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生涯总结
第1篇:军旅生涯总结
军旅生涯总结
(第一年)09年度现在到了收尾阶段,各项训练,工作也面临着一个年度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开始,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所经历的、发生的、看到的、亲身经历的,都是一笔难忘的记忆和无形的积累。这一年也是我过的最充实的一年,从开始到现在,先后经历3个月新兵连集训,2个月的野营驻训,海训,战术训练,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以及各种考核。
从入伍到现在已经一年了,光阴是如此的快,自己也从一名地方青年向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转变,完成了一年的训练任务。从每一天,每次训练,从各项工作汲取所需,补牢自身,在军营这个大学校中,学到的是坚强、严谨、挺拔,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火,是铁炼钢、是精中精,虽然只得到一年的磨砺,但已有了军人的模样,我就像一块橡皮泥,经过军队这个大手掌,揉捏、再揉捏,已有了形态,有了雏形。
来到部队,我就是一个娃,在三个月的新兵营里,让我学到了部队的纪律,身为一名士兵的责任与义务,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习气,慢慢的分解,然后再重塑,为了将来成长进步打好基础。在新兵连里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基础训练、学习、教育,这都是引导,只有引导正确的方向,才能更有效的保证部队的正常运转,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从第一天起就开始遵守,三个月的新兵连虽然枯燥、无趣,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自从下了老连队,适应了部队按部就班的生活,开始新一轮的训练、工作、生活,一切都是那么有序的开展,一日养成这个强调最多的是最基本的纪律,在这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庭中,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一起训练、生活,连队就是一个家,把连队当做家来爱。
作为一名当代革命军人,必须要把军事技术练好、练精。在训练场上,我不断学习各项专业的理论知识,在白天的训练中会把一些课本上的内容融入进去,用行动来实践理论。在一天天的训练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得到了一些心得和一些能提高自身成绩的技巧,窍门,最重要的是在驻训中学会了吃苦耐劳,在恶劣的环境中磨砺自己,练就一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好作风。在训练中不断强化自己的革命军人精神,练就一身打得赢不变质的品格,从训练中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练就一身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两个月的野营驻训,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进步,无论是军事能力、身体素质、还是政治觉悟,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与提高为以后的各项训练、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从驻训场回来后,紧接着就是海训,因为有了在驻训场上的良好养成,使我这个旱鸭子,也能勇敢地面对,对未知水里的恐惧,并且能靠自己的努力战胜他,从最基础的开始到最后能够顺利的完成海训的考核,自己很高兴,不只是为了完成这项训练任务,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勇于面对困难而去努力的这份精神。这次海训让我得到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锻炼。
