19.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五、阅读理解(17分)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⑻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⑽ 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⑾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⑿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20.选文中的“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1.请在选文第⑴段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写下来,并分析它的作用。(4分)
22.⑵、⑶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3.请赏析选文第⑾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3分)
24.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C 2.C 3.B(A.裁;B.堂;D.崇) 4.B(应为“急急忙忙”) 5.D 6. B 7.C( A(背景可以暗含在主体中)B.(应为“抗日战争”)D(应为“法国”))
8. 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赈灾的决议。
二、8.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9.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10.略11.D 12.(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13.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14.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9.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
10.【A】句写出了天气的炎热(还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为下文老头子的复仇作铺垫。【B】句衬托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报仇后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11.不是,这些描写写出老头子为了引诱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旨在表现老头子的机智。
12.“找”用了拟人手法,好像它们也懂得复仇似的,同时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意对即可)
13.菱挂了花,老头子很内疚,让二菱看自己打鬼子解恨,同时也向她们证明自己不是吹牛。表现了老头子过分自尊的性格。
15. 勤劳、善良、有责任心。(答对两点即可)
16.景物描写:“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
17.作用:交代时令,写出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小女孩儿发高烧做铺垫。渲染恬静的气氛,烘托他愉快的心情;用雪景的美丽衬托了主人公善良的高尚品质。
18.交代他离开家外出打工的原因,交代他挣钱的不易,为下文他掏钱救助小女孩表现他的善良做铺垫,突出本文的主旨。
19.“凝固”是固定不变,停滞的意思;形象地表现出他在看到自己救助的小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女儿时的内心震惊。
20.总结全文, 照应题目,再次强调善良的重要性.点明文章的 中心思想。
第2篇: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单元测试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词默写(5分)
(1)青青园中葵,(2)树树皆秋色,(3)迷津欲有问,(4),不破楼兰终不还。
(5)马作的卢飞快,2、给汉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4分)
溃()退suí()靖疟()疾烧灼()
地jiào()晨xī()杀lù()憧()憬
3、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2分)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4、下列文段摘自一位中学生的习作,其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当然,①挫折会因为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不同而带给它们不同的结果。有人会因为挫折而激起旺盛的斗志,②最终成就一番理想;也有人会因为一次挫折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③沦为一个毫无作为一事无成的庸人。勇敢的人往往能直面挫折,把它当作前进的垫脚石;④而那些长期在安逸的生活中养成了懦弱性格的人则总是害怕挫折,无法承受任何挫折的打击,把挫则折看成是可怕的陷阱。但是,只要他们能学会在挫折 中汲取力量和勇气,⑤并磨练出坚忍不拔,就一定能够战胜挫折,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5.下面是某学校宣传栏上的一则消息,请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今年十四岁的凌云,人小志高,平时学习克苦,全面发展,各科成绩都超过90分以上。他不仅重视科内学习,还十分重视课外学习,并且注意培养自己在实践中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他认为,能够在全市植物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科内外学习相结合,是自己比赛成败的关键。据他的班主任张老师介绍,凌云同学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判断,赢得了各位评委的赞尝。从凌云同学的身上,使我们懂得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1)这则消息在格式上缺标题,请加上标题。(2分)
(一)(14分)
(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
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
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
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
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
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
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
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
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
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
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
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6.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2分)
7.乙文这一带废墟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
8.甲文乙文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4分)
9.怎样理解“凝固的历史”“我”为什么“怅然凝望 ”?(3分)
10.体会文中画“”的句子,就乙文主旨谈点看法。(3分)
(二)战争游戏(16分)
⑴孩子六七岁的时候,我带他去玩具店。他中意的大都是枪炮、坦克、飞机和汽车,至于洋娃娃和小动物,则不屑一顾。家里的玩具箱成了军火库。在我看来无比拙劣的日
本片《奥特曼》,他看得如痴如醉,能把那二十几个怪模怪样又大同小异的奥特曼一一
道来,对他们的特异功能、武器、变化等等,如数家珍。我另外还给他买过《睡美人》的影碟,他看得就不那么起劲。从孩子们的游戏偏好中,我们能看到某种纠缠人类的阴
暗本性,渴望战争、杀戮和流血的冲动。
⑵说人的天性爱好和平,多数人类学家都不肯同意。一份对96例新石器时代人骨损伤
情部的调查显示,头盖骨的骨折竟达47例,另外还有数十例四肢和脊椎骨折,足见当时人
类的互相残杀相当严重,原始人类是残忍的,他们的敌人不但有猛兽,还有其他部落的人,要随时准备厮杀,否则便死去或为奴。这种环境,只有嗜杀成性的人才能生存。一些部落的女人不嫁没杀过人的男人,如同今天的女人不嫁穷光蛋。强悍、诡诈、谋杀,在漫长的远古
