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散文
第1篇:羊的散文
羊的散文
他说:“我是羊。”
的确!
他出生在陕北的延安。他眷恋着那重重叠叠、蜿蜒起伏的黄土山,眷恋着那喧腾跳跃着的黄河,眷恋着延河旁那片绿茵茵的青草地,还有黄土坡,土窑洞,枣林沟、酸枣刺,石磨。碾盘,兰花花,山丹丹,以及与这些密不可分的窗花,剪纸,腰鼓,秧歌,九曲,花裹兜,豆钱钱,信天游,跑旱船……
他是山坡坡走动着一群羊中的一只,是望着蓝天、彩云、咩咩叫着的羊群中的一只……
他与我相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陕西师范大学,学文学,同系不同班。他小我两岁,低我三级,由于同好文艺,相互照应,并有往来。当我1958年毕业留校在“写作课”教研室当了助教的时候,他还是二年级的学生。巧合的是,1961年9月,他也毕业留校,作了助教,还与我同在一个教研室,成了同事。
他性情温和,如羊;他心地善良,如羊;他与世无争,如羊;他少言寡语,如羊。但作为七尺男儿,自有“刚”性、“韧”性和“耐”性,但你看不出来,好像是藏在他心灵深处的。一但迸发出来,就是一篇篇见于报刊、令人惊叹不止的诗文。
他的诗文,透着女性的细腻、秀气,如羊的随和,温顺和平静;透着民间生活美的愉悦,如羊的走动、飞踢和欢跃,然其思想内涵,却是深邃的,智慧的,令你不得不久久回味、给你以深刻启迪和美的享受的。
羊的形象,羊的性格,羊的走动,羊的情思。这就是共事半年、印记于我心目中的刘成章。
我们有些共同点:出身农村,性格内向,喜欢作诗弄文,热爱民间文艺。但也有相异点:他专注于诗文,发表了不少作品,而我却酷爱音乐,喜欢弹琴弄管。
同样热爱故土和民间文艺,但他是多用散文揭示内在,抒发浓情,而我却喜欢采风,直追其韵。
1961年11月,我被调往陕西音协,从此与他分手,各奔其道,各干各的营生了。后听说他已离开师大,调往延安。这使我大惑不解:这么一位有才华的人,咋地就离开了这座偌大的高等学府,回到那个不易施展其才华的小山沟了?但当得知他已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活动的时候,我却为他高兴。因为,他这只羊,终究又回到他所眷恋的青草地了!
1971年在“延歌”一次演出中,我聆听了由他作词、刘艺作曲的《延安精神代代传》的歌曲,觉得很好,经油印推荐给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被著名音乐家李群看中,随之发表,推广全国,成为那时最流行的歌曲之一。我真为他高兴!
这时,只有这时,我似乎才悟出了刘成章这只“羊”返回到陕北高原的真正意义了!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父老,故乡的风情,故乡的变迁,使他情思勃发,用诗歌吟唱,借散文抒怀,一首首,一篇篇,不断地发表于报刊,入编于教材,广播于社会,流传于民间,获奖多次,佳评连篇,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形成了多年所罕见的刘成章散文热。
也许由于这些,他很快做了“官”,但毫无官气。不像虎,还是羊。在他做省出版社副社长和在省作协副主席的时候,我拜访过他,也参加过他主持的一些文化活动,见他还是“羊”的装束,“羊”的模样,“羊”的朴素。
不知何时,他去了美国,断了音讯。得杜书文的指引,我通过电子信箱与他链接对话,互致问候。后来,他办了博客,便与我频繁交往了。
使我惊奇的是,他居然作画了,一幅一幅地连篇上传,一幅一幅地惹人眼馋,就像聆听他的诗歌、赏读他的散文一般的醉人。颇像唐?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是它的`风格不只是幽静的山水,而是喧闹的民间,是沸腾的生活,是牛羊出没的陕北高原!
