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描述》教学反思

2023-05-23 07:14:5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算法与描述》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授算法的概念、三种描述算法的方法、算法的特征,后面要求学生通过猴子吃桃的课后练习巩固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总体感觉比较好。学生能跟着一起思考问题,同时保持了较好的课堂纪律。本堂课的优点:多次运用对比,联系前后的知识点及例子,瞻前顾后,显得课堂紧促条理;分总结合,注意对所讲知识点进行小结,再进行下面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善于运用课堂激励,不断夸奖和鼓励学生,激起他们的学习动力。

缺点:练习题难度较大,具体问题的算法层面没有讲清楚,部分学生不理解解题步骤,自然无法顺利画出流程图。导致这样的原因是部分学生(优生)讲出了解题思路,于是作为教师我没有细致分析解题思路,学生在这里花费了过多时间。

启示如下:其一,教学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有时甚至是全体学生,不能被部分优生左右了教学进度。要兼顾大家,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其二,继续发扬“捧”、“扬”、“夸”的课堂激励机制,学生在轻松夸奖的气氛下思维会更活跃,同时积极性更高,更愿意配合教学。

要“捧”出好的教学效果,“捧”出高课堂满意率。

保持好的心情去上课。记得——微笑。

第2篇:《算法与描述》教学反思

《算法与描述》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授算法的概念、三种描述算法的方法、算法的特征,后面要求学生通过猴子吃桃的课后练习巩固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总体感觉比较好。学生能跟着一起思考问题,同时保持了较好的课堂纪律。本堂课的优点:多次运用对比,联系前后的知识点及例子,瞻前顾后,显得课堂紧促条理;分总结合,注意对所讲知识点进行小结,再进行下面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善于运用课堂激励,不断夸奖和鼓励学生,激起他们的学习动力。

缺点:练习题难度较大,具体问题的算法层面没有讲清楚,部分学生不理解解题步骤,自然无法顺利画出流程图。导致这样的原因是部分学生(优生)讲出了解题思路,于是作为教师我没有细致分析解题思路,学生在这里花费了过多时间。

启示如下:其一,教学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有时甚至是全体学生,不能被部分优生左右了教学进度。要兼顾大家,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其二,继续发扬“捧”、“扬”、“夸”的课堂激励机制,学生在轻松夸奖的气氛下思维会更活跃,同时积极性更高,更愿意配合教学。

要“捧”出好的教学效果,“捧”出高课堂满意率。

保持好的心情去上课。记得——微笑。

第3篇: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反思

1.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教学反思

2011年01月07日 10:58:52 来源:隆德县第二中学【字体:大 中 小】 “1.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反思

本节是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入门介绍,是体验计算机程序,体验并理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以下环节: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

学情分析:

1、高中学生已具备了较丰富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接触的多是文字处理、媒体表达等常用工具软件及网络应用等,对于计算机程序只有极少的学生接触过,许多学生只是听说,对于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过程、设计过程知之甚少。

2、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掌握了较高的数学知识水平,对于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困难不很大。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农夫带着狼、羊、白菜从河的左岸到河的右岸,农夫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多河,而且,没有农夫看管,狼会吃羊,羊会吃白菜。”让同学们设计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大家立刻讨论起来,不一会儿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问题解决了,通过这个问题的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排序算法教学反思

《选择排序》教学心得

教学内容:

选择排序的算法思想 选择排序的实现过程 选择排序的编码实现

总结和思考:大数据背景下的排序

排序(Sort)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它的功能是将一个数据元素(或记录)的任意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关键字有序的序列。排序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交换排序、快速排序等;另一类是外排序。

从教学理念上看,本节课利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兴趣点,结合教学的目标,形成最近发展区。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从教学方法来看,主要使用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从分析当前流行的冒泡排序算法的案例开始,由浅入深的介绍选择排序的基本概念,算法思想以及编码过程。

从教学过程来看,首先从回顾冒泡排序的内容导入,在改进冒泡排序的过程中,提出选择排序的概念和思想。用直观的动画方式展现选择排序思想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简便算法》教学反思

《简便算法》教学反思推荐简便算法出现在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排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之后,简便算法是本章乃至与本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对简便算法的理解是简便计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简便算法的时候,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课堂气氛也非常的活跃,因为在做题过程中运用这些定律摆脱了繁琐的计算过程,不用列竖式,口算即可得出答案,学生非常乐于使用,可是这种兴趣没有持续太久,随着简便算法的类型逐渐地增加,学生们开始混淆了,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运算定律,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深思,简便算法并不只是盲目的计算,能够准确地简便计算出一道题,需要有敏捷的观察力,运用合理的分析找出这道题可以简便计算的特征。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简便算法我做了一下策略:

一,通过一些直接简算的题,让学生总结出常见的可以简算的对象,如25×4=100,125×8=1000,25×8=200.二,学生在实际做题中使用乘法的分配律和

未完,继续阅读 >

《《算法与描述》教学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算法与描述》教学反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