时代,是一个男人的最大荣耀。
⑶宣称憎恨人类的斯威夫特挖苦说:“大人、小孩以及别的动物的消遣办法,大多数都
是模仿打仗。”的确,战争对人类有特别的吸引力,我们身上的血不自觉地回应几万几十万
年前
丛莽的呼声。在世界各地,男孩子还是玩着同样的战争游戏:射击,冲锋,搏斗,枪毙,抓 俘虏。一遍遍重复种族的记忆。
⑷我看过丹妮〃阿伯斯拍摄的一幅照片,一个瘦小的残疾小孩,歪着头,一手握着一枚
玩具手榴弹,走进纽约中心花园。他的表情狰狞可怖,与周围宁静温煦的气氛极不和谐。
这幅照片令我震惊,向来被视为天真无邪的儿童,他们身上也有那么黑暗的裂痕,超乎
我的想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性。这枚玩具手榴弹在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变成了实弹。他写了一群流落荒岛的英国儿童,脱离人类文明社会的约束后,隐伏着的固有
本能得到无限制的发展、滋生。和古典作家对人的高贵的热烈颂扬一样,戈尔丁看见了
人的“原恶”。这群英国儿童最后分裂成派,互相残杀。游戏总是某种现实的投影。
⑸动物的幼儿也爱游戏。小狗经常互相追逐,它们在练习日后追逐其他动物的本领;小
猫喜欢玩弄皮球,它不久就要像玩弄皮球一样玩弄耗子;小山羊在游戏中奔跑跳跃,野兽来
袭时就能迅速逃窜。△游戏是最古老的学校,动物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必须的技能,猴子学习
攀枝摆荡,鱼类学习轻捷来往。
⑹1880年,威〃谢尔曼在一次讲演中警告:“今天有许多男孩子视战争为最高荣耀,但
是孩子们,那是地狱。你们,以至佻们的后代都要记住这一告诫。战争使我不寒而栗。”在最近几千年,文明为人性添加了一些崭新元素:同情、仁慈、宽恕、和平与合作。然而在这
个反对暴力的时代,儿童们继续从游戏中学习战争,像一万年前一样。他们在学习古代的生
活,而不是将要进行的生活。我们在演讲台和一切文明场合鄙弃的人性之恶,还保留在孩子
们的玩具箱中,并由他们重新带回世上。
11.试着给加点字注音(2分)
嗜()杀成性强悍()丛莽()鄙()弃 ....
12.从题目《战争游戏》和文章内容来看,作者认为战争和游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可以用
原文回答。(3分)
13.在文章的第二段提到了人类原始战争本能的一些贬义词,见划线词语,文中有没有提到
与之感情色彩相反的词语,写下来。(3分)
14.读了第四段,想象一下为什么残疾小孩会表情“狰狞可怖”?(3分)
15.文章第五段写到一些动物幼儿游戏与日后战争的关系。试着在△处另写一句句式、内容
与上文划线句子相仿的句子。如小鸡„„小熊„„(3分)
16.面对人类潜意识的战争本性,你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试提供几项。(2分)
(三)桃花源记(2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
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
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7、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8分)
缘溪行()渔人甚异之()俨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欣然规往()设酒杀鸡作食()
便扶向路()具答之()
18、翻译句子(6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9、请按照要求填写内容(2分)
(1)文中与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应该是
(2)由“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演变的成语是
2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话
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2分)
21、文末为何交代刘子骥寻访未果一事?(2分)
22.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想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2分)
三、写作(50分)
23.“和”字,字祥义丰,意味深远,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对人和善,对己平
和;家和万事兴,邻和胜亲人;商场上和气生财,困难时和衷共济„„
请以“和”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发表见解。
第3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27分)
1.下列黑体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阴晦(huì) 束(sù)缚 嗤(chī)笑 气氛(fèn)
B.蠕(rǔ)动 阴翳(yì) 五行(xíng) 脊(jǐ)梁
C.伛(yǔ)偻 恣(zì)睢 强(qiǎng)迫 浣(huàn)女
D.归省(xǐng) 鄙夷(yí) 翕(xī)动 折(zhé)本
2.用课文原句填空。(5分)
(1) ,莲动下渔舟。
(2)挥手自兹去, 。
(3) ,佳木秀而繁阴。
(4)别离后, , 。
3.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大地还在战粟,但玉树军民已积极展开震后的“生命救援”。
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C.面对大家质疑的目光,他开始变得惶恐起来。
D.地球气候的急剧变化时刻在告诫我们,需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4.给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4分)
(1)世博河北馆的多媒体展演,继承了衡水内画的艺术风格。
(2)历史名人争夺之风不但劳民伤财,也背离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
5. 下列
第4篇: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
一、基础知识(共24分)
1.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A、蹒跚(pán)愧怍(zuò
吊唁(yàn)罄竹难书(qìnɡ)B、嶙峋(xún 两栖(xī)老妪(yù)风雪载途(zài)C、荒谬(miù)仄歪(zâ)阻遏(yâ)毛骨悚然(sǒnɡ)D、尴尬(ɡān)潮汐(xī)伧俗(chānɡ 在劫难逃(jiã)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2分)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2003年10月
第5篇:八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7题,共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栖xī 脊椎jí 褶皱zhě 遗骸hái
B翩然piān 匀称chèng 藻井zǎo 矗立chù
C娴熟xián 祈祷qǐ 连翘qiáo 载途zài
D取缔dì 纤细xiān 地窖jiào 面颊jiá
2.下列句子中所标重音与提供的情景最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小陆参加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好朋友小海得知比赛结果后,兴冲冲地跑来告诉他:
A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B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C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D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花朵, ,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植物都长满
第6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明察秋毫(16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3分)
A.晏如(yàn ) 叱咄(duō) 缥碧(piāo) 弗之怠(dài)
B.烨然(huá) 泠泠(líng) 轩邈(miǎo) 骈死(pián)
C.宫阙(què ) 皲裂(jūn) 箪瓢(shàn) 辄尽(zhé )
D.婵娟(chán) 黔娄(qián) 汲汲(jí ) 短褐(hè )
2.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马/之千里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家贫不/能常得
4.“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是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名句,你觉得与下面的哪句话含义相同。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