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说课稿

2023-07-17 07:13:2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欧姆定律说课稿

>说课稿

唐河县黑龙镇二中 杨 照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1. 本课时在初中物理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

2. 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二、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力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本节课的重点为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应用所归纳得出的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而难点就是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复习: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猜想:

1、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线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呢?

2、既然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它本身的电阻有何关系呢?

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1、预备知识:向学生介绍“控制变量法”,即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

2、同桌同学讨论: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利用我们学过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而且,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 ①明确研究目的。②确定研究的方法。③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在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关仪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实验: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

4、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三)交流探究成果,及时矫正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其目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参与实验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这一阶段学生的认识将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学生的情感将在教师对学生参与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和各小组在班级中汇报情况中得到升华。具体做法是:

1、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却是指同一导体而言,即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和反馈,知识迁移训练 例题:

一个电灯泡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84Ω,如果电灯两端的电压是220V,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分析:

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灯灯丝而言的,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强调电流、电压、电阻“同一段导体”,“同时性”等。小结:

突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强调“同一导体”。

五、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

编制两类练习题目:一类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达到巩固欧姆定律内容和表达式;另一类是了解在研究欧姆定律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作用,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

2、作业:(1)、作业本作业巩固性练习。

(2)、讨论题:怎样用学过的知识和仪器,来测定一未知的电阻值,请说出实验方案。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求知欲望。

第2篇:《欧姆定律》说课稿

《欧姆定律》说课

欧姆定律是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的第一节内容,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欧姆定律是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的第一节内容

1.教材地位: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符合了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而且它还是接下来学习“伏安法测电阻”和下一章学习“电功率”的重要基础,所以说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必备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占据电学的核心地位。

2.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节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A、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B、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认识科学方法应用的重要性.B、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的能力.(2)介绍欧姆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崇高情感.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来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二. 教学设计

1.教学器材: 多媒体电脑、干电池、开关、小电灯、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同的多个定值电阻、导线.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2.教学方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针对本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主要采用在教师 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分组探究法、师生互动法等。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复习: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流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猜想假设:

1、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线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呢?

2、既然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它本身的电阻有何关系呢?

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八分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8分钟)

提问:既然电流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来研究他们的关系呢?大家回想以下在前面我们研究电阻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方法?在物理实验探究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另两个变量有关时,可以先让其中一个变量不变,再探究另一个变量与物理量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教法:师生互动总结具体的实验方法第一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画出电路图;第二步: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R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的电路图,指明需要用到的仪器;学生交流、小组间讨论、反思,找到最佳方案。

③学生进行实验,记录数据:这个环节是本节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实验中要团结、合作,教师要适时指导。

(三)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其目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参与实验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让学生展示测量数据并陈述自己的新发现,然后跟同学交流,让思维相互碰撞。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继续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

⑥交流与合作:

师:本节通过探究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同学们从提出问题开始,包括猜想、设计实验„„同学之间互相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或不合理的地方?别人的方法和结论跟自己一样吗?问问别人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取长补短)在此过程老师结合学生交流讨论内容做适当的点评更正和总结。7.讲解一些有关欧姆的生平和趣事。

(四)练习反馈:

(课件)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有梯度的布置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2、小结:突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强调“同一导体”

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

编制两类练习题目:一类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达到巩固欧姆定律内容和表达式;另一类是了解在研究欧姆定律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作用,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

第3篇:《欧姆定律》说课稿

《欧姆定律》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欧姆定律》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液体的压强》,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说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1.本课时在初中物理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内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欧姆定律》说课稿

《欧姆定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1.本课时在初中物理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欧姆定律(初中学习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内容之一。

2.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二、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

未完,继续阅读 >

《《欧姆定律》说课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欧姆定律》说课稿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