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冬至美术可爱小汤圆教案
第1篇:中班冬至美术可爱小汤圆教案
中班冬至美术可爱小汤圆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冬至美术可爱小汤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冬至美术可爱小汤圆教案1
活动目标
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
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简单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尝试动手制作汤圆。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图片;“汤圆”图片;“汤圆”手工成品图。
材料准备:超轻黏土、卡纸剪成的纸盘。
活动过程
播放童谣音频及图片《九九歌》,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特别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童谣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这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童谣,童谣中出现了一到九九个数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数九歌》。人们习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数完九个九之后,冬天结束,春天就来到了。
组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冬至是个什么日子吗?
——冬至是哪一天?
小结:冬至又叫“冬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图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冬至这天,你家会吃些什么?
——汤圆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
——汤圆有什么颜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
小结:冬至这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习惯。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惯。
出示手工成品图,播放童谣音频《九九歌》,发放材料“超轻黏土、纸盘”,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汤圆。
(可根据风俗习惯将汤圆换成饺子)
——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好吃的汤圆吧。
——我们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超轻黏土制作汤圆,还可以把汤圆搓成你喜欢的形状。搓好的汤圆要放在纸盘子上哦。
温馨提示
童谣《九九歌》的内容不要求幼儿理解,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不宜太深入或时间太久。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超轻黏土”,鼓励幼儿动手制作饺子。
日常活动
将幼儿制作好的汤圆装饰在班级的美工区内,供幼儿欣赏。
中班冬至美术可爱小汤圆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参与幼儿教育,更重要的是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促进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发展。
2、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幼儿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亲情,共同促进家园共育。
4、鼓励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搓汤圆、煮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准备:
1、家长:帮孩子们准备一件围衣。
2、幼儿园:碗、勺子、盘子、桌布、擦手毛巾、糯米粉、花生馅、白砂糖等。
活动过程:
一、9:10值周教师接待孩子和家长们入园,并让家长做好签到工作。
二、9:20教师带领幼儿入厕、洗手,穿戴好围衣,并清洗手。
三、教室集合,教室讲话。
四、家园同乐——搓汤圆。
1、教师讲解搓汤圆的过程:成饼状,在中间包上馅搓成丸子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搓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糯米粉的盘子上,汤圆与汤圆之间分隔开,一面黏住。
2、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汤圆,体验浓浓的亲子情。
3、教师来回巡视,用相机记录下美好的时刻。
4、煮汤圆(家长与保育员合作完成)。
5、唱《卖汤圆》歌。
6、吃汤圆,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7、活动结束,家委与教师共同整理、清扫场地。
中班冬至美术可爱小汤圆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活动情况,参与幼儿教育,更重要的是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促进了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发展。
2、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3、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4、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14日。
活动地点:
操场。
活动对象:
全体幼儿、家长、教师、保育员。
活动准备:
家长:帮孩子带一件围衣。
幼儿园:包汤圆的材料准备:
1、碗、勺子、盘子、桌布、簸箕、擦手毛巾。
2、糯米粉、花生馅儿、糖等、等。
活动流程:
一、8:00到9:00值周教师接待孩子入园,并让家长签好签到表。各班孩子在教室玩区域。
二、9:00到9:40幼儿早操,家长观摩。
三、9:40到10:00各班班主任带幼儿如厕、洗手,穿戴好围衣,其他教师及家长把桌椅搬到操场指定位置。
四、场地集中,园长讲话。
五、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
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也要注意安全。
3、煮汤圆(保育员协助煮汤圆)。
六、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七、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八、注意事项:
1、全体保教人员要高度负责,把每个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防孩子乱跑、烫伤等情况的发生。
2、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
九、人员安排:
1、大班:李丽、龙壮利 中班:张艳芬、陈惠芬
小班:王帅、游晓芬
2、拍摄:廖淑英
3、煮汤圆:曾秀贞、黄小燕
4、做好的汤圆由各班教师送到厨房,煮好的汤圆及碗筷由阿姨送到操场。
第2篇:小班美术冬至汤圆教案
小班美术冬至汤圆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美术冬至汤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美术冬至汤圆教案1
活动目标:
通过看看、讲讲了解过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搓汤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活动准备:
1、《新年好》的音乐磁带;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盘子每组一个;
5、角色游戏房的娃娃家场景。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诉幼儿新年来到了。
教师提问:宝宝,你们觉得过新年最开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儿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你们过新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红包……
二、播放Flash。(过新年放鞭炮、吃汤圆。)
1.教师播放Flash:我们来看看别人的新年是怎么过的?