部队的工作是紧张的,也是有序的,接下来就是班组战术训练,前一段时间的专业技术只有通过班组的指挥配合才能运用到任务当中,发挥出训练的效果,为了更好的遂行各项任务而必须熟练掌握的战术配合。在战术训练中,能积极投入其中,在训练好自己担任的位置任务的同时还能学习他人的岗位和班组长的指挥方式、方法以及他们好的做法,让自己在仅有的时间内能更全面的学习。
到了一年的一度的一级团考核,上级为了检验战士们的训练成果,我被选中参加理论的考试,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不只要手上过硬,理论知识更要过硬,练好“技能、体能、智能、作风”是我们的标准,也是上级提出的训练要求。在应对理论知识考核中,让我有效的锻炼了“智能”,在一年的训练当中可谓都经历过了应该具备的能力培养,最终也出色的完成了理论知识的考核。
通过在部队的学习教育,让我认识到“只专不红”是不行的,只有武装好自己的头脑,不断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积极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指导思想,尤其是党的最新理论《科学发展观》,更让我们军人跟上时代的 脚步,也为更好的加强连队建设提供思想理论上的指导与牵引,树立正确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信念和坚定的政治思想,为今后的道路,以及为人生道路确立好前进的方向。
回顾一年的军旅生涯,训练、工作、生活一直伴随我的左右,在这一年之中我总结了一些好的方面以及自己存在的不足,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好的方面:
(一)在思想上能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不移的跟着党和组织的脚步,安心在部队服役,思想稳定牢靠,并且积极投身 各项政治工作和政治学习中去。
(二)在训练方面,能树立爱军精武意识,积极投身于各项专业训练中去,尤其是野营驻训期间能够刻苦训练、自主钻研,努力提高自身军事水平,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经过一年的训练不论是在技能还是体能上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三)在工作上能够履行还自己的职责、摆正位置、服从安排,对于上级、班长交予的工作能按时完成。服从管理,对于经常性工作,也能做到循序渐进,按规矩办事。
(四)在生活中能快速适应部队生活,尤其是在驻训场,住宿条件相对恶劣下,能做到不怕苦、不怕脏,崇尚适者生存法则。
这一年当中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下结合自己提高的同时,也认真查找制约自己发展上存在的不足:
(一)个人主义太强。再教、帮其他同志时不够谦虚,态度较为轻蔑,影响和战友之间的交往。
(二)小节养成不够注重。一些细小的问题想的不到位,作风纪律保持的不够严谨,有时对自己放松要求,没有时刻绷紧作风纪律这个弦。
等不少制约自己发展的问题。
(第二年)第二年遂行现代化军事任务具体不表。
此刻,我已回到了家乡,脱下了这身伴我两年的军装,军人的含义,我懂了,我也这样做了。
第2篇:军旅生涯
连夜写出了自己的退伍申请和述职报告,当自己的手印按在纸上的那一刻,心里平静了,也有挣扎,也有不舍,但更多的是解脱。我仍记得06年的那个冬天,身穿武警冬作训服的我在长沙火车站等车的情景,同去当兵的有二十八个长沙人和一个湘潭人,那时候火车还没有提速,早上九点发车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的沈阳。在沈阳转车,于当天晚上七点到的丹东。那时天已经黑了,天很冷,当火车进入河北省后我们就看到了完全冰封的河面,这是我们南方的娃娃根本在湖南看不到的。出火车站,在广场上有一尊很高大的毛主席铜像,曾听接兵干部讲过,丹东是中国边境线上最大的城市,与朝鲜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同时也是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的主要城市之一。在火车上我们没有吃饭,新兵连给我们准备了面条,那是我在部队吃的第一顿饭,仅仅只是面条而已,而且是凉的那种,用酱拌着吃,刚开始吃不习惯,后来当兵时间长了,吃多了也就适应了。我分到了八班,班长叫张帆,当兵第三年,属于一级士官,瘦瘦的,但看起来很结实。班里的战友都差不多来齐了,有河北的兵,也有辽宁本省的,我们湖南兵因为远所以来的晚。我睡在了上铺,床靠着门那头,或许是累了,那晚躺床上就睡了。凌晨三点半有个河北兵叫我起床叠被子,或许是没听懂,又或许是太累了,推了我好几下才起来,他说这是规矩,部队的规矩,新兵就要早起叠被子,多花点时间才能把被子叠好,因为刚发的被子里棉花很软,需要用脚踩紧才能好叠,然后我开始了在部队学习的第一课—叠被子。
