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乘、乘加、乘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第1篇:连乘、乘加、乘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0.45×0.60.8×0.1250.759×0
0.25×0.40.067×0.10.1×0.08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30×7+85250×4-200
⑴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得出:
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100块不够)
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
(1)0.9×0.9×110(2)0.81×10+110
=0.81×110=8.1+81
=89.1(平方米)=89.1(平方米)
4、(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1、P.14页7题
⑴出示:50.4×1.95-1.83.76×0.25+25.8
=50.4×0.1=0.094+25.8
=5.04=25.894
⑵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3.25×4.76-7.8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
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
P.13页5题
P.14页6、8题
六、板书
七、课后记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
25×95×425×324×48+6×48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4×4.78乘法交换律
=1×4.78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1.25×0.7×0.8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1.5×102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课后记:
第2篇:连乘、乘加、乘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连乘、乘加、乘减(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0.45×0.60.8×0.1250.759×0
0.25×0.40.067×0.10.1×0.08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30×7+85250×4-200
⑴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得出:
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100块不够)
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
(1)0.9×0.9×110(2)0.81×10+110
=0.81×110=8.1+81
=89.1(平方米)=89.1(平方米)
4、(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1、P.14页7题
⑴出示:50.4×1.95-1.83.76×0.25+25.8
=50.4×0.1=0.094+25.8
=5.04=25.894
⑵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3.25×4.76-7.8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
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
P.13页5题
P.14页6、8题
六、板书
七、课后记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
25×95×425×324×48+6×48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4×4.78乘法交换律
=1×4.78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1.25×0.7×0.8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1.5×102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第3篇:连乘、乘加、乘减 教案
连乘 乘加 乘减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知识,看哪位同学学得快,掌握得好。
(一)复习旧知
1.出示投影,先回答问题,再计算。
(1)12×5×60(2)30×7+85(3)250×4-200
教师提问: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在练习本上计算结果。
订正:(1)3600(2)295(3)800
教师说明:小数的这些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三个式题复习整数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向学生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为下面学生将整数运算顺序迁移到小数作准备。
(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
第4篇:连乘、乘加、乘减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例7
编排意图:
有关小数连乘、乘加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多,但有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教材选取用正方形地砖铺地板,引出连乘、乘加,便于学生理解和列式。
教材通过解决“100块砖够吗?”引出连乘。通过解决“110块砖够吗?”的不同方法引出乘加。
教学建议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尝试解释解答的结果。
由于本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所以,当提出“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以后,应为学生提供独立列式解答、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的时间,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由于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不必讲太多的理由,所以当整数四则运算扩充到小数后,可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例8
编写意图
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①给出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②用归纳的方法类推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5篇:(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_上册连乘、乘加、乘减3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 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解答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口算:0.5×0.8 1.3×4 0.01×89 0.759×0 0.1×0.8 0.25×0.42、说出运算顺序:12×5×60 85+30×7 250×4-320 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1页例题7.(1)出示例题7:
(2)分析: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3)生尝试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