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一瞥散文
第1篇:大理一瞥散文
大理一瞥散文
我们来到大理的时候已是下午。从杭瑞高速凤仪出口下来,便是宽敞整洁的马路通向大理市区。从楚雄一路过来,炫目的阳光透过车窗照得半边脸热辣辣的,此时便感到神清气爽,一扫先前的慵懒和倦意。少顷,来到“飞来寺”前的一家停车场。旅途劳顿,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住店安歇,因为按行程安排,今晚在大理小歇,明天一早前往丽江。于是,我们安顿下来。
补充了一整宿的睡眠,清晨起来倍感清爽和满足。洗漱完毕,便驶向丽江。经下关,进入大丽一级公路,沿洱海向北而行。翻上一个高坡,我们终于能够一览大理全貌。太阳已过山头,绚丽的阳光映出湛蓝的天空、清晰的山峦、碧绿的洱海和美丽的城市。这里人烟稠密,背靠青山,面临洱海,城廓延绵无际。洱海是一片南北狭长的.水域,南北长不过二三十公里,东西不过十数公里,洱海东面也是绵延不绝的山脉。因此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区域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独特格局。洱海、城廓、山脉,形成了梯状地理环境,整个城市也呈梯状排列。大理古城位于城市西北,属梯状上方,古城外围是繁华的新城区,耸立着一幢幢现代化建筑;而古城隐蔽其中,宛若金屋藏娇,也别有一番意境。梯状中下方是商业区和居民区,放眼遥望,崭新的一排排居民楼渐次错落,都是白色为基调,充满异域情调,美妙而神秘。阳光灿灿的,天空蓝蓝的,海水碧波荡漾,近山青翠,远山含黛,山腰上总有一、二团白云飘浮,点缀其间……你仿佛进入了童话境界,而这确是实实在在的大理!
曾几何时,大理就在我心中留下了神秘的印象。那还是青涩的少年,琼瑶的莺莺细语,金庸的豪情侠义,都曾把我带到遥远的大理古国。那里有美丽的公主,豪情的侠客,还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带着神秘和青涩的梦,带着施利曼的情结,我幻想着有一天也会坐上一块方毡,飘向遥远的大理古国……
而现实里,我真真切切地来到了大理。虽然仅仅是匆匆一瞥,甚至还没有走进令我神往的大理古城;然而,这匆匆一瞥的景象,已然深深打动了我。这样的山、水、空气、阳光,不就是童话的孕育之地吗?难怪金庸、琼瑶的侠客、王子往往皆出于此……
第2篇:宝鸡一瞥散文
宝鸡一瞥散文
一
从成都返回,预定时间里仅有的路线中,直达和从兰州中转都没票,只有宝鸡可以中转,还有硬卧。于是有了到宝鸡的机会,有了瞥一眼宝鸡的幸运。火车晚点半个多小时到宝鸡站,抵达时间是凌晨2点40分。下来就找网络预定的酒店,差不多半小时才找到。地图上看着酒店离车站不远,也有方向。可是下了车就有些迷惑,甚至连火车站的门开向何方都弄不清,问站前守候买食品小摊上一位年轻女子:“车站门朝哪?”她笑:“朝南啊,你连方向都没了。”开头一句话,让我感觉出宝鸡人的和善,你不买她的东西,她也热情友好地回答你的问题。我又问:“某宾馆在哪儿?”她四下望了望说:“可能就在附近吧?不远,你找找。”
也难怪我一下找不到。早晨出门我才知道,宝鸡车站附近地貌接近重庆,滨河而建的城市楼宇顺山坡节节攀升,路当然是“之”字形,又有许多台阶穿插连接,一条路与另一条路,落差几米不等。熟悉的人不算什么,对于一个初次到来的外地人,又在晚上,就陌生的厉害。拿着手机,打开高德导航,它一会儿说向左XX米,一会儿说错了,需要重新规划路线,还好,拐过一个“之”字到了中山路,宾馆就在这条路上,找到一个标的物,直接打电话问宾馆,从这里到宾馆向左还是向右,大约多少米。客服说,一直走,大约一站路。这样,我才放下心来。凌晨3点左右,街道上还有行人,穿桔红色衣服的环卫工人已经开始清扫,年轻的情侣似的男女相扶而过,有老人踽踽而行。看到宾馆标牌,感觉很舒服。在总台那儿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才觉得已然一身热汗。
后来想,打个的也许方便,宝鸡人看上去挺厚道,不像别处那些出租车,本来近在咫尺,把你糊弄到车里跑半天,讹你没商量。
二
4点多睡下,辗转反侧半天,迷糊到7点多就起来。中午1点多的车,想着如何好好利用在宝鸡的这半天时间,把这个地方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这也是凌晨躺下一时没睡好的原因。好在从成都出来一天多在火车上颠来倒去的睡,精神还好。宾馆宣传说有早饭的,一问说我们这种网络团购者没有。有没有都是他们说了算,这是消费者的无奈。并不计较有没有,问一下也就是问一下而已,本没打算要什么优惠的。看门可罗雀,就知道网络上的东西真的不太可信。