一幅图画,一个意境。每幅画中,都有一篇依主题随意而写的“袖珍散文”,百十来个字,是作者信步行吟的生活化、诗歌化、艺术化了的“袖珍散文”。我每每阅读,必引共鸣,浮想联翩,就自然随其诗意,融于浓墨重染的画意中去了!是大气,是震撼,是深邃的思索,是无穷的思绪,是悦人的美感!
此中有高原,大山,黄河,有蓝天,白云,绿葱,有信天游,山丹丹,腰鼓队,红辣椒,有石磨、有鸡,牛,毛驴,自然还有他终身所爱、所比、所歌唱着的羊……
在我的眼里,他是一只不肯离“群”的“羊”。去年,他从美国回到西安,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了,但他不忘家乡故土,不忘朋友情谊。他特意邀请他的朋友们一聚,有诗人,有作家、有画家、有同窗,有曾经帮助过他的一些朋友。而他,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是不忘记感恩的一个。从他感恩的话语中,仍可感受到羊的温和,羊的善良和呆在羊群中的温暖,惬意与欢愉。
书文说他竟然成了“一个纯熟老辣的黄土派画家”;和谷说他像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而这些,似乎都生动地显现在他那一幅幅富有“羊性”色彩的风情画里。
他有一幅画,叫《精神制高点》。其“袖珍散文”写道:
“看得好远看得远,看到了山外青山天外天。因此强健了精神,因此豪壮了胆,因此即使遇到了耸入云天的珠穆朗玛峰,也敢于登攀敢于登上去喊一声咩咩!”
尽管身影很小,但我看见了。他,就是登上那座高山顶上并“咩咩”叫着的那只羊……
第2篇:羊尾巴散文
羊尾巴散文
对于羊尾巴沟的冰瀑雪挂早有耳闻,但琐事繁多一直不能成行,今晨天色略阴,气温也低于往日,如此天气,窃以为羊尾巴沟的景色也当胜于往日吧,恰好兄弟今日无事,遂相约同行,完一次久有的夙愿。
过孙家,经南阳,随着地势的上升,两旁田野上便已有星星点点的落雪,而走之前所居的小城却是不曾下雪的,短短几十里路气温却有如此大的不同,顿感惊奇。苹果园、葡萄园纵横分布,无叶无花却也有另一番韵味,或许是骨子里的缘故,总有些偏爱农村。
一路赏雪北行至古镇南坊,听兄弟说距目的地已不是太远,便愈发渴盼,想早一些看到那梦中的景致,继续北行,却又成了下坡,两旁洋槐小林夹道,若是恰逢春暖花开二三月,一朵朵洋槐花若小喇叭一般盛开,一嘟噜,一串串地倒垂下来,被绿叶衬托,那可是不一般的`美,那时树下自然也少不了持着缚有铁丝勾的竹竿采槐花的小孩,喊着,笑着,在树下奔忙,一定热闹非常,萧杀的冬日却没有这般景象,不过落雪附枝,满树银花,虽少了叶茂花繁,却也减了臃肿,添了轻灵,若有淡光无热的一轮斜阳照着,自是一副美妙绝伦的水墨画。
路甚是平坦,虽不是太宽,两车相会却也宽宽敞敞,一路行来,忽而见雪,忽而又雪化得了无痕迹,方才体会到山中远近四时各不尽同的说法着实不假,弯弯转转,一路向下,总担心路上会有积雪覆盖,遇车辆碾压化而成冰,车行其上自然危险非常,不过还好,即使有雪却已消融,感叹此行的顺利,不像初行前旁人所说的冰溜覆道,正在庆幸之间,车已行至当地人所说的“大小弯”,传说早些时候常有歹人截道,足以说明此地的僻静与山林的幽深,路面却渐渐出现未及消融的积雪,其中自然也夹杂着冰溜,且愈走冰愈厚,几次犹豫着准备弃景而回,终拗不过心中的渴望,如此,徐徐而前,因是下坡,因是冰雪之路,最终却也没得选择,或踩刹车,或急转弯,均都危险重重,索性不再想,索性重新将心中对冰瀑雪挂的贪恋之情熊熊燃起,索性一直走下去。
