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模拟试题《理论与实务》
第1篇:审计师《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
审计师《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国家审计职能的是:
A.经济监督职能
B.经济管理职能
C.经济鉴证职能
D.经济评价职能
2.我国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最早出现于:
A.西周
B.东汉
C.宋朝
D.明朝
3.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涉及的所有凭证、账册和报表等资料进行逐一审查的审计方法称为:
A.全部审计
B.局部审计
C.详细审计
D.抽样审计
4.在现行国家审计管理体制下,我国最高审计机关隶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是指:
A.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
B.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
C.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
D.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
6.下列关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计划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
B.计划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
C.二者不相关
D.二者有时成反向关系,有时成正向关系
7.下列情况中,审计人员应当将控制风险确定为高风险的`是:
A.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B.审计人员无法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C.审计人员进行符合性测试的成本不高
D.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很高
8.按照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的时间应该是:
A.实施审计5日前
B.实施审计3日前
C.召开进点会之后
D.开始实施审计时
9.社会审计的审计工作底稿按其内容不同分为管理类和业务类,下列属于管理类工作底稿的是:
A.账户的审查记录
B.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
C.具体审计计划
D.账项调整表
10.下列关于逆查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逆查法是指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的方法
B.逆查法的优点是审计过程全面,一般不易遗漏事项,审计质量较高
C.逆查法是指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反的方法
D.逆查法主要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小,会计资料较少,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
答案:
1. B2. C3. C4. C5. A6. A7. B8. B9. C10. C
第2篇:审计师模拟试题《理论与实务》
审计师模拟试题《理论与实务》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
A.1994年8月31日 B.1995年1月1日 C.1995年7月14日 D.2006年6月1日
【答案】B
2.审计的性质应当表述为( )。
A.经济监督 B.财政财务收支审查 C.会计检查 D.独立性经济监督
【答案】D
【解析】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经济监督的种类有很多,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是独立性。除了审计监督,其他监督都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进行,其监督职能都是从其管理职能中派生出来的附带职能,是为了执行其具体业务而进行的监督,只有审计监督是由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进行的独立经济监督,选项D正确。
3.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产生是在(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B
【解析】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选项B正确。
4.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 )。
A.社会生产力 B.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C.国家权力 D.资产私有制
【答案】B
【解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选项B正确。
5.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职业团体,即( )。
A.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B.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C.东京会计师协会 D.蒙特利尔会计师协会
【答案】A
6.对计划、预算和决策进行审查,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计划、方案和预算的编制、投资方案的选择、经营决策的制定及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进行审查的审计是( )。
A.详细审计 B.事前审计 C.事中审计 D.局部审计
【答案】B
【解析】事前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这种审计主要是对计划、预算和决策进行审查,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和决策进行审查,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计划、方案和预算的编制、投资方案的选择、经济决策的制定及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进行审查,选项B正确。
7.在现代审计实务中,最能体现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的是( )。
A.财政审计 B.财务审计 C.财经法纪审计 D.效益审计
【答案】D
【解析】在现代审计实务中,效益审计最能体现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选项D正确。
8.按实施审计的范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 )。
A.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 B.详细审计和抽样审计
C.全部审计和抽样审计 D.详细审计和局部审计
【答案】A
【解析】按实施审计的范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全部审计不同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对审计项目涉及的所有凭证、账册、报表等资料进行逐一审查。它属于一种审计方法,称为详查法,而全部审计是审计的一种类别。局部审计也不同于抽样审计,抽样审计是指在审计项目所涉及的凭证、账册、报表等资料中只抽取一部分进行审查。它属于一种审计方法,称为抽查法,是相对于详细审计言的,而局部审计是审计的一种类别,选项A正确。
9.国家审计机关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某种严重经济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的财经法纪审计是( )。
A.不定期审计 B.定期审计 C.初次审计 D.再次审计
【答案】A
【解析】按实施审计的周期,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是指审计机构没有预先确定周期,而是根据特殊需要临时安排的审计,例如,国家审计机关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某种严重经济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的财经法纪审计,选项A正确。
10.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颁布《审计条例》,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成立了( )。
A.中央苏维埃政府审计委员会 B.山东革命根据地审计委员会
C.晋绥革命根据地审计委员会 D.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审计委员会
【答案】A
【解析】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央苏维埃政府审计委员会,颁布《审计条例》,实行审计监督制度,选项A正确。
第3篇:审计师模拟试题《理论与实务》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A.1994年8月31日 B.1995年1月1日 C.1995年7月14日 D.2006年6月1日
【答案】B
2.审计的性质应当表述为()。
A.经济监督 B.财政财务收支审查 C.会计检查 D.独立性经济监督
【答案】D
【解析】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经济监督的种类有很多,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是独立性。除了审计监督,其他监督都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进行,其监督职能都是从其管理职能中派生出来的附带职能,是为了执行其具体业务而进行的监督,只有审计监督是由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进行的独立经济监督,选项D正确。
3.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产生是在()。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B
【解析】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选项B正确。
4.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 B.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C.国家权力 D.资产私有制
【答案】B
第4篇:审计师模拟试题(理论与实务)
一、单项选择题
1、甲上市公司董事长为提高本公司的股票价格,与乙丙约定,在未来一个月内,乙以50元/股的价格收购丙公司出售的甲公司股票,该行为属于: A、内幕交易 B、操纵市场 C、虚假陈述 D、欺诈客户
2、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人员,在一定期间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该期间是: A、该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6个月内 B、该股票发行之日起1个月内
C、自接受委托之日起至审计报告公开后5日内 D、该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内
3、下列有关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条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 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7 000万元
B、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C、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D、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4、下列关于票据基础关系和非票据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票据上的非票据关系因当事人的票据行为而发生,权利的行使不以持有票据为必要 B、票据法上的票据关系因当事人的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