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曲摘抄
第1篇:古诗词曲摘抄
古诗词曲摘抄
诉衷情·三十年里觅封侯
三十年里觅封侯,仕上尽蒙羞。不知坎坷无数,梦断几春秋。
思往事,泪长流,悔何求。蓦然回首,心在天宫,人却低头。
诉衷情·私语
私语,何许?明月去,好忧伤。琴下女,弹曲,凤求凰。
但见泪汪汪,污妆。回头盯绣房,是空床。
诉衷情·独闲湖畔钓鳞龟
独闲湖畔钓鳞龟, 但见月儿陪。不拴诱饵迷惑,愿者上、莫嫌亏。
知水下,尽奇傀,请钟馗。吓得妖鬼,不敢施威,满载而归。
渔家傲·悟道
莫怪东坡参悟道,勿嫌山谷禅学早。只见红尘污气绕,淤苦恼,众生皆醉何人叫?
落叶抽技须趁小,看花别忘春儿老。但愿长闻居士笑,藏玄妙,无弦琴上弹心调。
菩萨蛮·满天愁去飞
夜来不寐堆愁累,累得汗雨人憔悴。只见有山高,恰连缺月刀。
谁知何日少?唯愿时时小。欲借劲风吹,满天离去飞。
[正宫]小梁州·观景添雅
山映彤云照垄耕,画意浓浓。尤其树下垦田农,耕耘梦,硕果待收中。
[幺篇]长思下笔如耕种,当勤劳才美心灵,如浴春风。观此景,添佳兴,吟歌颂曲,不忘笑人生。
七律·紫云诗社在云竹湖成立感怀
云竹湖畔起佳音,诗苑迎来小紫云。
潭下皎龙出四海,梧间鸣凤舞乾坤。
吟风唱曲时时乐,品月追莲处处闻。
不问人生多怨苦,只思回首笑红尘。
第2篇:古诗词曲鉴赏
古诗词曲鉴赏
九年级上册
一、阅读《关雎》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是说男女之间的爱快乐而不放荡。“哀而不伤”说的是追求失败了,失恋,即使有些失落的情绪,不必过度伤感,更不至于悲痛欲绝。
3、《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4、赏析诗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答:前一句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思恋之情。“辗
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体现了诗经的韵律美。
5、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
追求,突出表现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爱情观。
二、阅读《蒹葭》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答: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本诗选自《诗经
秦风》,是一首典型的()诗。
5、文中“宛”字用得极其精妙,试分析。
答:“宛”是“宛如、若、像”的意思。这个字的妙用,使诗的意境显得空灵朦胧,引人遐想。
6、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本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抒
发了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三、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1、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花来比喻冬雪,新颖别致,想象奇特,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表达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2、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惆怅、惜别、和思念之情。
3、请分析“即”“忽如”的表达效果。
“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见雪景时的惊异神情。
4、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诗人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写出人们的乐观精神。生活环境的艰苦,更能说明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
5、对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提出一个疑问。
如:为什么武判官走出很远诗人仍然目送着? 从“山回路转”看出路途是什么样的?
6、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这首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反映出西北边塞军旅生活的情景,烘托出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表现了雪中送别的真挚情谊。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花喻雪的写景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由咏雪过渡到送别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自然景物写天气寒冷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0、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壮丽的雪景回到送行的主旨,感情真切,韵味深长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四、阅读李煜的《相见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2、说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一般滋味”的含义。
“一般滋味”的含义是离愁别恨,亡国之愁。
3、“锁”在词中的意思是:锁住。
4、与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了作者无法言说、无法摆脱的离愁,其中“别是”历来被大家所称道。请简析你对“别是”的理解。
“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6、《相见欢》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答: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亡国的无限愁绪和无尽的悲哀之情。
7、李煜的《相见欢》一词中以“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万般无奈的句子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五、阅读晏殊的《浣溪沙》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1、请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既是现实生活里的春景,也是词人往昔美好生活情感的记忆。“花落去”是伤春,“燕归来”是伤别,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富含哲理。
2、分析这首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
示。
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对时光年华易逝难留的愁苦与无奈,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警醒后人,应努力抓住今天,不要给自己留下无奈和哀愁。
3、“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
答: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与之呼应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4、这首词中描写了什么时节的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词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
5、《浣溪沙》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答: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6、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表明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九年级下册
一、阅读陶渊明的《饮酒》一诗,回答下列问题。
1、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的写景名句,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是诗人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饮酒》一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抒发了诗人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回归自然的人生理想。
5、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6、谈谈你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理解。
这句关键在“悠然”一词,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主观情感已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从而进入一种分不清哪是我,哪是景的境地。
7、首句中“庐”的意思是:简陋的房屋。
8、谈谈为什么不能将“见南山”的“见”字改为“望“字?
答:因为“望”字是主动地看,而“见”字是不经意看见 的意思。“见”字能够写出诗人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与惬意。
七年级
二、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2、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
展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诗蕴含了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
4、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颈联表达了作者高兴、喜悦的心情,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尾联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答:“生” 和“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6、《次北固山下》一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全诗文辞优美,意境开
阔,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博大情怀。
三、阅读杜牧的《赤壁》,回答下列问题。
1、《赤壁》一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本诗借古伤今,对周瑜做出异于史家的评判,慨叹周瑜的丰功伟绩多靠历史机遇的成全,暗叹自己生不逢时。
2、本诗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谁?
答:是唐代的杜牧。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感慨自己空有满腹才华,但缺少周瑜那样好的机遇。
4、《赤壁》一诗属于哪一类诗?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属于咏史诗。特点是借史实抒发作者的情感。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第3篇:古诗词曲五首
《古诗词曲五首》第二课时学 案
年级:____八___ 班级:________ 学科:语 文设计人:_赵燕__ 授课人: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诗,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懂大意,读出感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全诗。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词大意,品味诗词的表达效果,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感染。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5)
检查前三首诗的背诵及默写。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5)
1、朗读一遍《水调歌头》、《山坡羊》,扫清文字障碍,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宫阙琼楼玉宇低绮户婵娟踌躇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感情,直至能背诵。
3、结合文下注解及写作背景,理解诗意,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诗文的内容及情感。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对以上学习内容进行交流,然后班内展示学习成果。
(三)探究学习,疑难点拨(15)
1、品读《水调歌头》,思考探究(1)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
(2)阅读品析词的下片,思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第4篇:古诗词曲10字教学法
古诗词曲10字教学法 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初中
九语组
九年级语文学习任务重,如果一味不撒手交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老师一天到晚都会忙于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教师劳劳碌碌、学生辛辛苦苦,结果却是事倍功半,我们九语组在实际教学中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直在致力于如何在“授人以渔”中交给学生“捕鱼”“吃鱼”,近段,学校开展课例研究的热潮,刚好我们的团队正致力于古诗词曲的专题学习,经过6位组员的反复研讨,实践,论证,再实践,再论证,以及大量的查阅相关资料,在古诗词曲教学中我们初步(也许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会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古诗词曲10字教学法”,这个方法或说模式并不新颖,但很实用,在教学进程上,体现出如下几点特征:
1.注重教师的教法,更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确实是在“授人以渔”。2在教学流程上呈线性进程和板块式相结合的形式。
3.几乎每一步都得出1~3个知识点。
4.十个步骤既环环相扣又有交叉进行的时候。
5.需要说明的是,这10步骤宽备窄用,并非所有的古诗词曲都一步不能少。现在我以执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例具