过了一段覆冰之路,路面却又忽然间干燥起来,抬头仰望对面的山脉也是有一处落雪,有一处痕迹全无。此段公路本是临山而凿,山是石山,免不了会有山石滚落,从车窗望出去,有几处竟真的不知何时落下的或大或小的石块散落路中,心中便有些忐忑,这偶尔升起的忐忑很快便被仰慕的美景的激情所冲淡。
渐渐地,终于近了,放眼望去已看得到东西走向的泾河,沿河岸向西,泾河大桥已落入眼帘,右面是河,左面则是若斧劈般的山崖,无草无木,青黑色的崖面凹凸不平,岩石或进或出,断面光滑,且一层层垒叠而起,若巧匠而为,远眺叹其壮观,近则生凛然之感,车行其下,总让人怯怯然不愿久留。匆匆绕过转而向北,这便到了泾河桥上。
河面并不太宽,河水略显浑浊,桥东北侧山岩铺至河滩,桥西却灌木杂然,碎步而下,脚下是不知多少人踩出的一条小路,陡而滑;不知何人事先在一丛灌木上系了一根粗粗的麻绳,拽着绳索,轻松了许多。下至河滩,地面泥泞,踩枯草而行,避过主河道,其南有一窄窄的山沟,淙淙然流出一条小溪,折而向北,汇入泾河,越溪水,沿其北岸逆溪而入;两旁零零散散生长着一株株杂树,春日、夏日、初秋,定会绿意满满。若是夏日正午游玩累了,这分明是一个好去处,头顶枝叶如盖,自然凉爽非常,若是实在困倦,大可绿草为席,枕石而卧,或依树小憩,听身旁溪水汩汩涌动,醉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走不多时,隐隐便可见一柱柱冰挂倒悬而下,不由得加快了步子,脚下虽不是很干燥,略泥泞,随处是枯草断茎,踩其而行,倒还轻松。渐行渐近,盛景倏然而至身前,两旁青黑色的岩石,或浓或淡,依然是层层排布,或突或入,突者若鹰,似欲随时顿足而翔,入者却若高僧打坐,沉静自然。石缝间枯草点缀,不断有水沁出,滴滴答答,稍显懒散、迟滞的水滴便遇冷而凝,越积越多,或宽或窄,或短或长,有的半隐于枯草之后,半掩羞颜,不争不显,有的坦然在外,尽呈娇容,惹人爱怜,有至一凝到地的,便铺散开来,地上凝冰凹凸不平,虽不透明,却均光润若玉。
山沟转而向南,地势略微升高,溪水跌宕而下,称瀑布有些勉强,却也若珠玉落盘,远远即闻其声。仰望,一线天,虽与峨眉、黄山、华山的一线天相差甚远,却也堪称奇观,东侧上方一块山岩已与主体分开,从其缝隙便可见一线蓝天,心中陡生惧意,却也平添一个景致,由不得人不心生感慨,若是诗人,定会赋诗一首。继续南行,却再无冰瀑雪挂,想是天暖的原因,自叹来得过早之余,却也见雪挂的姿色,却也闻溪水潺潺,虽有遗憾,倒也不枉此行。
归途中真见一轮斜阳,深红若血,挂于无叶枝头,随着车行在天际荡着。
第3篇:黑羊散文
黑羊散文
黑羊低着头,走进黑色的隧道。黑色的世界里他的眼睛亮起来,脚步轻快起来,毛发蓬松起来,头也抬起来。
隧道结束,光明重现。黑羊低下头,脚步拘谨,毛发服帖,尽量靠着路的最边上走。
一匹瘦马拉着车子颠颠而来,呼哧呼哧的声音从马的鼻孔里传来,老远就能听得见。黑羊低着头,不敢看马,因为马儿夸张的疲累里都是炫耀。
山坡上一只蟋蟀悠悠弹唱,声音细微清浅,时断时续。黑羊低着头,特别害怕那似是难以为继的一点儿停歇,像极了无声的打量和审视,而且一定是一双清亮嘲弄的眼。
鸟儿飞过,啁啾鸣叫,影子在地上一掠而去。黑羊低着头,望着早已无痕的地面。多羡慕那只自由轻灵的鸟儿啊,若可以飞,大概就能逃离一切鄙薄?