出门走上马路,路上人来车往,不多也不少。北边是山,还没有完全放绿,街道上的各种树木大多绿绿的了。转下一个坡去,闻着有饭香,看到几处早点摊子,吃了个油条豆浆,花了3元钱。想起火车上有人说,宝鸡是个很实惠的城市,工资不高,消费也低。此话不假。肚子填饱,就往起床后从电脑里看到的3处预定地点进发。首先是炎帝祠,酒店的宣传是几分钟可以走到,但我还是坐了公交,因为我不熟,不知道究竟能走多久,毕竟时间有限。车向西走了大约5分钟,到站下车。一处公园松柏青青,问走来的大哥,炎帝祠在哪儿,他手指一下,说就这里,稍一走就到了。又问我是外地来的吧。我说是的。他跟着我走的方向走了一截,说,就这里。一抬头,一处建筑耸立眼前,上书“华夏始祖”和“炎帝祠”两重牌匾。看了介绍知道,这是根据《国语.晋语》“炎帝以姜水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及宝鸡历史记载,姜水为渭水之一支流,确认宝鸡为炎帝故里。1993年才修建成的一处现代建筑。进门3块钱,够便易的,还给3支香。拾级而上,楼台巍峨,台阶间雕龙凿凤。本来我是对神仙不进香不下跪的,但想这是华夏始祖,又拿着便宜的3支香,总得表示一下吧,这才进去大殿。在头上长角的炎帝雕塑下,摆着香炉,跪垫。旁边有一年轻人坐在桌边,提醒着,点火、敬香、叩首。一切完了又说:“来登记一下吧。”我问:“登记什么?”他说:“你来了,记下来表示你到了。”说着横过一本子,递过笔来。敬畏神灵,又觉得已经在神仙之下,登记就登记吧。就写下了姓名地方。刚写完就发现不对,后边还有几个格子,写着你供奉多少。写下名字了,供奉就供奉吧,掏出了100块。还没完,后边又是你为亲人,子女供奉的话,不得已,又掏出100来。走出殿门,才醒悟,这完全是利用炎帝的名声、利用人性情里的软处糊弄钱的方式。便宜的3块钱,3支香,最后从你兜里掏出去几百元,确实高明。门前一左一右还立着一钟一鼓,愠然出门后,又一人在那儿招呼:“敲鼓啊!撞钟啊!有好处的。”我说:“不必了。”同样的错误再不能犯,同样的傻事不能再做。也不能白来。绕大殿四周,放眼看去,渭河两岸,楼宇参差,陵塬上下,地青山黄,祠园内外,人声鼎沸。健步而下,走出门外,浸入鼎沸的人声里,是一些市民聚集在一起高歌。一位老者指挥着器乐人声,大家唱得意气风发。顿时,我在殿里的那点儿不快也烟消云散了。
三
接着往人民公园和中华石鼓园而去。网络上看好的公交线路地面上找不到,还得靠鼻子下的嘴来不停询问。好在宝鸡人非常好,但凡问到,无论老人青年、女士男子,都极认真地给你解答指引,没有一个拒绝或者态度不好的。走在路上,也感觉出宝鸡是个干净而精致的城市。每一处路,每一处绿化,都显得随意而自然,收拾得利落得体。终于在一位显然也是走路的女士指引下搭上了到人民公园和中华石鼓园的公交车,它们本来是一条线路上的。我还是坚持先近后远的原则,把握着游览的时间。
人民公园,实际上是周文化主题公园。大门两侧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左手周城石雕和右手以周穆王西天拜王母传说的雕塑,中间是4只大象围拢着的一支高大的火炬样的铜雕,没看到介绍,也没有了解到它的具体意思,想来仍然脱离不了周文化的背景。公园里,以礼、乐、诗、书等为主题的路、雕塑随处可见,仿佛把人引入3000多年前的历史之中。时间有限,我没有更多地流连期间,但仅目光可及,已经让我感受到了宝鸡深厚的`文化积淀所带来的愉悦了。或者,宝鸡才继承了中国文化最为博大的思想,并且从表面到实质继续实行着。而不像某些出了文化始祖的地方,那年游历一趟下来,给我的感觉真是满口仁义道德,处处是欺诈哄骗。
继续赶路,但我实在有些依依不舍。如果有机会再到宝鸡,一定留下些时间,专门在这里好好坐坐,听听文王故事,看看礼乐和鸣,想想文化传统。
四
已经11点了,留给我到中华石鼓园的时间只有40分钟。好在公交非常及时,刚到路边,就是10路车。
还是沿着渭河往前走。滨河路上,车辆不多,一路畅通。路边的灯饰也全是青铜器式样,一律打着“周”的字样。西周东周,岐山法门,都在宝鸡。宝鸡南连巴蜀,东接长安,西通陇右,北望银川,是有名的交通枢杻。“鸡鸣三省”肯定不是由它而来,但却极形象地表达出宝鸡的重要位置。火车南进四川,西出甘肃,都从它这儿经过。
大约五站路,就到了中华石鼓园。大门一侧正在施工,山上青翠油绿,一座高大的红楼矗立在山顶。蜿蜒的柏油路通向山上,问路边打扫卫生的保洁女工:“怎么上去?”她笑着说:“就是这里,往上走就是。”又说:“那里正在整修,可能还看不上。”陌生女士亲切耐心而细致的介绍,继续让我感动。午时的阳光很热烈,我赶着从大路拐上掩映在树丛的台阶,三步并作两步往上攀登。在山头平台买了票到门口问年轻的保安先生:“20分钟可以看完吧?”他笑:“看你怎么看了。”于是赶忙走进里去,看石鼓文化。