部队的早操定在六点,班长大概会在出操前十分钟起床,那时我们的被子和铺面要整理好,因为他会检查,没有收拾好的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早操的内容基本以体能为主,大多时候是跑步。东北的冬天天亮的很晚,六点钟几乎天还是黑的,月亮的光亮是主要的光源,所以经常会有傻子因为没系好鞋带或是踢到石头而摔跤。早操回来才可以洗漱,但也只是简单的用毛巾擦一下脸,因为只有冷水,冷到能浸入骨子里的那种。新兵连的早餐主食是馒头,粥,还有就是简单的炒菜和几个腌制的小咸菜。北方的粥不像南方用绿豆、花生等材料熬制的,而是纯粹的用大米熬成汤,或许说是米粥更贴切。小咸菜也不是南方所能吃到的,曾经无意听到南方战友给在家的父母打电话说部队给他吃烂叶子。其实他口中所说的烂叶子是东北的一道名菜,叫杀猪菜,刚开始我也不喜欢吃,感觉味道怪怪的,后来吃多了也就喜欢了。东北的冬天很冷且风很大,新兵连的条件很苦,训练场是土石地面,往往一刮大风,尘土漫天飞舞,战友们一个个躲在帽子下面的小脸冻的通红,还好那年我的手没有长冻疮。那时最盼望的是老天能够下场雨,因为可以不用在外面受冻而改成在室内训练,但东北冬天的雨天少雪天多,大概一算,那年冬天下了不超过三场雨。上午的操课会从早饭后一直持续到中午打饭前,期间会有几次休息时间,午饭后会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那时阳光刚好能够照进屋里,加上屋内的暖气散发的热量,暖暖的,困意十足,又不敢上床睡觉,因为会弄脏自己的白床单,所以就地而坐,低头小眯一会,恢复体力以便保存更多精力参加下午训练。正是因为适应了这种坐着睡觉,才发展到了后来的站着睡觉,这是后话了。
新兵连的周末是无聊乏味的,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足球,班里仅有的一部电话还是十个共用。有女朋友的基本在和女朋友“煲汤”,而我们这些没有女朋友的,只好拿着小板凳坐在床前给家人写书信,或是陪班长玩扑克,总而言之就是磨时间。但尽管如此,周一到周五还是天天盼望周末的到来,毕竟周末不训练,傻子才愿意到外面去冻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身体也有些吃不消了,水土不服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夜间会经常肚子饿,不管晚饭吃的有多饱都会这样,所以后来学聪明了,晚饭的时候在口袋里面藏几个馒头,晚上饿了就拿出来顶饿,三楼的小卖部有时候也会开门,那是新兵连司务长分管的,有的时候一个星期开一次、有的时候半个月,有的时候一个月,按他心情来,买的最多的是火腿肠,因为火腿肠的味道比起晚上顶饿的硬馒头要好多了。在那里每天睡不上六个小时,另外十八个小时起码会有十个小时处于训练状态,当然,也有政治学习和部队的日常活动,比如唱军歌、学条令、或是开经委会什么的…就是每个班出一个代表,发表一下对本周伙食的看法,下周想吃什么?(然后他就是不给你做!你们懂的。)
难忘的是新兵连的新春佳节,也是我们这些新兵蛋子在部队的第一个春节,每个班会组织一个节目,参加新兵连组织的新年晚会,有小品也有歌曲或是舞蹈,大多是恶搞的一些节目,上不得台面,没有多少水准,也就是大家聚在一起乐呵乐呵。比如我们班的《对面的战友看过来》,我也没想我竟然会是主角,当时的服装也是走的搞笑路线,故事情节也够笑掉人的下巴。现在想想,当时帆哥怎么会这么有才弄出张健那个阴不阴阳不阳的造型。春节一共放了七天假,也是新
兵连三个月里最舒服的一段时间,而且还看了几集电影,真是天塌了、地陷了、神仙姐姐显灵了,太不容易了。
春节过后,生活一如往常,还是明日复明日的训练、会操,训练强度逐步加大,擒敌术训练阶段,在体能训练后各班长会给本班战士进行压腿,为擒敌术腿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每个人都跑不掉,本来男生的柔韧性就比较差,接下来的是一阵鬼哭狼嚎的叫声,附近的村民听到都怕,连村里的狗都不敢叫,直到晚饭集合前才结束。擒敌拳训练阶段的某个周一,周末我们很认真的清洗了自己的冬常服,激动不已的等待周一的到来。当血红的肩章扣上肩膀的一刻,当胸标、零花、警徽挂上时,我们真正成为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一员,一共一百五十多名战友(一名逃兵遣送回家除外),经过这些天的艰苦训练,终于获得了成为一名武警战士的资格,真的是来之不易。
