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不幸
第1篇:李白的不幸
李白的不幸
李白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南陵别儿童入京》是这样写的: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是一个动作,“我辈岂是蓬蒿人”是回答别人的。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也喜欢引用。当你离家的时候这么讲,意味着你要出去干一番大事业。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它是一首诗中的一句话,这首诗前面一句话是:“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这一句是引用汉代人朱买臣的一个故事:
朱买臣家里穷,好读书,不治产业,所以落得夫妻两个人打柴为生。他的老婆也是能够共患难的——朱买臣在前面挑一担柴,她背一些柴跟着,并不以为苦。两人的离婚,因为发生了一点口角。朱买臣砍柴不忘读书,担着柴还哼哼叽叽地唱个不停,想来古人读书、读诗都是要朗诵或者吟唱出来的。这种“回也不改其乐”的态度,让他老婆在大庭广众之下觉得很难堪,屡次劝告朱买臣不要在外头吟唱,想唱就回家悄悄地唱去!但是,朱买臣只顾自得其乐,照唱不误——无非是宣泄一下怀才不遇的情绪。但妻子认为:这是羞耻的事情,请求和他离婚。朱买臣笑着说:“我50岁一定能富贵,现在已经快五十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等我富贵之后再报答你。”妻子愤怒地说:“像你这种人,终究要饿死在沟壑中,怎能富贵?”朱买臣不能挽留她,只好任凭她离去。
李白一生娶了4个老婆,这个老婆是第三任,李白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和老婆的感情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们回头看,朱买臣的妻子骂他:像你这种人最后只能饿死在沟中,怎么能富贵呢?现在我们才知道“蓬蒿人”是骂人的话,是李白妻子常骂李白的话。唐代说人没有出息就说他是“蓬蒿人”。
由此可以推论,李白在和山东的这个老婆一起生活的时候,受尽了老婆的气,这个老婆整天在家骂他:你不就是能写诗吗?写诗又不能卖钱。你不就是能喝酒吗?喝酒不仅不能卖钱,而且要花大把大把的钱。你这种只会喝酒写诗的人,怎么能富贵啊?你只不过是一个“蓬蒿人”而已,一辈子到死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不幸的婚姻对每个人都是痛苦的,现在李白有机会逃出来,而且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皇帝召见,非常体面,这无疑给了他老婆一个响亮的耳光。所以,他“仰天大笑出门去”,向他的老婆反击。
但仅凭这一点还不能完全断定李白的婚姻不幸。再看看这首诗的题目,里面也有深意。
这首诗的题目是《南陵别儿童入京》。此时李白的'小孩,大的两岁,小的一岁吧。他在山东住的地方和孩子离别,令人疑惑的是:他写诗给两三岁的小孩子去告别,小孩子根本看不懂,他为什么不写给自己的老婆呢?按照唐代人的习惯,这里应该写《南陵别妻儿入京》,老婆尽管不识字,但可以讲给她听,可他没有这样写,为什么?估计他恨他老婆。所以在诗歌中大骂他老婆有眼无珠。这是另外一个证据。
从这些诗可以看出,李白确实不喜欢他的老婆。
平心而论,我们不能去责怪李白的老婆,山东是儒学之邦,鲁女当勤苦务实,而李白疯疯癫癫,不是邀月狂饮,就是呼啸山林,两人能合得来吗?李白为什么要在山东成这个家?不得而知。不过可知的是李白自己说过去山东的原因,那是“学剑来山东”,也许成家是顺带的事。这次山东婚变成了李白心中之痛,挥之不去,所以他由恨老婆,也恨起山东的儒生了,特意写了一首《嘲鲁儒》的诗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看来李白真的是受到了不小的刺激,伤不起啊!