2.幼儿欣赏、交流。
3.师小结:过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会放鞭炮,一家人还会开开心心在一起吃汤圆,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
三、操作探索。
1.教师:宝宝,那我们也来试试做好吃的汤圆吧。
2.教师示范做汤圆的步骤:先取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来回团、搓,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配背景音乐《卖汤圆》)提醒幼儿将搓好的汤圆放在桌上的小盘子里。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角色游戏房,把做好的汤圆放进娃娃家的锅子里,模仿煮汤圆的场景,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小班美术冬至汤圆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活动情况,参与幼儿教育,更重要的是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促进了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发展。
2、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3、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4、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活动时间:20xx年12月14日。
活动地点:操场。
活动对象:全体幼儿、家长、教师、保育员。
活动准备:
家长:帮孩子带一件围衣。
幼儿园:包汤圆的材料准备:
1、碗、勺子、盘子、桌布、簸箕、擦手毛巾。
2、糯米粉、花生馅儿、糖等、等。
活动流程:
一、8:00到9:00值周教师接待孩子入园,并让家长签好签到表。各班孩子在教室玩区域。
二、9:00到9:40幼儿早操,家长观摩。
三、9:40到10:00各班班主任带幼儿如厕、洗手,穿戴好围衣,其他教师及家长把桌椅搬到操场指定位置。
四、场地集中,园长讲话。
五、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
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也要注意安全。
3、煮汤圆(保育员协助煮汤圆)。
六、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七、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八、注意事项:
1、全体保教人员要高度负责,把每个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防孩子乱跑、烫伤等情况的发生。
2、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
九、人员安排:
1、大班:李丽、龙壮利中班:张艳芬、陈惠芬
小班:王帅、游晓芬
2、拍摄:廖淑英
3、煮汤圆:曾秀贞、黄小燕
4、做好的汤圆由各班教师送到厨房,煮好的汤圆及碗筷由阿姨送到操场。
小班美术冬至汤圆教案3
活动目标
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
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简单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尝试动手制作汤圆。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图片;“汤圆”图片;“汤圆”手工成品图。
材料准备:超轻黏土、卡纸剪成的纸盘。
活动过程
播放童谣音频及图片《九九歌》,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特别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童谣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这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童谣,童谣中出现了一到九九个数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数九歌》。人们习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数完九个九之后,冬天结束,春天就来到了。
组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冬至是个什么日子吗?
——冬至是哪一天?
小结:冬至又叫“冬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图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冬至这天,你家会吃些什么?
——汤圆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
——汤圆有什么颜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
小结:冬至这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习惯。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惯。
出示手工成品图,播放童谣音频《九九歌》,发放材料“超轻黏土、纸盘”,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汤圆。
(可根据风俗习惯将汤圆换成饺子)
——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好吃的汤圆吧。
——我们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超轻黏土制作汤圆,还可以把汤圆搓成你喜欢的形状。搓好的汤圆要放在纸盘子上哦。
温馨提示
童谣《九九歌》的内容不要求幼儿理解,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不宜太深入或时间太久。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超轻黏土”,鼓励幼儿动手制作饺子。
日常活动
将幼儿制作好的汤圆装饰在班级的美工区内,供幼儿欣赏。
第3篇:大班美术冬至绘画汤圆教案
大班美术冬至绘画汤圆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冬至绘画汤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美术冬至绘画汤圆教案1
活动目标:
1、对朗诵诗歌感兴趣,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
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欣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
3、鼓励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根据幼儿情况实施给予鼓励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伸:
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大班美术冬至绘画汤圆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
第4篇:冬至汤圆美术教案(实用24篇)
教案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并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所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案的编写需要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冬至汤圆美术教案篇一
本班共8名学生,实际年龄在3—4岁之间,其中2名学生佩戴人工耳蜗,6名学生双耳配戴助听器。通过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本班孩子听觉能力为一级,听觉补偿效果基本达到最适;语言年龄平均为3岁。
1、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x给xx吃。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家人的感情。
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
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x给xx吃。
1、知识经验:幼儿在生活中吃过饺子,已经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一、点名法检查助听器的工作状态。
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师击掌问好。
二、活动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题。
羊妈妈,(
第5篇:冬至汤圆美术教案范文(18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编写教案时要注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冬至汤圆美术教案篇一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初步了解冬至节的习俗。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语言:冬至我知道。
师: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到冬至啦,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冬至,是中国古代24节气之一,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冬去春来转换的标志。相传,周太王后裔泰伯、仲雍奔吴建立吴国后,也承继了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首,也就是今人俗称的“过年”,后虽改夏历,但冬至“过年”的旧俗一直流传至今。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冬至这天,我们有什么习俗呢?(出示相
第6篇:冬至美术中班教案
冬至美术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至美术中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冬至美术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用剪、贴、画、粘等方法表现冬天的雪房子。
2、学习与同伴合作完成,体验创作的乐趣。
3、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多种制作材料,如纸板、彩色卡纸、泡沫、松枝、白棉花、剪刀、彩笔、胶水、双面胶、纸杯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说一说冬天下雪后的情景引。
2、教师出示材料请幼儿说说它们有什么用途?起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
3、引导幼儿在纸板上画出小房子的形状并用卡纸剪出房子的外形粘贴在纸板上。
4、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棉花当作雪花,粘贴在房顶。用彩笔画出房子的窗户再粘贴房子的门和烟筒。
5、请幼儿在房子的周围装饰相关的雪景如用棉花做雪人,如用纸杯和松枝做松树
6、整理自己的材料,送回原处。
7、将幼儿完成的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