第3篇:军旅生涯 感悟
感悟
——军旅生涯
人的一生都有许多回想,无论是喜是忧时,总能从中领会到一丝启发、一点暗示。
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刚穿上军装的那一刻。那时自己对军营充满了神奇的幻想,有些无知、有些冲动。想起刚穿上军装的第一天,晚上死活都不愿脱下它睡觉,父母笑我傻的可爱。现在想起来也感觉那时挺傻的。真正来到部队的第一个月后,当兵前的那些新鲜好奇感全都没有了。我哭,哭部队里枯燥的训练;我烦,烦部队里纪律的约束。而新兵训练时的一句口号“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让我彻底改变。这句口号总能在我想偷懒的时候给我动力。当我给家里写第一封信的时候,父母给我的回信上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虽然信很短,但是父母的每句话都深深地感悟了我。这时再回想新兵时的训练,才知道一个真理——坚强、勇敢、忍耐,才知道从前的我是那么的无知,才知道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这么多年是那么的艰难。
睁开眼,望着窗外,我已在部队度过了八个春秋。八年中,开心的日子是那么的多。我从一名新兵转变成一名骨干,从一个不爱说话的我到现
第4篇:军旅生涯下
军旅生涯下
常言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眨眼间,我已踏上返乡之路,蓦然回首,两年竟是如此短暂,2011年12月4日6:00我登上了客运大巴前往昆明火车站,这让我想起去年我还是新兵时送别老兵的一幕幕,那样的伤感。
今天我已经成为主角,已经不知道许久没流过泪,或许冷酷,或许无情,或许理智,可此时,看见朝夕相处两年的兄弟们,我哭了,伤感的浪潮冲垮了感情的堤坝,眼泪开始泛滥,我紧紧的抱着每一位战友,舍不得放手生怕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他们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最后我还是不得不走,天还没亮,零星雨点默默地下落,昏黄的路灯光默默地映衬,为我们的离去增添了几分凄美~~~~
当兵两年的一切回忆犹如电影倒带般在脑海回放起来,当初我年少气盛,刚愎自用,骄傲自大,浮躁,以为有那么一点一滴墨水,就能“舞文弄墨”,但新兵生活却是我“一败涂地”,两个不会成为了真实写照: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思想严重下滑,相当舒服兵,干工作放不开,缩边边,走过场,最后还辜负了班长的培养,至今仍对他歉意万分。到年底时分配到后勤保障伙食,开始干起脏累活,
第5篇:回忆军旅生涯
回忆军旅生涯
任凯祥
2010.12.01我光荣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人们都说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感到懊悔;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会感到珍贵;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了从此我们就娱乐没有血缘的亲情;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从此我们就有了一个称谓——战友
人都说当过兵的人无论走在哪里都不会感到孤单;无论走在哪里只要有战友在.渴了也就有一杯水喝;饿了就有一口饭吃。是啊!天底下除了亲情又会有那种情感拥有着如此的根深蒂固了;自从选择了当兵就选择了我的未来;自从选择了当兵我就学会了坚持和忍耐;自从选择了当兵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自从选择了当兵我就看到了我身上的缺点,当兵的日子短暂又漫长;短暂在时间两年军旅生涯真的很快;漫长在当兵的内容日复一日的训练让我忘记自我、深深同窗情;浓浓战友情、让我不经意间的回想起那首歌《战友还记得吗》
“我们曾经一起训练、也曾经一起摸爬滚打、我们曾经翻山越岭、也曾经一夜行军百里、我们曾经一起喝醉、也曾经一起谈天说地……….”部队上有句话说得好:“感情是建立在平时工作、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