与我想象的有一定差距。主要展出的是以石鼓文为蓝本的书法作品。直到第三层,才看到6只石鼓的原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当年出土的文物,现在的复制手法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因为进门的地方我就看到6只硕大石鼓,跟现在看到的模样一样,只是比例有放大。据说石鼓当年在这个山头发现,就把这个山头叫做石鼓山,并顺势在这里建成了石鼓文化园。石鼓文的文字、历史、考古价值不用赘述,有兴趣的人一点击网络都可以找得到的。并且,也不是我在几十分钟里可以了解清楚的。
我搭乘着电梯一直到9层,到了这个楼的高处四下观看。只见一边渭河潺潺,一边山岭相连。畅想人文始祖当年如何能刻下石鼓,并藏于此。想当年周朝建立,礼乐盛行,依水傍山,是怎样一种盛景。现在,一河两岸,楼房林立,生活现代,工业发展,文明衰残。不知老祖宗们可否知道,知道了做何感想。
四下拍了照片,立马往下走。还有青铜园,也顾不得去看了。走到路边刚好看到10路回返,躲着呼啸的车横跨马路跑向已经停下的公交,在开车的最后时刻搭上了车,一切顺利。
五
按照预计时间,12点回到宾馆,退房,带着行李吃饭,步行到车站,距离正点开车还有40分钟。凡事得有余地,不能总在最后一刻才往车上走。
在宝鸡短短的10余个小时里,我尽最大努力了解了它的故事。给我的感觉,这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一个能让人踏实丰富有所收获的地方。
第3篇:炎夏之一瞥散文
炎夏之一瞥散文
如火如荼的炎夏已经开始,我希望的那一冲刺也叫嚣甚烈。本以为自己能沉住气儿,做一个本本分分的谦谦君子,现如今看来,自己仿佛泼皮无赖一般,坐在或者站在桌案前,都能像他们一样敞开嗓门来两嗓子,吼得世界不得安宁。自认倒霉,这几天上火得了咽喉炎,否则,墨染白宣、字攻网页的事会屡屡发生。这当是好事呢,还是坏事,甚至是灾难呢?
练字苦,整天弯腰驼背,数十年如一日挺过来,字没有练成,毛病落了不少。最近头晕眼花,胳臂疼痛,每逢星期四没课的时候会大睡半天,缓一缓神。结果上星期没缓过来,感冒似的发烧,胳臂腿不自在,打针吃药才逐渐好转。但一好转,就捋起胳膊上阵,地上写大字,纸上写小字,电脑前敲着没人看的黑体字,以填充这留不住的宝贵时光。似乎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似的。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几乎每天都在追问这个问题。曾几何时,我老想出人头地了,却总是默默无闻,做着别人使唤的工具,忙着按部就班的事情。仿佛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一般,机械地重复表格中的事务,如果某个时段出了问题,那操作者会毫不含糊的惩
第4篇:初中校园一瞥散文
初中校园一瞥散文
在21世纪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是人们所习惯的。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没有时间理会任何风景,甚至是每天生活在学校的我们,也根本没有时间理会不同季节的校园。
那天,已经上八年级的的我很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的含义。所以,匆匆的一天又开始了。
“叮铃铃”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刚发下来的卷子使我无心了解是否下课了。因为,我本来以为考得很好的试卷考砸了!我的内心里很是难受。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努力,可是他还是付之东流。我爬在课桌上,越想越心烦。我决定利用课余时间散散心。
我慢步在操场上,看着这片硕大的操场,我惊呆了!这还是以前的操场吗?以前的操场是一大片空地吧!为什么现在却是这么美丽呢?
火红的枫叶似红地毯一般铺在操场边缘,碧绿的柳条叶子已经泛黄,虽是掉落枯萎,却有一种不一样的美!微冷的风儿一吹,泛黄的叶子纷纷落下,倚在树下的望着这眼前的美景,颇有几分“诗境”,而这也让我想起了杜甫”簌簌衣巾落枣花”中的美景,那是我很羡慕杜甫,可现在想来,明明身边就有,我却还羡慕别人,就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