第2篇:不幸_900字
不幸_900字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我要说的是“不幸有四,此四俱烦”。
自从那次,因为我的前桌和他的同桌传纸条,被老师逮住,罚他们写了一篇作文,老师看了作文后连连夸奖,并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后,他便又多了一个爱好——收藏纸条。这下邻居遭殃了:
他几乎每天都要在上课的时候,鬼鬼祟祟地传一两张纸条过来,问一些无聊的问题,如“下一节什么课”“今天几月几日”“你知不知道陈qq是谁”“你知不知道……烦得我们都快发狂了,课没法专心听,还要担心被老师抓到受牵连,害得我们食不下咽,睡不安稳,最可恶的是,他……他还到处办“纸条展览会”,说是XX的真迹。
这是不幸之一。
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情报网真的很准,把我们的电话都问到了,不时打一个电话到别人家去。
这天,我就收到了两个电话,打扰了我吃饭,“人是铁,饭是钢,”居然在这么重要的'时候打电话过来,弄得我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了,我无可奈何地拿起电话,问他有什么重要的事,谁知,他却说:“我来确认一下,这个电话号码是不是你家的。”此时此刻,我的愤怒,我的无奈,真是难以言表……
这是不幸之二。
他有一特长,那就是转书,他特别热爱转书这一运动,可他十分爱惜自己的书本,所以,“远亲不如近邻”“远水救不了近火”,他是一个聪明人,自然不会舍近求远,于是,我们这些“近邻”就倒霉了……不!是我们的书倒霉了。这本书的主人把他的宝贝书本抢了回来,并妥善地藏好后,他便转移了目标,去转另一个人的书,此时我觉得他就像狼,而且是十分饥饿的狼,而我们的书本则是那弱不禁风的羊羔。不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怜的书一经他手,别说什么“黄金屋”了,就连他的主人也认不出它来了。
这是不幸之三。
他的爱好特别多,唱歌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淡薄。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没法执着,有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现在是上课时间,而我的前桌则在深情款款地唱歌,可谓是声情并茂,他锻炼了他的歌技,而我们这些坐在他周围的同学则明白了什么是“魔音绕梁三日”,并且锻炼了我们的心脏承受能力……最不幸的是他还有一个热爱唱歌的同桌,他们时而合唱《不死之身》《大城小爱》,时而唱《同一首歌》,最有趣的是他们竟然唱《我是女生》……
此是不幸之四。
呜呼!遇上这样的前桌——真是不幸之甚。
第3篇:面对不幸
面对不幸
世间本无阴影,如果有的话,是你自己遮住了太阳。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界无论是花也好,叶也罢,只不过出发点不同而已。面对不幸也应如此。
王维是一个很会面对挫折的人。他的一生坎坷,正因为他敢于面对不幸,才有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千古佳句。也许荡舟出游的目的,顺流而下,水到了尽头而还没有达到目的地。若是常人,必会叹息而返,而王维却从舟中坐起,坐看云起,随遇而安,一切随缘的精神令人折服,无法猜测他返回时的心情,但我以为面对不幸这也许是对的。
古人云: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该有平常心。去留随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任天上云卷云舒。我也曾遇到过不幸,但一间独屋,一盏孤灯,一纸铅字,洋溢着淡淡的墨香,把烦恼拒之窗外,我不认为这是逃避,世人皆醉我独醒坦然倒不失为面对不幸的方法。
遇到不幸,请先不要一味的抱怨,而是庆幸。上天在提醒我们,我们什么地方做错了,应该改正,能够用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对待任何不幸,以良好的心态去算好人生的每一笔盈亏,用积极的态度应对每一次始料不及的变故。
第4篇:不幸_650字
不幸_650字
曾经有个很多愁善感的王子。每听到别人讲不幸的故事,总会惊叹到。天啊!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身上我肯定受不了”,于是,有一天他的国家被别国打败,他论为奴隶。别人听说他的经历后,总会说:“天啊!这种事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肯定会受不了的。”王子却说:“当事情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总能”
有一个人说过:错过,即有所失,错过,也有所得,同样,不幸也有所失,不幸也所得,成功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幸能让我们人中学到东西。正如王子经历过后。就变得荡然了一样。
鹰,是种凶恶的动物,但也是种伟大的动物。它总是在天空的最上空翱翔,总在那个所有动物都不能企及的高度。殊不知,在那短暂的不幸中,它们是在如何挣扎,每只即将成年的鹰都会被妈妈从悬崖上推下去,如果它们不能在短短数十秒中做出决择,它就会成一滩烂泥。
但这对鹰来说,又岂能是一种不幸呢?对于自然界来说,这只是一个优胜劣败的小小角逐。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对生命,对自由的无比渴望之情,在那短短几十秒中,它们学会了飞翔,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如何面对不幸。
南唐后
第5篇:@幸运与不幸
@幸运与不幸
——读《海伦·凯勒》有感海伦·凯勒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在她出身仅仅十九个月时,就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她陷入了永久的黑暗与沉寂之中。同时她又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她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奇迹,被称为和拿破仓同样伟大的人。海伦那坚强的意志力让我非常佩服,她虽然是一个失明亦失聪的人,但是却能成为一位作家和教育家。海伦的一生是一个传奇,即使她是一个重度残疾人,她都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也没有埋怨过。让我们想一想,当我们面对着这样的不幸,有人一定会整天在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甚至有不少活得好端端的人,都有过寻死的念头。有多少人能像海伦一样,认真地活下去呢?
有海伦这样的对待生活态度,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称为不幸的呢?其实,幸运与不幸运,绝对不是命中注定不可以改变的。有时, 幸运可能会成为不幸,关键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生活就像一块冰,你对她冷淡,她回报你的必然是冷冰的;但是如果你用火一般的热情去对待她,她就会化做温柔的春水来报偿你。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也同样是祖国的栋梁,现在的孩子,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