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演讲稿:革命的意义
第1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演讲稿:革命的意义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演讲稿:革命的意义
某个暴躁的士兵开枪后,武昌起义爆发了。这是99年前的一起偶然事件。
如同一切宏大的历史,偶然事件的背后,一定是必然的逻辑在作用。大清帝国不是因为甲午海战才腐朽败落,苹果即使不落在牛顿的头顶也会落在其他科学家的头顶,欧洲列强决不会仅仅为了萨拉热窝那个冲动的中学生就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的基础,是孙中山的执着、黄兴的冲刺、宋教仁的理想,是康有为的探索、梁启超的思考、谭嗣同的牺牲,是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的《天演论》、容闳的《西学东渐记》。
更早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康熙皇帝,这位英明神武的圣祖仁皇帝,在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欧洲语言、西方历法的时候,却不肯把这些足以启蒙的知识推及其臣民,而其孙乾隆颁布了《防范外夷规条》,其若干世孙媳妇叶赫那拉氏则不肯修铁路。为了一朝一姓之私利,满清统治者选择的封闭,给了时代更大的刺激。
然而,人民要通商以至富强,人民要学习以求智识,人民要铁路以便流动,人民要电报以利资讯,人民要办报以彰思想。清廷越处处修墙,人民就越善于翻墙,“面壁十年图破壁”。这近在眼前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翻墙者对抗修墙者的历史,修墙者的心魔之墙高到一尺,翻墙者的攀越之道必然暴涨一丈。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这个国家及其国民的愿望,可以归总为“宪政”二字。国家求宪法巩固根本,国民盼宪政确保权利。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当国共两党在美国的斡旋下就建立联合政府会商于重庆,真正的宪政曙光一度投射在神州大地。但是——中国的事,往往就坏在这“但是”二字,权欲极盛的蒋介石发动内战,温暖的曙光化作无情的战火。
一百多年来,国人对于宪政的追求,未尝隐匿,无需害羞,只要阳光照得到,就必定反射在人间,正如孙逸仙尝云: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又正如毛泽东所言: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所以,那些遍布于全国各地的中山路,就其寓意来说,其实叫人民路更加贴切:宪政者,人民通向理想祖国之大道也。
中华民族错过了很多机会,中华民族还有很多机会。这就是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
1975年,哈维尔致信当时的捷克总统,强调“历史已经不能不被理会”。亲爱的读者,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用一年的时间,安安静静地读书,琢磨这从三峡中千转百回、喷薄而出的历史,以及历史抵达蓝色海洋的路径。时光飞逝,这艰难曲折却奔流不息的走势,仍然在我们心中跳动。
第2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演讲稿
我们记住了这一切——辛亥革命
文化091 潘紫路
楚人一呼,天下响应,辛亥革命,彪炳千秋。100年的峥嵘岁月过去了,如今高楼林立,交通纵横,经济腾飞,国力日上,人民富裕,文化兴旺。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科技的今天,我们也从未忘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铭记先辈们用鲜血换来革命胜利的艰辛,从未忘记用最真诚的声音和文字来传颂辛亥革命这段光辉历史。我们可以用生命宣誓,“我们记住了这一切“!
我们记住了这个时间,那就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这是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我们记住了这群英雄,孙中山、徐锡麟、秋瑾、宋教仁等一群仁人志士,担负起革命复兴的重任,不怕威逼利诱,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地为革命事业努力拼搏着。他们中间有知识分子,有市井平民,有商人官僚,有老人小孩······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但为了同一个革命目标,素不相识的中国人成为了战友,用坚强的身躯和无谓的精神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不论是名字刻上石碑的英雄,还是无从考证的无名战士,在我们心中他们都应永垂不朽!
我们记住了这些地点,武昌首义,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广州起义等在全国数十个省份相继爆发,战士们用鲜血染红了半边江山。一个个地区接连宣布解放,推翻了当地的封建统治,最终为全国革命取得胜利做
出重大贡献。
我们记住了这次革新,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转变,“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人们从封建传统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切身感受到了民主和自由。
我们记住了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辛亥革命的精神,是“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武昌首义精神;是“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的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无私奉献精神。传承辛亥精神,就是要传承革命志士这种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大胆地说,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岁月更迭,沧桑巨变。辛亥革命中的先烈们的呐喊声、冲杀声依然回荡在这100年的历史长河中,告诫我们读史明智,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还激励着我们不断改革创新。辛亥革命的第一声枪响永远定格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卷中,而辛亥革命的精神却会一直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里。传承和发扬辛亥革命不畏牺牲、无私奉献、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将辛亥革命的精神运用到祖国的建设和日常生活中,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公民。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股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今天,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高举这面大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
让我们记住这一切,让我们来宣誓。100年前,孙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00年后,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将靠新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来担当。
第3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晋江职校《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知识竞赛》题目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在(B)
A.武昌 B.南京 C.广州
2.中华民国改用公历纪年开始于(C)
A.1898年 B.1901年 C.1912年
3.武昌起义的主要革命力量是(C)
A.市民 B.学生
C.倾向革命的新军
4.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主要成果是(C)
A.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B.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 C.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5.哪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6.“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是谁说的(C)
A.陆皓东 B.徐锡麟 C.秋瑾
7.同盟会的纲领为三民主义,其内容包括(A)
A.民族、民权、民生 B.民族、民主、民权 C.民生、民主、民权 8.号召同胞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著作是(B)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猛回头》
9.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C)
A.保国会 B.国民党 C.同盟会
10.表示“为天下人谋幸
第4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演讲稿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演讲稿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