黑羊回到主人的家,胆战心惊地蹩进羊圈,他低着头,表示着他知错认错的态度,希望藉此主人可以消消气。主人走过来,黑羊低着头,顶着一种巨大的压力。主人的沉默里全是不屑和无奈。不屑于他的无能和丑陋,无奈于自己依然需要拥有他。“啪!”一小堆青草愤怒地撞击地面,坠落在他面前,他好像被主人摔了一个狠狠地耳光。但是,他忍辱负重地开始
第4篇:雪花羊虹散文
雪花羊虹散文
韶光已逝,芳华不再。
在这肃杀的寒冬,雪花,你却飘逸洒脱,款款而降……
暮霭已竭,星辰茫然。
在这凛冽的寒夜,雪花,你却轻歌曼舞,翩翩而来……
于是,大地不再诙涩,夜空不再灰蒙;而你那皑皑光环,照亮了世界,也照亮了我的心田。
你流光溢彩,闪烁着最神圣的光点;
你琼浆玉液,结晶出最贞洁的灵魂;
你银枝玉叶,雕塑成最晶莹的清澈;
你玉树银花,绽放了最华美的惊艳。
啊,雪花。你朴素无华,你清贫贞洁;然你却凛然傲骨,一身正气!
在这伤感的季节,你洒落一地皓白的情愫;是否告诉我,那是你袒裸的心弦?
在这凋零的冬天,你凝聚一片皎洁的光原;是否告诉我,那是你坦呈的`胸境?
雪花,你絮絮绵绵,纷纷扬扬,把满腹的信念,满腔的志向,洒向人间。在这百花殆尽的冬季,你酣畅淋漓地为人类折射出曜眼的光彩。
飘飘雪花,如诉如叙;而我绵绵思绪,恰似这漫天飞雪,在那银白皎洁的天地间,尽情舒袖,欣然曼舞……
中国散文家协会.羊虹 写于2013年1月3日夜
第5篇:羊卷楼主散文
羊卷楼主散文
张良颖爱书成痴,这在咸阳文化圈内人皆悉知。
张良颖的书房名为“半卷书楼”,却拥书六千余卷。
张良颖购书“无度”旨在阅读,藏为其次。他所拥之书多为史书类、文学类、工具书、学术专著、日记、笔记和诗词曲赋全集等科目。许多成套图书属于限量发行,有的单行本已成绝版孤本。
张良颖爱书并非一时兴趣,而是源自幼时。小学时的良颖,常看哥哥读书,也就效仿,久而久之就入习以为惯,逐渐,痴迷程度更甚于哥哥,每见哥哥把读完的书扔在一边,封皮也裂了,书页也皱了,他就心疼的和一些面糊把破损的书皮细细地裱糊整齐再把发皱的书页抚平压展,收存起来。后来在读初中和高中时期,他基本成了全校知名的书痴,家里给他的生活费几乎都变成了他喜欢的图书,这种“超常”行为直到他工作初那几年才有所“收敛”。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月薪才40多块钱,紧接着就是成家添子,加之老家亲戚又常进城来找他,微博的收入连生活开支都紧张,哪敢奢望再购书呢。多年后,随着家境的好转,他的“书痴病”复发,家里的书柜由“饥饿”进而“温饱”继而“小康”,几年间,书柜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